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214部分

奋斗在新明朝-第214部分

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正想时,忽然听到鼓声,衙役禀报有人在衙前击鼓告状。
“爱民如子”李青天便按下心思,收了状纸,细细瞧去,只见上头写道:“状告为仓官加耗事。小民等居于城外马家桥,世代良民,耕田为业,粮税从不拖欠,年年按时完纳。月初赴瓜洲漕仓交兑漕粮,按朝廷法度,每石当加耗六斗,怎奈仓官横暴,今年执加耗一石,倍于本粮,小民等忍无可忍申诉无门,祈望青天为民做主。叩告。”
看毕后李大人惊异的“咦”了一声,从推官到一县正堂,他作了这么久理刑官,还真没有接到民告官的状子,眼前这起是第一次。
那瓜洲仓监仓主事是由户部派遣的,不属于他管辖,地方上只有兼管漕运的凤阳巡抚可以纠察。但根据属地原则,自己治下百姓状告自己辖境内的仓官,也不是不可以,至少在百姓眼中是这样的。
不过这会是巧合么?他刚因为哥哥被仓官送到府衙而琢磨瓜洲水次仓,就有这么一起状子送上门,难道因为本月是开仓收纳漕粮的月份?还是有阴谋?
无论如何,既然百姓拼着击鼓将状子递了进来,众目睽睽下自己总不能不理。那瓜洲仓收粮加一倍损耗确实也太过分了,先去问问情况罢。能劝住最好,赚点为民做主的名声,劝不住就只好将问题上交给巡抚,叫巡抚来做主。
李佑便写了封咨询劝告文帖,遣人快马加鞭送往瓜洲。
但瓜洲仓监仓主事顾山河的回帖让李佑险些气歪了鼻子——“朝廷分曹设职,各有分工,阁下只是亲民官,妄加干涉漕事所为何来?虽然阁下有权有势,或因尊兄生怨,但本官立得正行得端,决不惧鬼魅伎俩!”
靠!他只是问问加收一倍损耗怎么回事,以便给告状百姓一个交待。可在这监仓主事嘴里就成了依仗权势“妄加干涉漕事”和“或因尊兄生怨”。
这都是什么话!他李佑向来都是给别人扣帽子,此外也就朝中几位御史敢给他扣帽子。今天却突如其来的被扣了几顶大帽,一时间适应的不能。
气过之后,李佑冷静下来,看这情形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这个仓官是传说中的“强项令”,专业于触逆权贵卖萌,不,卖名的。另一种可能就是,有大阴谋……
应该说,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但李大人左思右想,以他的聪明才智,死活想不出能有什么阴谋。一个七品破仓官给自己扣几顶帽子有什么用?即便告到朝廷里又怎样?他李佑岂是几顶帽子就能对付得了的?
十月二十日,在有心人的指使下,一条传言在扬州城中的茶肆酒楼中悄悄流传起来——盐运司、府衙、瓜洲仓三大衙署分别上疏弹劾署理江都县的李别驾跋扈不法、胡作非为!
听到这个消息,盐商们喜极而泣的奔走相告,李大人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
情形很明显,盐运司代表盐政,府衙代表民政,瓜洲仓代表漕政,可以说是位于水运枢纽的扬州府三种最紧要政务。
如果其中一家弹劾李佑,也许没什么效果,很难分清对错的朝廷八成会和稀泥,各地这种扯皮事太多了,若非出了大事故,朝廷哪有闲工夫一一辨明。
但如果三家联手一起弹劾李佑,朝廷还会无动于衷吗?板子要打谁一目了然,朝廷总不能为了给李佑一个人撑腰而将盐、漕、府三大衙署全部打板子罢。
掂量孰轻孰重,为了大局肯定也得牺牲李大人。
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敌人多。古人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古人又云,三人成虎。总而言之,李大人做官不知道收敛,把人全都得罪光,在劫难逃了!
当流言传入当事人李佑耳中时,他对此万分愕然,愕然的恍惚以为再次穿越到了愚人节。
罗知府和丁运使正式勾结起来,倒也在预料之中,但没想到瓜洲仓顾主事居然也与他们同伙了。
李佑顿时将这几日怪事的缘由想透了,原来都是为了勾引他插手仓务漕政,从而落下口实啊。任何人看到他兄长因为缴纳漕粮起了冲突而被捕,而他又去信质问漕粮损耗,都会有这想法罢。
幸亏他没有大张旗鼓的去府衙营救兄长,不然这口实就更重了。再想起来,那几个击鼓告状的百姓,说不定就是别人故意安排的。
一切都是为了制造他干涉漕务的假象。虽然这个假象很拙劣,但和盐运司和府衙的弹章混在一起倒也像模像样了。
对方要的就是三管齐下的声势,要的就是扬州各方都忍无可忍的态势,要的就是李大人倒行逆施天怨人怒的情势!朝廷远在两千里外,哪里分辨的了许多?再搭配点寄籍民众上书呼号,齐活!
不过还是很奇怪,若真有奏疏封送朝廷,具体内容怎会轻易泄露出来?如果确实是泄露,那只能说明是写奏疏的人故意外泄的。
但若假设奏疏确有其事,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应该承认,三方联手弹劾的杀伤力很强,估计是趁他李佑不在扬州城的两个月里酝酿出来的,只等他一回到扬州就全力发动,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放在平常,他李佑早要变成热锅蚂蚁了。但现在不一样啊,他刚刚立有不可磨灭的盖世功勋,奖赏都还没有下来,属于出笼的馒头正热乎,远远没有过气。选在这个时候三位大人就联名向朝廷弹劾自己,这是吃了什么脑残药?
一句话,无论出于什么考虑,朝廷是不会把几天前才立下大功的先进典型查处的,而且是必须要维护住的。这可是刚刚救了祖陵龙脉国运的人,若随即就获罪,那是开祖宗的玩笑么。
丁运使、罗知府、顾主事三个人中,有一个头脑发昏还情有可原,但不可能全体变成弱智啊,而且还是弱智到故意将奏疏泄露出来传的满城风雨。
所以流言只能是流言?亦或是另有阴谋?到底是什么阴谋?精明机变的李大人抓破了头皮,依旧想不通猜不透。
正当此时,金百万使人来下了请帖,道是收到几幅董其昌真迹,请贤婿今晚过府一鉴。
对此李佑暗笑,金百万大概是听到流言后坐不住了,就这点定性是怎么当上大盐枭的?换成别人,李佑便任由他去,而且要借机考验其心性,不过这老丈人是现在的重点拉拢对象,还是很有必要安抚其心的。
当日散衙后,李大人排起久违两月的风光仪仗,前呼后拥吆三喝四的去了城东金宅。
金百万没有很正式的在前堂会见,只以家人之礼,将女婿引到后院一处周围遍植各色菊花的雅阁里。
在淡淡的菊香中,李佑踏入阁中,却见里头早有人来到。定睛一看,原来是盐运司的高运同。
都不曾想到会遇见对方,李佑很诧异,高运同也很诧异。只有金百万笑道:“都是亲戚,哪有解不开的扣子。贤婿去淮南之前,与高兄多有误会,今夜老夫作一个中人,为二位说和如何?”
高运同上次被李佑扫面子扫的至今还难堪,态度冷淡道:“没什么好说和的。”
此人不过是个砧板上的鱼肉而已,等长公主殿下大势席卷时,注定要扫入垃圾堆的。李佑冷哼一声道:“你家四公子绑架官眷,至今逍遥法外、尚未归案,须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愿他不要在扬州城里露面。”
高运同不屑道:“你马上就是丧家之犬了,还敢在此大话。”
这话有意思,李佑闻言立刻试探道:“你是说盐漕府三家联手弹劾本官么?那只不过是流言而已,你们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上弹章。”
高运同哈哈大笑道:“那不是流言,弹章已经发至京师,便不惧叫你知道!传播出去,为的就是让百姓知晓,提早打掉你的威风!”
金百万本想劝合,但听到这里,便闭住了嘴,他也想弄清楚怎么回事。
确定了这桩事实,但李佑该糊涂的还是很糊涂,“区区几封捕风捉影的弹章,就能在这个时候扳倒本官?真为你们所不智也!”
“少年人,别自大幼稚了,你有后台不假,但你在朝中也有劲敌!将本地各衙门都招惹的忍无可忍,谁能护住你,谁又好护着你?至少这扬州城,你是呆不下去了!其他地方,你爱去哪里去哪里。”
李佑张嘴欲言,高运同又得意的打断了李佑道:“你是想说你有民望么?民望在这时候毫无用处!民望是用来锦上添花的,但绝不是能够雪中送炭的!倚仗后台一味逞强好胜,那是为官之道么,这次给你一个教训!”
见对方得意之下废话许多,李佑渐渐确定了一件事,好像,仿佛,似乎高运同不知道自己刚刚立下了护陵和平叛两件功勋?心情古怪的问道:“你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天意么?”
“什么天意?你还相信这个?”高运同嗤之以鼻。
李佑又扭头望向老丈人,“你相信本官有天意么?”
金百万一脸迷茫,不知道该点头还是该摇头才是,天意这个东西,谁敢说自己有?
靠,李佑以手加额,耗费无数脑细胞想了一整天也没想出来他们搞什么鬼,原来是这种情况!
这年头消息传递除了公文外,都是以月为单位的。原来淮泗地区二十天前的事情,尚未传到扬州城!而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他,一直没想到这点,还以为他的英勇事迹大街小巷都知道了呢。
再细想也不奇怪,淮南洪灾肆虐,商旅断绝,行人不至,消息自然不通。他李佑只怕是最近为数不多的在泗州盱眙和扬州之间往来的人。即使还有别人,也对那些敏感事情不是很了解,毕竟涉及到了龙脉和谋反这样的事。
此外虽然各种奏报诏书不少,但仅限于京师和盱眙之间,没有明发天下。而另两个最大知情人杨抚台和尚知县如今仍在盱眙安抚流民,没工夫到各地传播小道消息。
至于李大人自己则出于稳妥考虑,担心闲人很多的扬州城产生什么不好把握的流言。比如万一出现了封伯封侯的流言,而最后只有锦衣卫,那反而对声望是个打击。所以他只对刘娘子和几个师爷略略透露了一些情况,并叮嘱在封赏正式到达前先不要乱传消息。
还有一个原因,扬州人热衷于江南特别是苏州风尚,对江北其他穷苦地区的消息不感兴趣。更别说丁运使、罗知府这些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官老爷,听到流言本身就比民众慢一拍。
“好大一个阴谋啊……”李大人悠悠感慨道。


第五集 牧守江北 第374章 更猛烈的流言
想明白前因后果,李佑发自内心的松了口气,从昨天起就疑神疑鬼的猜测内情,原来真相就是这么简单。担心了这许久,其实就如沸汤泼雪而已。
盐漕府三家突然袭击的想法很好,联合弹劾很得力,如同泰山压顶势不可挡,很可惜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他们并不知道当前李大人拥有了功勋光环,减免伤害效果百分之百,有效期至少半年,谁弹劾也动摇不了分毫。
当然,若纵观历史就会发现,功臣结局很倒霉的数不胜数,毕竟人的记忆总是渐忘的。但至少在初期,功臣总会到种种优待和纵容,现如今的李大人就处在这个阶段。
在因为无知者无畏而得意洋洋的高运同面前,唯一清楚真相的李大人表情十分纠结。是现在就说出来让高大人绝望呢,还是等待他慢慢的后知后觉?哪一种情况最能让他心碎心痛心伤?
不过李佑的纠结神情落在高运同眼里,那就是失败者的绝望与痛苦。他冷笑几声,不再理睬李佑,卷起桌上画轴,对金百万道:“告辞了。”
目送高运同出了房门,李佑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你这……”金百万将亲家送走,回转到阁中后欲言又止,不知说什么好,显是心情也极为矛盾。这个出色女婿与盐运司那边为何如此不对盘啊,不然整合起来该是多么完美的关系网,如今倒让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李佑本想耍点花招“考验”一下金百万的立场,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便又自行压了下去,因为他“考验”不起,只有小白才会无脑的不看对象动辄试探考验别人。
要知道,金百万不是他手下,没有义务接受什么考验,勉强考验只会让金百万留下芥蒂。你不能责怪一个理性人在信息不完整时没有做出正确抉择。
即使金百万面对“困境”动摇了而疏远他,又能如何?到最后他李佑仍需要金百万为助力,此时考验不考验有何用处?
金百万这样实力到了一定地步的人自然也拥有了改变立场的资本和权利,不能用所谓的“道德”和“感情”来苛求。与其去探究他现在的选择,还不如留个好念想。
于是李佑对金百万道:“你不必为本官担心,他们不过是土鸡瓦犬而已!”
金百万听到女婿的话颇为惊愕,在他眼里这个女婿向来自信满满掌握一切的样子,可是目前的局面是一边倒的,实在不是表现自信的时候罢?
“本官便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天意!”李佑高深莫测的扔下这句话,回了县衙。
金百万皱眉不语,他对官场体制也是略懂一二的,现在女婿处境说是四面楚歌也差不多了,他委实想不出女婿会有什么打破局面的法子。
一夜无话,次日李佑才在后堂坐定,负责本地人事务的胡师爷便急忙进来,建议道:“如城中今人心惶惶,皆以为东主即将离去,东主须得辟谣才是。不然只怕影响东主施政。”
李佑大笑几声,摇头道:“辟什么谣?不必!”
胡师爷闻言疑惑不已,“不辟谣?东主是何意思?”
“你认为本地士绅百姓希望本官离去么?”
“东主广施仁政,如同慈父惠母,深得人心,江都县民绝对不肯放东主离去的。”胡师爷半是拍马半是认真的答道。
李佑又问道:“以本官在泗州的功勋,你说本官会遭遇朝廷处置么?”
“自然不会。”
“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到了朝廷钦差到达扬州封赏本官时,为本官前途忧心忡忡的本城百姓听闻此事,会不会感到十分惊喜,甚至于异常兴奋?”
“必然会的。”
“那就让惊喜来的更猛烈一些罢!”李佑信心十足道。
先前他一直担忧盐漕府三家衙署有什么阴谋诡计,因为看不透而不敢轻举妄动,如今看清了局面,晓得因果,自然再没顾虑,还有什么不敢为的?有机会刷名望时,不刷白不刷,忍一段时间流言又算什么。
当然刷名望是讲究技术的,多少人装模作样反而适得其反,不过李大人在这方面的见识超越了时代,自然无往而不利。
上辈子作为一个网文爱好者,李佑看过不知多少爽书。当然深知欲扬先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