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邪君的奴婢皇妃 作者:水中的浮萍 >

第152部分

邪君的奴婢皇妃 作者:水中的浮萍-第152部分

小说: 邪君的奴婢皇妃 作者:水中的浮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能教养孩子,做善事,又能挣钱,官府告示一贴出,到孤儿院应聘的民间艺人排起了长队。
为皇后善举感动,有些会武功的江湖人士竟然分文不收,定时到孤儿院教授孩子们武功。
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还能学习各种自己感兴趣技艺,各地孤儿院这些曾经流浪街头乞讨,乞讨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抢的孩子们在皇后,在各方人士的关爱下,快乐,开心的生活着。
那些家有孩子的父母羡慕孤儿院孩子们的待遇,竟把孩子带离家乡,让他(她)在外地街头流浪。因为皇后的感召,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很关心那些街头的流浪孤儿。只要看到有流浪的孤儿都会主动上前询问,送到当地孤儿院。虽然父母这么做是为了让自家孩子到孤儿院吃现成的,享受着良好的教育,但是孤儿院也不是那么随随便便就好进去的,若是被查出,这些做父母的是要被惩罚的。不过若真是家中困难,孤儿院的院长和受皇后嘱托,监督,协助院长把孤儿院管好的在当地军队任职的,原黑衣卫侍卫和他们的妻子也会在商议后,按皇后便宜行事的指令让他们到孤儿院来。
停更了几天,不好意思,我拼命存稿,争取星期天完结。





 第三百四十九章 睡迟了
更新时间:2013622 7:48:38 本章字数:5520

只是这么一来,孤儿院需要的花费就更大了。不过孤儿院花费虽大,但是也不用皇后发愁,因为那些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骂奸商的,因为皇后经商做善事而得别人另眼相看,身份地位提高了的商人们感念皇后为他们伸冤,也为皇后善举感动,每年都向当地孤儿院捐钱,捐物。
不用皇后一文钱,有些乐善好施的商人,富绅还在自己家乡办起了孤儿院。
因为皇后,天下再没人在女孩子生下时,皱着眉头说,“唉!生了个赔钱货!”身份地位得到提高的女子们也很关心孤儿院的孩子们,常来孤儿院看望孩子们,她们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她们可不是单单因为为了支持皇后事业,见到这些没父母的可怜孩子,母爱被触发的她们对孩子倾注了母亲,姐姐,***关爱,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从没感受过,或是许久没感受过的亲情。
为了看下边的孤儿们是否过得幸福,年轻的皇后和皇上经常到民间巡视。
为了让孤儿院能自力更生,在皇后下来巡视时,一孤儿院院长提出了孤儿院经商的请求,这个提议皇后自然首肯。
于是在皇后大力支持下,各地的孤儿院名下的商铺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张。不再伸手问皇后拿钱。
虽然他们不再伸手向皇后拿钱,可皇后每年都会拿出一笔巨款奖励办得好的孤儿院。
孤儿院开办三四年,走在任何一个大城镇,都没再见到一个流浪孤儿的踪影,不但没见到流浪的孤儿踪影,伸手和人乞讨的成年乞丐几乎也没见了踪影,皇后的善举让这些手脚尚存,好吃懒做的乞丐们没脸再讨饭,跳进河水中洗浴干净,到街市上找活干去了。有些脸皮厚的本来不想改行,可是在被皇后感召下关心乞丐们生活的作坊主们那,“你手脚好好地,怎么讨饭,太丢脸了,我家作坊还缺少人手,到我家作坊去干活吧,有白花花的米饭吃,月底有银子拿!”被那家有万顷田的财主那,“你手脚健全,怎么还讨饭,太没出息了,去帮我干活吧,我。。。。”各种各样的劝说,说得没脸讨饭下去,只得跟他们走。有胳膊有腿,身体健全的乞丐都走了,就肥了那些没胳膊少腿的乞丐,每天上街都能得到一大碗有肉的白花花大米饭,吃完了,就去破庙里睡,醒来再去讨吃,吃了睡,睡了吃,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他们生活悠然的样,让那些被迫在作坊主们,或在财主的农庄里干活的乞丐们看到,都想斩了自己的手脚,重新回去讨饭。不过干了两个月的活,被迫出卖体力干活的乞丐们就彻底打消了再回去讨饭的念头,毕竟,他们尝到了做乞丐时,得不到的那些尊重,扒着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数着用体力挣来的银钱,看着面前一张张笑脸,想起以前自己讨饭时,受的无数白眼,他们在心中发誓,就是手脚断了,也不要再去讨饭。
有吃有住,有书读,过得开心快乐的孩子们身份感谢皇后,把她敬为天人,要是听到有谁语言亵渎到他们敬爱的皇后,不顾一切就冲上去打他。有些敬慕皇后的地方人士还给皇后立了生祠,香火终年不断。
这么受人敬重,皇后还真没想到。受了生词香火的她越发的关心民间疾苦。
见妻子得天下百姓如此敬重爱戴,皇帝嘴里嫉妒,心里却很高兴。不过最让他高兴的是下边孤儿院能自力更生,不再问皇后拿钱。其实,他的皇后挣的钱根本就不够在全国各地办孤儿院,可为了哄她开心,他偷偷拿着国库的银钱补上的,他是皇帝,当着整个楚国的家,很不容易,现在不用当冤大头,补钱给皇后填那个无底洞,自然开心。可是皇后召集民间艺人去孤儿院教授孩子学艺的举动,触动了他,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协助他治理这个国家,他也派人到全国有名的城市开办学院,学院不但教文,也教武。教文的是皇上派去的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或是民间招募的饱学之士。教习武的却也是江湖上征招的武林高手,在和皇后下去巡视时,心血来潮的皇上还当起了教练,亲自教授学员们几招。皇上如此重视读书,习武,一时,到文院,武院学习的少年如潮涌一般。
为了让学员们多才多艺,学院内也聘请有艺人教授他们各种技艺。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终于可以不必再羡慕,眼红孤儿院的孩子们。就算勒紧腰带,他们也把自己的孩子往那学院送不过皇上开办的学院虽然是收钱的,但是成绩优异,家庭困难的,也可向院长申请补助,这个补助的钱,自然是由不用出钱办孤儿院,钱多了没处花的皇后出的。她把跟着父亲从家乡来看她的文清也留在京城学院读书。学院放假过年也不准他回去,杜绝他那个势利的母亲接近他。
皇上和皇后如此重视学文习武,整个大楚都是一片浓郁的读书,习武潮。
看着专心读书,发奋练武的孩子们,所有的父母都觉得有盼头。
不用再发钱去孤儿院的皇后每天数着银子,看着自己小金库的银子成倍的往上涨,皇后的盼头更足。扩大后的姻缘桥生意更好,许多在姻缘桥找到自己另一半的青年男女们带动了更多想找到自己另一半的青年男女,再加上各种各样目的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使得姻缘桥的街市一再扩建,几年下来,姻缘桥由原来不足百间的店铺的街市扩建成了比梅坞小镇还大的——姻缘镇。
丹凤几个把孩子生下后,全力打理店铺的生意。
就像皇后当初说的,谁也不是天生的生意人,会学会的!
几年下来,几个从深宫出来的女子都成了精明能干的女掌柜,天天呆在店铺忙生意,就苦了她们的丈夫,几乎每天都在姻缘桥和京城两地跑。
冷月是挂名掌柜,想来就来,不来也没人敢说她。
聪明可爱,一天天长大的两个儿子给了皇后无穷尽的灵感,她着力在河两岸建造美景,并建造了百来条精美的小舟,游船,停置在宽大的河岸边,让无数的人观赏到姻缘桥的美景时,让依靠打鱼为生的渔夫们有了固定的收入时,也狠赚了一笔。
在小镇开设孩子们的乐园,让跟随父母来游玩的孩子们尽情玩乐时,也让这些父母既心痛又开心的把钱掏出来给她。。。。皇后赚钱的手段层出不穷,让她的公公,丈夫,满朝文武这些大男人都自愧不如。不过钱赚多了,皇后也不做守财奴,除了用一部分来用于孤儿院,学院,但凡整个楚国需要救济,她自然都会出钱。
在为主仆相处产生感情的雷万和冷月在从汴城回来的那年八月,成亲了。皇后自掏腰包为他们举行了个盛大的婚礼。
婚礼不但气派,豪华。皇后亲手布置的美轮美奂的虎威将军府邸令所有官家小姐都羡慕,嫉妒。
不过虽然挣钱,在丈夫的教训下,皇后也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丈夫身上。那个害怕妻子被钱迷花眼,不要自己的丈夫只要政务不忙,整天就腻在妻子身边,他教妻子射箭。带她去打猎;不准人跟随,和妻子在太液池内比赛游水;他苦练各种乐器,在精致的听雨阁内,他为她吹奏乐器,看她在他面前翩翩起舞。。。
他们的感情好得,生活美满得让大臣们诰命们既嫉妒又羡慕。
年轻的皇帝觉得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自己俊美,活力四射的妻子了,天天就想着她像以前做自己侍女一样,寸步不离的陪着自己。于是不但闲暇之余,整天围着妻子转,甚至不管自己父皇那,“太祖在世时,曾明言规定,后妃不得临朝!”的劝谏,有时上朝也拖着自己的妻子同行。
其实太祖根本就没这么规定过,只不过是太上皇眼红儿子总霸占着他的女儿兼儿媳,杜撰的罢了,劝谏过两遍,见儿子不采纳,也只得住了口。
不过虽然眼红儿子总霸占着媳妇,可见他们感情和睦,恩爱的样,太上皇却很开心,把两个孙子照顾得好好的,让他们更有时间玩,玩得更尽心。
皇后和皇上感情和睦,大臣们看得也很开心,不过皇上和皇后虽然情投意合,感情和睦,但是上齿有时也会磕碰下牙,他们有时也会争吵。虽然吵过后,很快也就和好如初。但是小鸡肚肠的皇后还是会记恨,报复的。在丈夫起床要上早朝时,就主动抱住他,千般迷惑他,不让他上早朝。
本来在妻子面前自制力就不强的年轻皇帝哪里受得住漂亮妻子的诱惑,他不再管那些在朝堂等他的大臣,抱着投送过来的美人那娇软的身子,先享受了再说。等他享受完毕,上朝时,大臣们已经在朝堂等候多时了。
看着等候的满朝文武,皇帝的脸腾的红了。
皇上一贯上朝都没迟到,如今一迟到就是一个多时辰。而且看他们还满面通红的样,大臣们觉得好奇,好奇了就去打听。通过可靠渠道打听皇上迟到是因为“睡迟了”。皆偷着乐。只要皇上一迟到,满朝文武就对着那空着的龙椅议论皇上“睡迟了”事件。
虽然皇帝经常“睡迟了”,可除了第一次迟到脸红,第二次就神色如初了。脸皮很厚的反驳他的大臣们,“难道你们没有睡迟的时候?”
皇后开始是想捉弄丈夫,可是每次让丈夫吃干抹净,还让满朝文武背后偷笑,看着来买衣服的诰命们看着自己那暧昧的眼光,她也不敢再捉弄了。
可就是她不捉弄,不诱惑,除了她来癸水,身子不适,她的丈夫都是生龙活虎,夜夜不肯放过她,已经习惯了丈夫强势索取的皇后在丈夫爱的滋润下,益发美丽动人。
因为丈夫不喜欢,除了重大场合,她从不施粉黛,但是依然光彩照人得让朝廷命妇,官家小姐们看了羡慕不已。
除了重大场合身着皇后礼服,皇后平时的着装都是自己宫中制衣坊出品的。
皇后穿衣服漂亮的样本就让朝廷命妇,官家小姐羡慕。再加上受不了已跃升为将军夫人冷月每天一身漂亮行头的诱惑。官家小姐,年轻的命妇们往制衣坊跑的更是勤快。
为了自家闺女,自家妻子漂亮,男人们都只能倾尽所有。家中只有一个妻子的也还好,若是家中妻妾成群,儿女成堆的官员就叫苦不达了,在妻妾,女儿们的哭闹下,在勒紧腰带时,都在心中后悔当初取的多了,生的多了。为了满足妻妾女儿的愿望,他们精减府中下人,整年不敢添置一套新衣。有些大臣虽然不用精减府中下人,可为了妻子,儿女,一年到头也不敢添置一套新衣。见同僚被逼成这副样,那些死了妻子的大臣,又或是刚及第登科的年轻大臣吓得都谢绝了上门提亲的媒人。
死了妻子的说,和妻子感情深厚,不忍心再娶!新登科的年轻进士说。还年轻,不想娶,又或是说,家中已定有未婚妻。
在年轻的进士们看来取这种爱梳妆打扮,大手大脚花钱的官家小姐,还不如去乡下取那些出身贫寒的小户人家女孩。可是当出身贫寒的新科状元带着自己同样出身贫寒的妻子上京城后,在虎威将军夫人冷月的引领下,往宫中制衣坊跑得勤快的状元夫人,看着只要没睡,都是同一套朝服的新科状元在朝堂的宴会上连肥肉都大口大口吃下的饿狼样,大家又改变了心中的想念——天下女人都是一样的,还是在京城取个算了!
改变了心中想念的年轻大臣们开始关注那些出席宫廷宴会的大臣家的年轻小姐们。
年轻的官家小姐们想着嫁出去,找个丈夫,不用再跟母亲姨娘,姐妹们压制那个整天愁眉苦脸的父亲,想一个人享受丈夫的俸银。也同样关注着这些年轻的未娶妻的大臣。





 第三百五十章 跟风潮
更新时间:2013622 17:18:14 本章字数:4076

在皇上和皇后有心为他们举办的几次宴会上,各个对准了眼,不是女孩家的父母派人登门说媒,就是年轻大臣们派人登门求亲。
年轻的大臣们几乎一上门求亲,就得准许了。
这些做父亲的想着把一个扔出去就减少一个的负担,准许的大臣一再要登门求亲的准女婿早些来迎娶。那些派人登门说媒的更绝,只要你娶我女儿,我分文彩礼不要!女儿廉价得让女孩们的母亲都伤心。
母亲因为女儿廉价伤心,可是得了个美貌如花,出身名门妻子的年轻大臣也并不开心,因为他们几乎都从别的同僚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有个当官的岳父对自己前途很有帮助!这是想到自己悲催的未来时,他们唯一对自己的安慰。
果然,取了妻子的年轻大臣们也步入了同僚们悲苦的行列。
看着这些一说起自己家中妻儿就摇头的同僚,那些死了妻子的虽然庆幸自己受得住诱惑,没娶妻,可是他们因此而被同僚们视为异类。拒绝和他们往来,原来关系不错的,也变的生疏了。
受着同僚的冷落,本来晚上孤枕难眠的这些死了妻子的大臣更难入眠了,想起那些无意中偷听到的年轻大臣们那“只要她高兴,也值得!”的话,也决心顺应潮流,续娶一个。
有个女人帮自己暖暖被子,陪自己说说话也不错的!他们这么想,。
这么想着,独居的大臣也先后娶了妻子,也毫无例外的加入了同僚们悲苦的行列,也改变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