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正说明朝三百年 >

第21部分

正说明朝三百年-第21部分

小说: 正说明朝三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正德皇帝不理政,“八虎”之一的太监刘瑾欺上瞒下,权倾朝野,人称“立皇帝”,意思就是朝会时,刘瑾是站在正德皇帝身边的另一个皇帝。朱宸濠用金银二万,贿通刘瑾,终于把明王朝南昌左卫改为宁王府的护卫,之所以是南昌左卫,而不是江西的其他驻军,是有原因的,天顺年间宁王府因罪被削去护卫,宁王府的护卫改为南昌左卫,南昌左卫就是原来的宁王府护卫。但是好景不长,刘瑾不久便下台,宁王府的护卫又被革去。不过这并没有使朱宸濠心灰意冷,他恢复护卫的心反而更加急切了。朱宸濠这一次更是不惜巨金,收买好了当时的兵部尚书,并把财宝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让正德皇帝宠爱的一个伶人臧贤代他四处游说王公大臣,并得到了他们的默许。可惜这时又出了一个老顽固费宏,费宏是大学士,在内阁办事。朱宸濠要恢复护卫,必须经过内阁的同意。而费宏也是江西人,对朱宸濠知根知底,经常对人说:“朱宸濠现在谋求恢复护卫不是安什么好心,以后会连累到很多江西人,我绝对不能同意。”朱宸濠便利用进士廷试那天,内阁大臣要到东阁阅卷,费宏不在内阁办事时,递上请求恢复护卫的奏疏,其他大臣已经被朱宸濠买通,因此竟然得到批准。恐怕费宏会反对,又叫人在正德皇帝面前进谗,陷害费宏,费宏被迫辞职。朱宸濠对费宏阻挠恢复护卫一事怨恨不已,在费宏辞官回乡的路上,派人假装强盗来打劫,还放火焚烧费宏乘坐的船只,费宏和家眷侥幸逃脱。

恢复护卫终于得偿心愿,朱宸濠同时又千方百计讨好正德皇帝,进献了很多奇珍异宝,导正德皇帝游乐,削弱正德皇帝对自己的提防之心。一次元宵节,朱宸濠又进献了很多奇巧的彩灯,灯上画的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把这些彩灯在宫中依檐附壁悬挂,把整个宫中装饰得色彩斑斓、五光十色。正德皇帝一见大喜,大加赞赏。

朱宸濠恢复了护卫之后,又仗着自己在朝中收买了很多王公大臣,在南昌是无恶不作。他擅自杀戮地方官吏,霸占百姓田宅,强夺良家妇女,搞得地方上鸡犬不宁。地方官屡屡向朝廷申告朱宸濠的各种不法行为,但正德皇帝并不放在心上。皇帝不急,但地方官急了,当时的汀赣巡抚副都御史王守仁已是暗自留心。王守仁文武全才,既是个大学问家,同时兵法韬略无一不娴熟。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朱宸濠带着自己蓄养的强盗响马们终于正式叛乱。这一天他以庆祝自己生日为由,把地方官请到王府,声称自己奉了皇太后的密旨要起兵入朝。他把不顺从的地方官全部杀掉,率领军队去攻打安庆。王守仁知道朱宸濠叛乱并攻打安庆的消息后,集结兵力直捣朱宸濠的老巢——南昌。而正德皇帝收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后,不忧反而大喜,原来正德皇帝有两个嗜好,一个是玩乐,一个就是打仗。玩乐不用说,正德对打仗更是痴迷,只不过他是万尊之躯,不能轻易涉险。正德皇帝多次巡游北方边防重镇,也曾率领军队小胜过鞑靼兵,还自己封自己做“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他不做皇帝,却更喜欢做将军。正德皇帝听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时,简直有点喜出望外,决定御驾亲征,趁机还可以到江南游玩。可惜,正德刚到达涿州,王守仁报捷的奏疏已经送到了。原来朱宸濠围攻安庆不下,又听到老巢也已被王守仁攻下,急忙回身去救,在黄家渡与王守仁军遭遇,朱宸濠大败,被王守仁俘虏,只有一个多月,叛乱就被平定了。正德皇帝收到捷报后,却装作不知道这个消息,继续南下,当然这次他只是为了游玩。正德皇帝一路游玩到南京,举行了献俘仪式,这才班师回朝。朱宸濠在路上被处死,并挫骨扬灰。

赤手搏虎的宁王朱宸濠(2)

朱宸濠叛乱之所以这么快就被平定,除了朱宸濠在地方上胡作非为、不得民心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宗室藩王的势力几经削弱,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来问鼎九五之尊了,再加上朝廷上有识之士对此小心警惕,藩王更是没有什么机会。所以,虽然荒唐胡闹如正德皇帝者,也能轻易平息这种叛乱。宁王朱宸濠靠纠结一群草寇就想举兵造反,无异于赤手搏虎,最终的下场只能是葬身虎口。

浊世青莲朱载堉



明人演琵琶记图

虽然明代宗室子弟自从生下来那一天,便拥有一份可以吃到老死的禄米,衣食无忧,但同时皇帝对他们在政治上进行种种限制,防止他们干政,如不能参加科举,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等。也有少数如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的野心家,为了摆脱这些桎梏,举兵叛乱,觊觎皇位。随着藩王势力的逐渐被削弱,他们越来越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更多的宗室子弟是在自己小小的封国里,浑浑噩噩地度过自己罪恶的一生。但是朱家子弟并不是天生劣种,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如朱元璋的第五子周定王朱橚,能学好文,曾作《元宫词》百章。朱橚又深感河南地瘠民贫,编成《救荒本草》一书,把可食的野生植物一一记下,以便灾年可以采来充饥。《救荒本草》是一本伟大的植物学著作。在这些有所作为的朱氏子孙中,最为知名的是伟大的音乐家、天文学家、数学家郑世子朱载堉。

郑世子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谥号端清。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生于怀庆府(今河南沁阳)。朱载堉是朱元璋的九世孙,他在父亲死后,并没有继承郑王的爵位,而是把它让给了别人,因此后人称呼他为“郑世子”,而不是“郑王”。

郑王封地在怀庆府,即今河南省沁阳县。传到郑康王的时候,康王无子又无侄,嫡长这一支已绝嗣,郑王这个爵位便由旁支来继承。本来盟津王最有资格继承这个郑王的爵位,但盟津王因为被诬告不孝等罪名被废为庶人,从而丧失了王位的继承权,这样郑王才由朱载堉的祖父来继承。后来盟津王的冤屈虽然得到昭雪,但郑王的爵位已经由朱载堉这一支系继承。等朱载堉的父亲死后,早在11岁时便被封为郑世子的朱载堉当然最有资格继承王位,但朱载堉认为郑王的爵位本来是盟津王这一支系的,便接连上书七次,请求让出郑王的爵位,最后一次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才最终获得皇帝的同意。

朱载堉胸襟广阔,视王爵利禄为无物,他在《醒世词·平生愿》中写道:“再休提无钱,再休提无权,一笔都勾断。”“种几亩薄田,栖茅屋半间,就是咱平生愿。”更难得的是朱载堉事父至孝。盟津王这一支系的人为了夺得郑王的爵位,诬告朱载堉的父亲叛逆,嘉靖皇帝轻信了这种流言,把他的父亲囚禁在安徽凤阳的宫城内。朱载堉在宫城外自己造了一间小土屋,以便可以就近照应,一个人在那里过了十九年。而后来朱载堉对盟津王这一支系以德报怨的行为更是赢得了世人对他的交口赞叹。

朱载堉品德高尚自不必多说,同时朱载堉读书刻苦,涉猎广泛,在音乐、天文、数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朱载堉创建了十二平均律,并在数学上找到了解决它的方法。

明人演琵琶记图将纯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它的最大好处是转调方便。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在十二平均律中,其中每一个部分就是一个半音,每个半音的距离是相等的,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当然,朱载堉是通过自己的实验摸索发现了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称它为“新法密率”。直到今天,关于十二平均律,我们还是只要照抄朱载堉的计算结果就可以拿来用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计算工作,朱载堉是通过算盘来完成的。计算过程中有很多是25位以上数字之间的运算,我们现在的袖珍计算器一般最多只能运算十位数,可知朱载堉所付出劳动的艰巨。

欧洲对十二平均律最早作出数理阐述是荷兰数学家、工程师斯蒂文。斯蒂文在1585~1605年的某一年完成解等比数列的同时,也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数学解。这在时间上比朱载堉晚几年至几十年。专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依据大量的文化交流史事实,认为斯蒂文在仿造中国帆车的同时,也得知了朱载堉有关的音律理论。十二平均律,这一如此巨大地影响了当代音乐艺术的数理理论,实际起源于明代中国的朱载堉。李约瑟称赞朱载堉是具有“文艺复兴时代感的人”。

朱载堉一生著作等身,主要有《律学新说》、《算学新说》、《历学新说》、《乐学新说》、《律吕精义》,其中大部分收集在《乐律全书》之中。这些著作涉及音律学、数学和珠算、天文历法、计量学、物理学、音乐学、乐器制造、乐谱和舞谱、文学、绘画等丰富内容。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综观明代的宗室,我们看到,大部分的龙子龙孙们无所作为,吃着国家的禄米,仗势搜刮民脂民膏,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其中有些人为了成为真龙天子,叔侄相残,兄弟相煎。绝少有如朱载堉这样的出淤泥而不染者。朱元璋本寄厚望于自己的子孙,希望他们能成为国家的干城,维护朱家千秋万代的江山。然而这些期望全都消散在金枝玉叶们的日日笙歌、醉生梦死中。这群世间的“弃物”、国家的蛀虫慢慢侵蚀着明帝国日益虚弱的身体,最终也随着明帝国的覆灭而消亡。

F0 5  明代的城市、宫苑和陵园

明朝都城北京



明人绘《皇都积胜图》(局部)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入元大都后,将大都改称北平府。

当初,关于新建立的王朝定都何处,也颇费了朱元璋一番思量。朱元璋攻下元大都之后,曾向大臣们征求意见,看是否可以在此定都。但很看重风水的朱元璋心中又早已暗暗地倾向于建都南京。因为南京的风水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大臣们自然明白朱元璋的内心倾向,便无不投其所好,贬低北京的风水形势。大臣们的言论正中朱元璋下怀,他便不再提建都北平之事,决定建都南京。

明人绘《北京宫城图》明朝在北平建立的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北平布政司。北平虽不再是首都,但是在政治和军事上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封其第四子朱棣为燕王,10年之后,燕王朱棣被封藩至北平。朱元璋驾崩之后,其孙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发动“靖难之役”,攻下南京,夺取帝位。

明成祖即位后,深感北平之重要,势踞形胜,乃“龙兴之地”,再加上自己在此经营多年,更为了控制北方,打击割据漠北的蒙古势力,决定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永乐三年(1405年),成祖“诏建北京宫殿”。第二年开始营建宫殿、坛庙。经过15年的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完工,第二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就此成为明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城经过明朝200多年的营建,奠定了今日北京城的基础。

从明代北京全城的形状来看,呈“凸”形。外城万历时期的北京城图包着内城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而从外城到紫禁城,每城周围又有既宽又深的护城河。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就成为全城的中心。

外城。由于蒙古骑兵多次南侵,时常迫近京城。世宗朱厚熜为加强城防,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筑外城。原计划筑城120里,四面包围内城,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包了南郊,成了“凸”字形,全长28里,有7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又增修各门瓮城。外城的建成,形成了一条自正阳门通往永定门的笔直的大道,也是全城中轴线的南端。中轴线全长近16里,南起永定门,穿正阳门、紫禁城的正中心和景山中峰,最后止于鼓楼和钟楼。

内城。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大都后,便着手改建城池。当时元顺帝退走蒙古高原,为防其南侵,遂将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荒落的地方放弃,北垣南缩5里,另筑新城。永乐十八年(1420年),命营缮司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加修筑东、西、南三面城垣。东、西垣在元旧土城基础上包砖砌成。南垣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向南推展了二里,亦用砖包砌。城周长40里,共9门,即明京城,后称内城。

皇城。包围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曰皇城。长约18里,有7门。最南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时改称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紫禁城(今故宫)是京城的核心。明初攻克大都后,将原来的元皇宫,除隆福宫改为朱棣的燕王府外,其余大部分宫殿为了“灭王气”全部拆毁了。因此,迁都北京后,就需重新建造紫禁城皇宫。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周长约6里余,南北960米,东西760米。明人绘《皇都积胜图》(局部)城外护城河(称筒子河)宽52米。城四门:南午门、北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角有壮丽的角楼。

明京城城门“内九外七”,明初内城各门之名皆沿用大都旧名。正统四年(1439年),修建北京内城九门城楼竣工,这年改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承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内城九门是:正阳、崇文、朝阳、东直、安定、德胜、西直、阜成、宣武。外城的七门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

明北京城的规划重点在宫城和皇城的建设上,特别是在宫城前的中轴大道两侧,对称地布置着太庙和社稷坛、中央官署和五军都督府、天坛和山川坛,既加强了纵深效果,又烘托了宫城的地位,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