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白甲军 >

第120部分

白甲军-第120部分

小说: 白甲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进嗤之以鼻道:“此人朝三暮四,本姓徐,后为赘婿改姓英,又为他人义子改姓李,真是三姓家奴,为人不耻”

向训沉吟道:“末将听闻陛下有意让徐皓月统领白甲军为北伐先锋前部,此人虽然行德有亏,但惯会用兵,若他为前部先锋,就怕被他多建功勋,得陛下信任,日后我等只怕都要在他帐下听用了”

张永德闻言大怒道:“庶子小儿,何德何能为前部先锋?我明日便入宫见陛下,亲说此事”

王文昭急忙说道:“大帅息怒,正所谓将不问君略,大帅如此进宫去只怕不妥”

李重进皱眉道:“那便如何?难道我等就要忍下这口恶气不成?”

王文昭笑道:“北伐汉国、辽国岂同伐唐国?汉国也还罢了,占着地势险要据守,而那契丹辽国骑兵众多,岂是好相与的?”跟着王文昭压低声音道:“契丹骑兵来去如风,善于断人粮道,徐皓月和白甲军若为前部先锋,大帅只需将粮道掌握,到时候假言契丹骑兵阻断粮道,延遏白甲军粮草供应,深入辽境的徐皓月和白甲军还不是只有败亡一途?”

张永德闻言面色一变,摇头道:“此计太过阴毒,况且以私仇而废公事,不是大丈夫所为,此事作罢,不必再提,来来来,大家喝酒”

李重进和向训对望一眼,对王文昭这条计策也是大为吃惊,但见张永德不愿再说,便也只得作罢不提……

夜已经深了,春夜的寒凉还是有些彻骨大内宫中,柴荣躺在软塌之上,喝了一口醒酒热汤,看着站在一旁的王朴,淡淡的问道:“打探得如何了?”跟着指了指一旁的团椅说道:“坐下说”又吩咐内侍给王朴端上一碗醒酒热汤来王朴谢了,斜身坐下后说道:“宴席上,诸将和各文官都是礼敬有加,并未看出什么端倪来,只是宴席散去之后,张永德和李重进、向训等人邀集了三十多名将官在他府中饮宴,好像说是他二娘的寿诞”

柴荣眉头深深一蹙,沉声说道:“席间他们说了什么?”

王朴躬身说道:“说起了北伐之时,众将都以为张永德当为主帅,席间李重进和向训对白甲军和徐皓月嫌隙似乎很深,张永德也对白甲军极不怠见”

柴荣呵呵一笑说道:“朕这个妹夫啊,是个人才,只可惜容人之量稍稍差了些,朕收服白甲军、收服徐皓月,并加以重用,便是要制衡朕这个妹夫,他在军中威信颇高,又位高权重,真可不想他一枝独大”

王朴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所谓帝王权谋,用人制人,方为上策陛下锐意提拔赵匡胤和徐皓月这些锐将领,一来他们在朝中没有根基,与老派势力正好相互制衡二来兵权加分散,诸将之间互有嫌隙,便不会连成一气”

柴荣嗯了一声说道:“还是王卿你的主意好,让朕一定要收服白甲军,让朝中再多一股势力,朕便好制衡了王卿真乃朕的智囊啊,哈哈”

王朴躬身说道:“为陛下分忧乃臣份内之事只是陛下请留意赵匡胤和徐皓月,两人本就是结义兄弟,私交甚好,微臣只怕他二人联手,假以时日便会连张永德也制他们不住的”

柴荣摆摆手说道:“朕心中有数,朕已经想好了,此次伐辽赵匡胤为水路前部先锋,徐皓月为陆路前部先锋,先至幽州城下者为头功,这二士争功之局,只怕两人明知道是个坑,也得往里跳,因为他们是经不住手下将校催促的,呵呵,谁人不想建功立业?只要他们争功,就算是兄弟也会反目哈哈”

王朴喜道:“陛下妙计,如此一来管教他兄弟二人貌合神离,就算二人想一同用力也用不上”

柴荣又喝了口醒酒汤,接着说道:“还有张永德,这次他以为朕会派他为招讨使、行营部署,但朕却偏偏不派他出阵,朕打算让他和你留守东京大梁,李重进镇守潞州以防残汉应援辽国,向训仍旧回淮南,以防唐国,朕亲领大军御驾亲征”

王朴沉思片刻道:“陛下如此安排甚好,只是谁人为伐辽招讨使,北面行营部署呢?”

柴荣静静的说道:“韩通”

王朴哦了一声道:“韩将军不偏不倚,正是最适合的人选,只是向训和张永德二人需加以调整”

柴荣嗯了一声沉吟道:“张永德为东京留守的确不妥,朕不该把东京粮道咽喉让他掌控,向训久镇淮南是该挪一挪窝子了”思忖片刻后柴荣道:“向训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俄充西南面水陆运招讨使,张永德往西京去,任西京留守,警戒西北诸州,李继勋出镇淮南,联合吴越一同防备唐国”

王朴欣然下拜道:“陛下如此安排,北伐辽国无忧矣”

柴荣哈哈大笑道:“昔年晋国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辽国,如今是到了让辽国还我北疆屏障的时候了,残汉疥癣之疾,根本不必征讨,待朕扫平燕云十六州之后,残汉断了辽国之援,必定成瓮中之鳖”

王朴躬身说道:“微臣一定效犬马之劳,辅助陛下,成万世不朽之功业,除死方休”

柴荣听了他这句除死方休,微微觉得有些不妥,忍不住说道:“此话不吉利,日后不用再如此说了”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又说起别的政事不提!#

第一卷武王山庄198章三恨誓北伐

第一百九十八章三恨誓北伐

三月二十三,入春以来终于降下了第一场春雨,丝丝悠悠的雨线将大梁城点化得好像笼罩在一片笼烟之中,农人们为这场及时而来的春雨感到振奋,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今年的年成一定比去年好,但大周朝廷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就在柴荣宣布三月底出兵北伐辽国之后的第三天,大周枢密院枢密使王朴中风病逝柴荣亲临他的丧礼,用玉钺击地,痛哭多次,几乎不能自制王朴生性刚强而敏锐,智谋韬略过常人,柴荣引为亲信臂助,如今失去了王朴,柴荣扼腕痛惜不已此刻北伐尚未能成行,大周却先死一位重臣,给出征笼罩上一层阴云,不少人都说此乃不祥之兆王朴的死,徐皓月除了叹息之外,也引起了他的警觉,历史上柴荣也是得病而死,起初小恙继而病势汹汹而来,照理说柴荣身边有当时最好的大夫,但还是救不了柴荣,说明柴荣那时候已经是油尽灯枯了想到这里,徐皓月还是咬牙决定找机会一定要好好的劝劝柴荣保重身体春风吹绿了汴河两岸,早在年初汴河疏浚的工程就已经完成,如今汴河之上各地的粮船、商船往来如梭,蔚为壮观,大梁城比往昔加繁华起来除了疏浚汴河之外,柴荣还征滑、亳二州丁夫疏浚五丈河,东流于定陶入济,以通青、郓二州水运之路,又疏浚蔡河,以通陈、颍水运之路因此现下算是条条水路通大梁了三月二十九日,柴荣在大梁城内召集各路兵马集结于内城校阅场内,侍卫亲军、殿前军、白甲军、诸路节度使数万兵卒衣甲鲜明、旌旗蔽天,在校阅场内列阵等候当柴荣的杏黄大旗飞驰进场之内的时候,场内数万点阅兵卒一齐三呼万岁只见那杏黄旗下,柴荣一身金色盔甲彷如战神下凡一般,胯下一匹神骏无比的黄骠马,疾驰到场内军阵之前,柴荣在马上猛的一挥马鞭,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跟着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场内的军阵,略微削瘦的脸庞泛起一丝冷峻的寒意,口中高声喝道:“大周的将士们朕来了,朕要带你们征讨辽国去”

数万兵卒闻言具是口中齐声呼喝一声,虽是从数万张口中出,但却如同一人所喊一般一声呼喝之后,柴荣策马缓缓行进在军阵前,大声喝道:“朕讨伐辽国,是有三恨第一恨辽国窃据燕云十六州,占据我汉人疆土,北伐是为收复我们汉人的失地第二恨辽国当年应援残汉与大周有旧恨,去岁又有兴兵攻打大周北疆的仇,北伐是为兴兵报仇第三恨辽国时常越境大周北疆打草谷,杀我同胞、掠我钱粮、侵扰北疆边民,北伐是为安定北疆有此三大恨,尔等可愿随朕讨伐契丹狗?”

数万兵卒霎时间只觉得热血上涌,齐声高喊道:“讨伐契丹狗讨伐契丹狗”

柴荣拔出腰间长剑斜指向天,大声喝道:“不破燕云誓不还京”跟着向前催马急进,没过一处方阵,方阵的兵卒们都是跟着大声高喊起来:“不破燕云誓不还京”

见柴荣策马疾驰而出,他身后的各大将领急忙策马跟了上去,扈从在柴荣两侧柴荣策马在军阵前点阅了列阵的各路兵马之后,折回点将台上点将台上,杏黄旗下,柴荣手拄长剑,站在台上,看着两侧诸将缓缓说道:“诸将齐聚,听朕诏命”跟着他身旁的枢密使、平章事王溥上前一步,展开黄绸圣旨大声说道:“甲戌日,朕诏命诸军北伐,特旨分拔如下: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为北伐招讨使、北面行营部署总制北伐诸路兵马”念到这里王溥略微一顿,韩通闪出身来,躬身抱拳大声喝道:“末将领命”

王溥念到这里,柴荣身旁的张永德身形略微晃了晃,但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只听王溥继续念道:“白甲军节度使徐皓月为陆路前部先锋,率领本部军马沿陆路进讨”徐皓月也站出来躬身抱拳大声道:“末将领命”

“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为水路前部先锋,率领本部军马沿陆路进讨”赵匡胤出列大声道:“末将领命”

之后王溥接着宣布柴荣旨意,向训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为西南面水陆运招讨使,张永德往西京去,任西京留守,警戒西北诸州,李继勋出镇淮南,联合吴越一同防备唐国,李重进镇守潞州和昭义节度使李筠一同防备残汉出兵应援辽国跟着王溥又宣布旨意,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代理东京留守、判开封府事,三司使张美代理大内都部署,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为总督运粮使,王溥、范质、魏仁浦随御驾出征,其余官员武将各守己司,不可怠慢云云末了柴荣踏上前一步,看着徐皓月和赵匡胤大声说道:“各路兵马听令而进,先至幽州城下者,为功,全军积功累将三倍优叙厚赏”

此言一出众将都是大吃一惊,柴荣这样安排除了激励各部军马奋力向前之外,有让诸将争功之意,而为前部先锋的徐皓月和赵匡胤两军机会要好,两军势必会争竞抢攻听了柴荣的话,徐皓月面色微微一变,斜睨了赵匡义一眼,却见他眼中满是兴奋之色,难道他看不出这是柴荣让两人争功之意么?还是他便是贪恋权势之人?

当日徐皓月和赵匡胤及诸将便在韩通帐前商议进军路线,白甲军沿陆路走西路,从陈桥、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而赵匡胤走东路,沿漳水北上韩通差了数万民夫随水路而进,疏浚沧州漳水河段,以期能由水路直贯辽国境内当众将计议已定,徐皓月和赵匡胤分别辞出军帐来,赵匡胤走在徐皓月身旁呵呵笑道:“元宜,就让我俩好好比比,看看谁能先打到幽州城下”

徐皓月苦笑道:“赵大哥你们走水路定然比我们走陆路的要快了”其实徐皓月如此说是有退避不想和赵匡胤争功之意,但赵匡胤还道他为了白甲军只能走陆路而沮丧,当下安慰道:“你也别着急,韩大帅不是说了么?沧州段的漳河还要疏浚,说不定我们会因此耽搁了,而且你们白甲军号称飞军,走陆路正是你们的长处啊”

徐皓月听他连说了几个你们、我们的,已经将两军当做了竞争对手来看待,知道他武人出身,武人向来便是争强好胜的,何况如今柴荣抛出这么大一个诱惑,是问哪一个武将不想争功呢?自己在谦让只怕会让赵匡胤误会了,当下苦笑着抱拳道:“但愿如此,赵大哥那我们就幽州城下再见了,一切保重”

赵匡胤亦是抱拳道:“兄弟保重活着回来”徐皓月听了这句,脸上的苦容才去掉了几分,笑着点点头上马回营去了跟随赵匡胤而来的赵匡义望着徐皓月的背影说道:“兄长,这次是大好的机会,你不可姑娘兄弟情分而起了谦让之念啊”

赵匡胤点点头说道:“这个为兄知道,就算为兄想让,你我手下各军将领也不会答应的”

……

回到军营之中,只见各营指挥、都头都在喝令集结士兵,营中的兵士们已经做好出阵的准备,开始在营中列阵,只等徐皓月一声令下便即出兵进到大帐内,各营官已经在大帐中等候,诸将见徐皓月回来,都是欣喜非常的涌上来曹云最是性急,大声喜道:“怎么样?大帅,我们走哪条陆路?”

徐皓月皱眉分开众人走到帅案之后,看着诸将道:“走西路,攻岐沟关、破涿州、进抵幽州城下”

诸将都是微微失望,朱凌峰道:“走西路耗费时日,走水路的大占便宜啊”李逸恨恨的说道:“这些北人就是看不得我们南人占功”王子襄嗤之以鼻道:“还北人、南人的,你帐下如今有一半兵都是北人”

诸将吵嚷不休,徐皓月猛然一拍桌案怒道:“废话少说此战必须忘记那什么功,我们面对的是契丹兵他们骑兵众多,来去如风,又占地利和人和,此战凶险非常给我清醒些,先想着怎么打败敌人,保住性命,再去想别的”跟着拂袖而去,临出营帐前回头望了望面面相觑的众将大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整军出城在陈桥驿等我”说罢便上马而去众将都不敢再说话,刘逸轩捻着胡须道:“从颜,大帅说得对,这功劳可不是这么容易便得的,我们是该清醒些你看大帅这是要去哪里?”

张从颜微微一笑说道:“刚才你们很多人都和家人道别了,唯独大帅还没回家道别,我猜大帅是去和夫人道别去了”跟着回头看了看诸将笑道:“大家都没听到大帅将令么?列阵出城,陈桥驿等候”众将才反应过来,匆忙出帐各自带兵马出城张从颜说对了一半,徐皓月是打算去向英若兰和家人道别一声,但回家道别之前,他还要去见一个人,那人就是柴荣,此刻他要带兵走西路,柴荣一定只会乘船在赵匡胤身后走水路跟进,他可不想柴荣在半路出什么意外,他打算把孙庭运安放道柴荣身边去照料着,不管这老道多不愿意,这次绑也要把他绑到柴荣面前去他不想这次北伐和史上记载的一样,因为柴荣得了急病而变成一次虎头蛇尾的北伐!#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199章谋事欲成事

第一百九十九章谋事欲成事

后周显德六年四月初,经过九天的行军,白甲军五万余人到达了滑州,在滑州做了第一次粮草补充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