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55部分

大唐天下-第55部分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李翰林?”

高妙丽同样激动,俏媚眼里闪着炽烈的光芒,打量着李白,玉手紧握,手背发青了。

李昌国给高妙丽的惊呼声惊醒过来,甩甩头,打量着李白,只见李白浑身透着一股仙气,宛若仙人临世,让人不敢仰视,暗自感叹道:“李白号称诗仙,是因为他的诗中透着一股仙气。其实,诗中的仙气来自于他的谪仙气质。”

李白把二人的激动样儿看在眼里,很是淡然,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儿。

他才高八斗,才名遍天下,诗名遍天下,拥有的“粉丝”多不胜数,他所到之处,慕名而来者很多,这种粉丝激动的样儿他是见得太多了,一点也不惊奇。

“那是昔年称号。”李白早就给李隆基“赐金放还”了,早已不再是翰林,不过,人们仍是以李翰林称呼:“李白斗胆,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李昌国心脏又是狠狠一跳,能得李白亲口问询姓名,李昌国自觉荣幸,吸口气,道:“在下李昌国,安西都护府校尉,奉副都护之命前来长安报捷。这位是副都护高仙芝的千金。”

“原来是安西都护府的壮士!”李白眼中光芒闪烁,极是明亮,把李昌国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瞧了个遍,大是赞赏,道:“久闻安西都护府是大唐精锐,骁勇善战,今日一睹壮士英姿,方知此言不虚。”

在当时,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战事最为频繁的地方,这里的唐军特别能打,是唐朝的精锐,善战之名传遍天下。

能得李白赞赏,李昌国还真有“一字之褒胜于荣兖”的感觉,有些飘飘然了。

“哎!”李白脸色一黯,长叹一声,一脸的落寞,端起酒杯,拼命的灌酒,一口气喝了十来杯,这才放下酒杯,一脸的伤感。

谁都知道李白才高八斗,却是怀才不遇,他一心报国,却是报国无门,徒令后人叹息。乍闻安西都护府打了大胜仗的消息,触动了李白的心思,不免几许伤感。

李昌国理解他的心情,宽慰道:“李翰林,你不必介怀,你有诗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你之大才,必有一飞冲天的时候。”

这不过是宽慰之词,李昌国很是清楚,李白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报国的机会。

猛然间,李昌国转了一个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念头:“若给李白报国的机会,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这问题,无数人期待过,却是没有成为现实,李昌国暗中否定:“李白只能怀才不遇,不可能有报国的机会。”

再转念一想:“我今日遇到李白,这是缘份,若是有机会,我一定帮他弄到报国的机会。真要那样的话,李白会不会真的如他诗中所写那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飞冲天呢?”

李白若能建功立业,这绝对是千古佳话,弥补李白的遗憾,李昌国自己都期待不已,暗自下定决心:“若有机会,我一定帮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就在李昌国转念头之际,只见高妙丽一双俏媚眼闪着异采,打量着李白,吟出了李白的名句:“李翰林,您给贵妃娘娘写的好诗呢。”

李白奉旨为杨贵妃写诗,是千古佳话,早就传遍天下,谁个不知,哪个不晓?

高妙丽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李翰林,您能为我写一首诗么?

李白才名传天下,能得他亲手写诗赞扬,那是何等的荣幸?有高妙丽这种想法的唐朝女人不知道有多少。

李白微微一笑,宛若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瞄了一眼李昌国,道:“高姑娘,再好的诗及不是知己一赞。”

高妙丽的脸蛋刷的一下就红了,瞄了一眼李昌国,赶紧端起酒杯浅呷一口,以此来掩饰。

这个李白真是的,如此说话,那不是叫人难堪么?李昌国有些埋怨,也有些窃喜,赶紧转移话题,道:“久闻李翰斗酒诗百篇,不知可否作诗一首?”

要是能亲身见证李白作诗,那是何等的荣幸?李昌国异常期待。

不仅他期待,就是高妙丽也顾不得害羞,抬起头来,盯着李白,恨不得他马上写一首诗。

李白并没有说话,眉头微微一拧,端起酒杯,一杯接一杯的喝起来,一口气喝了十几杯,这才酒兴稍却,放下酒杯,道:“有了!”

“李白斗酒诗百篇”,越是喝得尽兴,诗才越是了得,果是不假!

第七章京都长安

晚上十点有加更!

后面追得很猛,已经跌到新书第10名了,求推荐票!

————————————————————————————

李白的诗太有名了,若是能亲眼见证名篇的诞生,这是莫大的荣耀,李昌国很是急迫,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死盯着李白,没有放过一个细节。

高妙丽也睁大一双俏媚眼盯着李白,迫不及待四个字全写在脸上了。

李白扫了二人一眼,缓缓念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李白《忆秦娥》名篇,这词牌是李白首制,从此之后才有《忆秦娥》这一词牌名,在文坛影响很大。

不仅见证了千古名篇的诞生,还是开创一个词牌名的名篇,李昌国倍觉荣幸,红光满面,跟打了个大胜仗似的。

“好!好!好!”高妙丽白玉似的素手轻击,赞不绝口:“不愧是李翰林之诗!”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句更是有名,流传千古。

“有此名篇,该当痛饮一番!”李昌国大是欢喜,提起酒壶为李白和高妙丽满上一杯,这才给自己斟上。

李白才高八斗,才名满天下,诗名满天下,好酒之名满天下,平生所好之物唯杯中酒,李昌国这一举动很对他的脾性,冲李昌国微微一笑,端起酒杯,道:“干!”

“干!”李昌国报以微笑,与李白碰了一杯,一仰脖子喝了下去,只觉滋味绵长,万分惬意,平生所饮之酒中,唯此杯最美。

此时此刻,李昌国方才体味到“文章佳句佐酒”的妙处,只觉韵味无穷,恨不得再饮三百杯,心中大是感慨:“怪不得李白斗酒诗百篇,个中滋味如此迷人。”

李白和李昌国同时亮出了杯底,两人举动竟然一致,不由得一愣,把酒杯打量打量,突然之间,两人大笑起来,顿生惺惺相惜之感。

酒还真是个好东西,能拉近人之间的距离,不少人因喝酒而成为知己,至死不悔。

李白是李昌国的超级偶像,李昌国遇到李白只有崇敬之情,两人之间的距离天地之远,没想到,因为一杯酒两人的距离骤生缩短,李昌国是特别欢喜。

同时,李昌国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对李白由崇敬变成了亲近,脑袋朝李白凑了凑,笑着问道:“李翰林在外游历,此番重返长安,不知有何贵干?”

“我一生好游历,自从赐金放还以后,离京东游,到了洛阳,结识杜子美……”李白微一凝思,说起了他这次重返长安的目的:“杜子美西入长安,不知近况如何?我这次重返长安,就是为了访杜子美。”

“杜甫?”

杜甫字子美,杜子美就是杜甫,李昌国再度惊讶不置,差点把舌头咬断了。

诗仙和诗圣相交莫逆,是中国文坛史上最为伟大的事件,没有之一,为后人传诵。

“你也知道杜子美?”李白颇有些诧异,打量着李昌国。

诗仙啊,你枉自才高八斗,怎么问出如此小白问题呢?只要是中国人,谁个不知道诗圣杜甫呢?

不知道杜甫,配做中国人吗?

李昌国还是以现代人的惯性思维在考虑问题,在心里有些埋怨李白。

然而,还真有人不知杜甫是谁,只听高妙丽以好奇的口吻问道:“杜甫是谁?”

李昌国翻着白眼,真有一巴掌把高妙丽拍醒的冲动,你是不是喝多了说糊话?

“能得才名满天下的李翰林如此器重,这个杜甫必是了得。”高妙丽眨巴着双眼,平添几许娇俏劲头。

“哎!”

李白一声叹息,微微摇摇头,道:“杜子美虽然才高八斗,却是美玉埋于尘中,知者不多,除了我,还有高适知其才外,再无人知杜子美之才。”

“啪!”

李昌国右手重重拍在额头上,暗自寻思,他适才是在用现代人的思维在考虑问题,大错特错了。

此时的杜甫还未成名,除了李白、高适知其大才外,谁也不知其才,好象一块美玉埋没在尘埃中,万丈光芒无人知晓。

“一别数载,无杜子美消息,可是,以杜子美之才,西入长安,一定能博得美名。”李白非常乐观,毕竟他知道杜甫的诗才,世间罕有。

放眼中国数千年历史,人才辈出,杰出的诗人很多,能与诗圣杜甫媲美的唯有诗仙李白了,能得李白器重的人,能不出人头地?

要李白不乐观都不行。

李昌国却是知道,此时的杜甫寓居长安,这是好听的说法,说得更直白一些杜甫是困居长安,穷困潦倒,为了生活而奔忙,虽有不世大才,却是无人赏识,让无数后人叹息。

“李翰林,我们正要进京,若是可以的话,我们一道前往长安。”李昌国暗自转念头,诗仙与诗圣的见面,影响极大,是千古盛事,若是能在这事上出点力,一定会成为美谈。

李昌国担心李白不同意,一双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着李白。哪里想得到,李白是万分欢喜,道:“能与骁勇校尉结伴而行,诚人生幸事,这是李白的莫大荣幸!呵呵!”

听得出来,他是真心欢喜。

李白欢喜,李昌国更加欢喜,能与诗仙朝夕相处,那是何等的幸事!

就这般,李白加入到李昌国的队伍中了。

对于这位大文豪的加入,康德他们是惊喜交加,李白才名满天下,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更别说,对于来自安西都护府的康德他们来说,李白是他们的骄傲。

因为李白出生于碎叶城(李白的出生地颇具争议,此书采用碎叶城一说),是安西都护府的骄傲。

碎叶城是安西四镇的重镇,此城出了一个大文豪,作为安西都护府的戍卒,谁个不自豪?

离了灞桥,朝长安进发。一路上,李昌国与李白谈天说地,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李白的见闻实在是太广了。

李白阅尽天下藏书,积累的学识就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也没有几人比得了。

更别说,他好游历,到过的地方很多,见多识广,只需要稍稍展露一点,就足以让人震惊了。李白对李昌国是大有好感,李昌国但有所问,他必是尽心尽力的回答,要李昌国不震惊都不行。

很快的,前方出现一座雄城,虎踞龙盘,气象万千,气势磅礴!

京都长安,到了!

第八章世界中心

补上周新书第7名,还欠第6名一更。

上周站在新书第6名,现在已经掉到新书第10名,朋友们,能顶起来吗?

——————————————————————

长安,是唐朝的都城,是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长安发出的命令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走向,还影响世界历史的走向。

因为唐朝强盛,列国俯首,万国臣服,纵然是强如阿拉伯帝国也是远远不如唐朝,在大唐帝国的进攻面前,阿拉伯帝国处于下风。

可以这样说,长安是世界的中心!

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唐朝的疆域,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

长安始建于汉朝。汉朝名臣萧何营建长安,这是长安之始。

汉朝末年,长安毁于战火,自此以后,数百年来长安未再现辉煌。直到隋炀帝统一中国,建立隋朝后,另择新址建立都城,当时叫“大兴城”。

唐朝建立后,改大兴城为长安,鼎鼎大名的唐长安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唐长安比起汉长安更加兴盛,一举而成为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住人口过百万的超级城市。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常住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只能是二三线城市,不过,对于古人来说,那是不了起的成就,唐长安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住人口过百万的超级城市,是巨大的成就!

唐长安周长接近三十六公里,占地八十四平方公里,比起西方历史上任何一座著名都城都要大,大得多,是罗马城的七倍、是巴格达的六倍多、是君士但丁堡的七倍。

罗马城、君士但丁堡、巴格达这些都是西方著名的都城,与唐长安相比,逊色得太多了。

“长安!长安!!”

“我们到长安了!”

康德、费雷他们欢呼声响成一片,个个激动不已,红光满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于他们这些士卒来说,长安是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若是能到长安的话,比起信徒朝圣还要幸福。

“好大的城池!”高妙丽惊讶得素手捂嘴,一脸的惊讶,感慨无已:“不入长安不知长安之大!”

“我是到了上海,还是到了北京?”尽管李昌国见惯了现代大都市,乍见长安也是震惊,一张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

长安城外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于道,头戴幞头、身着袍衫、足蹬靴子,而不是现代人的西装革履的话,李昌国一定会以为他身在现代大都市,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北京。

尽管如此,李昌国仍是有梦幻般的感觉,几疑这是在做梦,而不是真的!

“你们第一次来长安吧?”

就在李昌国他们震惊之际,过往的行人冲李昌国他们善意的笑笑:“每一个第一次前来长安的人如你们一般震惊!谁叫这是大唐的都城,天下间,最为繁华的城池呢?”

高昂着头颅,胸膛挺得老高,极是自豪。

“嗯,我们是第一次来。”李昌国还没有说话,康德就接过话头了。

“长安城里好吃好喝好玩好乐的事儿多不胜数,有的是你瞪眼珠子的时候,你们要多准备几副眼珠子,莫要把眼珠子瞪掉了。”行人冲康德打趣一句,挥挥手,快步离去。

李白呵呵一笑,捋着胡须道:“莫说你们,就是我游历遍天下,在入长安之前,到过的地方不少,见过的雄城不在少数,初到长安也是震惊!”

朝前行去,离长安更近了,看得更清了,只见长安城高坦厚,城墙高达五六丈,厚达十余丈,一条护城河宽十余丈,把长安护在中间,真可谓金城汤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