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明-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陆炳派来了自己的代表,这两个身份的证明已经是足够了。
有这两个关系,杭州府甚至是浙江省的各级官府的公务应酬,那些豪商大贾们的私人玩乐,唯恐不开办在这个惠风楼里面,至于所谓头疼的白条问题,那根本就不是问题,结帐不及时甚至是拖欠都不可能出现,那还想不想今后再做官或者做买卖。
现在惠风楼杭州分号,虽然是没有开业,从开业那天到五个月后的位子已经全部被卖了出去。
周围的青楼赌坊甚至还有那些湖上的花船,除了那位眼馋清风阁这个地方的楚翔,其他人都是感觉到了这个惠风楼的好处,有这么一个名声极大,装修豪华,现在就是客流如织的好地方。
带来了比起平常还是人数众多的客流,这些客流吃完饭之后,总要去消遣一下,或者是赌两把,或者是逛逛青楼,坐坐花船,甚至周围同样是经营饮食的酒家和饭店也是跟着收益不少。
不管如何,惠风楼都是位子有限,吃不到饭的客人终归是要在其他的饭店用餐,这样来去,生意居然也跟着好了起来。
而且杭州府衙门有感于近日城内的治安不好,派出了大量的衙役和兵丁去杭州府周围的各处扫荡,这种行为得到了开明士绅的邓家的大力支持,当然西湖的惠风楼没有人去查,那里可是治安最为良好的地方。
其他地方都是被查的鸡飞狗跳,可是惠风楼的周围各路商家却都是安然无事,算是跟的赚来了不少的好处,这下子,惠风楼派来杭州的掌柜也是被大家推举为商会的头领。
杭州和苏州算是江南的商业中心,京师则是江北的商业中心,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这些地方发端,然后慢慢的流传开来。
京师的十二楼和饭庄开始红火之后,京师的官员筵席吃饭已经习惯在这些大的酒楼解决了,很多人也是把早晨起来的消遣放在酒楼里面,喝点早茶,优哉优哉的谈论些琐事,休闲到中午在出去寻欢作乐,这已经是纨绔子弟们最经常的生活方式了。
保定,太原,西安,洛阳这些大的城市,已经是开始流行,但是江南江北素来是生活习惯喝消费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也有商人想要把这些东西拿回来尝试一番,但是毕竟没有那些前期的手段
江南的有钱人们还都是习惯自己在家中用自己的厨师款待客人,惠风楼的开办算是让这些商人们开了眼界,让他们知道酒楼这样的买卖也居然是这样的利润,然后,然后就要用雨后春笋这样的成语来形容了。
其实现在的酒楼之所以会有现在这样的红火,其实不光是那些新鲜的美食,而是把酒楼变成了一个和现代的商务会所差不多的东西,当然某些功能实际上从前都是青楼在承担,但是青楼毕竟还有道德上的问题。
江峰所开办的酒楼则是承载了饮食宴会和高档的俱乐部之类的功能,现在明朝的商业经济已经颇为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自然是不满足于总是在青楼作乐,也需要有些有档次有品位的交际场所。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附加的功能,自然天下间的高档酒楼还是吃饭为主,消耗的高档的食物材料也是颇多。
明朝现在的风潮和咱们现代颇有些不同,现代讲究一个鲜活,所谓生猛海鲜,大都是广东菜肴
,上好的筵席讲究吃个鲍鱼龙虾之类的,这才是档次的这个时候,真正的鲜活海鲜还只有沿海才能是吃到。
内陆的城市之中,都是吃那种晒干的干货,虽然说这些东西吃起来也是不错,不过也就算是平常。
江峰在京师的时候,虽然海鲜是他的手段,不过真正后来鲍胖子的招牌都是那些山珍,比如熊掌和鹿筋,还有松茸之类的菌类,这些东西虽然是在北直隶也有出产,可是真正的上品都是在东北和长白山。
此时,这里还不是明朝的地盘,分别是被女真和朝鲜人控制在手中,这些东西不比大明近海可以出产的鱼虾海鲜,而是属于进口的货色,这身价就有些不一样了,而且熊掌和鹿筋之类的东西,经过处理后,终归是保持原味比较多。
所以即便是江南水乡,纷纷而起的高档酒楼也是以吃东北的山珍作为好东西,这倒是也不例外,就和现在即便是大西北饭庄也是讲究一个生猛海鲜,差不多的性质。
如果说一个小小的因素进入一个固定的系统里面,也许会引起巨大的变化,所谓的蝴蝶在某处闪动翅膀,另一个地方就会引发飓风。
江峰来到明朝之后,没有什么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和发明,说白了,除了理念和想法,他和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江峰多少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害怕因为自己造成历史的大动荡,如果是好事情到罢了,若是引起什么自己不能控制的大灾难那就是糟糕,人祸尚且可以应付,天灾却是无可奈何。
不过,江峰不知道,其实历史的风已经是刮了起来,但是并不在明朝,而是在东北黑龙江或者叫做奴尔干都司的地方。
女真人特别是熟女真,和当年的金国不一样,金国是女真人从事渔猎,海人从事农耕,但是现在的熟女真却有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是贸易,他们拿着从野女真,也就是在更北的通古斯部落里面收购兽皮,各种贵重药材还有种种北方的特产,比如说熊掌,鹿筋什么的也在此列。
然后跟明朝的商人们交易,换来粮食和其他的必需品,然后拿着这些东西继续和野女真交易,甚至有很大部分朝鲜的贸易也通过女真人控制的地方中转,熟女真部落作为中介赚取差价。
当然渔猎也是他们主要的谋生方式,可是后来的这种商业贸易越来越大,赫图阿拉这个城市的形成,就是因为商贸而形成的集市,聚居的人越来越多,进而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城市。
后来老奴努儿哈赤七大恨伐明的时候,起因众多,但是却有一样颇为重要的原因是明朝的人发现了另外的商路,这样女真人的重要一块收入失掉,而那个时候的女真人已经是对这种收入颇为依赖了。
上面所说的这些是历史,现在江峰作为蝴蝶已经是闪动了翅膀,风已经是开始刮了起来。
在六百年后,在黑龙江省有一个颇为震动考古界的大发现,是在齐齐哈尔市某明代庄园遗址挖掘到了一本书,看书的记载还有结合当时的政治地理环境,这本书的无名作者应该是一位懂得汉语的女真奴仆。
这一重大的发现,为考察在嘉靖年间突然出现的带有殖民色彩的垦殖作出了某一方面的解释,对于考察女真这一突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民族提供了事实上的论据,正如某哲人所说,金钱是最肮脏的东西。
下面我们抄录书中的某些内容,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助益,当然是翻译成汉语的版本:
“阿爸回来跟我们说,山外的兄弟(此处特指熟女真)告诉我们,说是黑熊和梅花鹿的价钱又上涨了,我和弟弟也很高兴,这个冬天也许就好过了……”
“现在村里面的大人都去上山打猎了,邻居的哥哥说,山上的蘑菇还有野兽,可以在山外卖一个很高的价钱,现在他们都直接和明朝商人直接交易了,现在那些商人就在距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
“平时和和气气的那些汉人,突然变成了恶魔,他们拿着兵器,杀死所有反抗的人,占据我们世代生长的土地,霸占山脉作为他们的猎场,不顺从的变成了尸体,顺从的变成了奴隶……”
------------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 历史的风
猎获得的收入不如去贩运山里的特色货物和汉人交换所以女真人做中介商人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和深山老林中的那些生女真通古斯部落里面的人,好歹也算是同族,有交流的可能。
他们拿着中原的各种物资去山中换取这些突然值钱起来的物资,女真的各个部落不知道为什么往年只能说是寻常货物的一些干货和菌类今年为什么涨价,有些势力大的部落为了独占这一块利润索性是自己派出族人里面的战士,直接就是霸占了那些野女真的猎场,把他们朝着更北面驱赶。
自己获得资源之后,直接和商人们做生意,这样利润大大的增加,而且因为需求的扩大,尽管女真人们用尽心思和方法的扩大产量,可是价钱还是逐渐的上涨,因为这样高昂的价钱,就连朝鲜的一些出产都开始运送到这里来交易了。
在原材料上面的钱花的多,赚来的利润自然就是少,但是在关内开设饭店和酒楼,若是没有熊掌之类的山珍,直接就会被人看成是没有档次,就和现代的酒店若是没有海鲜谈不到档次一样,没有这个东西不行,可是用了这个东西,又赚不到什么钱。明朝的这些商人们开始有些怨气了。
有一个稳定而且价钱合适的货源地变成了各家酒楼老板的共识,京师十二楼背后能扯上关系的官员和贵族数量颇为不小,既然有这样的共识,立刻是有些人付诸了行动。关外的卫所和移民大多是关内的罪犯和无路可走的人,向来是是民风强悍。所以关外辽宁的各个卫所向来都是以骁勇善战著称。
当即有人带了大批的银子和许诺,鼓动辽民中的胆大勇悍之徒向着关外垦殖,这一段时间,那些山货的交易带来的滚滚银钱大家都是看在眼里,自然是眼馋的要命,可是这些东西都是被外面的那些野人把持着,自己最多也就是跟着赚赚跑腿的银子,真要是动手去抢,朝廷有句话叫做严禁挑起边衅,即便是边将贸然出战或者造成是非都要处罚的,更不用说夹着尾巴做人的边民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商人来组织去北面赚钱,商人在关外的卫所向来是待宰的羔羊,被边军边将任意的勒索,搞不好还要丢了性命,自然也叫人不放心,可这些年过来的商人们,比起官府的官员来更像是官员的派头,那些平日里面嚣张跋扈的将官们看到这些商人都是满脸的赔笑讨好的神色。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在关外就好像是土皇帝的监军太监,也在某几次好像是哈叭狗一样的跟在那些商人们的身后讨好。
虽然这些边民不理解为什么,不过这些酒楼派来采买的商人往往就是京师某大员家中的家丁或者是亲信,这么有油水的事情,自然要让信得过的人来办,这些人虽然没有什么品级,可他们一句话往往对于在边地的军官来说,就可以决定生死前程。宁晋卫的指挥使某日喝多了酒在街上鞭打了一名保定府的商人,时间没有过多久,就有兵部和都督府的文书下来把他免职而且追究他盘剥卫所军民的罪过。
事后才知道,这个商人的背后乃是京城某位侯爷府上的,至于那些连监军太监都是客客气气对待的商人,背景大多都是二十四衙门的大太监的背景,像是御膳房,御马监,甚至是司礼监的地方的,可不是一个小小的监军太监能够得罪的。
商人的这种势力,更是给这些边民们偌大的信心,关外土地千里,本就是地广人稀的所在,边民们拿着开拔的粮草和银钱纷纷成群结队的出发,到各个适合狩猎和采集的地方移民垦殖。
女真人久住苦寒之地,一向是火爆善战的脾气,不过现在还属于是一团散沙,行政的组成还是部落和部落,而且这些部落之间也有颇为不小的矛盾,况且东北的未开发的地区实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他们想要组织汉人们的垦殖也是有心无力,而且,这些垦殖的边民,几乎是一离开边关的哨卡,马上就有人过来散发兵器和装备,还有些人十分“巧合”的半路加入,这些人往往都是卫所里面的军人出身。
一个垦殖团往往是几百号人,虽然里面也有老弱,但是正当年的男丁也是不少,而且装备精良,上路之后往往是几个垦殖团前后呼应,稍有风吹草动,就是大车围成一圈,男人们拿着利刃严阵以待。
殖和现下关内的逃荒大不相同,那是为了生计,现在关是为了赚钱,女真的部落虽然也有些不是渔猎,不是贸易,专门做土匪的。可是对方这么大的规模压根吃不下去啊。
而且根据后世所谓的一些笔记记载,隐隐约约的透露了,这些垦殖团的手脚并不干净,有所谓“蛮夷赤子,不识人心凶险,皆被无良之徒屠戮”的话语,当然这句话是一贯的自虐文人的腔调,后世为人唾骂的反省派的某人文章。
在官方的邸报和正史的文字记载中,垦殖团的人在一路上当真是好评不断,路过的各个女真聚居地,都是十分踊跃的借钱借粮借人,从来不用归还,而且还有女真部落甘服王化,携家带口的跟随,即便是路上艰苦,死伤无数依然是跟随。
在深山中的女真部落那一段时间接纳了许多,从外面逃进来的同胞,纷纷都是说道:恶魔来了。
附带说一句,这段历史在近代的研究人员中有个名字“血色之路”。
女真乌拉部是现在关外势力最大的部落,他们整个部落将近五千多人,大多是从事贸易致富,这些年愈发的水涨船高,手中也有上千名能冲能打的族兵,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过的时候。
却看到从来不愿意轻出边塞的辽境边民纷纷组成垦殖团进入白山黑水之中,那些关内的大商家则是一反开始拼命抬价收购的势头,开始冷淡了起来,后来乌拉部才是打听出来了门道。
现在这些商人们都是直接在关外的垦殖团那里交易,或者是在垦殖团那里收购,或者是和野女真那些部落交易,乌拉部的长老和族长一番合计,都觉得要是这么下去恐怕自己的部落就是覆灭在即了。
女真部落还没有老奴努尔哈赤的时候那么强大,他们面对十几万人的明朝辽军也是不敢去做些什么勾当,不过既然是进入关外的三不管地带,就不要怪他们心狠手辣了,搞掉些势力小的垦殖庄园,杀鸡儆猴。
垦殖商团们所在的地方是所谓的化外之地,以往朝廷和军队对待住在这些地方的居民都是不闻不问,所以一个百余人的垦殖庄园被女真部落屠戮一空之后,其他的垦殖庄园都是在观望,若有风吹草动立刻逃回卫所。
一向是迟钝的辽宁各卫反应的极为迅速,向来以贪财为本业压根不理军务的监军太监,顿时火冒三丈,说什么我天朝子民岂容蛮夷屠戮,在监军公公的关怀下,关内商团的督促下面,辽边各卫纷纷出兵,追击女真匪寇。
从来都是被拖欠饷银的边军,这次得到了商团们的犒赏,而且还得到了将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