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洪文和周恩来在会上做了两个重要报告,时间加在一起也不到 1 小时,大大短于中共党代会上通常的报告。'270'这次
大会推出了新的领导成员,象征着林彪时代的结束,但并没有提出新的纲领。大会集中在三个议题上:批判林彪、林彪
倒台后的清查运动和 1973 年的经济计划。'271'周恩来的政治报告中有将近一半内容是批林的,经济计划没有谈到具体
内容,因为当时的经济仍处于一片混乱,领导层也无暇为当时的五年计划中还剩下的两年枣1974 年和 1975 年枣
作出具体部署。
十大最重要的变化也许是很多老干部重新回到中央委员会,在邓小平于 1973 年底掌握了更大权力时,他们将为
其提供重要的支持。他们取代了很多在林彪主导的九大上提拔进来的军队干部。在新的中央委员会 191 名委员中,有
40 人是文革期间受过批判又重新工作的老干部。'272'经毛泽东同意回来工作的人中有副总理谭震林,他在淮海战役期间
是邓小平领导下的总前委的司令员之一,曾在 1967 年 2 月毅然站出来批评文革;这些人中还有王震和邓小平。邓小平
过去仅被允许陪同会见外宾,但从 7 月中旬他开始参与会谈。'273'
毛泽东决定提拔王洪文这个既年轻又无经验的造反派头头,老干部们很生气。8 月 21 日十大前夕的最后一次政
治局会议上,老干部们斗胆提出了反对任命王洪文的意见。许世友将军表达了不太敢说话的老干部们的心声,他说,有
周恩来一个副主席就够了。受到压力后他又改口说,可以再加上康生和叶帅。'274'不过毛泽东最后还是坚持己见,任命
了王洪文。文革期间曾在选择要批斗的老干部方面起过阴险作用的康生也得到了任命。不过,另外两个副主席,周恩来
和叶剑英元帅,则是既富有经验又立场温和的领导人。
虽然让周恩来在大会上做政治报告,起草报告的却是江青的两个支持者张春桥和姚文元,九大的重要文件也是由
他们起草的。因此,大会文件虽然批判林彪,但基本肯定了林彪掌权时的九大所取得的左倾成果。事实上,十大之后的
政治局成员仍然受到激进派的控制。十大后的 21 名新政治局委员中有 4 个激进派枣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
他们虽然不是一个一起工作的小团体,但有着相似的观点,后来变成了臭名昭着的「四人帮」。政治局的另一些成员,
包括吴德、陈锡联和纪登奎,虽然算不上激进,却倾向于左派。毛泽东想用「群众代表」枣农民和工人代表枣平衡
那些回到中央委员会的老干部,尽管他承认「他们的思想水平低一些」,但可以依靠群众代表去支持主张继续革命的激
进派。
邓小平有了新的职务,但并没有为他指派具体工作。不过敏锐的政治观察家看得清楚,毛泽东已开始考虑让邓小
平和王洪文一起工作。他派他们一起出去视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相互了解。'275'
批判周恩来:1973 年 11 月12 月
基辛格在 1973 年 2 月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发现,毛对美国以损害中国的利益为代价同苏联合作很不高兴。同年
11 月基辛格再次来到北京时,毛泽东不但对美苏合作有意见,而且不满于周恩来跟美国打交道时太软弱。他在夏天时
严厉批评美国「踩在中国的肩膀上」,想利用中国跟苏联达成协定。1973 年 6 月布列兹尼夫访美并在加州圣克莱门特
市与尼克逊会面,双方共同出席签署《防止核战争协定》的仪式之后,毛泽东的怀疑变得更加严重。中方在布列兹尼夫
访美后立刻向白宫发出正式照会,指责美国帮着苏联表演和平姿态,等于是帮着苏联掩盖它的扩张主义。'276'毛泽东怀
疑,美苏两国达成的协定将使苏联腾出手来把武器瞄准中国,而美国对此不会作任何反应。
毛泽东指责周恩来和外交部太迁就美国,使美国得以利用中国去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他对美国在减少与台湾的交
往、跟中国恢复邦交上无所作为也很生气。尼克逊曾经许下诺言要在 1976 年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但是不管作何解释
(对水门事件的调查削弱了尼克逊的实力,使他无法让国会批准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现在都是在利用中国去改善与
苏联的关系。
基辛格于 1973 年 11 月抵达北京时发现周恩来的权力已被毛泽东大大削弱。周恩来对「现代大儒」(太温和、
不为中国的国家利益而战)这样的指责十分敏感,因此当基辛格说中国仍然受到孔子的影响时,周恩来勃然大怒。据基
辛格的回忆,在他们长达几十个小时的会谈中,周恩来发脾气这是仅有的一次。周恩来显然承受着压力,而「两位小姐」
会向毛泽东汇报他的言行。基辛格到北京时,美国刚任命了安克志(Leonard Unger)为新一届驻台大使,并同意向台
湾提供新的军事技术。这令毛泽东十分恼火。
11 月,基辛格和周恩来会谈了一天之后,周恩来和唐闻生一起去向毛泽东汇报情况。周把基辛格的建议告诉了
毛泽东:如果中国表现出比中日建交模式更大的灵活性,允许华盛顿跟台湾保持(比中日模式中)更近的关系,华盛顿
也许就能得到国会的同意,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时唐闻生对毛说,这听上去像是「两个中国的政策」。'277'
(周恩来后来对基辛格承认:「我们跟主席在一起时,我不敢解释这种说法,她却敢作出解释。」)毛泽东听到周恩来
居然认真看待基辛格的建议,让美国同台湾和大陆都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对周恩来勃然大怒。
基辛格告诉周恩来:「中国核武力的增长是苏联无法接受的。」'278'他还建议设一条热线,以便美中两国在苏联
可能采取行动时能够迅速交换情报。(「弥补你们军队的弱点,延长预警时间。」)周恩来对基辛格说,如果能就分享
情报达成协议,「这对中国有很大帮助」。在基辛格访华最后一天(11 月 14 日)的上午,他们交换了有关分享情报的
文件草稿。'279'
毛泽东听完基辛格和周恩来会谈的汇报后,认为这种建议与苏联在 1950 年代末要为中国提供联合舰队的建议如
出一辙。正是苏联这种建议使毛泽东与苏联绝交,因为他担心向苏联出让权力有损中国的主权。现在在毛泽东看来,周
恩来要向美国出让搜集情报的权力,这将损害中国的独立地位。
江青很会揣摩毛的心情,而且一直在伺机整周恩来。这时她觉得时机已到,便发动了对周的批判,说他喜欢对美
国人低头哈腰。她把周称为「投降派」。'280'毛泽东想让中国外交的腰杆儿更硬,因此也乐意狠批一下周恩来。
基辛格访华后不久,从 1973 年 11 月 25 日到 12 月 5 日,毛泽东组织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系列批周
的会议。林彪死后,毛泽东对日常工作的细节已不感兴趣,但他对批周一事却作了具体部署,包括选哪些人参加,让他
们大体说些什么,为会议定调子等等。在他看来,周恩来差不多已经成了右倾投降主义者。'281'政治局全体成员都被要
求对周进行公开批判。周恩来写了一份详细的检讨,但毛泽东认为不够,要求他再写一份更深入的检查。在 1973 年
11 月这些会议之后,基辛格本来可以再次会见周恩来,但是周恩来表示得很清楚,自己已不被允许与他举行谈判。会
见再也没有进行。
毛让邓小平接手工作:1973 年 12 月
基辛格 11 月访华后,毛泽东为了与美国打交道,转而依靠邓小平这个在对抗苏联时十分坚定的人。1973 年 12
月,邓小平遵照指示参加了政治局批周的会议。无论在法国、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期间还是 1950 年代初在北京一起工作
时,周恩来就像邓小平的兄长。但是毛泽东有理由希望邓小平会和自己而不是周恩来站在一起。邓小平在 1940 年代的
整风运动中就站在毛泽东的一边,周恩来却没有。自从 1931 年邓小平被批为「毛派头子」后,他就一直紧跟毛泽东,
并在 1950 年代得到了毛的重用。1956 年以后邓小平成了党的总书记,他和周恩来的关系在党内事务上有时变得很尴
尬:周恩来在党内排名上高于邓小平,可是他要向负责党内日常事务的邓小平汇报工作和接受指示。'282'周恩来在文革
期间也没有保护邓小平。'283'
邓小平心里很清楚,「两位小姐」会把他在批周会议上的发言汇报给毛主席。会议临近结束时,邓小平对周恩来
说:「你现在的位置离主席只有一步之遥,别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即,而你却是『可望而可即』,希望你自己能够十分警
惕这一点。」'284'这些话表面上并不恶毒,却暗藏杀机。邓小平实际上是在暗示,周恩来想架空毛泽东,篡夺毛的地位。
「两位小姐」把邓小平的发言和态度汇报给毛泽东后,毛非常兴奋,立刻把邓小平叫去谈话。
几天以后,毛泽东召开政治局会议,要求让邓小平成为政治局正式委员和军委委员。毛泽东不报请中央全会批准
就要通过这样的任命,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285'周恩来名义上仍是总理,但邓小平开始参与他跟外国人的会谈。虽
然周恩来的身体条件在七个月后枣即 1974 年 5 月枣仍能允许他坐十几小时的飞机代表中国出席联大会议,但毛泽
东却让邓小平替他去了美国。周恩来为动手术在 1974 年 6 月 1 日住院后,邓小平开始主持接待外宾。'286'
加强军队建设:19711974
林彪坠机身亡后,毛泽东需要确保军队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忠诚。他在林彪坠机之前已经预先采取措施加强了军队
对他的支持以防范林彪。例如,1971 年 8 月他亲自视察了华中和华南地区的部队,公开谈到他和林彪的分歧。他还撤
换了一些军队领导人,削弱了林彪的势力。'287'坠机事件后,政治局中的四名军队干部,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和邱
会作,被要求在十日内表态与林彪划清界限。其实这些人在几天之内便被抓了起来,直到 1980 年代末才得到释放。
毛泽东撤掉彭德怀后,在 1959 年依靠林彪团结部队;同样,林彪死后,他也需要有人来加强中央对军队的领导。
毛泽东先是依靠在军队中德高望重、从不树敌的叶剑英元帅,他比林彪大十岁,没有权力野心(参见本书附录〈邓小平
时代的关键人物〉)。但是在 1973 年底,毛泽东开始依靠手腕更强硬的邓小平去处理中美关系时,他也转而利用邓小
平帮助他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据说,在中共十大后不久,毛泽东为了考验王洪文和邓小平,曾经问过他们,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情况。王洪文
说,主席的革命路线将会继续。邓小平深知各大军区司令员的权力,他说,可能「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毛泽东认为
邓小平的回答更好,同年年底各大军区司令员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对调。'288'
毛泽东在中共十大后不久获悉,刚当上党的副主席的军队领导人李德生在林彪还在世时给他写过效忠信。这件事
让毛泽东大为震惊,他担心其他大军区司令员也可能与林彪的关系过于密切,于是决定对他们进行调换;为了减少他们
调换职位后网罗亲信的风险,他们在调动时不能带走自己的人马。
当毛泽东又发现其他军队领导人写给林彪的一些效忠信后,对曾为林彪工作的北京的领导班子愈发怀疑,于是决
定把跟林彪没有密切关系的军区领导人调到北京。林彪大权在握时邓小平一直在江西,所以毛泽东知道邓小平不可能和
林彪关系密切。他还知道,军队的两个关键领导人枣已被调往渖阳军区的李德生和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一最敏感职
务的陈锡联枣都在邓小平的第二野战军任过职,所以他相信邓小平能够管住他们。
军区司令员大换班后不久,毛泽东宣布他请来了一个军师枣邓小平。他要让邓小平担任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
委员。用他本人的说法:「我想在政治局添一个秘书长,你不要这个头衔,那就当总参谋长吧。」'289'邓小平一向重实
权不重虚名,他客气地谢绝了那些头衔。毛泽东心里清楚,任命邓小平可以让军队上层松一口气,这不仅是因为邓小平
在军队的资历,还因为他们确信邓小平不会进行打击报复。虽然邓小平为了向毛主席表忠心,严厉批评受林彪影响的几
位大军区司令员。但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很清楚邓小平这样做出于无奈。任命邓小平后,并没有明确叶帅和
邓小平两人谁排名在前。但两人相互尊重,在与军区司令员开展工作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在清除林彪对军队影响的同时,毛泽东还在社会上开展了一场批判林彪余党的政治运动。有人发现林彪在读过的
书的页边上写有尊孔的话,于是这场批判林彪和另一个被指责有中庸倾向的人枣周恩来枣的运动,便被称为「批林
批孔」运动。运动以 1974 年的元旦社论作为起点,一直持续了半年。它最初的目标是军队中与林彪关系密切的李德生
等人,但是到了 1 月底,江青开始利用这场运动批判周恩来。除了批林批孔以外,他们还把矛头对准「周公」。周恩来
虽然受到伤害,但他度过了风暴。他继续担任总理,甚至主持批判自己的会议,尽管不再让他主持敏感的中美谈判。
然而就在这场运动前后,毛泽东不时又从煽动者摇身一变成了胸怀大度的人。他指责「两位小姐」在批周时就像
小兵冒充大帅,还批评江青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做得太过火。他甚至对江青说,不要再整人了,她不代表他的观点。
毛还说,她宣称周的问题十分严重、应当叫作党内第十一次路线斗争,这一点是错误的;她说周恩来迫不及待想篡权,
这一点也是错误的。'290'
在 1974 年 7 月 17 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警告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和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