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 >

第14部分

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小平在信中强调说,他认可在 1968 年 6、7 月的自我检讨中所说的所有内容。他再次检讨了 1931 年自己在 
广西离开红七军的错误,另外还承认自己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工作也有缺点,有时候不征求毛主席的意见。他在 1960 
至 1961 年没有消除自己的资本主义思想。他没有有效贯彻毛主席关于抓好在内地建立关系到国防的「三线工业」的工 
作的决定。他也没有在做报告前及时地向主席请示。邓小平承认,文革揭露他的错误是完全应该的。他在信中还试图打 
消毛泽东在一个关键问题上的担忧:他说自己绝不会对文化大革命进行翻案(「再次肯定我对中央的保证,永不翻案」)。 
他表示,他要回到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来。'247' 
邓小平信中所言显然也正是毛泽东想听到的话。1972 年 8 月 14 日,收到邓小平的保证书没过几天,毛泽东就 
向周恩来总理作出书面指示,让他安排邓小平返京。毛泽东再次说,邓小平的问题不同于刘少奇,他没有历史问题,没 
有投降过敌人。此外,邓小平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还为党和国家做过其他一些好事。'248'周恩来在收到毛批 
示的当天就把它转发给了中央委员会。'249'  可是由于毛的妻子江青百般阻挠不让邓小平回来,事情一时没了下文。'250' 
1972 年 9 月,邓小平觉得可以得到更大的自由,便请求走访包括瑞金在内的江西苏维埃老区,并且得到了批准。 
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走出家门。他花了五天时间外出访问,得到省部级领导人规格的接待。邓小平还被允许用两天时间 
探望从 1952 年起就给自己担任机要秘书的王瑞林,王当时在江西进贤县五七干校劳动。后来邓小平返京时,王瑞林也 
被允许回到了原来的岗位。1972 年 12 月 18 日,周恩来问汪东兴和纪登奎,为何还不落实 8 月份毛泽东让邓小平回 
京的指示。他们在 12 月 27 日请示了毛之后答覆说,邓小平可以回京。'251'  一个月后,即 1973 年 1 月,江西省委书记 
白栋材给邓小平带来了这个好消息。2 月 20 日工厂的工人来给邓小平道别后,邓小平与家人乘汽车前往鹰潭,在那儿 
登上了返京的列车。'252'  离开江西时,邓小平说:「我还可以干 20 年。」'253'  确实,一直到 19 年又 8 个月以后,邓小 
平才在党的十四大上退出政治舞台。 
邓小平返京:1973 
让受过批判的人重新担任要职,中共通常的做法是先暗示他已重新得到爱护,这可以使其他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任 
命。邓小平在 1973 年 2 月 22 日从江西回京后并没有立刻得到任命,尽管他在北京的露面已经暗示着他会重新扮演重 
要角色。邓小平回京的消息传开后,他看望了一些故交,但数周时间内既没有出席任何正式会议,也不承担任何工作, 
甚至没有与毛泽东和周恩来见面。 
 
 
毛泽东让周恩来召开了几次政治局会议,商量邓小平将来的工作。文革小组成员张春桥(在接替周恩来的总理职 
务方面,他是邓小平的潜在对手)及其支持者江青强烈反对让邓小平担任要职,但毛泽东坚持让邓小平恢复工作,参加 
党的组织生活。'254'协商的结果是,政治局提议把邓小平安排到国务院的业务组,这是周恩来和副组长李先念手下的一 
个领导小组,在文革动乱期间维持着政府的日常职能;并且允许邓小平参加党的每周例会。'255'  3 月 9 日,周恩来把汇 
报这些决定的文件交给毛泽东并得到了他的批准。文件向邓小平做了传达,同时下发县团级以上党委。'256' 
邓小平回京后与周恩来的第一次会面是在 1973 年 3 月 28 日晚上,在场的还有李先念(参见本书附录〈邓小平 
时代的关键人物〉)和江青。见面结束后,周恩来立刻向毛泽东汇报说,邓小平精神很好,身体也很好,随时准备重新 
工作。次日下午毛泽东便接见了邓小平,这是六年来的第一次。他对邓小平说:「努力工作,保护身体。」邓小平回答 
说,他身体一直很好,这是因为他相信主席,他一直在等候主席的调遣。'257'当晚,周恩来遵照毛的指示主持召开政治 
局会议,会上宣布了要让邓小平担任负责外交的副总理。邓小平不是政治局正式成员,但讨论重大问题时他可以列席政 
治局会议。周恩来给毛写信汇报了政治局的讨论,得到毛的批准后,邓小平便正式上任了。'258' 
1968 年以后邓小平第一次在官方场合露面,是在 1973 年 4 月 12 日为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Prince 
Norodom Sihanouk)举行的宴会上,他以副总理的身分出席。邓小平和其他人表现得若无其事,但有些人向他致意 
时还是很谨慎。这次露面之后,中共干部和外国记者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他将扮演什么角色。'259' 
毛泽东显然要对邓小平委以重任。正如我们所知,邓小平在 1973 年逐渐成为地位更加显赫的领导人,先是获准 
出席最高层的会议,接着成了周恩来的助手,然后在 1973 年 8 月 10 日的中共十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他在证明了自己 
对毛的忠诚以后,12 月又成为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 
作为周恩来的助手,邓小平从 1973 年 4 月开始,陪同周恩来在机场送往迎来,会见了柬埔寨、墨西哥、日本、 
北韩、马里、尼泊尔、刚果、菲律宾、法国、加拿大、澳洲和其他国家的客人。他还参加了一些会见外宾的活动,但尚 
未担负起与他们会谈的工作。'260' 
毛泽东培养王洪文:19731974 
毛泽东像中国的其他年迈的领导人一样,也很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作为接班人。林彪死后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接班 
人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紧迫。毛泽东熟谙千百年来中国统治者如何处理继位的问题,并利用了这些知识谋划自己的战略。 
他的做法是,先不把话说死,对自己的意图给出暗示或信号,静观其变,既维持着自己的大权,又能随时改变主意。从 
1971 年到 1972 年 9 月,他把三个有前途的省级年轻干部调到北京在党中央工作:先是华国锋,然后是王洪文和吴德。 
他在 1972 年底选中了王洪文作为最有前途的人。王洪文是个年轻力壮的造反派,对毛泽东和共产党忠心耿耿。毛泽东 
喜欢他是工人出身,又参过军,有大胆泼辣的领导作风(参见本书附录〈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 
毛泽东知道王洪文缺少领导政府的知识和背景,但他相信王洪文有可靠的左派立场和领导潜力,能够成为中共最 
高领袖的第一人选。事实上,毛泽东开始萌生出这样的想法:让王洪文担任党的领导人,同时物色人选接替周恩来的政 
府首脑一职。 
毛让邓小平协助周恩来 
纵观中国历史,皇帝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之后,往往不再理会朝内衮衮诸臣,只跟内宫善于阿谀奉承的太监打交 
道。林彪死后,毛泽东也很少接见任何干部,包括邓小平在内。他与外界的沟通主要依靠三位女士,一个是随时陪伴于 
他左右的生活秘书张玉凤,还有所谓的「两位小姐」:他的译员唐闻生(「南希」)和他的「外甥女」王海容(其实是 
毛的表兄的孙女)。毛是在自己的专列上与张玉凤相识的,当时她被安排做毛的服务员。张玉凤长得颇具姿色,又有心 
机,政治上也很精明,虽然她没有多少经验,理解不了复杂多变的上层政治。「两位小姐」本来是外交部派去的人,在 
毛泽东接见外宾时做他的助手。毛在接见外宾之前和之后常跟她们交谈,两人也开始逐渐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成了毛 
泽东与外界沟通的联络员。不管她们个人有什么想法,她们在跟外界打交道时别无选择,只能完全效忠于毛泽东,而外 
界也逐渐把她们视为毛泽东左倾思想的代言人。例如毛泽东批判周恩来时,便是由「两位小姐」负责传达毛的意见。当 
毛泽东对周恩来有意见时,这种情况给她们和周的关系造成了严重问题,因为她们实际上成了毛泽东对付周恩来的传声 
 
 
筒,而且毛泽东也期望她们向自己汇报周恩来言行中所有可能的问题。毛在 1973 年患上了葛雷克氏症(又称「肌萎缩 
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直起头来都困难,口齿也不清。1972 年 2 月他曾一度神智昏迷,但九天之后他仍会见了尼克 
逊。他沉溺于中国的文史典籍,但对于他所关心的问题,例如重大人事安排、自己的声望以及各种关系的处理,他仍然 
像过去一样成竹在胸,老谋深算。在这些事上他仍然大权在握,也很会算计如何利用他的联络员。 
过去的皇帝上了年纪后,除了培养继位者,也都十分在意自己的身后事。毛泽东也一向很看重自己的历史地位。 
1945 年他与蒋介石会谈期间曾公布先前在 1936 年写下的〈沁园春?雪〉一词,后来成为他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诗中 
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接下来他又说:「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以妄自尊大和权力欲而论,他在世界领袖中堪称翘楚。在达到权力顶点时他参与各种领域的活动, 
但随着健康状况的下降和年岁增高,他开始更加关心自己的历史地位以及能够维护他的遗产的接班人。 
在世界领袖中毛泽东同样堪称翘楚的另一件事是,他生性多疑,总觉得有人要阴谋篡权。但是,他对周恩来的疑 
虑也并非毫无道理,他害怕周恩来如果活得比他长,会抛弃他的阶级斗争和不断革命的事业,贬低他在这个时期党的历 
史上的光辉地位。'261'周恩来在领导政府和外交工作方面能力非凡,记忆力过人,是当时几乎不可缺少的人物,尤其是 
在恢复中国与美国和西方各国关系方面。高层人士都知道,毛泽东不喜欢周,但又离不开周。1930 年代周恩来在上海 
工作时,培养了一批为他工作的内部谍报人员,这些人的身分一直保密,而且仍然效忠于周恩来,毛泽东对于除掉这样 
一个掌握着如此巨大的秘密支持者网络的人是有所顾虑的。周恩来不同于刘少奇和林彪,他多年来一向谨小慎微,唯恐 
威胁到毛的权力。但是到了 1973 年,虽然没有人公开说,毛泽东还是不难察觉很多高级干部认为周恩来是个好领导枣 
他竭力维持秩序,关心别人,尽量减轻坏领导的狂热计划带来的后果。 
毛与周的问题不是担心周恩来有可能篡权,而是周的声望超过自己的声望,还有就是他同美国打交道时可能太软 
弱。一旦周恩来活得比毛长,这些问题会变得尤其严重。因此,当唐闻生和王海容向毛泽东汇报国外媒体充斥着对「周 
恩来改善美中关系的外交政策」的赞扬时,毛面露不豫之色:'262'那本是我毛泽东的外交政策,不是他周恩来的。此后, 
毛便想办法削弱周的威望,他要确保当周恩来的癌症恶化时,接班的人忠实于他而不是周。'263' 
尽管毛泽东妄自尊大,偏听偏信,犯下各种路线错误,但他的部下也承认,他不但是大战略家,而且有发现人才 
的眼力。被毛泽东看上的另一个政治领导人证明了自己能够娴熟处理包括外交事务在内的大量复杂问题,此人便是邓小 
平。'264'  半个世纪以前邓小平在法国时,就和他的上级周恩来有密切的工作关系。但是 1930 年代初邓小平在赣南苏区 
又与毛结下不解之缘,他在后来的岁月得到提拔,也因为他是毛而不是周的人。'265'  周恩来在 1973 年处理着大量异常 
复杂的外交政策问题,使邓小平在这年春天成为周恩来的助手后获益匪浅。毛泽东在 1960 年代曾因邓小平疏远自己亲 
近刘少奇而对他感到失望,所以他有理由怀疑,假如对邓小平委以重任,邓会不会像文革前的几年那样,不再那么听他 
的话,而是跟着周恩来走?他会不会批判文革,撤掉毛泽东任命的关键人物,让毛的错误任由历史评说?'266'  整个 1973 
年,毛泽东一直紧盯着邓小平的表现。 
中共十大:1973 年 8 月 
1973 年 8 月 24 日至 28 日召开了中共十大。虽然毛泽东主持了大会,却是他自 1949 年以来第一次因病情加 
重没有亲自讲话的党代表大会。毛在大会闭幕时无法起身,要等到代表们离开大会堂之后他才离去,以免让人看出他的 
行动已是多么不便。他仍保留着决定大方向和重要人事任免的权力,但是由于他的病情,代表们不可能不想到接班问题。 
按照惯例在大会之后立刻召开的宣布人事任免的一中全会,也因健康不济,毛泽东宣布缺席。从此后,毛不再参加任何 
中央全会。 
时年 38 岁的王洪文在中共十大上平步青云,向国内外的政治领袖们表明了毛泽东已选定他作为接替自己的中共 
首脑的主要候选人。'267'王洪文的重要地位在两个月前他被任命为选举筹备委员会主任时业已凸显,因为新的中央委员 
都要由这个机构提名。他还被委派准备新党章,在大会上做有关新党章的报告,这曾是邓小平在 1956 年中共八大上负 
责的工作,当时他也是准备接毛泽东党的领袖的班的最有前途的候选人。'268'在十届一中全会上,王洪文又被任命为党 
的副主席,排名仅在毛、周之后。其他领导人以及外国的外交官和媒体也开始把他视为毛泽东最可能的接班人。'269' 
邓小平在中共十大上的角色无法与王洪文相比。他重新当选中央委员,但并没有扮演领导角色。十大的目的是为 
了在林彪死后组成新的领导班子和清除林彪余党,因此与正常的党代会相比开得十分匆忙。大会不像 1956 年的八大那 
 
 
样对所讨论的问题作了全面总结,甚至也不如林彪扮演主角的九大。与为期 24 天的九大相比,十大的会期只有 5 天, 
王洪文和周恩来在会上做了两个重要报告,时间加在一起也不到 1 小时,大大短于中共党代会上通常的报告。'270'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