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唐朝笔记 >

第65部分

唐朝笔记-第65部分

小说: 唐朝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贞慎看鲁氏态度淡下来,拱手再次道歉,然后退了回去。

他并没有回自己的马车,而是站在对面路边看众人修马车,不时催促两声或是看看鲁氏一行人。

十二娘拉了拉头上的斗篷帽子,对鲁氏说:“这个崔贞慎应该是太子少师崔敦礼之孙。”

“哦?”鲁氏有些惊讶,问道,“十二娘认识他?”

十二娘摇头,说:“只是听人说他花了三千钱给崔老夫人买了一株牡丹贺寿,所以记下了。”

鲁氏也听人说起过,只是没放在心上,记得不真切。

“原来是他。”

十一娘闻言多看了崔贞慎两眼,正巧与崔贞慎碰了个对眼,只见崔贞慎冲她作揖,闹的十一娘十分不好意思,立即转过身,用背对着他。

鲁氏走过去,挡住几分,脸上的神情变的如寒冬一般覆上了冰霜。

车修好了,众人浑身冰凉的重新坐上车,急忙赶路离去。

崔贞慎站在路边目送她们,待车走远了,问身边的小厮道:“可打听清楚了?是什么人家?”

小厮机灵的说道:“是门下省侍诏王福郊家的马车,仆妇喊那娘子为大少夫人,是王家长媳,宣义郎鲁振中的长女。”

崔贞慎追问道:“那两位小娘子呢?”

“这……”小厮为难的说,“还未来得及打探清楚,不过应该是王家的女儿。”

崔贞慎若有所思的说:“王家……我记得六姑姑与王家走的近,六姑姑今天会回府吧?”

小厮忙说:“那是自然,估摸着现在应该到了。”

崔贞慎弯唇一笑,跳上马车,说:“快,速速回府”

他的六姑姑周崔氏,恰与元娘交好,正是那位在梓哥儿满月酒上,帮十二娘造势凑趣的那位周夫人。

周夫人回门时被侄儿缠住,说他早上撞了王家鲁氏的马车,托她帮他赔个不是,另问问与鲁氏同行的两位小娘子是谁。

周夫人的食指戳上崔贞慎的脑门,训道:“你这孩子忒调皮了,王家家风严禁,岂是你能胡闹的你老实说,是不是故意撞的人家马车?”

崔贞慎嬉笑着说:“姑姑,我真不是故意的,就是听那车厢中传出一管好声音,让车夫靠近一点,好听清楚一些,岂料撞上了。”

周夫人斜眼瞧着侄儿,问道:“撞上之后呢?见着了?”

崔贞慎连忙点头,笑着说:“见着了,明丽动人……”

瞧他依然有些回味的神情,周夫人收敛起玩笑的心情,说:“慎郎,王家的女儿虽然清貴,可是身份低了些,你母亲不会同意的。”

他祖父封了固安县公,曾是权倾朝野的宰相,年迈之后请退,被皇上封了太子少师,可见其重视程度。而他父亲现任正五品定襄都督府司马,前景广阔。

崔贞慎的兴致低了几分,说:“我也没想怎样……姑姑就先帮我问问,总要让我知道她究竟是谁。”

周夫人看侄儿一片痴情,叮嘱道:“我帮你问问也可以,只是你不许妄为,更不可唐突别人。”

崔贞慎见姑姑同意,连忙说:“谢谢姑姑。我前儿从奶奶那里得了一块上好的玉砚,表弟正在启蒙,姑姑带回去给他用正好”

周夫人笑着受了礼,说:“瞧你这灵活样,就是不学好”

周夫人过了几日,寻了个借口上门找元娘,与她商量正月十五一起去拜王母娘娘,保佑孩子健康长大,元娘自然同意。

两人闲话间说起家常,就说到了撞车事故上。鲁氏是个极负责的人,初三回来之后就跟元娘说起了这个事,元娘当时没多想,只是怕妹妹吹风受凉,后来见两人没事,就把此事忘了。现在听周夫人专程说起,心思就活络起来。

元娘惊讶的说:“哎呀,原来是你侄儿的车,这真是巧了,只是件小事,还让你记挂着。”

周夫人就笑着说:“听慎郎说当时车上坐了你的大嫂,及两个孩子还有两个小娘子,让这一车人站在街头吹风,心里别提多愧疚了。”转而又问道:“那两个小娘子可是柔娘和萍娘?”


第一百二二章 观灯【二更】

【这章是为书友“红豆牛奶冰”打赏的和氏璧加更,前几天就该加了,工作忙一直拖到今天,嘿嘿,抱歉啦~~】

崔家的门第高,元娘以前不曾动过崔家的心思,但此时崔家主动问来了,让她格外惊喜。

她对周夫人解释道:“不是柔娘和萍娘,那是我娘家的两个妹妹,十一娘和十二娘,跟着大嫂一起去串门的。”

周夫人听了觉得非常意外,哪想得到鲁氏带的是高家的姑娘?想到问到正主跟前了,索性敞开问道:“妹妹别怪我唐突,我听慎郎说其中有个女孩儿的曲子唱的格外好,不知是哪一个?”

元娘笑着说:“应该是我的胞妹十一娘,她自小嗓子好,我母亲专门给她请了师傅调教,琴谈的不错,也能唱两首。哎,这孩子,出门也不安分,真是的……”

周夫人忙客气说:“不怪她,是慎郎鲁莽,冲撞了她们。”

说了几句,周夫人有些坐不住,匆匆告辞回去了。元娘也赶紧去娉婷小楼找十一娘细谈。

周夫人找到了嫂嫂崔夫人,又命人把崔贞慎喊了过来,把此事说了。

岂料崔夫人是个厉害脾气的,也不心疼崔贞慎,当即拿起台几上的拂尘打到他的腰上,训道:“小小年纪不学好,倒学会勾搭小娘子了给我到院子里跪着去”

崔贞慎一双眼睛瞅着周夫人,周夫人连忙说:“哎呀,大嫂,这是两个孩子的缘分,也不怪慎郎无礼。再说这还没过完年呢,真有错等到年后再罚他也不迟。”

崔夫人一是气崔贞慎不稳重,二是气小姑子瞒着她先去打听了消息,儿子的婚事自然由她说的算,老夫人尚未插手,小姑子却先行一步,怎叫她不生气?

但碍于姑嫂的情面,又顾及崔家的颜面,怕在外面闹个没脸,便忍着气让儿子下去,其后问周夫人道:“那小娘子究竟是什么情况,你同我好好说说。”

周夫人急忙说:“高家祖上是开隋九老之一的大元帅高颖,再往上头追溯,跟咱们太爷是同僚。这十一娘的父亲是高大元帅的长孙,现任五品下府折冲都尉,十一娘是他的嫡次女,她姐姐嫁给了门下省侍诏王大人的次子。”

两家都是从北周至隋,乃至唐朝的显贵家族,而双方孩子的父亲一个是五品下府折冲都尉,一方是五品定襄都督府司马,比较相当。但最大的差别在于上一辈的地位不同,崔老爷是太子少师,而高家在上一辈已经落没了。

崔夫人思量道:“高家门第虽然渊源,但现今不比从前,我还是想找个跟咱们相当的,免得委屈了慎郎。”

周夫人笑着说:“这事自然是大嫂拿主意,只是慎郎到我跟前打听,我原本想着旁敲侧击问一问,谁知问了高元娘那么巧就是她的妹妹。这事瞒不住,她家指不定怎么想,所以来跟嫂嫂说一说。”

言下之意就是说女方已经知道了,不管崔夫人满不满意这门亲事,都不能没下文,好歹要把这件事圆过去。

崔夫人只好说:“你不是跟高元娘越好十五去拜王母娘娘吗?我那天随你一起去,你让她把十一娘也带着我瞧瞧。”

得了她的音,周夫人很高兴,她能给元娘一个交代了。不管事情成不成,她不会在元娘面前丢脸。

走之前她不忘说:“其实我瞧着慎郎眼光挺不错,高老爷如今在波斯外放,那边本就动荡,随便立个什么功,到时候回来定会升迁,跟大哥在军中有个照顾,多好。”

她这句话倒是说到了崔夫人的心坎上。她丈夫在定襄外放当官有两年了,再过几年也该挪动一下。她想让公公想些办法把丈夫弄回长安,到时候亲家若能与崔家互相扶持,倒是好的。

元娘得了周夫人的消息,要带十一娘去上香。十一娘也不是不开情窍的小丫头,元娘前后问了两次,她自然知道与崔贞慎有关,扭捏的不行。

去上香前一晚,她跑到十二娘床上与她同睡,说着心里话:“以前总觉得说亲嫁人离我们很远,我还可以在家玩几年,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眼前,我好怕啊……”

十二娘安慰道:“不要怕,明天只是去见一见,有大姐在呢。”

“嗯。”十一娘声音细若蚊蝇的说,“你说,要是我真的与他……我该怎么办呀?”

十二娘这两天也想过,十一娘若真能嫁入崔家,门第背景绝对是好的,至少高夫人和元娘绝对不会反对。而且崔贞慎的长相她们见过,不仅不丑还有些俊秀,只是不知他品行如何。

与十一娘说着话,两人渐渐入睡。

第二天元娘亲自来帮十一娘梳妆打扮,带着她出门了。

吃过中饭,王励、王勃、柔娘、萍娘来约十二娘上街玩,十二娘见柔娘她们都去,一人待着无聊,也答应出去玩。

因八皇子李旦的出生,这一年的元宵节格外热闹。

坐在车上,王励不听的说着:“从昨日起,城里就开始日夜歌舞,戏台有八里长,听说今晚的灯市中有五万盏花灯,还在宫门前搭了巨型灯楼呢”

纵使在后世,十二娘也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庆典,与他们一样兴致高昂。

灯市及戏台起于东市,经务本、光禄、太平、延寿四坊,止于西市。一路上处处张灯结彩,车流涌动,蔚为壮观

到了东市门口,因为路上太挤,众人只好弃车步行,王励王勃两人一前一后护着三个妹妹往里走,慢慢逛下去。

待走累了,众人准备寻个饭馆坐下吃饭,等到晚上继续看花灯,可谁知出来玩的人太多,到处都满座,一连寻了四家也没有空位。

正发愁着,笔洗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我家十郎在仙客来二楼,请诸位上去。”

十二娘仰头一看,姚元崇果真双手撑着窗沿站在楼上向他们招手。

挤上楼,进到包间正要打招呼,却见里面还坐着两个人,沛王和房玉馨

对于这个组合,十二娘有说不出的惊讶。

王勃遇见旧主,稍觉得尴尬,但沛王待他不错,且当时出面为他求情,于是恭敬的上前行礼。

王励、柔娘、萍娘三人见他们脸色不对,也拘谨下来,经介绍之后,虽然意外,但并不慌乱,礼貌的行礼拜见后,众人依次落座,颇显王家大气的家风。

“本王听说灯市非常热闹,出来看看。现在正要赶进宫里参加筵席,这包间就留给你们吧。”

众人起身与他道别,门口的数名便衣护卫拥着他离开了,气氛也随之轻松了几分。

十二娘看着双颊布满红云的房玉馨,思考着该不该询问。不问的话,她对他们的组合实在好奇,问的话又显得多事了一些。

正犹豫着,房家的丫鬟前来请房玉馨回家,她红着脸站起来与大家道别,临走时对十二娘说:“咱们好些日子没见,明日去馆里,我有很多话跟你和嘉娘说。”

十二娘笑着点头,送她下楼。

姚元崇留了下来,命人收拾桌面,重新布了酒席。

王勃与他聊起姚都督进京的事情,姚元崇抱怨道:“我爹在官驿里歇着不想动,就让我陪着吐蕃赞普和他的小儿子,今日去大昭寺,明日去曲江池,再择个日子去城外转一转。这冰天雪地的,我就没吃过一顿热饭,总陪着他们到处跑。好不容易今日得了沛王的传召,我才脱了身。”

众人听他说的有意思,一会儿问吐蕃人长的什么样,一会儿问他们说不说官话,席间热闹极了。

十二娘知道吐蕃人就是藏族人,并不是十分好奇,所以专心吃着东西,喝着热汤,想着馨娘脸上那诡异的红云是怎么回事。

窗外夜幕降临,灯笼都点起来了,灯火璀璨,十二娘的心思也就飘出去了。

姚元崇看天色不早,对众人说:“咱们上街看灯吧。”

众人纷纷起身,收拾整理了一下就往外走去。

街上人真多,平时宵禁不能上街,现在过节夜放,似乎全城的人倾巢而出了。

三个男生护着三个女生随着人流一边看灯一边走,姚元崇与十二娘走到了一起。

“一段时日不见,你的话怎么变少了?”街上太吵闹,姚元崇微微低下头在十二娘耳边问道。

十二娘搓了搓手,说:“没有啊,大概是太吵了,反而不知道说什么。”

姚元崇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木雕的坠子,正面是释迦牟尼佛像,背面的云纹中刻了一个“芸”字,下面装饰着半尺长的大红流苏,十分好看。

“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吧?这个送给你,在大昭寺开过光的,可以避邪免祸。”

“谢谢你”十二娘十分惊喜,她没料到姚元崇连这个都记得。

接过坠子,十二娘直接把坠子系在腰上,用来压裙摆正好。

姚元崇见十二娘又笑了,心中舒畅了不少,遂与他念叨起家常。走在前面几步的王勃偶有回头,听见他们说笑,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可又觉得他们与往常一样,也不知自己心中是什么在作祟。

且观且行,柔娘和萍娘在前面的一处灯笼小摊上停下,挑选起灯笼。

王勃回头问十二娘:“你要不要买一个?”

十二娘凑上来,说:“我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王勃挑了一个精致的八角宫灯给十二娘,说:“我瞧这个做的不错。”

姚元崇却在角落里拿了一个做功一般的小狗模样的灯笼,说:“我觉得这个适合十二娘。”

十二娘看了噗哧一笑,却又不得不承认姚元崇说的对,谁叫她属狗呢

她接过姚元崇手中的灯笼,向老板付了铜板,王勃默默把八角宫灯放回原处,手心空落落的。

第一百二三章 意外

在东市逛了一圈,众人随着人流往朱雀门走去,那里有巨型灯楼,听说皇上会登城门与民同庆。

十二娘等人走到的时候,时间有点晚,她没看到天子与万民齐欢的场面,但广达二十间,高一百五十尺的灯楼让她大开眼界,金光璀璨不亚于后世的灯光表演。

十二娘看的正起劲,后腰突然被拥挤的人群撞了一下,站在她身边的王勃顺势扶住她,而姚元崇则伸手向斜前方抓去。

见姚元崇抓住那人就要往地上按,十二娘忙说:“我没事,只是轻轻撞了一下。”

姚元崇却不松手,从那人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扔回给十二娘。

十二娘接住之后大惊,她的如意葫芦袋竟然被偷了,幸好姚元崇机敏,被他发现了

如意葫芦袋是个空间法宝,里面装着十二娘去年卖花赚的所有钱,更重要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