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下子就看出,这不是先锋军装备的MG42的暴雨机枪。
“也是7公厘?”白崇禧看着那边正亲自指挥摆弄这些枪演示的李承干打趣范种道。
“正是7公厘。”范种淡淡的说道。
“难道先锋军要自立一个武器体系?”旁边随行的杨杰心头猛地一片豁朗,突击步枪、狙击步枪、机枪全部是7毫米口径,这已经是不同于此时7。92毫米和7。62毫米的主流武器标准。重新建立一个体系,无疑是军工各方面都重新来过。一切都要重新计算,重新设计,难度可想而之。
而且最关键的是产量的问题。
7毫米的弹药,国外几乎没有,仅仅依靠国内生产,能保障数量?
杨杰没有心思查看众人围拢的那挺李承干介绍的通用机枪,脑海中只是反复想着建立一个武器体系的难度。
他猜想的没错,孟享确实在打造华夏自己的独特武器体系,这就是蚩尤计划的一部分。
蚩尤九兵。蚩尤计划分为两部分来研究。
一种是轻武器。蚩尤计划的初期只选择了九种单兵和班排级的武器,作为重点研制对象。
分别是,突击步枪、手枪、狙击步枪、通用机枪,这四种是7毫米枪族的主要研究对象。当然手枪和狙击步枪也有9毫米和12。7的其他口径。另外的几种是榴弹发射器、手榴弹、60毫米迫击炮、多功能刺刀、冲锋枪。这些都是此时先锋军的兵工们能相对比较容易研制出的东西。
先锋军的军工研究已经搞了两年多了,有各种样品对照参考,有各种图纸分析,加上科技成分含量不高,研制并不是太难。
就像机枪一样,先锋军的班组机枪除了MG42等二战的机枪作为参考,还有战后的各类通用机枪参考。诸如美国的M60、苏俄的RPD、西德的MG3、比利时的MAG等等,这其中除了美国的M60有些差劲外,其他的都是经典。
因为时间短,这时候拿出来的这款通用机枪还只是实验性的样枪。先锋军手中有MG42用着,不着急,新研制的机枪自然在不断的优化。
同样的诸如榴弹发射器之类的参考的对象少,更是迟迟没有突破。五十年代的枪榴弹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榴弹发射器成熟起来却是在70年代,孟享提前的意识开启了一下金手指,打算把这个比掷弹筒更便捷的榴弹枪来摆弄出来。
不过,难度比较大,只是有了发射空包弹的枪榴弹,而榴弹枪还需要时间来摸索。
如同7毫米枪族的研究,而形成7*41的气死你子弹的研究体系一样,伴随着枪榴弹的项目,手榴弹也随之进行着系统化的研究。延期引信、半预制破片等技术也随着二战中的那些手雷以及二战后的M57式手雷等成为了先锋军研究攻克的重点技术。
同样吸收了二战后的技术,60迫击炮、冲锋枪等难度较大,还都只有一个雏形。这一次展现在观察团面前的也不多。
若不是这一次观察团来,就连前边的几样,孟享也不会拿出来。
这一次观察团来的目的虽然是摸先锋军底细的,但孟享看到观察团内的那些大牛们,心中就又动了挖墙脚的心思。
白崇禧,他是不指望了。桂系合作可以,人家没有和阎锡山那样被挤兑,绝对不会屈居牛尾的。不过,杨杰、戴安澜、邱清泉、廖耀辉等谋臣猛将却是让孟享心动。接待中就把先锋军自己的兵工水平,亮出来给他们看一看。
国内有人一直宣扬,先锋军的武器都是靠买,没有自主生产,如无根之浮萍,一旦被截断了供货渠道,长不了多久。而且军火受制于人,还不知道要接受了什么密约来出卖华夏的利益。
有人推波助澜下,也有不少人竟然相信。孟享推出了这个就是一记猛烈的反击。在吸纳了此时华夏大半的兵工人才后,先锋军展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这些轻武器并不能太吸引众人的眼球,而孟享的蚩尤计划中的另一部分的重型武器的研究,就让众人十分感兴趣。
华夏各地方兵工厂都能生产轻武器,加上进口的各种轻武器,性能与鬼子的也相差不多。而面对着鬼子时候,吃亏往往是吃亏在火炮上。
由于迫击炮相对较简单,华夏各地也能生产不少,但除去迫击炮的火炮,在原来历史中的整个抗战8年中,只有98门的产量。就钢铁产量只有可怜一两万吨,最少的时候还不足万吨的规模来看,也实在是无奈。
整个民国时期,全国各大制造局,一共建造了两千多门山炮,以75毫米山炮为主。而75毫米、88毫米的野炮一共建造了五百来门。而100毫米口径以上的榴弹炮,则都是东北生产的,有三百多门,甚至在九一八之前还生产了150毫米的榴弹炮21门,但都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
当东北、山西、上海、南京等地都被鬼子占领后,紧靠着重庆的中央政府仅仅维持轻武器的生产已经是不容易了,还如何再大规模生产火炮?
如此一来,当前期积攒的武器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中央军也就无力再与鬼子大规模的拼杀了。偶尔面对着鬼子时候,只能用死亡来搏命鬼子的炮弹了。
这显然不包括先锋军,不说先锋军让鬼子无奈的重炮阵地,但说火箭炮也能让鬼子闻风色变。
不过,这背后的代价是在大把的烧钱。
一发德造的150毫米重炮炮弹都得50美元左右,而火箭炮的炮弹成本虽然比火炮低,但火箭弹的价格可比炮弹要高。一门喀秋莎一眨眼的功夫就出去了16发,一千元就没了,典型的一掷千金。而当初先锋军的动不动一两百门喀秋莎齐放,几秒钟的时间,十几万美元就随着那漫天的硝烟和震天的巨吼就没有了。
战果突出,但费钱更大。就像日本人此时已经得到了相关的情报,也是望钱兴叹。更不用说,钱袋瘪瘪的军饷都发不够的中央军了。
即使先锋军如果没有基地的廉价货供应,孟享也不敢这么大手。而实际生产的武器,可是实打实的来掏钱。让孟享谨慎又谨慎。所以蚩尤计划的重武器计划部分,只是研究而已,不是像那九种轻武器那样的是研制。
基地刚刚升到三极不久,半年的时间,让研究人员才接触到二战后的武器。轻武器调整好调整,但对于火炮和坦克等重型武器来说,牵扯的东西太多,而不适合急匆匆的上马生产。
不过,这不妨碍孟享借助基地产品来展出,展示先锋军的强大。
之前和德国人的一些合作项目,因为牵扯到一些秘密,而有些人也考虑到了山寨公司那里,所以先锋军并没有显露出来。不过这一次孟享却是摆出了一些更多的新武器。这些武器是打算留给自己用的,并不是要进行军火交易。
不用太多,仅仅是一些有选择性的榴弹炮、高射炮就让观察团看得心中感慨不已。孟享还随即抽调了两支军队安排了一场演习,来给没有赶上实战观察的中央观察团留下个交待。
“精彩啊”邱清泉看着演习场上雄壮的虎式坦克驶过震动的桌子上的水纹荡起,不由心痒道,“可惜,没有看到实战。”
“这一次参加战斗的军队需要休整一段时间”范种解释道,当然他心中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先锋军正有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又要上演。不过,这些事情暂时不便透露。
“实战?欧洲那儿不是又开始打起来了?”旁边的谢承瑞在旁岔开话语笑道。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504章 鹰计划
第504章 鹰计划
八月份,烽烟再起。
不止是先锋军和日本人的地面战争,也不止是德国人和英国人在英伦三岛附近进行的天空和大海中的绞杀,被德国人的战争红利刺激的眼红的意大利人又开始了新的扩张行动。
由于英国本土吃紧,英国人在非洲的力量看上去比原历史上还要虚弱,意大利人早就沉不住气了。眼看着德国人在空中和海上全面占有优势,就要把英国打趴下了。意大利人急忙寻找着有价值的目标。他们这一次首先对准的矛头是索马里。
40年的非洲之角包括着一系列的殖民地,众人都知道这里的紧要,仅仅索马里地区,就有法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在那里各占了一块地盘。这里的关系错从复杂,直到后世的索马里都是一个冲突连连的地区,也正是因为背后这些大国博弈的结果。
厄立特里亚是在93年才独立的,就知道那里的敏感性了。那里摁下去,继而又是索马里出问题。大国需要的不断换手调整,才能布置出更多的机会来。就连海军还未成年的华夏也派出了舰队去那里去郊游一番。打没打着海盗不说,但一路上从南海到印度洋的海情海况倒是来回实践了几把。若是以后有事情发生,也不至于新丁上马。
平时,这里各方博弈,尤其是英法势大,没有太多的机会。但随着欧洲的动荡,危机和机遇开始交错着波及到了那些殖民地区。
意大利人这两年频频在这附近用兵,在36年赶走了塞拉西一世,占了阿比西尼亚,也就是现在的埃塞尔比亚,这样就把它唉非洲之角的殖民地意属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连成了一大片了。
不过,这其中还有些不和谐的地方,非洲之角的鼻尖附近,还有着英属索马里和法属索马里这两块让墨索里尼看上去总感觉不和谐的补丁。
红海的北边是苏伊士运河,而它的南端曼德海峡也是咽喉要地,控制着亚丁湾到红海的通道,正是在英法所属的索马里的控制区域内。墨索里尼或许没有想到要卡英法的喉咙,他最需要的是把非洲之角完整的掌握在他这个新的凯撒王的手中。
在法国人败给德国人后,法属索马里就成了非军事化地区。墨索里尼有些无奈,只能气冲冲的把另一块补丁补上,让他的世界渲染的更和谐一点。
7月底的时候,意大利人的5个旅越过了边界,进入了英属索马里。
这时候,英国人实力不济,英国在中东的总司令韦约尔只能下令,让少数的英军做一下象征性的反击。其实不下令,防卫力量被抽空了的那点英军也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抵抗。他们只能从泽拉港和伯贝拉港撤离。意大利人一路进行着零星的战斗,晃悠了半个月,赶到这些港口的时候,那里的英军已经全部把那里都放弃了。
这样,占领了英属索马里的意大利人就得到了对英国人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胜利。
“向北继续进攻,拿下喀什穆”墨索里尼精神大振,立即命令意大利人在北非的指挥官奥斯塔公爵,指挥部队继续向北攻击,进入英国人控制的苏丹。
“我们应该加强力量来防卫东非,以免遭到英国人的反攻”奥斯塔委婉的决绝了墨索里尼的命令。墨索里尼的头顶上还有个意大利的国王,即便是有些架空了,但国王的名义依旧是在墨索里尼这个元首之上。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权威并不如希特勒那么的稳固,要不然意大利人在二战中也不至于那么面了。
而奥斯塔的大公爵身份还是能够面对墨索里尼做出拒绝的。
当然,他拒绝不是因为和墨索里尼闹政见之争,而是意大利人确实没有做好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虽然墨索里尼一直在叫嚣,但意大利国内的经济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墨索里尼在意大利过早的推行了法西斯政策,但在英法的压制下,十几年中却没有获得更好的战争红利,已经让意大利人有些疲惫了。
这不同于希特勒在德国的做法。当纳粹势力膨胀后,老希用犹太人的目标,鼓动起了德国人的热情,也从犹太人的钱袋中装备起了更强的军队。当这股势力膨胀到了一定程度后,立即把这股压力再次转移到了欧洲扩张上边。而此时,墨索里尼吹嘘的气球已经瘪了,意大利人也已经软了。
他们的经济掉进泥潭中就一直没有爬出来,打下埃塞尔比亚的红利,并不足以弥补军费的剧增。而为了对抗英法而研制的先进武器,虽然在二三十年代的对峙中一时风光,但二战大规模的战争开始后,却是全面落伍了。更新换代的价格让经济也疲软的意大利人无力承担。二战败局已定。
但此时墨索里尼依旧在鼓动着自己的臣民,也在鼓动着自己。无奈,缺少战争资源,使得意大利人在占领了英属索马里后,不得不止步于攻陷喀什穆的梦想。
相对于更加贫瘠的苏丹,他们此时正在准备着攻击更加富饶的埃及。墨索里尼现在已经在不断的催促在利比亚的军队了,但同样面对着战略资源不足的格拉齐亚尼也是在拖延着。
而此时在欧洲,苏俄人的战锤也是刚刚落下。
苏俄在8月2号提前一天在苏俄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上宣布,波罗的海三国成为其第14、15、16个加盟共和国。
早在苏德签订互不侵犯合约后,苏俄就开始着手波罗的海三国的处理。波兰的雄鹰号潜艇出逃计划给了他们一个天赐良机。即使在苏芬战争时期,吞并三国的计划也并没有停止。
一开始的时候,苏俄还只是和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签订了互助条约。但随着德国战车在欧洲突击顺利,使得苏俄加快了吞并进程。直接出兵接管,在收到了轻微的抵抗后,就用强硬的最后通牒把这三个国家纳入囊中。苏俄的领土上又多了1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更重要的是,苏俄把波罗的海上的这块隐患给补上了。以后无论是谁要从波罗的海进攻苏俄,都必须要进行登陆作战。
此时的登陆战是残酷的,德国人的海狮计划在准备了很长时间后,还是一直没有发动。英国人的飞机没有清理干净,英国本土上的炮群没有解决,英国人的军舰没有被赶走之前,陆军将领们拒绝把士兵送到海岸线的绞肉机中。
而决定着这一切的首先就是天空。
英德双方的空中绞杀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了。英国人的飞机每天都有十几架甚至几十架被击落,但每天又有崭新的飞机飞上天空。
对此,德国人把这部分海狮计划的前奏,单独列了出来,制定了严密的鹰计划,不再零散的绞杀了,而是要进行大规模的空袭,一举把英国人的空中力量歼灭掉。希特勒亲自命名为鹰袭。
“我需要飞机需要更多的飞机”英国防空指挥部司令爱德华。比尔上将冲着电话听筒那边的比佛布鲁克大声喊道。一个多月的绞杀,已经让英国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