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鬼谷子的局 >

第167部分

鬼谷子的局-第167部分

小说: 鬼谷子的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秦于初冬时分赶到咸阳,转眼已是两个来月。眼见大年将至,秦宫仍无音讯,莫说是苏秦,纵使竹远,也坐不住了。

这日晨起,竹远吩咐下人备好车马,径出咸阳东门,朝东南方的终南山方向驰去。及至午时,竹远赶至山下,寻个客栈寄下轺车,挑选一匹好马,备好鞍具,翻身骑上,驰入山道。因山中高寒,积雪未化,竹远历尽辛苦,方于第三日迎黑回到寒泉。

拜过寒泉子后,竹远将苏秦赴秦及其才学大略讲过,不无疑虑道:“先生,照理说,苏子之才正是秦公所需,可秦公迟至今日,仍然不肯召见,弟子百思不得其解。”

寒泉子沉思有顷,抬头问道:“苏秦可曾议政?”

竹远点头。

“他是如何议政的?”

“苏子一到咸阳,舍人就感到他不同凡俗,向弟子讲起他,弟子让他第二日开坛议政。议政时,苏子果是不同凡响,站得高,看得远,纵论天下,认为大势趋统,列国必归于秦,同时声称,自己已有上、中、下三策辅秦。”

“哦?”寒泉子眉头微微皱起,“是何三策?”

“上策也叫帝策,可使秦居一而扫列国,帝临天下;中策也叫霸策,可使秦威服天下,领袖诸侯;下策也称邦策,可使秦偏安关中,高枕无忧。”

“唉,”寒泉子轻叹一声,“这个苏秦,真也是聪明过头了!”

竹远惊道:“先生?”

寒泉子缓缓说道:“咬人之犬多不吠,吠犬多不咬人。天下列国纷起称王,多是占个名义,实意欲王天下者,唯有秦公!”

“先生是说,”竹远恍然悟道,“苏子不该将秦公心中所想一语道破。”

寒泉子又叹一声:“是呀。莫说是苏秦,纵使老朽,也只能是点到即止。在秦公心里,天下一统是长久国策,只可做,不可说!”

竹远紧咬嘴唇,半晌方道:“是弟子害了苏子。若是不让他议政,当无此事了。”

寒泉子闭上双目,凝神再入冥思,许久之后,睁开眼睛:“一切皆是定数,是秦不该得到苏子。”

竹远急了:“弟子苦守几年,只为求访大才。好不容易候到苏子,这——”思忖有顷,“弟子这就再向秦公举荐,让他务必留用苏子。”

寒泉子苦笑一声,轻轻摇头:“修长,既为定数,又何必勉强呢?”

竹远一下子怔在那儿。

“还有,你回去之后,可以告诉苏子,让他速离咸阳,否则,或招杀身之祸。”

竹远目瞪口呆。

惠文公坐在书房里,眼睛半睁半闭,内臣垂头守在一边。

有顷,惠文公蹦出一句:“这些日来,那个苏秦在做什么?”

“禀报君上,”内臣应道,“有时诵读,有时在街头转悠。不过,旬日之前,苏秦两次出城。”

“哦?”惠文公急睁眼睛,“干什么去了?”

“据黑雕台禀报,此人或至田间地头,或至村落农家,与村民谈天说地,问些收成、纳粮、服役诸事,并未出位。臣以为是琐事,也就没有惊动君上。”

“唉,”惠文公思忖有顷,点头叹道,“此人确系大才,寡人是该会他一面了。”又顿许久,“宣大良造觐见!”

“臣领旨!”

不消半个时辰,公孙衍叩见。

见过礼,君臣相对而坐,惠文公直入主题,笑道:“前番爱卿、上大夫力荐苏秦,寡人原说会一会他,不想这阵儿忙于琐事,竟将此事忘了。方才寡人打盹时,陡然想起这档子事儿,怕再忘记,这才急召爱卿。”

公孙衍心里咯噔一声,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几年下来,公孙衍既知秦公,亦服秦公。然而,庞涓、孙膑横空而出,列国情势一年一变,三年大变,一如乱花迷眼,看得世人如堕五里雾中。许多变化,即使才气如他,也未完全看透。秦公既已起用他为大良造,却又在列国大张旗鼓地全力求贤,说明对他有所不满。公孙衍虽无能力完全看透时事,自知之明却是有的。刚开始,公孙衍甚想不通,心中自然憋闷。然而,自会苏秦之后,公孙衍大是折服,决意让贤,欲与苏子并肩合力,辅助秦公作成一番人生大业。谁想风云突变,秦公不见苏秦不说,这又指派樗里疾使魏谋取孙膑,真正让他捉摸不透。

见公孙衍没有应答,只在那儿发呆,惠文公笑道:“爱卿,你这是怎么了?”

公孙衍回过神来,急拱手道:“微臣谨听君上吩咐!”

惠文公似已猜出他在想些什么,再笑一声:“这些年来,士子街上人来人往,寡人都让列国士子搞昏头了。苏子既有大才,寡人就想会一会他,偏巧樗里爱卿不在,只好烦请爱卿安排一下。”

“微臣领旨。”略顿一下,公孙衍似是想起什么,“微臣这就去请苏子进宫觐见。”

“不不不,”惠文公连连摇头,“似苏子这般大才,寡人自当躬身求教才是,哪能劳动苏子贵体?”

公孙衍听出秦公语带风凉,心头一寒:“君上之意是——”

惠文公呵呵笑道:“听说士子街上闹出个论政坛,甚有意趣,寡人早想见识一番,只无机缘。今有苏子在,寡人就想两事并作一事,请苏子再开一坛,一则见识一下何为论政坛,二则洗耳恭听苏子高论,与苏子并天下士子共议时政,爱卿意下如何?”

公孙衍沉思有顷,缓缓说道:“微臣以为不妥。”

“有何不妥?”

“士子街上鱼龙混杂,君上公然抛头露面,无异于以身涉险,万一有所差池,微臣——”

“呵呵呵,”惠文公再笑几声,“爱卿过虑了!昔日文王访贤,不惜躬身渭水河边。寡人访贤,不过在自家门口走动几步,就有差池了?”

公孙衍迟疑有顷:“君上定要如此,微臣这就安排。只是,哪一日合宜,还请君上定夺。”

“听说论政坛是在申时开坛,那就明日申时吧。”惠文公不容商议,断然说道,“你可吩咐坛主,要他搞得热闹些。寡人在朝中闷得久了,也想听听野外声音。”

“微臣遵旨!”

公孙衍告退后,一头雾水地走出宫门,略一思索,向右拐至士子街,在街头站有一时,本欲前往“英雄居”,直接通知竹远,想想不妥,就又回到宫门前,跳进轺车打道回府,令府中御史持请帖邀坛主议事。

随御史前来的不是竹远,却是贾舍人。

公孙衍迎出府门,远远看见,不及见礼,迎头急问:“竹先生呢?”

贾舍人一怔,拱手道:“回大良造的话,竹先生回终南山去了。”

公孙衍大惊,愣怔一时,方才说道:“这可糟了!”

贾舍人望一眼御史,转向公孙衍:“怎么了?”

“明日申时,君上欲去论政坛与苏子议政。”

“与苏子议政?”贾舍人先是一怔,旋即喜道,“这是好事!苏子已候数月,士子街上更是议论纷纷,众士子见苏子不用,论政坛不开,以为贤路闭塞,一些性急的已离咸阳,转投他处去了。”

“竹先生不在,如何是好?”

“能否奏请君上,另改时日?”

公孙衍摇头:“君上一旦定下,如何更改?”

贾舍人低头略想一时,断然说道:“竹先生临走时,将坛中诸事交予草民代管,眼下事急,论政坛就由草民召集,大良造意下如何?”

公孙衍也没有更好办法,只得点头道:“既有此说,明日议政之事,烦请贾先生暂代坛主。”

贾舍人拱手道:“大良造若无他事,草民告辞。”

公孙衍亦拱手道:“贾先生慢走。”

贾舍人回身,刚跳上车,公孙衍叫道:“慢!”

贾舍人复跳下车,眼望公孙衍:“大良造还有何事?”

公孙衍话中有话:“君上有旨,明日论政,要搞热闹一些!”

“大良造尽可放心。”贾舍人颔首笑道,“士子街上久未论政,众士子早已急不可待了!”

贾舍人快马加鞭,赶回士子街,急急来到运来客栈。

见是贾舍人,苏秦拱手道:“哦,是贾兄呀,请!”

贾舍人并未进门,一脸喜气地拱手贺道:“恭贺苏兄,喜事来了!”

苏秦怔道:“喜从何来?”

“明日申时,君上躬身士子街,亲听苏兄论政!”

“君上躬身?”苏秦似吃一惊,想了下,抬头问道,“仍在论政坛?”

贾舍人郑重点头:“是大良造亲口交代在下的。大良造还说,君上特别吩咐,明日申时论政,要搞热闹一些。君上这是多虑了。君上躬身士子街亲听士子论政,此事在论政坛是头一遭,想不热闹都难!”

苏秦思忖许久,伸手入囊,欲掏金子付开坛费。

贾舍人见了,拦住笑道:“此番论政,免收三金。”

苏秦怔了:“论政坛不能因在下坏了规矩。”

“苏兄放心,”贾舍人呵呵笑道,“君上亲听,开坛费用当由官府支出。再说,如此盛事,也不是谁想听就能听的,在下可卖号牌,亏不了!”

“既如此,苏秦谢贾兄了!”

贾舍人不无关切道:“君上亲听,苏兄当仔细准备才是,在下也要回去精心布置。此等大事,竹先生偏又不在,万不可出了差错!”

“有劳贾兄!”

翌日,刚交未时,士子街头就有锣者边敲边喊:“列位士子,特大喜讯,论政坛再次开坛喽,开坛人仍然是洛阳士子苏秦!此番论政,空前盛事,君上躬身亲听,在论政坛尚属首次,欲旁听者,可持三十圜钱至论政坛登记领牌,凭号牌入场!”

众士子奔走相告,议论纷纷。有人不无激动地叫道:“诸位士子,你们快听,苏子重新开坛,秦公亲听论政,破天荒哪!”

有人接道:“天哪,领牌就要三十圜钱,可不是小数!”

“三十圜钱算什么?能睹秦公风采,这点小钱物有所值!”

“唉,”一士子长叹一声,不无遗憾地连连摇头,“可惜在下囊中羞涩,没此眼福了!”

另一士子从袖中摸出三十圜钱:“仁兄切莫伤感,在下借你三十圜钱,快去领牌。去得迟了,只怕拿钱也买不到了!”

那士子接过三十圜钱,连连拱手:“谢仁兄了!谢仁兄了!”转身急步走向英雄居。

申时将至时,士子街上果然赶来数百甲士,五步一人,沿街站定。英雄居门前,一侧各立甲士十名。

众士子手持所领号牌依序进场,众甲士验过号牌,搜过身,放他们步入。

论政坛上,一切照旧,只是座位有变,中间摆放主位,主位左右各有两个空座。按照公孙衍的布置,坛中不设评判席,凡持牌士子均于论坛前面的空场上席地而坐。

申时正,一声锣响,代坛主贾舍人从侧室走出,冲众士子大声宣布:“诸位士子,申时已到,论政坛开坛!”

话音刚落,门外一阵喧闹,然后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内臣高声唱宣:“君上驾到!”

众士子纷纷扭身,沿中间让出一条两步宽的通道,跪叩于地。

贾舍人急走几步,走至士子前面,叩道:“草民贾舍人并列国士子,叩见君上!”

惠文公面带微笑,沿通道走进院中,径至主位,落座,摆手道:“贾先生,列位士子,平身!”

贾舍人及众士子齐声叩道:“谢君上!”

紧接着,前太傅嬴虔、大良造公孙衍走上前去,见过礼,于左首两个空位上分别落座。众士子纷纷复位,席坐于地。

又是一声锣响,贾舍人唱道:“有请开坛人,洛阳士子苏秦!”

侧门响动,苏秦趋步走出,至惠文公前叩道:“洛阳士子苏秦叩见君上!”

惠文公细细审视苏秦,好一会儿,微微一笑:“苏子请起!”手指右侧客位,“请坐!”

苏秦再拜道:“谢君上!”起身至右首客位,就座。

贾舍人趋前几步,坐于苏秦下首。

惠文公撇开苏秦,目光不无虔诚地扫向在场的所有士子,连连拱手,揖道:“光临偏僻,诸位士子,嬴驷听说,你们来自四面八方,还有从吴越、燕地而来,可谓是不远万里了。嬴驷还听说,你们俱是饱学之士,各怀绝技,你们如此看重嬴驷,嬴驷早该会会诸位,谢谢诸位的盛情,”苦笑一声,再揖一礼,“可是,你们有所不知,秦地虽偏,杂事却是不少。一来冗务缠身,二来内忧外患不绝,嬴驷日日穷于应酬,未得片刻闲暇,实在是身不由己啊!诸位士子,所有慢待之处,嬴驷在此真诚道歉,望大家见谅!”言讫,起身朝众人抱拳拱手,长揖至地。

惠文公这一举止虽为客套,却也动人,在场士子无不改坐为跪,叩头至地,有几人甚至涕泣出声。

“诸位士子,平身!”惠文公率先坐下。

众士子亦改跪为坐,目光齐射过来。

惠文公转过身来,朝苏秦拱手揖道:“嬴驷久闻苏子大名,早欲请教,原因也就不消说了。嬴驷此来,一是来见见诸位士子,二也是为聆听苏子高论。”

苏秦拱手回揖道:“君上百忙之身,能拨冗前来,草民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惠文公手指公孙衍,微微笑道:“听公孙爱卿说,苏子前番论政,有治秦长策欲教嬴驷,嬴驷洗耳以闻。”

“苏秦信口开河,妄言议政,不意惊扰君上,心中惶恐!”

“苏子不必自谦。”惠文公再笑一声,“嬴驷此来正是要听苏子高论的,何谈惊扰二字?嬴驷不才,请苏子赐教!”

按照昨夜想定的方案,苏秦决定放弃旁敲侧击,而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当下抱拳道:“君上虚怀若谷,苏秦不胜感怀。苏秦不才,有三策可以治秦,敢问君上愿听何策?”

“是何三策?”

“上、中、下三策。上策可使天下归一,当称帝策;中策可使诸侯臣服,当称霸策;下策可使偏安一隅,当称邦策。”

惠文公脸上仍旧微微含笑:“嬴驷愿闻上策。”

“上策实乃治乱之道。”苏秦侃侃而谈,“古之治乱,无非王、霸两业。古时王业,也即商汤、周武所行之道,无不是吊民伐罪,取无道天子而代之。古之霸业,也即齐桓、晋文之道,无不是结联诸侯,攘外安内,盟主天下。”

惠文公笑问:“今之治乱呢?”

“苏秦以为,时过境迁,古之治乱之道并不适合今日乱局。今之治乱,唯有一途可走:大争灭国,天下为一。”

惠文公脸上仍旧挂着笑意:“嬴驷愿闻其详。”

“自平王东迁始,周天子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取天子而代之已不切实际。自三家分晋始,列国纷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