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魂断大明 >

第274部分

魂断大明-第274部分

小说: 魂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有胆气者一人点放,选手疾者一人安火线,选便利者一人装火『药』,一人装大小铅子,再选有力者专管捅炮二人,一炮共八人,余三人捉马骡看苗头及点放,二人在营前不动,装完候放之炮,在见放炮后之左安火线装火『药』铅子,三人在装完候放炮之后,放过候装之炮,在装炮三人之后各专一事不许错『乱』,各按方位不许那动,轮流装替更番打放庶循环不绝。每朋布『药』袋一筒,木马二十筒,皮条串带装火『药』之人司之,大小铅子袋一筒,木手捶一柄,铁通杖一根,皮条串带装铅子之人司之,火线袋一筒,铁锥二把,小刀一把,皮条串带安火线之人司之,火绳点放之人司之,支炮木马厚薄不等三四十筒,皮条串带看苗头之人司之,平居‘稽’查庶临事无误。
这个三眼枪在南方不大适用,所以普遍的南方军队对着三眼枪并无什么好感,倒是北方军队对三眼枪评价很高 。
一遍置火器,务教战守。臣闻中国御夷,火器为最。顾火器之制非一,火器分战守用,其利去具害也。其击之最远者,可以守也。其发之最便者,可以战也。近该守备黄道、册开建造大将军神铳送营看验,该营验放得神铳一发,五里当者一齐碎裂,此最可以守者。凡守营守城大举冲击,似不可缺。又臣同督臣李言恭看议得佛郎机一具,内有子铳,屡发不热,亦非他铳可比。又诸将议得如边军之三眼枪,次如京营之夹把枪,最可利于战者。他如毒虎飞炮、灭虏炮、涌珠炮、连珠炮之类,须择的可用者,方可随宜教习。乞敕部议行令京营各边,各该建造大将军神铳,务觅原匠,造令工致。其三眼枪、佛郎机,次及夹把枪各利战利守火器,尤乞严行京边,重加教习,俾人人熟惯,处处得力。如一营三千,除一千奇兵,精习骑『射』,可堵可伏外。其二千火器悉练,并可对敌庶神武克振,而兵威足扬矣。伏乞圣裁。
北方军队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都对鸟铳存有偏见,不承认鸟铳比火门枪强,比如宋应星:“议攻战之势,说者谓倭之鸟铳我难障蔽,倭之利刃我难架隔,然我之快枪、三眼枪及诸神器,岂不能当鸟铳?倭纯熟,故称利,我生熟相半,故称钝,原非火器之不相敌也。”
北方军队少用鸟铳有一个原因,就是鸟铳『操』作繁琐:”北兵不耐烦剧,执称快枪三眼铳便利过于鸟铳,教场中打靶,鸟铳命中十倍快枪,五倍弓矢,犹自不服。”此戚少保语也。
下文为一些北兵为何不用鸟铳的资料,在明朝时,科技的传播是很慢的,尤其是中国这种大国,因此当时中国“南方有鸟嘴致胜,北边有(三眼)闷棍破敌之说”。
明代火器空前发达,品类繁多。其中鸟铳,又称鸟嘴铳,或鸟嘴木铳,当时刚刚引入中国不久,是正在普及使用的轻型火器,作战效能最佳: 佛郎机子母炮、快抢、鸟嘴铳,皆出嘉靖间。鸟嘴铳最后出,而最猛利。以铜铁为管,木橐承之,中贮铅弹,所击人马洞穿。其点放之法,一如弩牙发机。两手握管,手不动,而『药』线已燃。其管背施雌雄二臬,以目对臬,以臬对所欲击之人,三相直而后发,拟人眉鼻,无不着者。捷于神枪,而准于快抢。火技至此而极。
好的鸟铳,如果使用得当,能够发挥很大作用;若是技术低劣或是制作粗糙,却不但无益,反而不如弓箭等传统冷兵器: 鸟铳固优于矢,但铳精则胜于用矢。铳具不如式,习之不精,反不如矢,而让敌以长技矣。……火器尤为误事。或向天而打,或手向前放铳而头已回顾走路。或先将铅子衔口中,忙『乱』装铳,忘子在口,顺气咽入腹中。或忘入铅子,或先下铅子,而后入『药』。或子小口大,照打时铳口一低,铅子流出。或装毕而火绳落地,为湿气所灭。或持线自龘焚其『药』。十铳之中,仅有六七铳发出;六七之中,仅有二三中耳。此盖百战中面见熟试而知之也。难矣哉!是在为将者反其弊而严其教比以转移之也。 那么,各地制作鸟铳的水平,以及南北士卒使用鸟铳的技能,究竟如何呢?戚继光有如下论述:鸟铳一技,乃战虏长器。北人不习,北匠造亦不如法。此为南兵惯熟,尤不可已者。如得旧练南兵万数,先教成一营,以为师范,分发旧曰彀中材官,以练北兵,功省而效倍矣。
按照前引戚继光的说法,不仅北方兵士不善于使用鸟铳,北方工匠也不善于制作鸟铳。北方工匠制作技艺之差,就连京师制作的鸟铳也都粗恶不堪,嘉靖年间唐顺之在兵部郎中任上核查蓟镇兵籍时曾谈到:往年京师亦尝造数百管,其炼铸既苦恶,而又无能用之者,是以遂为虚器。
浙江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不仅兵士娴于运用鸟铳作战,而且浙江工匠制作的鸟铳,在全国也最为精良。所以,唐顺之向朝廷提出:“请令东南军门,取其精者数十管,而与善点放者数人至京师,陛下令大臣阅试之,使知有此器而不用,以保全虏人之腰领,其亦可惜也。”
这种鸟铳制作工艺水平的差距,首先是基于明代手工业技术水准的地域差异。明朝嘉靖、万历间的官员张瀚,曾宦游南北各地四十馀载。他在经过实际观察对比后,概括指出: 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故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夥,浙、直次之。可见包括浙江在内的东南地区,其工匠技艺的总体水平,要远远高于北方。在工匠普遍精于制作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殊历史因缘,促成了浙江鸟铳独步天下的局面。这就是鸟铳本来为日本制造的火器,“嘉靖间日本犯浙,倭奴被擒,得其器,遂使传造焉。”因得地利之先,浙江成为全国最早获取并仿造、使用鸟铳的地方,鸟铳从此才在中国军队中逐渐流行。浙江的工匠由于最早接触并掌握了鸟铳的制作技术,所以其制作技艺,才会大大领先于其他地区,从而为浙江士兵得心应手地使用鸟铳,提供了最好的装备保障。
当火绳枪发展成熟,明军也迅速的列装了火绳枪——鸟铳。但是此时,三眼铳依旧存在与明军装备序列里。但是终明一代,鸟铳始终没能完全替换这些正常来说应该被淘汰的武器。而一支军队不可能连续百年装备被如今评价“只是听个响”的摆设用武器,却拒绝使用常人看来应该装备的武器。这种看似不合理的情况,其实是由当时北方工匠不善于制作鸟铳造成的。
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南军:“臣路上见南兵来到,皆是步军,所持器械,皆敏捷,多带倭铳筒,火炮诸具。其人皆轻锐,所著巾履,与辽东北京之人不同。”(朝鲜史书《李朝实录》)所谓倭铳筒就是日本铁炮了。 南军哨兵也用三眼铳,不过是当号炮报警用的,戚家军就是这样用三眼铳。
********************************************
对于三眼枪明朝的一些高官认为应该淘汰。 就连明朝的火器大家赵士祯、军事家戚继光都这么认为。
在赵士祯遇到一百余岁的道人之前,与戚继光一样,他也是认为火门枪应该淘汰。
最初版本的《神器谱》中云: 上古制人于百步之外,惟恃弓矢,谓之长兵。战国时,始有弩箭、驳石,不过等于弓矢。自置铳用『药』,以弹『射』人,则弓龘弩、驳石失其为利矣。兵法有驱祝融以攻敌者,而制未甚详。观其缘风上下,纵发燔毁,似非近日之铳。宋、元间方有用之者,至我国初始备。然行军战阵随带便利,亦不过神枪、快枪、夹把、三眼、子母诸器。自鸟铳流传中国,则诸器又失其为利矣。诸器一手持柄,一手燃『药』,未及审固,弹已先出。高底'低'远近,多不自由。鸟铳后有照门,前有照星,机发弹出,两手不动。对准毫厘,命中方寸,兼之筒长气聚,更能致远摧坚。
北方马上用三眼铳以御虏骑,虏颇畏之。然放毕举以博击,头重起艰,利害相半,兼之甚难讨准,往往虚发;因变其制,用照星短床,后尾钩着带鞓带,左手执铳对敌,右手悬刀燃火,放毕为盾,举刀迎敌,马上可备出奇摧坚,步下极便伏路急击,名曰“翼虎”。(这两段话常被人用来黑三眼铳) 。
以上可以看出,在明朝尤其后来大炮、火枪等先进武器相继发明、传入中国后,三眼枪使用并不多,再从当时的枪管制作技术与火『药』的威力来看,三只虎钺(三眼枪在明初的名称)并不能成为主战火器,若它真的在文皇帝三犁虏庭起作用的话,它应该是配合神机箭、一窝蜂等火箭来杀伤企图冲击或骑『射』搔扰步兵方阵的虏骑。由于它能连发,神机营的火器骑兵应该多用三只虎钺。但机翼虎是翼虎铳的改进型,为了方便瞄准,将平行并列的铳筒整合成三棱形,可旋转。有三眼铳之便,又有  鸟铳之准。步兵和骑兵都可使用的短铳。每铳筒长一尺三、四寸。铳筒上有准星照门,使用火『药』二钱及一钱五分的铅弹。为增加装弹的效率,其火『药』罐为三颈设计(左下图),可以同步为三个铳筒装填火『药』,加快装弹速度。用之于百步之内为宜。步下:三十步方能透甲。马上:二三十步方能命中。好在明朝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朝代,三眼枪虽有缺陷,但也并非一无是处,经过后代不懈的改进,改进后的三眼枪:
新改马步相宜三眼枪形。马上:长四尺四寸。步下:长五尺五寸。重七斤。
杆形:三面作槽以纳铳筒。筒形:筒俱有螺丝底。每筒长一尺三寸,重十三两。有把箍,腰箍,铁箍头,钢刀等零件。
即前图马上三眼枪,欲便于边方制造,以故分拆其事件图式于后。此器亦我中国常用之器,详细具图者盖缘边方不知金火之『性』,不知炼铁求精,一遇炸膛,归咎筒薄,渐渐加厚,厚则自然沉重,因重求轻,不得不短,因而尽失旧制。兹以木床隔开三筒,不致快热,炼精铁为筒,使得长而且轻,再加锋刀,可作铁兵。变通以求适用,欲边兵易知易习。步下放毕用俞家棍使法,马上或用大刀使法,或用玄女棱使法俱便。 一、三眼枪后用剑刃、铁箍,更可作枪刀,作锤棒。两头相称,落有力而起又便,入巢极妙。将枪头改装在木柄尾并不是赵士祯首创,《皇明经世文编》在‘百出先锋炮’一文中云:近者三眼枪制亦如此以代銕枪之。用远击近剌。其用博矣。
合机铳全形:铳带床共长五尺,筒长三尺三寸,重七斤半。用之城守并车上舟中,长四尺,阴阳二机,阳发火,阴启门,对准之时,即有大风,不怕吹散门『药』,中国南北将臣若肯究心则海上塞外自此鸟铳无有临时不发之患矣,铳筒长短大小如噜密。
床形前类噜密后类轩辕,空白处是机房。机的组成:盖机铜板,长九寸四分,上半节阔一寸三分,中七分,下一寸一分,中眼机钉于此,下眼乃受螺蛳捎处。机盖、火轮、阴机、阳机、总机、开合形腰箍。
赵士祯对三眼枪的火力与格斗能力也是欣赏的,但三眼枪却有精度差、『射』程近、装弹慢的缺点,因此他发明了迅雷铳,但他却发现迅雷铳过于笨重,不利于当长枪刺敌,且装弹速度更慢,因此他不得不缩短枪管,将枪管减为三管,盾牌也去掉,用三颈火『药』罐加快装弹速度,但不知为何将枪机改为可拆装,可能是北方胡骑常常密集冲锋,即使不用枪机,三神铳也有不错的命中率。改进后的三眼枪,一直到明朝崇祯年间还在使用。
第17卷 737章:又见燕军
真定,长生殿外的一家小店。
“萧大人,你听说了吗?“纪纲抿着茶杯的普洱茶谨慎的问道。纪纲虽是山东人,但对云南的普洱茶情有独钟,普洱茶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让这个山东人很是喜爱,说起来,这普洱茶的名字还一段来历,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名震国内外,三国时期更是有“武侯遗种”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到了现在云南勐海县的南糯山。然而当地兄弟民族之一的基诺族,深信武侯值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从此普洱茶便成了云南独特的茶叶而闻名天下。
纪纲见萧琴没答话,忍不住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方才砸砸嘴巴,道:“萧大人,就在昨夜,燕王夜袭了莫州,莫州守将潘忠被燕王大将谭渊斩杀于马下,燕王趁机占领了莫州,如今雄县、莫州均被燕王占领,以我看,燕王下一步就是真定了!“
萧琴望了望真定府,自言自语道:“如今燕王攻下雄县、莫州,接下来定会攻打真定,不知耿炳文如此应对呢?”
纪纲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二人齐将双眼望向了真定府。
真定府的大门敞开,耿炳文独自坐在了长椅上,今日接到莫州被破,潘忠被杀的消息的时候,这位两朝老将顿时惊得呆住了,随即一股巨大的不安迅速涌上了他的心头,他虽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什么样的战况他都见过,但眼前的这个战局却让他惊讶不已,他没想到燕军竟然这么快就攻下了雄县、莫州!雄县、莫州共有近四万人,兵力不可谓不雄厚。且这些兵士都是他自京城调来的精锐之师,绝非是那些地方游散的军队可以比拟的,耿炳文自奉建文帝之命北伐燕王后,便开始布置,雄县、莫州离真定不过数十里,他派遣重兵把守,起目的就是以真定、雄县、莫州成一个品字形,相互成为犄角,故而耿炳文一直视此二城为自己臂膀,也是他北伐的燕王的先锋之师。如今燕王只不过以区区三万新建人马,攻下了雄县、莫州。彻底打破了他的计划,这让这个征战多年的老将也为燕军的骁勇善战惊心不已。
耿炳文虽心惊不已,但他毕竟乃是征战多年的老将,略一思索便冷静了下来,眼前的局势,燕军打下莫州,北平以南就只剩下河间徐凯和真定的自己了。真定有十三万大军,以燕军目前三万兵力的实力,无论如何也不敢打真定,这样看来,他攻下雄县、莫州,下一个目标定是徐凯了。徐凯镇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