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⒌迸诨摇
而且现在的清廷对尚可喜、根本就没有一点约束力,如果把他们逼得急了,说不定还会倒向南京政府那一方,因此尽管多尔衮不愿意,还是派人再到广东,把尚可喜安抚了一番,表示一切都由尚可喜便宜行事,清廷不做干涉。而对四川的吴三桂,根本就没有下令。
好在尚可喜也是明白人,都清楚自己现在也不能把清廷完全得罪了,因此收到多尔衮的安抚之后,也派人潜入北京,向多尔衮表示了感谢,同时也派出二艘船,带满了财宝礼物,由海路到达北京,进献给清廷,以表示自己的心意。
在这种情况下,多尓衮也不得不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启动和南京政府进行议和,为清廷多争取几年的发展时间。这个念头是多尔衮在得知南京政府发动了琉球、日本战争之后,就开始生出的。
多尔衮对海洋的认识基本为零,当然不知道商毅发动琉球、日本战争的用意,不过在他看来,南京政府将注意力转移到海上,对清廷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消耗南京方面的实力,而且这也说明,商毅现在似乎还无意对北方用兵,当然如果多尔衮知道琉球、日本战争其实是一场赚钱的战争,当然就不会这么想了。
而现在的多尔衮却觉得,双方似乎有进行和谈的基础,但怎么和南京方面沟通联系,摸一下南京方面的意向。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一零章 朝鲜来使(上)
正在多尔衮想得入神的时候,这时一个老太监走进了敬思殿,笑道:“摄政王,皇太后请您今日把公务处理完之后,到翊坤宫去一趟。”
多尔衮听了,也不禁有些心神荡漾,自己和庄太后有了私情之后,虽然对自己十分顺从,但多少也感觉得到,有一些敷衍。自从自己第二次复出之后,庄太后对自己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表现得十分主动热情,自然也让多尓衮享尽了艳福,但像这样主动邀请自己,这还是很少有的事情。
这个时候庄太后其实己经是三十四五岁的人,虽然在后世还可以算是少妇,但按这个时代的标准,巳经是中年妇女,不过尽管多尔衮内宠颇多,但庄太后依然能让多尓衮着迷不己,一点也不觉厌倦,因此多尔衮也只觉心头一阵火热,什么公文也看不下去了,赶忙收拾好东西,急匆匆赶去了翊坤宫。
来到翊坤宫里,庄太后早己经得到了禀报,但也没有想到多尔衮这么快来了,不禁笑道:“想不到十四爷这么早就来了吗?”
多尔衮也陪笑道:“太后招见,我那敢耽搁呢?”
这时翊坤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也都十分知趣,立刻都退了出去,而多尔衮也一屁股坐到庄太后的身边,伸手揽住了庄太后的细腰,道:“若是让太后久等了,我怎么吃罪得起呢?”
庄太后伸出纤指,在他额头上点了一下,轻笑道:“看你那猴急的样子,那像什么摄政王。”
多尔衮只觉庄太后轻笑娇嗔之间,一颦一动,无不充满诱惑的风情,一时心头火起,一把将庄太后抱在自己怀里,在她脸上乱亲起来。同时双手也在庄太后的身上大肆活动起来。
庄太后也没有想到多尔衮会这么猴急,一面急忙拦着多尔衮侵犯自己的手,一面道:“十四爷,快住手,这还是大白天呢?成什么样子,等到了晚上,随你怎样……但现在可万万不行……”
虽然多尔衮只恨不能立就把庄太后按倒在榻上,好尽情欢爱一场。不过心里也清楚,现在翊坤宫里虽然只有他们两人,而且宫女太监们对他们的事情也无不知晓,但毕竟是在清天白日,而且庄太后又是皇帝向亲母,总也有几分顾忌,不能任意胡为,至少也要等到天黑吧。
因此多尔兖也不敢造次,在亲了一阵之后,又在庄太后的胸前狠狠捏了几下,才终于还是放开了她,不过这时庄太后己经被弄得鬓散钗乱,衣襟不整,气喘吁吁,脸上也升起了两团红云,但神态娇媚动人,有说不出的好看。多尔衮心里就像猫抓一样,忽然想到,两人总是这么偷偷摸摸,虽然另有一番滋味,但总觉得不顾自在,若是能够正大光明的住在一起,该是有多好。
这时庄太妃似怨似嗔的看了多尔衮一眼,道:“十四爷可真是,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地方,就这么胡来,把我当什么人了。”
多尔衮赶忙起身,站在庄太后面前,道:“玉儿,都是我不好,是我不该胡来,但谁让你生得这么动人呢?”
庄太妃正在整理着自己的衣衫髻,听了多尔衮的话之后,忍不住又“扑哧”笑了一声,道:“我都是个半老的婆婆了,还有什厶动人,十四爷到是真会哄人开心啊。”
多尔衮赶忙道:“玉儿,我说的可都是真的,如果有半字假话,一定叫我不得好……”
庄太后赶忙打断了他道:“好了,好了,说得好端端的,又发什誓呢?你说的真也好,假也好,自已心里清楚就行了。但我总归是快四十的人了,而且我们两个总这么下去,可也不是办法。”
多尔衮立刻道:“对,我也想正大光明的和你在一起。”
庄太后的心里也微微一凛,不过看多尔衮一看,见他不像是有别的意思,这才稍稍有些安心,摇了摇头,道:“别说这些不可能的事情了,我找你来是另有事情的。”
多尓衮道:“有什么事情?”
这时庄太后也把衣衫发式整理得差不多了,于是轻轻击了击掌,不一会儿,只听环佩声响,一个太监在前领路,引来了两个年轻的女子。来到近前,那太监先给两人施礼道:“奴才给皇太后请安,给摄政王请安。”然后回头向那两名女子道:“两位郡主,快来参见摄政王。”
两个女子听了,也立刻向多尔衮曲了曲膝道:“见过摄政王。”
声音到是十分清脆,但咬字有些生硬,显然不是说惯汉语。多尔衮看这两个女子,虽然两人都低着头,看不太清容貌,不过可见长发梳成圆髻,盘在脑后,弯眉秀目,应该是生得十分美丽,不过两人所穿的衣作与满汉都大不相同,上衣窄袖,但下襟极短,刚刚过胸,而胸部以下,全是下衣长裙一直拖到地面上。
对这一套服装多尔衮到并不陌生,这是朝鲜服,也就是说这两个女子都是朝鲜人。因为多尓衮在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随皇太极出征朝鲜,与次年朝鲜王李倧投降,也彻底使朝鲜臣服于清廷。在胜利之后,多尔衮还纳了一位朝鲜郡主为自己的侧福晋,在二年之后,这位朝鲜郡主还为多尔衮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叫东莪,这也是多尔衮唯一的子女。因此多尔衮对她也比较宠爱,府里都称朝鲜郡主为小福晋,当然多尔衮对朝鲜服也十分熟悉。
不过刚才听太监称这两个女子为郡主,因此大约也是朝鲜王室的宗氏女子。不知道她们怎么会在翊坤宫里,而且庄太后把她们叫出来,不知是为了什么。多尔衮也有些莫名其妙,不解的看着庄太后。
庄太后当然知道多尔衮心里的疑惑,对这两个朝鲜女子道:“你们抬起头来,让摄政王看看。”
两女应了一声,一起抬头。多尔衮这才看清这两个女子,见这两人一大一小,年长的约十七八岁年纪,而年幼的也有十五六岁,到是生得眉目清秀,极为端正秀丽,而且两人容貌之间有六七分相似之处,也可以看出虽不是孪生,但也是同胞姊妹,不过多尔衮却发现,这两女的眉目之间,竟和自己的那名朝鲜侧福晋长得有三四分相似之处。只是岁数差了十余多,若是自己侧福晋倒退十年,或是这两女再成大十年,那就更像了。
而庄太后笑道:“十四爷,你认得她们两个吗?”
多尔衮怔了一怔,突然灵光一闪,道:“你们是金林君的女儿。”
金林君名叫李世绪,是朝鲜亲王,也是多尔衮的那位朝鲜侧福晋的老爹,当然也是多尔衮的便易岳父。多尔衮也想了起来,当初在朝鲜纳了这名侧福晋时,她还有两个幼妹,虽然当时都不过是五六岁年纪,不过也是美女胚子,在多尔衮纳了李世绪的长女时,皇太极还打趣她,不如将她的两个胞妹也一并带回去,等十年之后,可又是两个绝代佳人了。现在算来,到是正好有十年了,当年的两个女童果然都长大绝代美女了。
庄太妃笑道:“十四爷果然是还记得,她们就是小福晋的胞妹,这次朝鲜派使臣来恭贺新年,金林君将她们随使团一起来北京,陪小福晋的。”
因为现在朝鲜是清廷的藩属国,因此按照惯例,每年新年都会派使臣来恭贺,多尔衮也知道,今年的朝鲜使团己经到了北京,而且今年凊廷还要求朝鲜调一批工匠来北京。不过这几天他正忙着检阅新军的事情,也没有接见朝鲜使团,反正就是一个藩属国,就让他们多等几天吧。只是没想到,自己的两个朝鲜小姨子居然跟着使团一起来了。
这次李世偖将这两个小女儿送来,虽然名议上说是来陪姐姐,但多尔衮也明白,其实就是送给自己当小老婆了。其实当初多尔衮纳了李世绪的大女儿,一方面是看中她的姿色,另一方面李世绪也有几分讨好清廷的用意,而现在这两个小女儿比她们姐姐当年还要美丽三分,而且又是姊妹两人,因化尔衮心里也不禁又开始有些发痒了。
不过当着庄太后的面,多尔衮当然不能表现出色急的样子,反正都是自己盘子里的莱,也不用急于这一时,而且今天还有庄太后这一道大菜,因此也咳喇了一声,做出一付正色的样子,道:“好吧,我这就让你把你们送回到王府里去,和你们的姐姐见面,我在宫里还有些事情,等我……”
庄太后摆了摆手,道:“十四爷、小福晋是东莪的生母,她的亲身胞妹来了,你怎么能不回府去张罗一下呢?就是有天大的事情,也不急于这一时啊。还是先回府去吧。”
多尔衮又惊又喜,庄太后的意思,竟是让自己今晚回王府去休息,也就是……
这时庄太后又对一边的太监道:“胡安,吩咐下去,叫宫里准备马车,送小福普的两位胞妹回摄政王府去。”然后又对多尔衮道:“十四爷,快回去吧,别让小福晋等急了。”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一一章 朝鲜来使(下)
“朝鲜使臣朴正焕,见过皇叔父摄政王,千岁千千岁。”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朴正焕,免礼。”
朴正焕这才从地上站起来,又道:“我家陛下还有一份贺礼,是单独献给摄政王的。”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份礼单,双手举过了头顶。有太监过来接过,转呈给多尔衮。
多尔衮的心情当然非常好,因为昨晚多尔衮迫不急待,一夜之间居然梅开二度,连续釆了两朵美丽的鲜花。虽然说这两名朝鲜郡主的容貌风韵未必就比得上庄太后,但一盘大莱味道再美,天天吃也会发腻,偶尔换换口味,其实也不错,何况这两名朝鲜郡主也算是上上之选了,又胜在青春少年,当然也令多尔衮觉得回味无穷。因此多尔衮也对为自己送来这两名美女的朝鲜使团才充满了好感,于是就在第二天一早下令,接见了朝鲜使团。
朝鲜国内当然知道,现在多尔衮就是清廷的立皇帝了,因此每年新年朝贺时,也都会给多尔衮单独送上来一份厚礼。
多尔衮打开礼单,简单的看了一下,现在他就等于是清廷的太上皇一样,要啥有啥,当然不稀罕朝鲜给他送来的礼物,何况最重要的一份厚礼也都被多尔衮受用了。因此扫了两眼之后,立刻将礼单一合。笑道:“你们大王实在是太客气了。”
而这为使臣朴正焕似乎也知道多尔衮会对礼物不感兴趣,立刻又回身从随从手里接过了一卷画轴,呈过头顶,道:“这是一份特殊之礼,摄政王一定会喜欢。”
多尔衮到是有点好奇,笑道:“哦?这是什么?”说着示意太监去将画轴接过来。
两名太监下去,从朴正焕手里接过了画轴,打开之后,放在多尔衮的书案上。多尔衮一看,原来画着的是一种帆船的样式。全船长约十二丈左右,宽约三丈,分为两层,下层有桨,上层两侧开着十余个炮口,而船头呈龙头形,内有大炮眼,头尾都装有大型铁锥,可用来撞击敌船。而和现在的帆船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船板甲上有顶遮盖,形似龟壳,而且装着许多尖锐的铁锥和尖刀。
多尔衮心中一动,现在清廷的新军己经开始训练,并且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水军的进展却十分缓慢,虽然清廷有郑芝龙这位昔日的海上霸主,但海军不同于陆军,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够改变的,尽管郑芝龙精通水战,也有极为丰富的航海经验和造船知识,但北方的造船技术本来就远远逊色于南方,而清廷以前又极不重视海军的建设,因此海军基础实在太差了,几乎等于零,既没有船型的图纸,又缺少有造大船经验的工匠,也没有有航海经验的水手,甚致连一个像样的船坞都没有,郑芝龙就算是天大的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另外现在清廷的财政也十分紧张,有限的经费,当然也只能优先考虑陆军,海军自然就更是雪上加霜了,何况清朝还对郑芝龙十分防范,轻易不让郑芝龙上船,因此郑芝龙也十分懒心,结果忙活了大半年,几乎一点成绩都没有。
好在是多尔衮也了解海军的这此为难之处,因此也没有责怪海军,这次命朝鲜调一批工匠过来,其中大部份都是造船的工匠,就足为了发展海军所用,虽然朝鲜造船的水平也不怎么样,但总是要比清廷强得多。而这次朝鲜使团还带来了一张船型的图纸,这也正是清廷所需要的,因此多尔衮也十分高兴,道:“朴正焕,这是什么船?”
朴正焕显然是早有准备,立刻侃侃道:“回禀摄政王,此船名叫龟甲船,因船身形似龟壳而得名,但也正强在此壳上,此壳是以厚木制成,裹上鳞状铁叶,可以抵御敌人弓箭和火器的投射,顶盖上和甲板旁,装有铁锥和尖刀,使敌人不易攀登。而头尾都装有大型铁锥,可用来撞击敌船,侧舷开有炮口,也可做攻击敌船之用,故此此船攻守皆防,可称天下无敌,当年东嬴日本,无故侵我朝鲜,我朝鲜水师正是靠这龟甲船大败日本水军。”说着也将当时朝鲜水军和日本水军大战的经过详详细细,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