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 >

第95部分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第95部分

小说: 这个历史挺靠谱 作者:袁腾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国王回一封电报,我们很想履行同盟义务,可我们国家穷,外号叫穷光蛋帝国主义,你们也知道,我们需要点物资,你借给我们。皇上一看这电报,就给扔地上了。你要300万支步枪,1万门大炮,5000个火车头,我要把这些东西给你,我们德国人得拿棒子打仗去。你不来拉倒,不要你了,结果意大利就观望了两年。

两年后,协约国招呼意大利,哥们儿跟我干,因为意大利想要的领土都是奥匈帝国的,所以你哪能跟同盟国,你得跟我们干,我们给你领土。果然意大利乐呵呵地参战了,意大利一参战,协约国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本来战线就很吃紧,还得抽调部队去增援意大利,连俄国和葡萄牙都各派了一个师。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低到什么程度?一个连的德奥士兵挺着刺刀一冲锋,光意军战俘就抓了9000人。意大利的失败被称为雪崩,几十万大军上前线,一两天就完蛋了。可能意大利人的热情都在足球、歌剧、冰激凌上,战争是他们最不适应的一种活动。所以战后凡尔赛会议瓜分战利品就没意大利什么事了,那是按贡献大小来的,你贡献是负的,还想分战利品,你应该被占领才对。

两大集团比拳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战争。其中只有塞尔维亚、比利时堪称正义。比利时招谁惹谁了,当舅舅容易吗,外甥打舅舅,90%的领土被德国占领,却坚持到了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另外在西亚也爆发了战事。欧洲战场分为三条战线,西线是英法比对德国,东线俄国对德国和奥匈,南线是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对德奥。

大战分三个阶段,1914年是第一个阶段。德国人是世界上最擅长计划的民族,计划做得特别好,思维特别缜密。早在1900年,大战爆发前14年,总参谋长施里芬伯爵元帅就制订了德国的作战计划,被称为施里芬计划。伯爵设想,战争一爆发,德国无法避免法俄两面夹击,因此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那么首先歼灭谁呢?元帅认为俄国工业落后,铁路匮乏,除了人多,什么都少,所以从宣战到参战需要3~6个月的时间。因此德军集中主力在西线,争取3~6个月内消灭法国,然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把军队调到东线,在俄国完成战争准备之前击溃俄国,结束战争。

德国的军队一共是8个集团军,81个师,设想在东线投入1个集团军,9个师对俄国进行牵制,在西线投入7个集团军,72个师,进攻法国。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部队部署在法德边界上,法国的6个集团军70个师也在这里,你72个师他70个师,边界设防都很坚固,就变成僵持了,不能速战速决。所以边界上搁1个集团军9个师,采取守势,牵制法军,而用6个集团军,63个师去进攻中立小国比利时。比利时全国只有4个师,比、法边界又不设防,德国人设想我一宣战他就投降,他一投降,我就可以沿不设防的比、法边界进攻法国。部队迂回,兜击法国,封锁英吉利海峡,阻止英国远征军渡海增援,在法军从法德边境回撤之前,就占领巴黎,从而结束战争。元帅在1906年退役,1913年故去,死之前他再三告诫自己的继承人小毛奇将军,一定要加强右翼。但战争一爆发,计划赶不上变化。

首先因为俄国人拿了法国的钱,一打起仗来法国就督促它赶紧出兵,你拿了我的钱就要赶紧出兵。俄国在没有完成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就投入战争,太愣了,军长带着军部先上前线,然后动员一个师,就上去一个师。德国在东线只有9个师,渐渐抵挡不住了。而且德俄交界处是东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的发源地,历代普鲁士国王都是在柯尼斯堡登基加冕,这是霍亨索伦龙兴之地。普鲁士容克冯们的庄园都在那儿,要是丢了,没脸见祖宗啊,所以给皇帝施加压力,皇帝就跟小毛奇将军说要加强东线。于是东线增加到16个师,西线就变成65个师了。问题是小毛奇将军在战争爆发之后,发现法军疯了似的进攻法德边境,德军的9个师挡不住,万一最后是我们占了巴黎,他们占了柏林,成双方交换场地了。所以法德边境增加到了27个师,而右翼只剩了38个师,比施里芬元帅设想的兵力少了一半。更没想到的是中立小国比利时激烈反抗,战争一爆发,12岁的王子都穿上军装到前线作秀去了。同仇敌忾,全国紧急动员,马上从4个师就变成了12个师,一个小小的列日要塞挡了德国人18天。德国人认为我一宣战你就投降,当天就可以进攻法国,结果等他打进法国的时候已经是8月底了,这个时候法军已经开始从法德边境回撤,双方爆发了第一场大战——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位于巴黎东北120公里,战争期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一幕。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法国急需从巴黎调一个师,封堵战役缺口。那会儿的步兵是名副其实的步兵,全靠两条腿,120公里,如果跑着去,这个师的士兵到前线能累死一半。怎么办?情况紧急,巴黎城大喇叭开始广播,所有的出租车司机放下乘客,到市政厅门口集合,拉上军人上前线。巴黎司机立刻停车,先生你请下车,我要去参加战争了,倍儿自豪。乘车的先生给双倍车钱,祝你好运。2000辆出租车把一个师的士兵送到了前线,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马恩河战役打了3个月,双方的伤亡是150万人,拿破仑战争十多年也没死这么多人。欧洲人终于领教了工业化时代的战争是什么样,大炮、速射步枪、马克沁机关枪,一分钟600多发子弹,割草似的,士兵一会儿就全躺下了,而士兵的进攻方式跟拿破仑时代没区别。一个脑袋,两手端着枪就往上冲,面对机枪、大炮、铁丝网、地雷组成的死亡陷阱,进攻无异于自杀。

双方一看,这么打不行,挖战壕吧。德国人先挖,从瑞士边境开始,想包围法国。法国人也不傻,小样儿你想干什么我不知道,你挖我也挖,双方向大海奔跑,绵延700公里长的战壕就挖出来了。这样一来,马恩河战役之后双方转入堑壕战,就是阵地战。这一转入阵地战对德国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就是双方僵持了。同盟国人力、物力资源跟协约国没法比,缺少海外殖民地,就是非洲有点土着,大洋洲有点吃人的生番,棒子还不会使呢,你让他操枪弄炮?再说,你怎么把他们拉到欧洲来?所以德国只能死自己人,因此小毛奇将军跟德皇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陛下一生气就把他给撤了,换上了法尔肯海因将军。

精英几乎打光光

法尔肯海因将军一上来就想打破僵局,大战开始了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这期间爆发了三大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按照法尔肯海因将军的设想,凡尔登战役就是攻敌所必救,进攻一个敌人绝不放弃的地方以吸引其主力来和我决战,这样就把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法尔肯海因把这个战役命名为“处决地行动”,要在这儿把法国人处决,他的口号是:让他们把血流干。打了半年,法国人血干了,德国人也干了,所以这场战役也叫凡尔登绞肉机。争夺这么一个小城,双方的伤亡超过了70万人,整个凡尔登被炸得跟月球没什么区别了。英国人为支援盟友,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开战之前往德国人的阵地上倾泻了1100万发炮弹,整个德军的阵地被炮火犁了一遍,地下水都给炸出来了。炮击停止后,英国的步兵一进攻,一天之内倒在马克沁机枪下的就有5。7万人,阵亡2。2万人,受伤3。5万人,再打几天英国就没男的了。于是,英国人投入了坦克,奇形怪状一个大盒子,过顶履带,后面两个大转向轮,如果那轮打坏了坦克只能直着开,没法转向。一共生产了48辆坦克,运到法国坏了30辆,开战之前坏了12辆,真正投入战斗的是6辆,没等战争结束全都坏了。不是被德国人打了,是坏于机械故障,但是把德国人吓得够呛,这玩意儿不怕刺刀捅,不怕手榴弹,也不怕机枪扫,还能喷火,挺可怕的。这时候大战的主动权已经转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一战,美国是真派兵参战了,中国派的是劳工,因为协约国工厂里的人都打仗去了,中国人去它们的工厂里做工,间接支援战争。同年,俄国退出大战。但同盟国已是无力回天了。

1918年,德奥投降,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一战造成800万人死亡,1000万人终身残废,欧洲的精英阶层几乎全完了,因为那时候的传统军官是贵族,打仗的时候军官往往冲在最前面,死得最多。欧洲的政治平民化在“一战”之后算是完成了。

战争已去,影响仍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这么几点,第一,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由平面发展到立体。原来的战争只是平面化的,地上、海上,现在天上、地上、海上、海底。大战刚爆发的时候,双方飞行员见面就挥挥拳头,小子等着瞧,只能这个,飞机没有武器嘛。有的哥们儿聪明,带渔网、铁链子上去,缠住敌机螺旋桨,那你得扔得准,有的时候一扔出去给人家螺旋桨套上去了,自己松不开的话一块儿掉下去。后来有人带手枪上去,1915年机枪开始装上,到了1918年歼击大空战的场面就出现了。今天所有的空军战术动作,基本上在“一战”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双机编队,四机编队,那时候就都有了。“一战”结束的时候,世界头号王牌飞行员德国的里希特霍芬男爵(红男爵),一个人就打下了80架敌机。王牌飞行员的界定就是“一战”的时候定下来的,击落敌机5架,就叫王牌飞行员,10架是双料王牌,里希特霍芬男爵16料王牌。

第二,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女权运动兴起。原来的欧洲妇女是不工作的,在家相夫教子,战争一爆发老爷们儿上前线了,过几天都装盒里送回来了,死了800万人嘛,空出来的工作岗位只能妇女来干。一开始教师、医生,后来邮差,再后来消防员都得是女的干。一人多高的大炮弹,女的登着梯子拧引信。为什么索姆河战役英军伤亡这么高?打了1000多万发炮弹,一半没爆炸,妇女生产的,忘了装引信,给人送块铁过去。等战争一结束你再把她们轰回厨房,人家就不去了啊。再者说800万人死亡,1000万人终身残废,多少就业岗位空了出来,你把她们轰回去谁干事?所以“一战”后,欧洲国家的妇女普遍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包括美国妇女,女权运动兴起了。

第三,资本主义政府开始调整政府职能,实施国家干预。国家干预政策垄断组织形成后就出现了。“一战”的时候,开始大规模实施国家干预,工厂原来都是私人的,现在最起码得派驻厂军代表,国家干预你进行生产。

第四,和平主义思潮弥漫,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绥靖政策出现。绥靖政策说穿了就是英法这些大国怕打仗,损失太多了,吓坏了。维多利亚女王60年的积攒,4年全打光了,英国库存的炮弹只够远征军打10天的,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太残酷了。战争把欧洲人打怕了,能不打就不打,对希特勒咱能让就让着点吧,结果你让他不让,他不怕打仗,已经豁出去了。

【第四章 风云再起铁蹄疾(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有个国家叫苏联

十月革命大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打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到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貌似强大的沙皇俄国,充分暴露出了它的弱点。参战以后,俄国经济受到致命打击,工业减产,农业萎缩,交通运输混乱。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这次革命中,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着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停泊在涅瓦河口的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临时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起义胜利。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大会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一切为了前线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