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正说明朝三百年 >

第5部分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5部分

小说: 正说明朝三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余年的监国经历,使朱高炽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治国能力,为登基后稳定统治秩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死于北征归途。做了二十年皇太子的朱高炽,当时已经47岁,在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尚书蹇义等人的支持下即位,次年改年号为洪熙。

仁政治国人鲜知 承上启下续正统(2)

大明混一图仁政改革朱高炽登上皇位后,顺应时代潮流,针对朝政的弊病,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民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措施,开始了他的一系列仁政改革。

“仁政”对于明初的士大夫们来说,实在显得有些陌生。自从明太祖朱元璋登极称帝,实行的便是“刚猛之治”。那些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的大案冤狱,人们还记忆犹新。明太祖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极,这位近于懦弱的青年皇帝也曾想实施“仁政”,但却被燕王朱棣发动的夺位战争所替代。当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之后,那些追求“仁政”的士大夫们遭到了空前残酷的迫害,恐怖政治代替了理想中的“仁政”。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朱高炽,几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坎坷的经历使他更加感到了“仁政”的可贵,因而执政之后便从多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在政治上,赦免了建文帝时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籍;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爵;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杨”辅政;修明纲纪,废除古代的宫刑,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其次,在经济上,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下令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珠宝采办,以减轻百姓负担;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

另外,在思想上,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并善于纳谏。他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在科举制度上,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规定了取中比例为“南六北四”,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朱高炽即位后所推行的仁政,实质上就是一种宽松政治,这也正代表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利益与追求。因此,在短短八个月里,朱高炽的拨乱反正很受朝野拥戴。连清朝乾隆皇帝都说,如果朱高炽多活几年的话,明朝不会中衰得那么快!尽管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后人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暴卒之谜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暴卒,享年四十八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从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故明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

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都只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因何暴卒已成历史之谜,多年来人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献陵方城明楼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之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他览奏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继他即位的宣宗朱瞻基,曾御审李时勉:“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首答曰:“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朱瞻基叹息,称李时勉“忠”,复其官职。

可见,朱瞻基对仁宗嗜欲之事也一清二楚。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阴症”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应当有一定可信度。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对此,《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来,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另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位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炽生性温厚懦弱,嗜欲享乐,朱棣生前对他大为不满,只因礼教和祖训的关系,才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废朱高炽储位之心。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与其父相反,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利,工于计谋。朱棣在世时,朱瞻基深得祖父赏识。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故屡有劝诫之语。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早日登位筹谋,为此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是朱瞻基亲信,他按预先密谋,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炽。

朱瞻基离京后,却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亦无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当时,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像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赍诏而来的海涛,于六月三日抵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

仁政治国人鲜知 承上启下续正统(3)

当然,两种看法孰是孰非,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今后,随着人们掌握的史料不断增多,相信最终会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

〃太平天子〃创盛世 〃促织皇帝〃留话柄(1)



《宣宗射猎图》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明宣宗绘《瓜鼠图》

“太平天子”创盛世“促织皇帝”留话柄——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是明朝历史上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被立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地位。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皇帝位,年号宣德。虽然明成祖朱棣曾经预言朱瞻基是个“太平天子”,但他从小就喜欢斗蟋蟀(促织),因此又被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尽管他在位仅有十年时间,但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将明朝推向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期,非常值得后人追记。

幼年受宠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自幼聪慧,喜好读书,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宠爱。据说在他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梦见太祖皇帝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像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在古代,大圭是权力的象征,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印证在孙子的身上?在朱瞻基满月的时候,朱棣看到他满面英气,长得非常像自己,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这个梦有特别的寓意,是个吉兆。

永乐五年(1407年),到了朱瞻基读书的年纪,朱棣特地命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他讲习经书,可见对他的殷切希望。朱瞻基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学习刻苦,加之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他还留意古今兴衰、历朝治乱的内容,从中领会治国的道理。永乐十一年(1413年)端午节,宫中射柳时,朱瞻基再次给祖父脸上增了不少光彩。他不仅屡射屡中,而且当祖父当众刚刚说了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时,便立即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

朱瞻基既有着祖父朱棣的英武,又具备了父亲朱高炽的睿智,难怪朱棣每每对人说:“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一次,谒陵途中,当时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因身体肥胖,行走不便,靠着两名内侍搀扶,还是滑了一跤。汉王朱高煦在旁说道:“前人把滑,后人知警。”话音未落,身后有人应道:“更有后人知警。”说这话的便是皇太孙朱瞻基,汉王朱高煦不由得回顾失色。

在朱瞻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宠爱与骄纵,同时也有锻炼与拼争。这一切当然都出自朱棣的安排,他一心想把这个皇太孙培养成同自己一样追求文治武功的开拓之君。永乐中期以后朱棣远征漠北,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希望他以后做一位爱民的好皇帝。正是在祖父朱棣的精心培育下,朱瞻基文韬武略,熟知政务,为将来治理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宣宗射猎图》壮年勤政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瞻基以29岁的年龄即皇帝位,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又有一定的治国经验,且可以不用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太子的位置上苦苦等待20年之久,可谓恰得其时。

朱高炽病逝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当日就动身北归。途中,听说他的皇叔、汉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杀他,然后自立为帝。左右都劝他整顿兵马以作防范。朱瞻基说:“君父在上,谁敢如此胆大妄为?”依然轻身出发,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当时朱高煦还真的没有派人设伏,因为他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得如此之快。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另一方面加强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年号为宣德,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朱瞻基登基之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的外藩问题。这个问题在建文、永乐、洪熙三朝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朱瞻基即位之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宣德年间造云纹铜熏炉接来自强藩的挑战。朱瞻基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很会带兵,永乐朝被封乐安之后,就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终于机会来了,朱高炽病逝,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国家动荡,正是造反的好时机,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朱高煦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矛头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

早已准备就绪的朱瞻基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叛军,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都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就包围了乐安城,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战役以明军的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群臣都劝朱瞻基将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藩王网开一面,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得胜回京后,朱瞻基马上传诏给另外一个皇叔、赵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朱高燧并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当时的亲王都有自己的军队,称做卫)。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太平天子〃创盛世 〃促织皇帝〃留话柄(2)

安南(即交阯国,今越南北部)问题也是朱瞻基成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朱棣时期,由于安南内部的争斗,使得安南原来的统治者绝嗣,安南一片混乱。朱棣派大将张辅率兵平叛,并在安南正式建衙,派人管理。但是由于一些贪官污吏的压榨,加之历史渊源,安南几乎没有断过兵燹,这使得明初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朱瞻基即位时,安南问题日趋严重,朝廷军队不断在安南遭遇败绩。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决定议和,放弃对安南的占领。这在当时曾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从长远来看,此举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安南与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

成功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圆满解决赵王朱高燧危机和安南问题,除了朱瞻基本身的因素外,还与他所重用的贤臣有很大的关系。在他周围有一批著名的大臣,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真是人才济济。

当然,作为守成之君,朱瞻基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而注意体恤民情,爱惜民力,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尤其重视农业,力劝农桑,鼓励垦荒。因此,在他统治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商品生产程度提高,手工业得到发展,商路增辟,国内外贸易有所发展,农民起义也很少,社会财富迅速积累起来,时称“宇内富庶,赋入盈羡”,是明王朝财力最雄厚的时期,也是明朝二百七十余年间的极盛时期,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这样的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朱瞻基有一句名言,叫做“清心乃省事,省事可省官”,应该说这也是他为政治国的指导思想。

明宣宗绘《武侯高卧图》英年早逝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幼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使他能吟诗作赋,擅长书法绘画。他登基后经常在春秋时节,与诸儒臣登临万寿山,泛舟太液池,于良辰美景中赋诗唱和。他的诗内容侧重于重农、求贤,表达了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治国理念。他的绘画则以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