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下-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摩尼教数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根深叶茂,尤其是作为波斯帝国的国教,倍受人尊敬,教众无数。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阿拉伯帝国崛起,灭了波斯帝国。
在摩尼教历史上,帝国灭亡之事发生过不少,对于摩尼教的影响并不大,不管哪个国家,都会尊重摩尼教,即使不尊为国教也不会禁止。
偏偏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帝国,帝国即宗教,宗教即帝国。如此一来,摩尼教就成了异端,教众就成了异教徒,按照阿拉伯帝国的律法,他们要么改信伊斯兰教,要么被处死。
改信伊斯兰教,那是不可能的,结局只有一个了,那就是被处死。
自此以后,摩尼教的日子就难过了,只要有阿拉伯帝国身影的地方,就是他们恶梦发生的地方,死伤的教徒不知道有多少。
好在,波斯帝国的末任太子俾路斯在唐朝的帮助下向东撤退,摩尼教跟着撤退,得到唐朝的帮助,才能延续下来。
然而,上百年来,唐朝历经波折,有软蛋的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更有武则天称帝,唐朝的国情大有变化,让摩尼教的日子愈发难过。
幸运的是,自从李隆基登基后,唐朝的国力急剧增强,边境越来越安定,唐朝大力经营西域,对阿拉伯帝国进行了有力的钳制,摩尼教才有了喘息之机。
要不然的话,摩尼教早就给阿拉伯帝国铲除了。
就在这苟延残喘之际,阿布?穆斯林跟疯了似的,四处追杀摩尼教徒,竟然到了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人就杀的程度,这对于处于困境中的摩尼教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得舒莱克的日子更加难过。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想到了唐朝,不得不向唐朝求助。
如今,封常清来了,他恨不得立时从封常清嘴里抠出答案,一句话问完,一双眼睛瞄着封常清,眼里尽是企盼的神色。
封常清看在眼里,不由得暗自叹息,摩尼教这个昔日的波斯国教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出人意料,微一凝思,反问一句:“先知需要何种帮助?”
这话很有技巧,是在探寻舒莱克的底线。
“这……”舒莱克原本以为封常清冒着酷寒,顶着风雪前来见他,一定是巴不得立时得到他的承诺。真要那样的话,封常清一定是带着大批厚礼前来,哪里想得到,封常清竟然很淡然,仿佛只是在絮叨,而不是与他谈国政大事。
“若是先知不愿说的话,封常清告辞了。”封常清精明人一个,以退为进。
“封将军,您误会了,我不是不愿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舒莱克知道封常清不是易与之辈,若是再与他玩机心的话,那是白费力气,叹息一声道:“自从失国以来,我们摩尼教的处境越来越难。尤其是这半年来,阿布?穆斯林成了疯狗,四处杀人,我们的处境更难。吃穿住用、武器盔甲,我们都缺,什么都缺。”
说到此处,眼里泪水滚来滚去,长叹一声道:“摩尼教堂堂国教,几时如此困窘?”
有数百年历史的大教,竟然需要向人伸手要东西,这无异于乞讨,他还真是很伤感。
要是在亡国之前,他们是要什么有什么。甚至不需要说,只需要一个暗示,波斯帝国的国王就会颠儿颠儿的送东西给他们,还生怕他们不接受。
如今,这一切只是美好的回忆罢了,越想越是让人伤感。
“需要多少?”封常清对摩尼教的境况并不陌生,淡然道。
“这个……”封常清这话是在摸摩尼教的底,只要舒莱克说出数字,封常清就能推测出个大概,舒莱克有些犹豫了。
“先知不把大唐当朋友,封常清告辞了”封常清哪有不明白他的想法,站起身手,一抱拳,转身就走。
“封将军,您请留步!”好不容易把封常清盼来,若是就此离去,那是天大的损失。
光说损失还是轻的,自此以后得不到唐朝的支援,摩尼教的覆灭就是必然的结果,舒莱克忙拉着封常清,陪着笑脸,道:“封将军,您误会了。我是在计算,需要多少合适。”
这话太没力气了,封常清也不点破,见好就收,道:“不知先知计算需要多少时间?我的时间有限,太长的话……”
“不会太长,我已经算好了。”舒莱克勉力挤出一丝笑容,道:“武器盔甲需要两千,粮草需要得多些,加上老弱,四五千人的口粮。”
说完,紧盯着封常清,生怕封常清拒绝似的,很是紧张。
封常清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封将军,要是要得多了的话,再少点也成。”舒莱克一脸的笑容,恨不得抽自己一个耳光,曾几何时,堂堂摩尼教的领袖竟然跟个乞丐似的,一点一点的讨要东西。
“就这么点?”封常清展颜一笑。
“我要少了?”舒莱克一脸的意外。
“先知,给你个明白话,我们准备了五千武器铠甲。”封常清笑道。
“五千?”舒莱克一脸的喜色,仿佛叫化子捡到金元宝似的,满面红光。
长期的困境磨难,已经使得舒莱克喜怒不形于色,可是,这是这些年最大的一个好消息,要他不欢喜都不成。
“粮草呢?”舒莱克强抑心神,忙问道。
光有武器,没有粮草的话,他的日子同样难过,他心急啊。
“先知,坐下说。”封常清笑着拉着舒莱克坐了下来,道:“粮草没有准备。”
“没有粮草?”舒莱克大是失望。
“先知,你有所不知,这粮草很笨重,运输起来不方便,与其给你们粮草,不如给武器。”封常清解释道:“有了武器,还愁没有粮草?”
并非安西都护府没有粮草,并非运不过来,而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故意不给的。原因在于,有了粮草,这些摩尼教徒吃得天饱地饱,不去打阿拉伯人,对唐朝没好处。
是以,他们商议来商议去,只给武器,不给粮草。没有了粮草,肚子饿了,这些异教徒不得不动弹,不得不找阿拉伯帝国的晦气,对唐朝才有帮助。
舒莱克的眼睛猛的亮起来了,沉吟着道:“有理!有理!”
“先知,有了武器,与大食异教徒们大战,不就有了粮草?”封常清引诱起来,道:“到那时,不仅有粮草,还有更多的教众归来。只要先知这旗号一立,失散的教众一定会归来!先知麾下的人马就多了,粮草要多少有多少。”
这话虽有夸大之处,却是很有道理。这些年来,舒莱克东躲西藏,很少现身。若是他举起旗帜,招蓦旧部,再有唐朝给他的武器,就能给阿拉伯帝国重大打击。
“就算这样,我的信徒长年失散,这战力不太强。”舒莱克虽然欢喜,却是没有忘形,很是清楚利弊。
“这不要紧。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前来与你们一同作战。”封常清又抛出一个诱饵。
“太好了!太好了!”舒莱克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心情了,大吼起来。
在波斯帝国灭亡之前,波斯帝国派使者前去长安求见唐太宗,请求唐朝发兵解救波斯帝国的危难。在当时,条件不成熟,唐太宗最后拒绝出兵。
紧接着,波斯帝国就灭亡了,恢复故国一直是他们的梦想。要想恢复故国,必须要唐朝出兵才成,这是他们盼望了上百年的美事,乍闻这好消息,他哪能不激动的。
接下来,两人商议联兵之事,说得极是投机,舒莱克不时发出阵阵舒畅的笑声。
龟兹,安西都护府,高仙芝的帅帐。
众将个个阴沉着脸,极是难看。
他们刚刚得到消息,石国投靠了阿拉伯帝国,这对于情势极为不利的安西都护府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石国一直是唐朝的属国,虽然多有阳奉阴违之举,却没有投靠阿拉伯帝国。石国投靠了阿拉伯帝国,使得安西都护府少了一个屏障。
谁都知道,来春的大战必然是一场惊天大战,以阿布?穆斯林眼下的布置看,他一定会出动大军对安西都护府发起猛攻。
而安西都护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唐朝的增援,面对阿拉伯帝国的大军,这局面本就够难的了,再有石国投敌一事,这局势越加艰难了。
“都护,末将愿出战石国,一举夺回石国!”李嗣业忍不住了,猛的站起来,大声请命。
“末将愿往!”众将齐刷刷站起,齐声请命。
高仙芝却是皱着眉头不说话,沉吟不决。
众将很是不满,齐声道:“都护,这有何犹豫的?大食敢对石国下手,我们为何不敢?”
“休得胡说!什么敢不敢的?”高仙芝眼睛一翻,精光暴射,道:“阿布?穆斯林这一手挺好的,给了我机会。”
“这个……”众将有些无言。石国被阿布?穆斯林拿下了,高仙芝竟然叫好。
“我们眼下打下来,那是打草惊蛇,阿布?穆斯林反而可以从容应对。”高仙芝沉吟着道:“这事,我们要装作不知道,一如往昔。在阿布?穆斯林即将动手之际,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石国,就会打乱阿布?穆斯林的谋划,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二十八章倾国之兵
第二十八章倾国之兵
第二十八章倾国之兵
雅鲁藏布江已经断流,厚厚的冰层冻结了流淌的河水,好象一条玉带,伸向远方。
在雅鲁藏布江两岸,一队队吐蕃军队正在快速行军,他们要赶去逻些听侯赞普的调遣。
自从墀德祖赞决心要复仇,要夺回大非川后,他的命令就传到了吐蕃的高山密林,吐蕃人从险山恶水中开出来,赶往逻些。
一路上,吐蕃人议论纷纷,说得最多的就是打唐朝一事,依他们想来,唐朝不堪一击,收回大非川是必然之事。
不仅如此,吐蕃还有巨大的缴获,比起当年攻占安西四镇的收获还要大。
是以,吐蕃人特别兴奋,说话的声音很是高亢,尖细刺耳。
“唐人真是蠢,竟敢进攻大非川。大非川是大吐蕃的重地,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给唐人的教训还不够吗?”
“唐人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薛仁贵兵败已经数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妄想又增长了。这次,大吐蕃一定要给唐人一个狠狠的教训,要他们永远也忘不了。”
“教训太轻了,一定要让唐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大吐蕃收复大非川后,立即出兵河湟之地,打下河湟之地后,立即出兵长安,灭了唐朝。”
“长安啊,那是天下间最为富饶的城池,金银珠宝堆成山,漂亮的丽人比牦牛身上的牛毛还要多,真要进了长安,那就是进入了花花世界,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可以睡金山银山。”
吐蕃人是越说越兴奋,眼睛放光,一串串美妙的小星星浮现,仿佛他们已经打进长安了似的。
就这般,吐蕃人一边行军,一边议论如何打唐朝,在他们嘴里,唐朝跟纸糊泥捏的没差别,只要吐蕃大军一到,长安就是手到擒来。
心情高兴,充满希望,吐蕃的行军异常轻快,走路象在飞,好似踩着风火轮似的。
逻些,已经成了一片兵的海洋。
自从墀德祖赞的命令发出后,吐蕃军队就从高山密林里赶来,一队接一队的开到,集结在逻些的吐蕃军队成倍成倍增长,很快的,帐幕一座接一座,不知道有多少,一眼望不到头。
逻些城方圆不过十几二十里,眼下已经剧增到一百多里。
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吐蕃军队赶到,帐幕还在增长。
“赞普,是赞普!”
吐蕃人爆发出一阵惊天的吼声,脸上泛着喜悦,仿佛大过年似的。
墀德祖赞带着群臣,骑着骏马,在军营中巡视。
一眼望去,只见帐幕横成行,竖成列,极有章法,墀德祖赞大为满意,暗中点头。
这事说来还有一番曲折,若不是当初墀德祖赞使用雷霆手段,逻些城早就成了狗窝牛圈。
吐蕃军队初到之时,大是兴奋,以为逻些城是他的家,想怎么扎营就怎扎营,一时间营地乱糟糟的,东一团西一簇,要想跑马送信都要费很大的功夫。
若仅仅如此的话,还不会惹得墀德祖赞使用雷霆手段,更让人受不了的是,牛马粪到处都是,一脚下去,很可能踩到臭哄哄的粪便。
吐蕃人是游牧民族,过着迁徙的日子,大军朝逻些开来,随来的家眷不少,骑着骏马,赶着牛羊,来到逻些,逻些一时就成了最大的聚集地,牛羊成群,骏马成堆。
更要命的是,吐蕃人自小与牛马混在一起,没有整洁的意识,更没有注意逻些城整洁的想法,逻些城的牛马粪堆成了山,一时间臭气熏天,墀德祖赞在红山宫也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实在受不了,墀德祖赞下令,进行整顿,清理牛马粪。
对这道命令,吐蕃人丝毫不放在心上,不与牛马混在一起,闻不惯牛马粪,还能叫吐蕃?
几次下令无效,墀德祖赞怒了,当场杀了几个头领,如此一来,吐蕃人终于怕了,不敢不执行墀德祖赞的命令。
就这般,在墀德祖赞的命令下,吐蕃人开始收拾打理逻些,井井有条,章法自成,才有眼前这番景象。
听着吐蕃人的欢呼声,墀德祖赞大是欢喜,如此得民心,何愁不能收复大非川?何愁不能进军河湟之地?何愁不能打进长安?
带着群臣巡视一通,墀德祖赞很是兴奋,回到红山宫,进入正殿,坐了下来,叫佣仆送上酒菜,与群臣一边饮宴,一边商议军机。
“大吐蕃的勇士正从高山密林赶来,要不了多久,大吐蕃的倾国之兵就会聚集。到那时,我们出兵大非川,与唐军大战一场,你们都说说,这胜负之数如何?”墀德祖赞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极是畅快,声调高了许多。
当初,乍闻大非川丢失的消息,墀德祖赞大是愤怒,一怒之下,把桑布扎家族全部斩杀,一个不留,哪怕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没有放过。
如今,看着越来越多的吐蕃大军赶到,他的心气又足了,腰板又硬了,如此之多的吐蕃大军,还愁收复不了大非川?
“赞普,眼下赶到逻些的勇士已经赶过了三十万。等到进兵之际,赶到的勇士不会低于五十万。”大论的声调很高,有些尖细刺耳了,几乎是唱出来的:“松赞干布之时,大吐蕃总共不过四十万大军。如今,大吐蕃的勇士不会低于五十万,这是何等的美事!”
松赞干布是一个伟大的赞普,奠定了吐蕃的发展,可是,那仅仅是个基础。随后数十年,吐蕃大举扩张,地域更加广阔,口众更多,能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