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理想年代 >

第497部分

理想年代-第497部分

小说: 理想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政策,使我们更坚信并期待着美国能够为民国提供进一步的保护。目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获得这种保护。”

芮恩施公使的眼睛对着李想骨碌碌转,一手捋着那头剪得短短的金发。

……

袁世凯自从知道李想近几天往东郊民巷跑得勤快,心就跟猫抓似的。

“李疯子除了见美国公使,还见过哪国公使?知道他们都说了什么?”袁世凯问道。

“德国公使,英国公使,法国公使,甚至日本公使都见过。说过什么,我不知道。但是,”袁克定答道:“列国公使对李疯子的态度越来越暧昧,不能再让他呆在北京了。”

袁世凯脸色又青又黄,十分难看,冷笑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让!”袁克定咬着牙说道:“和谈条件咱们也让一些,先把这尊神送走再说其他。”

……

第二日清晨,袁世凯和李想作了最后一次长谈。

袁世凯在旁皱眉说道:“在鄂区的问题上我是不会再让步了。”

李想也知道这是袁世凯的底线,因说道:“我返回武汉以后,黎元洪、汤化龙将留在北京,与贵方面继续商谈,努力解决《南北和平协定》未能解决的问题。”

袁世凯不置可否,这件事情,在他这里算是画上了句号。

袁世凯以闲话的语气和李想聊起天来,问道:“欧战祸及远东,目前最急的事应从何处着手?”

李想也不藏着,坦率的说道:“有两件急务,一是救济财政;二是提防日本侵略。”

袁世凯缓了一口气,又问道:“请言其详。”

“这样,先言财政,”李想暗自拿定了主意,问道:“去年二千五百万镑借款,所余几何?”

袁世凯心里不禁叫苦,连连嗟讶,最后还是坦白的说道:“去年二千五百万镑借款,所余无几,财政尚未整理就绪,国库异常空虚。”

李想平静地望着窗外,小眼睛熠熠闪着光,说道:“欧战爆发后,外债无法再借,所以目前必需先打通财路,否则二三月后,军费、政费从何而出?因此目前应趁欧战发生,镑价起落,汇兑困难诸种理由,先行停付各国赔款,所有关税盐税,一律提存于中国之银行。由于我国已宣告中立,词严义正,各国亦无如我何也。同时立即发行内国公债。这两者可以并行,则一二年间不至财用不足。”

袁世凯目光霍地一跳,只听李想继续侃侃而谈:

“至于提防日本,则是我国最大隐忧,近日,我曾分别和美国公使芮恩施、德国公使哈豪孙、英使朱尔典、俄使库朋斯基、日使日置益、法使康悌会晤。朱尔典曾告英日联盟已告成功,日本必定助英国攻德国所属的青岛,中国若不乘此时机取得,则一定有人会去夺取。朱尔典所指自然是日本,不如乘日本尚未动兵之前,我们先和英国密议,由英人威胁要夺青岛,我即和德使磋商,要求德国将青岛归还我国,同时暗中派兵包围青岛,谈判不成,即用武力夺取,先下手为强,使日本无所措手,青岛如已夺获,日本便无词可借了。这不特防日本的侵略,亦可以杜绝将来的后患。”

袁世凯笑眯眯的说道:“李帅,你的意见很对,关于财政计划,停付赔款、移存关盐都可立即施行。至于内国公债,过去失败过,你看有何良策以善其后。至于先行下手夺回青岛,于情于势都是应行的,不过我国既然宣布中立,忽然又推翻前议,出兵对付德国,虽说是收回青岛,但在中立立场上似乎有点碍难说得过去,这样做了就怕外交上会增加困难和纠纷,且恐愈增加和日本的尖锐关系,我觉得此一着可行又不可行。”

李想知道袁世凯是看不透局势,不敢下注,因说道:“德奥两国以小敌大,战争结果必难幸胜,不如找个适当时机对德国绝交宣战,俾将来在和议中可以取得地位,立于有利地步。”

袁世凯笑道:“这一层让我再详细考虑一下。”

……

是日上午9时左右,李想同袁世凯最后一次握手、道别后,即乘车离开中南海,赴机场。袁克定代表袁世凯到机场送行。李大帅与送行各界人士握手告别,并与袁克定、梁启超、蔡锷在机场留影。

至此,北京最高级谈判落下了帷幕。

笔者按:今天接到编辑通知,这本书必须完结了。挺痛苦的。很对不起读者……

306二十一条(上)

306

回到武汉,李想就淹没在开不完的会议中。

会议陈长而又十分枯燥,李想坐在长桌后,脸色呆板一语不发,一口接一口地吃茶。

冯小戥正在一份一份地宣读报告:

“……欧战期间,列强并不放弃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而且互相要吞吃对方的利益,因此,中国的处境反而更为困难。

德国在东方缺乏盟友,因此,它是独力作战,在中国要对付英国、俄国、法国和日本。它首先在北京组织了中德协会,以联络中国方面的朝野人士,其后又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名叫巩固团,以联络中国人和朝鲜人,排除日俄两国为宗旨。巩固团团长是德人牟里哈,总团部设在奉天,派北西湖煤矿总理张锡蕃负责对付日本的首领,派哈尔滨德胜布庄经理张子玺联络在俄境内的华侨,其工作区域是在南北满和内外蒙古,工作目标是破坏日俄粮台、营垒和械库。用重金吸收团员,不旬日便有七八百人参加,指定其中20人为干事。

英公使朱尔典、法公使康悌、俄公使库朋斯基为了中国zheng府没有停止支付德国的庚子赔款,使得德国能够利用这笔钱在中国境内进行不利于协约国的活动,以及组织巩固团,表示很大不满。同时因青岛德军利用中国人构筑防御工事,向袁政府提出了抗议。其实青岛德军雇用中国工人,是基于1898年中德所签订的《胶州湾租借条约》。

日本政府根据1911年7月13日所订的英日同盟有义务要帮助英国,同时为了确保东亚的和平,所以向德国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中日两国海面上的军舰完全解除武装,并限9月15日以前,无条件把胶州湾交付日本,以便“将来”归还中国。以上这两点如果在8月23日正午以前没有满意的答复,则日本即采取必要的措置。

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在8月15日这天公开宣布:“德国可以考虑把青岛交还中国,但是日本也应将台湾交还中国。”

8月16日日本驻华代办小幡警告中国不得从德国人手中接受青岛,否则日本将认为中国是自行破坏中立。

8月23日,日本政府因德国没有满意的答复,于是正式宣布对德国宣战。同一天,德国代办马尔参又向袁政府表示,德国愿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还中国,但袁政府这时不敢接受,电请美国政府代为接受,然后转交给中国。可是不待美国答复,日本已向胶州湾采取军事行动了。

英公使朱尔典是袁世凯的老朋友,他劝袁加入协约国,袁提出了三个条件:(一)由协约国垫款整顿中国兵工厂,并请英法两国专家帮助中国制造军火,提高质量,以应协约国之需;(二)协约国未经中国同意,不得签订与中国有关的条约;

(三)上海租界不得包庇中国政治犯。

袁世凯这个参战条件,前两项是想拉拢英国,对付日本;后一项是对付国民党的反袁活动。这时的英国,需要日本超过了需要中国,所以袁的三点要求原则上同意,但要征求俄、法、日的同意,俄法两国是同意的,可是日本则坚决反对,更进而要求:凡有关中国问题,必须先与日本磋商。

日本认为欧战是它排斥列强在中国的势力,独霸远东的大好机会,它所顾虑的只有一个美国,因为美国未曾卷入大战漩涡,同时在中国问题上是比较主持正义的。日本首相大隈曾致电美国政府,进行试探,强调日本没有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可是就在这个电报发出不久,随即利用对德国宣战之名,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

9月2日,日本陆海军2万多人配合少数英军,组织所谓英日联军,突然在山东龙口和莱州附近地区登陆。照道理讲,退一万步,日本要进攻德军,只能以胶州湾德军驻防区为目标,可是日军却先侵占莱州半岛,这就证明日本的野心是乘火打劫。”

冯小戥一直读了两个小时,末了李想立起身,只说了一句:“战争又开始了!”

…………

北京。中南海大总统府。

“我代表我国政府对于贵国政府划定交战区域的声明,提出了严重抗议!”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气势汹汹的对袁世凯说道。

由于日军破坏了袁世凯的中立,袁政府便遭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划定战争区域,日本要求以黄河以东为界,袁政府经过多次周折,才援引1904年日俄两国在辽东作战的前例,于9月3日照会各国使节,声明不负完全中立之责任,原文如下:

“此次欧洲战争,所有各交战国,均系本国友邦,故本政府决意宣告中立,竭力遵行。兹先后据山东官吏报告,德国军队在胶州湾一带有行军备战各形状,日英联合军在龙口及胶州湾、莱州附近一带亦有军事行动等情。查本国与德、日、英三国同居友邦,不幸在中国境内,有此意外之举动,实属特别情形,与一千九百零四年日俄在辽东境内交战事实相仿,惟有参照先例,不得不声明在龙口、莱州及胶州湾附近,各交战国必须使用之至少地点,本政府不负完全中立之责任。此外各地,仍悉照业经公布之条规完全施行。在以上所指各地方内,所有领土、行政权及官民之生命财产,各交战国仍须尊重。”

依照这项声明,袁政府承认潍县车站以东地区划作日德两国的交战区,以西地区为中立区。9月21日袁政府又宣布胶济路线归中国保管。

德国驻华代办对于袁政府划定交战区域的声明,提出了严重抗议。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已经是第三次来找袁世凯了。

第一次抗议是9月3日,即袁政府声明的当天;第二次抗议是9月4日。

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振振有词的说道:“我德方认为日英联军在莱州地区所采军事行动是彻底地破坏中国中立行动,中国引用日俄战争时划定战区的办法是不符国际性的,因为中国这项宣布是在日英联军已在山东半岛登陆之后,所以结果只是方便于日英联军,因此保留两项权利:(一)德国保留在适当时机可以要求的权利;(二)损害之赔偿。”

袁世凯对德国代办的抗议,也有驳斥的理由,他不急不慢的说道:“德军在青岛已经构筑工事,要把青岛当作军事根据地,所以引致日英的进攻;中国划定战区的宣布是非常适合情势的办法。”

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铁青着脸离开的大总统府,在门口刚好看到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姗姗而来。

日置益五十岁出头,瘦瘦小小,干尖的鼻子下蓄着一团仁丹胡子,时常快速转动的两只小眼睛上罩着一副金丝玳瑁镜片。这个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的高材生是一个语言天才,他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又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不仅汉语流利,且对汉学颇有研究。他的这个才能很快得到了政府的赏识,派往智利、阿根廷等国出任使节。庚子年他来到北京,任日本驻华使馆头等参赞。他参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日置益在中国一住便是十四年,熟悉中国国情,且与袁世凯打过多次交道,对这位清朝的权臣、民国的总统也甚为了解。

两位公使碰头,谁也没有搭理谁,都板着一张扑克脸,冷哼一声,擦肩而过。

“你好,公使先生!”袁世凯迈进会客室,冲着日置益伸出了手。

“晚安,大总统先生!”着一身浅灰西服,系一条蓝地白纹领带的日置益迅速站起,先是两手垂直,深弯下腰鞠躬,然后再伸出右手来,与袁世凯握着。在煤球似的中国大总统面前,日本公使活像一支进口卷烟。

“请坐,请坐!”袁世凯笑容可掬地指了指沙发,亲自从茶几上的小铁盒里抽出一支雪茄来,请日置益抽。日置益礼貌地谢绝了。袁世凯转过脸对站在一旁的儿子说:“克定,你亲自去给公使先生泡一杯好茶来。”

“不敢,不敢。”日置益脸上露出一种谦和的职业笑容。“大总统忙了一天,我又来打扰,实在对不起。”

“日置君,听说日军占领潍县,这引起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日军这个行动超越了我国政府宣布而日政府同意的交战区域。”

袁世凯吐出一口烟,随口拉开了话匣子,确是暗藏剑锋。

日置益心里冷笑。袁政府外交部已经由次长曹汝霖提出口头抗议,同时进一步提出正式照会。这个照会非常可笑而幼稚,内容说:“胶澳在东,潍县在西,非行军必须之路,前经声明,潍县不在战区之内,已经贵政府同意,该地军民亦经屡次晓谕,令勿惊疑,今贵国军队突有此举,使我政府失信于军民,不知是何用意?”

日置益眨了眨眼睛,说道:“奉本国天皇训令,胶济路为德人所经营,战争前后一直为德军输运军粮,今潍东一带虽由日方占领,但潍西一带则仍由德人暗中使用,殊于日军行军不便,以是占领之,但决不侵害中国之中立……”

这个答复,把前此承诺有关战争区域的问题避而不谈。对于日军占领胶济铁路的理由则是:(一)该铁路是德人所经营(其实按照胶济铁路条约,华股居多)。(二)德军利用此路。日方这个答复,简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把胶济混为一谈,则表示日军还要进驻济南。

袁世凯不是笨蛋,怎么会听不出来,他在朝鲜干了那么多年,太了解日本了。

“那么日军也是要进驻济南咯?”袁世凯摆出一副先知先觉的神态来。

日置益忙恭维:“大总统明鉴,理由有三。(一)山东铁路系根据胶州湾租借条约,纯系在德国政府监督权之下公产性质之德国会社,其实体上与租借地为一体的延长。(二)铁路本身为运用上绝对不可划分之物,决不能以德国经营之铁路以其在中立地带潍县以西之故得改变其性质。日本开战之目的,不仅攻击胶州湾,并拟进而根绝德国在东方经营之根据地。(三)交战区域之划定和山东铁路问题是各别的,不能混而为一。”

袁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