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安居乐业 >

第21部分

大宋之安居乐业-第21部分

小说: 大宋之安居乐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玉容眨眨美丽的大眼睛,惊讶地说道:“这些并不难啊,都能做到,至少奴家能做到。”
工匠们一听,大哗,只是惧于韩玉容林家夫人的身份不敢骂出来而已,不过不服气是肯定的。
韩玉容也不反驳,拉了几个人打下手直接就动手干了起来。林靖文也由得她去做,死马当活马医吧。
不过事情总是会出乎人们意料的。原本林靖文以为韩玉容只是喜好匠作而已,不见得有什么高明的技艺。但事实却是让他大吃一惊:韩玉容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完全可以被称为大匠师,稍露一手就让那些唐家来的工匠们服服帖帖,气愤和不服马上变成了崇拜。
炮管不去说它,这么简单的东东都造不出来林靖文早就下令把这些猪拉去杀掉了,难的是瞄准星斗和方向标、高低标等,韩玉容三下五除二地就将瞄准星斗做了出来,其它的更是简单。
高兴,实在是高兴,林靖文兴奋地一把抱住韩玉容就亲了一口,大叫:“娘子真是个奇女子啊!”
顾不得韩玉容的娇嗔和害羞,林靖文连忙吩咐她指点工匠开始制造火炮。
韩玉容想了想,提了个建议:“这些工匠大多只是对匠艺的理解能力不高而已,其实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奴家建议把这些工匠分成若干小队,每个小队只专门负责一个部件的制造,这样的话稍微指点一下他们就能理解,也能开始制造了,最后再把各个部件组合起来便是。官人以为如何?”
流水线生产!这韩玉容也太天才了吧?!
林靖文当然是点头同意了,道:“如此可行,娘子安排便是。不过,有句话我要告诉娘子:林某认为,娘子之才世所罕见,当为大宋第一才女。”

第二卷安宁危难不曾分第二章 自己生产才是王道

要造炮,首先要炼钢。铜炮、铁炮太不安全,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炸膛,如果在战斗中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炸死炮手还没什么,要是因此输掉了战斗,那林靖文就得哭死了,他现在没有多少实力可以这样折腾。
高山岛水源充足河流众多,而且因这个岛上小山众多,因此岛上的河流大多水势很急,用来炼钢最合适不过。
不过此时临时炼钢显然是在耽误时间,而且林靖文只是个军人而已,又不是技术人员,他不懂得炼钢。好在这次林家撤出登州的时候,他通过唐家订购了很多钢材,不多时,这些钢材就随着林家搬家的船队到了。
宋朝的钢材肯定是比不上唐朝的,但也差强人意,用来造炮也就凑合了。林靖文发耽罗青壮一千人入军械场,扶桑人还不可信,不予考虑。这样的话,一千普通工人加上几百的工匠全力开工,在一个多月后林忠完成这次和和田家的交易从长崎回到高山岛的时候,军械场已经造出了将近四百门火炮。
边给船队安装火炮,林靖文召集众人商议。
等人到齐后,林靖文首先发话:“高山、衫树二岛太小了,而且远离中原,我等龟缩在这个偏远的小地方是不会有发展前途的。是以,我想重入中原。”
陆青城一听,大为高兴:“我估摸着你也是准备重入中原了,是不是去先前选好的华亭县?我对官面上的事情比较熟悉,可以先行出发给林家买些土地。”
林靖文却没回答,问鲁二:“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银钱?”
鲁二想了一会儿,回答道:“给了韩家十六万贯之后,我林家原本还剩二十四万贯钱的货物和金银,不过老爷买了太多的钢材,是以花去了不少银钱,加上林忠大哥此次贸易的收获,林家还有不到十三万贯银钱的剩余。”
“十三万贯。”林靖文计算了一下,扣除下次从唐家进货的资金,最多只有五六万贯可供他去华亭发展,虽然不多,不过早期应该够了。只问林忠:“按你的估计,船队跑一次扶桑可以有多少收益?”
这个林忠应该是早就算过,想也不想就答道:“现在我林家船队只跟和田家贸易,而和田家因实力所限,市场只有北九州和西部中国一带,这样的话每次贸易能收获四万贯左右。不过我们将扶桑的货物转手给唐家还能再收获三万贯余,加起来就是每两个月七万贯。老爷,依奴才看,我等还可以将货物卖到南九州、四国甚至是扶桑的京畿一带,这样的话,收益能翻上不止一番。”
“那你有什么计划吗?”
“奴才是这样考虑的。那岛律家不是就在南九州吗,自上次老爷将整个鹿儿岛都交给他们之后,他们的实力增长很快,现在已经不输与和田家多少了,只是因没有老爷的吩咐他们不敢对外扩张。依奴才看,老爷可让岛律家负责将货物贩卖到南九州、四国和京畿一带,这样我等既开辟了新的市场,岛律家也能得到好处从而缓解对林家的不满。”
林靖文本就是这个打算,大手一挥,决定了:“那就这样办吧,另外告诉岛律家,让他们尽管对外扩张,扶桑只是弹丸之地,即使他们扩张又有多大实力。对了,这样的话,与扶桑的贸易船队需要多少条船?”
“如果是万石巨船的话那五艘船就绰绰有余了,至少一年之内能满足需要。如果是四千石的船则需要十四艘左右,等市场扩大还需要增加。”
林靖文想了想,吩咐道:“将那五艘万石船组成扶桑贸易船队,专门负责跟扶桑的贸易,水手就从耽罗人和扶桑人中招募,火炮先给扶桑贸易船队装上。林忠,以后跟扶桑贸易一事由你负责,你先让水手训练一下,反正下次交易还有一个多月,让他们熟悉船只和火炮操作之后再出发。”
“好的,老爷。”
“另外,高山、衫树二岛事物由小一郎负责,小一郎,你本名叫什么,该改个宋名了。”
“小的原本叫高一郎,因自小生活在扶桑,所以取了个小一郎的小名。”
“那么,高一郎,我就任命你为高山总管,以后这两个岛的事我就交给你了,另外我把左军兵士都留给你,再给你五艘四千石的战舰。听好了,把这里给我经营好了,出了事你就不用来见我了。”
小一郎,不,现在该叫高一郎了,连忙大声保证:“小的一定尽心尽力,不负老爷所托。”
“如此,我等准备一番就起程回中原,鲁二跟我一起回去。”
“等一下,”众人离去后,韩玉容叫住了林靖文:“奴家有一事想跟官人商议。奴家准备留在衫树岛,不跟官人回中原了。”见林靖文想开口说话,急声解释道:“奴家回中原也只是拖累官人而已,在此地却能帮上官人的忙。再说,娘亲很喜欢此地,她年纪大了,也不想四处奔波,奴家想留下来陪伴娘亲。”
“这样也好,我此次回中原只怕诸多繁忙,恐怕无暇陪伴于你,你留在这里也好有些事做。对了,”林靖文突然想起一些东西,去拿给了她,说道:“这是我无意中得到的故唐花纹钢的铸造技术,还有我记下的一些火枪、战船之类的资料,你可以拿去研究一番。”
韩玉容颇有些惊喜,一把接了过去,爱不释手,却道:“另有一事。现今我等已离开登州,原先测量坐标的方法现今有些麻烦。奴家准备在此地高山岛上建造一个天文塔专门测量坐标,只是奴家对天文并不熟悉,还望官人能从中原招募一些此类人才。”
林靖文答应下来。
经过十几天的准备,林靖文带着陆青城、鲁二等人回到了中原。
松江府华亭县。
一到这里林靖文却是有些傻眼了,只见此地只有一个小小的城镇,连城墙都没有,房屋低矮,街道脏乱,而且看样子此地人口怎么都不会超过一千人。没有喧闹的人群,没有繁荣的商业大街,没有繁多的工厂作坊……这里真的是上海?
现实带来的打击太大,林靖文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地方了,不过想想后世上海的成就,忍住了拂袖而去的想法。
陆青城已经早一步来到,已经向本地官府买下了不少的土地。跟着陆青城派来接他的人,林靖文来到了自家的地盘。
这是一块很大的地盘,足有上千亩,不过目前一片空旷,只有中间的几十亩地上稀稀落落地有一些建筑,而且看起来还是刚刚才建好的。
陆青城正在指挥工人建造房屋,见林靖文到来,迎了上来,道:“可把你给盼来了,这段时间真是把我给忙坏了。”
不及客套,林靖文直接问道:“情况怎么样了?怎么这里象是一块空地?”
“你自己也看到了,”陆青城指了指四周,道:“这里本来就是一块白地,什么都没有。当时我去买地的时候可把那些官吏给高兴坏了,听他们说华亭县除了一些商家来建立纺织作坊以外一直都没有人愿意来,地价便宜的很,一千亩地要是放在青州怎么也得要十万贯以上,在这里却只要不到一万贯。”
“我雇了些人建造了一些屋舍才通知你过来的,现在正在建造作坊。”
听完他的介绍,林靖文的脸色变得凝重,有些沮丧,说道:“情况跟我想的太不一样了。本来我还以为这里是个发达的地方,应该竞争很激烈才对,现在看来,以前准备的计划全用不上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即使建了作坊只怕我们也雇不到足够的人啊,怎么开始生产?”
“雇人好办,”陆青城却不担心,道:“此事我已经考虑过了。一般来说别的商家都是从外地雇人迁过来,不过我们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陆青城鬼笑两声,“你那些二尺珊瑚都是好东西,可不能浪费了。”
“怎么,你又贿赂官府去了?”林靖文一听就明白过来,问道:“那些官吏怎么说?”
“发松江流民三千入华亭。”陆青城学着那些官吏的模样回答道:“当然,这些流民来华亭之后的食宿就要我们林家负责了,反正官府是一个大子都不会出的。”
“三千人,倒是不少了。”林靖文计算了一下,点了点头,“按林忠的计算,扶桑那边和田家每两个月需要丝绸一百石、棉布四百石、麻布两千石,毛布他们不需要。按照现时的生产能力,三千人可以使用三千台纺织机,生产能力勉强能满足和田家的需要。不过这还不够,还有一个岛律家,他们的需求只会更多,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对了,纺织机的事联系了没有?”
“没有,”陆青城翻翻白眼,“别告诉我你没从高山岛那边带纺织机过来。你这个林扒皮,你会让那些工匠闲着吗?不把他们累死就算你好心了。”
林靖文尴尬地笑了两声,道:“我这不是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吗,总不能白养着他们吧。此次我带来了一千台纺织机,暂时应该是够用了。就是原料不知道该怎么办。”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一时没有什么好办法,决定先从唐家购买,以后再寻找别的货源,毕竟货源被一家把持住可不是一件好事。
三千流民很快就从松江府过来了,这些人直接被送到林家所在,林靖文花大价钱请来熟练纺织工人培训这些人之后就让他们进了林家纺织作坊。
现在的纺织机是两根纺锤,同时能纺六根线,一台纺织机全力生产一天能纺布两丈左右,三千台一天能纺大约六千丈,相当于大概五十石。按照这个生产能力在满足和田家的需求之外还有一些剩余。
不过,丝绸纺织可不比棉麻,生丝十分精细,在纺织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成了废品。开始的时候林、陆二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等开始生产之后,看着那不小的一堆废品,两人连哭的心思都有了,这可是几百贯钱呀,现在的林家可没有太多的几百贯,再这么来几次林靖文只能破产。
没有办法,林靖文只好再花上一笔钱聘请了一些专门的丝绸纺织熟练工,让那些流民去做学徒。不过还好,其它的倒没出什么问题。
这样生产进入正轨,林靖文清点帐目的时候计算了一下,原本从唐家购买成品丝绸和布匹需要大约一万贯,卖到扶桑后纯利润有将近两万贯,几乎是两倍的利润。但是现在,林家只购买生丝、棉、麻这些原料,进价降低到了三千贯,收益不变,扣除纺织这边的成本之后每次的纯利润增加了大概六千贯。
自己生产果然好啊,而且纺织业真的很赚钱。
不过,居安思危,和田家下的定单是一次比一次大,加上岛律家马上就要下定单了,所以扩大生产迫在眉睫,经过详细计算,估计扶桑那边的市场能扩大到两倍半,林靖文大手一挥,苦命的陆青城不得不去松江府“送礼”去了。
布匹纺织好办,一般的工人经过培训后就可以,关键是丝绸纺织,林靖文可不想再浪费个几百乃至几千贯了,而且生丝棉花等原料的初步处理还有布匹后期的染色着色等方面也需要人手。
“看来要收购一个丝绸纺织场了。”林靖文眉头大皱。丝绸是重利商品,那些纺织场怎么可能放弃这么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第二卷安宁危难不曾分第三章 生产,扩大生产

李德最近比较烦,不,是非常烦。只因为他快要破产了。
他原本只是一个丝织坊的纺织工头,从年轻时起就做这个行当,打拼多年才混了个工头做做。只是原本他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学徒工而已,技艺根本就称不上精湛。
那家织坊里有不个老头因为早年被纺织机弄伤了手指,不能干活,因此只能在织坊里看看门守守院子,平日里织坊的管事和工头对他多有打骂,日子过的甚是凄惨。李德不知哪根筋不对,难得发了一次善心:看老头可怜,而且无子无女的,就对他多加照顾。
没想到的是,天上掉下个馅饼,还正好砸到他——那个老头是个手艺精湛的匠师,现在虽然老迈还伤了手指,但一身的技艺还在,看在李德对他诸多照顾的份上,正式收了他做徒弟,将一身技艺倾囊相授。
于是李德从此就发达了。有了好手艺,李德毫不犹豫地谢绝了那家织坊高薪高职的挽留,直接跳出来自己单飞。而且,凭着一门好手艺,他将原本的不过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了有几百织工的大织坊,日子过得甚是舒坦。
不过,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走了什么霉运,生丝、丝绸储存仓库失火,所有货物全部化为乌有;接着原料供应商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就给他断了货,再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苏州的那些差役老是来找他的麻烦,今天跑来查纺织许可,明天跑来查帐,后天又说他们这儿治安不好跑来检查,再后天……等过了个十几日,一直收购他家丝绸的商家跑来提货的时候李德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