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明-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邓闽,我知道邓闽的下落,就是那个十三商会悬赏十万两银子,捉拿的那个邓闽。,他就在太湖边上的锦丰庄里藏着,可具体在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
听到这句话之后,江峰站了起来,后面两名护卫走了过来,手起刀落,算是给了这人一个痛快。
江峰的护卫们在所有的仪式都搞完之后,在人头上面浇上了火油,江峰拿着火把,看着面前的新坟,开口说道:
“百人性命的祭品,也算是足够了,十年内,我江峰定会给两位兄弟立碑,先委屈了。”
说完之后,江峰把手中的火把丢到了人头的上面,本就是硝制的人头被浇上了火油,更加的容易燃烧,大火一下子熊熊燃烧了起来,两边的护卫们和士兵,拿着大捆大捆的柴草丢了上去。
让火焰燃烧的更加充分,虽然是荒郊野地,可是一百多个人头,也会引起很大的风波,烧掉之后一了百了。
江峰回到三江商行给他安置的院子里面之后,立刻是发下了命令,要人给他准备马匹和马车,现在他带着的护卫加上冯永那批老兵,一共是八十多人,在山东来到扬州的时候,路上都是坐船。
扬州,苏州,无锡,杭州,松江之间,因为都是天下间最富庶的府县,彼此之间都有颇为方便的通畅道路,这时候要是赶时间的话,马匹总归是比船只的速度要快一些。
一百多匹马对於三江商行这个级别的商铺来说,置办起来,倒也是简单无比,江峰的命令传达下去,两个时
,马匹就已经是准备完毕,交给了江峰和他的手下,是适合骑乘的马匹。
作为北方的商号来说,贩运马匹到江南,也是三江商行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大明本来是马匹专卖,特别是对于军马的贩运控制的更是严格,可是到了现在,很多的规矩都是名存实亡,也跟没有什么人遵守。
江峰和他的手下们简单的休息了一下,立刻就是朝着锦丰庄进发,邓闽在太湖边上的锦丰庄里面,这个信息就已经是足够了。
漕帮因为扬州分舵的事情是捅了天大的马蜂窝,所以在扬州城里面极为的小心,特别是三江商行扬州分号这里,专门安排了人手盯着,倒不是有什么不良的企图,而是有什么事情自家好尽快的作出反应,以免措手不及,当然,这也有保护的意思,如果三江商行再遇到什么风吹草动的混帐事情,自己漕帮当真是说不清楚了。
看着一百多剽悍的汉子乘马出门,在那里盯着的漕帮人手,立刻就跑去报告自己的上司。
漕帮在扬州的人手几乎是被江峰扫荡一空,漕帮新派来的人手事先得到了告诫,就是万事要小心谨慎,不要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因为扬州分舵私下的出去抢掠,已经是让十三商会的人恼怒异常。
万事小心,新派来的这个人也是心思缜密的角色,近百人朝着城外骑马离去,对于民间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小规模的调动,要知道,即便是漕帮这样的大帮会,在一个城市里面,随时能够调动上阵的人也就是二百左右的人马。
这一百多人在江南的腹地行动,谁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出现,他一方面安排人去苏州的总舵那里报信,另一方面安排人过去盯梢。
江峰的人马为了赶时间,也就是顾不得什么隐藏痕迹,急匆匆的出城,漕帮盯梢的人远远在后面吊着,根本不用担心被发现。
锦丰庄原本是太湖边上的一个渔村,就在官道的边上,原来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的,后来,商业繁盛,有些商人在这里开设织造的手工工场,因为背靠太湖,连接官道,运输颇为的方便,这个小村子的生意也是越来越兴盛了起来,也不知道是那个文人墨客,给这里起名字叫做锦丰庄。依稀是有些当年成都被叫做“锦官城”的意思。
生意逐渐的发达,自然是有头脑灵活的人在这里开设生意赚钱,酒肆青楼、客栈货仓、车马行等等都是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
此处还有个好处,恰恰是苏州府和其他几个府县的交界之处,说白了就是一个三不管的地方,税赋缴纳的也是很轻,当然这也是商人们纷纷选择把买卖开设在这里的原因,因为没有官府,龙蛇混杂。
所以邓闽藏在这里倒也是理所应当,但是这里江湖人马特别的多,邓闽的形迹泄露到漕帮的手中也不稀奇。
事实上,邓闽是带着自己的一名长随跑到的锦丰庄,不知道什么途径,那个长随居然是知道了自己的主子价值十万两,就跑去报信,接到他报信的正是漕帮扬州分舵的头目,这人正是心狠手辣之辈,这十万两银子的巨款也是垂涎无比,那个长随说了消息,正要满心欢喜的等待发财,被这个扬州分舵的头目诓骗到僻静处杀人灭口。
漕帮是十三商会的下属,寻找邓闽的形迹本就是份内的事情,就算是找到了,也没有什么银钱可以拿。这分舵的头目就想自己先知道这个消息,到时候找些外人捉拿住,可以发笔大财,谁想到机缘巧合的,这消息落在了江峰的耳中。
江峰一行人在半路上茶铺歇息休整的时候,漕帮的盯梢者已经是跟了上来,他本乡本土的,有些事情自然是方便。
等到江峰一行人休整完毕,重新上路之后,铺子里面伙计走了过来,漕帮盯梢的人丢给他一串钱,那伙计顿时是眉开眼笑的说道:
“方才那些客人在茶铺的里面问去锦丰庄怎么走,还有些人在说邓什么的,那些北人说话,听不太明白,应该是邓民。”
盯梢者点点头,准备上马继续跟上去,走到一半,动作突然是停在那里,愕然回头说道:
“邓民,邓闽?”
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松江商人邓闽
闽估计没有想到他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他以为自己荣华富贵的,邓闽的父亲是松江县的一个小吏,这等富庶地方的官员,顶得上偏远地方的县令,做吏几十年,也是赚下了一份不小的家当。
松江的织造已经是将近百年的历史,邓闽的父亲在那里开设了个手工织造的工场,这等于是个生金蛋的鸡。
在江南可是有手工织造赶上千亩田的说法,做了这个工场也就是给子孙家人置办了几代的基业。老爷子对于邓闽的期望可不是做个富家子,而是希望他在科考上面有所成就,不过从小的娇生惯养的邓闽,那里会有什么恒心和毅力读书,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才是花钱买了一个秀才的功名。
等到他老子死掉之后,更是没有人管他,守着一份偌大的基业,日子倒也是过的滋润。
嘉靖十年之后,天下间突然时人人爱钱,要说是从前也是人人喜欢钱财,只是表面上还是有所遮掩,突然间人人谈利,天下重商。邓闽的工场利润每年都是大涨,不用太操心,这个日子也越来越好。
邓闽从小娇生惯养,喜欢声色犬马,流水一般的花钱,不过他也是有个习惯,好做木匠和技巧的手艺,这也是有明一代的传统,从来都是被认为是细枝末节的匠造之术,很多人去钻研沉迷。甚至还有几位皇帝也是其中的成员,这也可以看作是,整个世界文明从古代到近代的跨越。
这种跨越所带来的技术的爆发和思想的启迪,也许并没有在言论和舆论上具体的表现出来,可是在周边的国家,在那些来传教的传教士的影响下,在自古以来的发明创造的热情的感染下,很多人都是自觉不自觉的投入了进去。邓闽也是其中的一个人,也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
虽然是这样的爱好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浪荡事,你若是勤恳持家、本本分分,或者是专心读书努力科举,或者是勤俭持家,在那里好好的做买卖。邓闽这种被认为是荒唐之极的举动。
江南的织造工场,分成两种,一种是织绸,另一种是织布,织布需要大量的纱,江南民户除了种田吃粮之外,纺纱卖给工场也是重要的收入支柱,自从海上的贸易秩序安定,海贸猛然间兴盛起来,对于货物的需求量大了许多许多。各个织造的工场对于纱锭的需求也是相对的增大。
可是民间的各个民户家中都是一口人两口人在那里纺纱卖纱,那里会有什么多于的产量提供,过了一段时间,各个工场都是和地主雇佣佃户一样,在附近的庄子里面包下了大量的民户,这些民户等同于工场的半个雇工,纱锭也只能是卖给工场,可是这样,仅仅是供货量稳定下来,并没有什么提升。
只不过对于民间的经济行为有颇大的改变,很多世代种田的农户都是开始全家劳动力不去种田,而是专门的纺纱卖给工场,这样的收入可比种地吃粮要好上很多,各个工场的人都是在那里琢磨着如何的增大产量,不过邓闽这个没心没肺的人丝毫没有感觉,依旧是自己我行我素,饮酒作乐。
某日在外面喝酒喝多了,邓闽晕乎乎的回来,进入他的屋子之后,不小心却踢倒了一个东西,喊来仆人之后,点燃了灯火,原来是踢倒了纺纱的机器,此时原本竖立起来的纺纱机器却横着躺在地上。
仆人要去扶起来,却被邓闽叫住了,邓闽虽然是酒意上涌,但是脑海中却觉得自己隐隐约约的抓住了什么东西,挥手把莫名其妙的仆人们打发了出去,一个人在屋子里面忙碌了起来。
晚上到底是发生了什么,邓府的家人并不知道,不过第二天,双眼通红的邓闽打发仆人去找了一个木匠来到了自家来。两个人就在后院子里面,闷着搞了五天,五天之后,他给那个木匠五百两银子,打发走了。
这木匠发了这笔财,兴高采烈的回家买地,做个小地主过舒服日子了。
五百两不算是小数目,不管是邓家的家人还是周围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是一笑了之,心里面对于邓闽的荒唐都是不屑一顾。
没有想到的是,又过了一个月,邓家织造工场的产量一下子就是上去了,可以说是翻了几倍,十几倍的样子。这个时候的情况,工场生产的东西极为的有限,海上的商人们拿着银子等货物。
种东西生产出来,被商人们收购,运送到船上,卖到就是几倍十几倍的利润,当然,因为海贸吞吐量的扩大,利润也不如从前那样高,但是这依旧是暴利,惊人的暴利。
邓闽家的工场产量遽增,商人们重利轻情,大批的单子都是落在了邓家的身上,周围的那些工场场主们都是纳闷之极,按照邓家工场的产量,怕是三分之一的纱锭都是被他家买了过去。
可是邓家工场的产量暴增,其他人家的纱锭并没有减少,真是奇怪之极的事情,又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原来给邓家纺纱的那些雇佣民户被解雇了不少,都是被撵了出来。
有些有心人过去打听,才知道邓家的手工工场里面添置了些奇怪的机器,这纺纱的器械几乎可以赶上九个人的产量,原料的总量都是差不多,更少的人能干出更多的活计,自然不会养多余的人。
谁都是想改善自己的设备,提高产量,听到邓家有这样的神奇玩意,每个人都是有了觊觎的心思,派人前来打探,寻找,从来都是浪荡的邓闽,这次倒是谨慎了许多,邓家的家丁仆妇都是被发动了起来,牢牢的把守着工场和邓府,不让任何想要刺探秘密的人进入观看。
这里防范的严密,别的商人们也有其他的方法继续打探到消息,器械的制造总归是需要工匠,打听这些工匠就是了。
谁也没有想到打听的结果,居然是一无所获,完全找不到什么线索,照理说,木匠,机关匠人总是会参与在其中,可什么都是没有找到。
过去三个月之后,松江的织造工场在海贸兴盛的开始之后,第一次出现了破产的工场,因为邓家提高了收购原材料的价钱,而且卖出的货品更加的便宜,产量又大,很多的海商们都是愿意去和邓家打交道。
在海贸兴盛的时候,只要是你凑钱借钱开设织造工场,有产品出来,你就不要发愁这个工场的生存问题了,肯定是赚钱。所以这买卖也是越来越多,生意都是红火的了不得,谁也料想不到,这样的局面之中,居然还有工场支撑不下去,要破产关门。
而且剩下的织造手工工场中,也都是差不多的局面,都是在那里苦苦的支撑,吃着从前赚来的老本。
就连下面的那些雇户,工人们都是惊慌失措,他们很多人已经是抛弃了自己的土地,不做农民,专心做工,工场破产,他们已经是失去了土地,还能做些什么,难道被官府的衙役以流落乱民的罪名抓起来,然后被送到海外去做奴种田,卖儿卖女吗?
在第二家织造工场破产之后,十三商会终于是注意到了这个局面,十三商会里面有许多就是苏杭的手工工场主,他们觉得邓闽这等不正常的现象,很有可能是败坏了整个兴盛的局面,乃是妖异之事。
那个时候的邓闽已经是得意忘形了,每日大把的银子到手里,海上的商人们对他都是客客气气,从前瞧不起他的那些同行们,都是陪笑着求他给大家一条活路,邓闽再也不觉得自己是什么浪荡子了。
邓家的家业,已经是在他的手上发扬光大,他完全意料不到,在这样的风光背后,是险象环生,暗流汹涌。松江的织造工人们流传着一个传闻,说是邓家有妖法,靠着死人的尸骨来生产布匹,很多人在乡下的祖坟都是被刨开,祖坟被触碰毁坏,这在这个时候可是完全不可以容忍的。
在嘉靖十九年刚出正月,松江又有两家的手工工场破产了,就在那天晚上,各家各户的织工雇户们都是走上了街头,在几个头目的带领下面朝着邓家的产业前进,那几个头目也是织工的打扮,说是从前被邓家撵出来的,大家群情激奋,谁也不会去专门的辨认什么。
邓家那里会抵挡住这么多的人,很快就是被人攻了进去,历史上没有组织的暴民是最可怕的,邓家的宅院被焚烧,织布机器和纺纱的机器也是被捣毁,邓家的那些家丁和雇户们也是被围住暴打。
只是,领着暴民的那些人最先冲进了纺纱的场所里面,并且是抬走了一台器械……
正文 第四百五十五章 祸因 求饶
闽的发明,被十三商会的护卫们严密的保护着,完全运到了十三商会所在的苏州,那些大佬们看到了这个机械,很简单的东西,只不过把从前的纺纱机从竖着放,变成了横着放。
然后中间加上构架,把几部机器连接在一起,但是稍微懂行的人都是能看明白,虽然仅仅是简单的改进,但是一个人就可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