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帝皇书 上卷完结 >

第16部分

帝皇书 上卷完结-第16部分

小说: 帝皇书 上卷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豪迈壮烈,婉转间微带柔情,两人阖眼,恍惚间似看到年轻的新嫁娘含泪将夫婿远送边关,殷殷相盼的画卷。
帝都安宁繁盛,几曾听闻如此悲壮的序曲,整个翎湘楼都因为这突然而起异于往常的曲声静默下来。
片息过,指尖顿停,曲声停在戛然而止的一刻,实有意犹未尽之感。
安宁和任安乐同时睁眼,眼底俱是感慨。
“琳琅姑娘果然琴艺高超,你所奏的安魂曲世间少及。”安宁眉眼认真,缓缓道。
“小姐谬赞,琳琅只是觉得两位小姐当得此曲。”琳琅轻声回:“琳琅此生虽未至边关,却见过将丈夫、儿子送往边塞的无奈场景,送子去,难盼子回,若云夏能少战火,自是可免了这些悲剧。”
安宁微感愕然,她从未想过一个青楼女子也能说出这种话来,或者说……有胆子说出这句话来。
当今天子好战,乃天下尽知之事。
任安乐瞳色黑沉,目光有些悠远,她微微坐直身子,“姑娘所求之日,定不会太远。”
安宁倏尔转头朝任安乐看去,瞥见她眉间一抹坚定,微有感触。
“承小姐贵言,琳琅再献上几曲。”琳琅面上略带笑意,头垂下,悦耳的曲声再起。
几乎整个翎湘楼的客人都察觉到今日头牌琳琅的演奏与以往截然不同,这让众人更是好奇牡丹阁里的来客究竟是何方神圣?
奈何这个夜晚注定难以安宁,在整齐划一的军马奔蹄声响彻在空旷的街道上时,长久习惯了奢靡夜晚的帝都达官贵人在一时间都难以回过神来,直到一个个身着盔甲的将士冷冽的走进翎湘楼,他们才不得不接受这个几近荒唐的事实——就在刚才,太子殿下颁下了整顿京师的谕令,严令所有青楼楚馆歇业一个月。
谁来告诉他们,他们一向劳心国事的太子殿下怎么会如此突兀又不搭调的颁下这种闲得慌的谕令,甚至还让西郊军营的将士来强行执行?
纷闹间,外间的动响亦传至了牡丹阁,任安乐嘴角一扬,有些意外,不愧是大靖的太子爷,平时不声不响的,一旦动弹起来倒是大手笔。
安宁起身,苦笑道:“估计是被发现了。”说着朝琳琅看去:“琳琅姑娘,今日多谢姑娘奏曲。”
“能为两位小姐奏曲,是琳琅的荣幸。”琳琅起身还礼,将任安乐和安宁送至木梯处。
大堂内将士握戟而立,肃穆异常,堂中未及离开的宾客看见两名女子从牡丹阁中走出,皆瞪大眼满是意外。
一万两银子包下花魁奏曲,满楼的客人皆不敢言的贵人便是两名女子?
虽说气韵不凡,瞧着姿态威仪,可是女子如此堂而皇之的逛青楼,实实有辱斯文!
楼里的客人也不是傻子,感觉到堂中将士在见到二人出现后明显松了口气的模样,立马垂首让开了一条路。
能让太子调动西郊大营的贵女,身份呼之欲出,素闻安宁公主性子豪迈不羁,却不想不羁到这个地步,不嫌命长的都恨不得自己今晚从来没出现在翎湘楼。只是……一个是安宁公主,旁边的那位是谁?
瞧那模样姿态,倒是比安宁公主更洒脱几分。
‘咚’一声闷响,打破了窒息的氛围,也成功的阻挠了即将走出翎湘楼的两人的脚步,众人哀叹一声,纷纷抬眼,朝木梯处看去。
一个十五六岁身着碧绿长裙的小姑娘从木梯上连滚带爬滚下来,瞬息间爬到任安乐面前,她惶急的抓住任安乐的裙摆,哭叫道:“小姐救我。”
任安乐垂首,看着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小姑娘,皱眉道:“何事?”
安宁转过身,托着下巴看起好戏来。
“小姐,求您赎我出去吧,我做牛做马也愿意。”
小姑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显然没人能从这只言片语里听出个究竟来,玉大娘从木梯上跑下,富态的身体灵活万分,她奔至任安乐面前,尴尬道:“小姐,这丫头是前几日买来的,还不懂规矩,惊扰了小姐,请小姐恕罪。”随即呵斥道:“红袖,还不快进去。”
被称为红袖的小姑娘一动不动,只顾紧握着任安乐的裙摆。
显是瞧出了任安乐和安宁家世不凡,且是女子,这小姑娘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希望两人能动恻隐之心把她赎出去,众人几乎已经猜到了结果,毕竟赎一个女子出青楼,说出去算是善事一桩,也可博个好名声。
任安乐弯腰,把红袖扶起来,小姑娘眼底划过惊喜,急忙松开任安乐的裙摆,娇弱的站到一旁。
“红袖,你是怎么入翎湘楼的?”任安乐淡淡开口。
“半月前我爹过世了,我把自己卖到翎湘楼,玉大娘出了一百两银子买我。”红袖眼眶一红,惹得不少宾客心生不忍,纷纷感慨其孝心难得。
“那你卖入翎湘楼可是自愿?”
红袖点头,飞快的补了一句:“我想不到其他方法了。”
玉大娘满脸愤怒:“小姐,我是看她有几分姿色,一手二胡拉得不错才会花一百两买下的,既未逼她卖身,也未苛待,这小蹄子好生恩将仇报!”
任安乐摆手,继续开口:“玉大娘可安葬了你爹?”
红袖觉得有些不安,仍是点头,抬眼巴巴的朝任安乐看去:“小姐,您是好心人,帮帮我吧。”
哪知任安乐已经转身,再也未瞧她一眼。
“红袖,卖身入翎湘楼乃你自愿,玉大娘出百两买你,替你安葬父亲,已尽仁义,算是你危难之时的恩人,你若想离开,在此处卖艺,赚得百两赎身便是。”
话音落定,任安乐已经踏出了翎湘楼大门,安宁摇头苦笑,跟上了前。
众人皆以为此事已成定局,却不想竟是这般结果,瞧着面色涨得通红的红袖,一众宾客也觉这女子其实说得不错,感慨几句便相携离开了。
深夜的帝都街道空旷安静,任安乐和安宁并肩走过一条条街道,他们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一排将士。
“你不回皇宫他们是不会罢休的,看来你皇兄很担心你。”任安乐揶揄道。
安宁挑眉,装模作样诧异道:“我以为你知道……”
“知道什么?”
“我名声不好京城尽知,青楼也不是第一次逛了,我皇兄可从来没有调令过西郊大营的将士来捉我回去!哎,京城的小姐们怕是要哭断肠了哟!”
对上安宁格外意味深长的目光,任安乐耸肩,算是受了她这隐晦的称赞。
昏暗的街道尽头有个小酒坊,酒香四溢,两人对视一眼,极默契的朝酒坊走去。
简单的木桌木椅,粗糙的器具,年迈的老夫妇,一切都让京城的街道远离繁华喧嚣,陡然醇和静谧下来。
安宁端起小酒壶,朝嘴里灌了一口,抬眼,看着对面隐在月色下素眉墨衣的女子,神情遥远追忆,满是怅然,毫无预兆的突然开口。
“任安乐,你……很像我曾经认识的一个故友。”
在她们身后不远处,韩烨着一身浅黄冠服,眸色深沉,悄然而立。

第十九章

任安乐有片息的怔忪,她看着安宁,轻轻开口,嘴角上扬轻微的弧度,“哦?公主觉得我像谁?”
“我五岁入泰山跟着师父学武,只有一次被父皇召下山过。”寂静的夜晚下,安宁的声音空悠悠的,带着微不可见的怀念,“你应该知道,十一年前有个世族小姐入京,父皇以公主之礼待之,当时皇宫没有适龄的公主,所以就连我也从泰山被召回作陪。”
任安乐藏在暗处的瞳色有些深,声音飘渺:“天下无人不知,那位荣宠至极的世家小姐乃太祖亲自赐名、帝家的掌珠帝梓元。怎么,听公主之话,我和那帝梓元莫不是容貌很相似?”
韩烨靠近的脚步一顿,停在了原地。
安宁惊讶于任安乐的直白,点头又摇头,手中握着的酒壶转了个圈,安静的落在了木桌上,“模样不像,脾性却很相似。”
任安乐挑眉,眉间便带了一抹痞气出来。
“帝梓元很聪慧,尽管我当初不服气,可不得不承认,无论哪一样,我即便在宫里跟最好的太傅学,却总是不及她。”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公主眼光应该放长远些,帝梓元被囚禁在泰山十年,论聪慧功勋,早已不及公主。”任安乐懒懒抿了一口酒,笑意吟吟。
“我总觉得不会如此,你跟她一样,看上去温和无害,其实肚子里一片儿坏水,赌坊里是这样,刚才在翎湘楼也是。”安宁摇头,声音清亮有力:“任安乐,你一点也不比帝家当年的那个小丫头好打发。”
“我可是晋南最大的女土匪,拿我作比,这可不是对帝梓元的赞扬。”任安乐笑道,仿佛极随意,问:“听闻帝梓元在京城只呆了一年,想不到公主对十年前的小姑娘记忆如此深刻。”
“帝家的女子总归是不同的,不是吗?”安宁狡黠的眨眨眼,随即叹了口气:“若是帝家还安好,她早就成我皇嫂了,也不会被关在泰山十年,哪还有你在这蹦跶的份。安乐,你还是放弃吧,皇兄她不会迎你入东宫的。”
“哦?为什么?”任安乐不置可否,声音懒懒。
“我在边疆听闻了你的事,你不仅是帅才,也有治世之能,皇兄不会糟蹋你的才能,让你入东宫做一个不得干政的侧妃。”
“安宁,你想说的好像不止于此。”
“还有……帝梓元。”安宁的声音透彻清晰,笃定万分,“不仅仅因为这桩婚事是太祖定下的,皇兄他不会把太子妃的位置给天下间任何一位女子,哪怕是……他将来有了所爱之人。”
长久的静默,任安乐轻笑,道:“安宁,你凭何如此笃定,连一半江山换来的承诺都不能信守,何谈一道数十年前留下的遗旨?太子将来是云夏之主,怎会真的为帝梓元做到如斯地步。世间不可为且难做的,我任安乐偏要试一试。”
说完,一仰头,壶中之酒尽饮,她站起身,墨黑的衣袍染了一地柔泽,垂眼看向尚带怅然的皇家公主:“安宁,往事已矣,我不是帝梓元,也全不了你追忆往昔的故梦,公主,人活一世短短数载,不如放下。”
安宁神色复杂,望着任安乐逶迤远走的背影,轻声叹了口气。
怎么能放下?她母妃早亡,彼时太子年幼,师父远在泰山,虽被接回宫中,却无人照拂,吃了不少暗亏,她至今犹记得那个瓷娃娃一般的帝家幼女站在冰天雪地里,披着雪白的小裘,昂着下巴对罚她下跪的齐妃义正言辞的告诫。
“齐妃娘娘,安宁乃大靖长公主,太后可罚,陛下可罚,皇后可罚,你……不能罚。”
她说这话的时候,小小的身子一步步走过冰雪遮尽的深宫小径,站在齐妃面前,扶起自己,眼底毫无畏惧。
此后,虽只有短短一年相处,却是帝梓元教会了她何为天助自助者。
她这一生只有两个人的恩惠无法还尽,一个是自小照拂她的太子兄长,一个是……十年前被关进泰山的帝梓元。
已经十年了啊……实在太久了,久到那孩童的模样都已依昔被她遗忘,记忆里渐渐只剩下女童清脆有力的声音和始终坚韧的目光。
“安宁。”冷沉的声音突兀响起,韩烨自阴影中走出。
“皇兄,你何时来的?”安宁恍惚抬首,愕然道。
“回京后还未见过父皇便闹得满城风雨,还拉着一府寺卿,你胆子愈发大了!”韩烨瞥了她一眼,淡淡吩咐:“把公主带回宫。”
看着毫无表情的韩烨,安宁起身,疾走两步,突然开口:“皇兄,你还记得她多少?”
两人都知道安宁说的是谁,韩烨神情微顿,不悦道:“安宁,你管得太多了。”
安宁蹙眉,见韩烨冷着一张脸,到底不敢再惹他不快,怏怏跟着侍卫回去了。
韩烨立在酒坊前,月色下,沉默着伫立。
良久后,他坐在任安乐刚才坐过的位置,把自己藏进阴影里,一杯杯烈酒灌入口里。
记得多少?他揉了揉眉,那个女孩,他记得全部。
初入京时的沉稳,住在东宫时的桀骜,相处时的大方坦然,离城时的不舍,还有帝北城最后一面的决绝冰冷。
没有人知道,十年前帝家叛乱时他曾经去过帝北城,千里疾奔,只是为了能提前一步让靖安侯远避塞外,可赶到时,却只看见帝家宗祠前暗红带血的地砖和……跪在宗祠下瘦小苍白的身影。
他终究迟了一步,帝家一百三十二口,除了帝梓元,再也不剩一人。
他怎么能不记得?皇家毁了她的所有,他韩烨即便是死,也不能再负帝梓元。
皇宫上书房,嘉宁帝将奏折扔了满地,看着低垂着头静立的长女,踱着步满脸怒意。
“进赌坊,逛青楼,闹得满城风雨,还带着朕的大理寺卿,安宁,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安宁没回答,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嘉宁帝越看越怒,瞧瞧,这是个什么德行,若非这些年在帝位上修养了性子,他早挥着鞭子教训这个不孝女了。
“还要你皇兄调动将士才能把你绑回来,好啊,大将军,你如今出息了,不把我这个父皇放在眼里了是不是!”
嘉宁帝的咆哮声几欲穿透上书房,赵福在一旁暗暗着急,奈何这对父女性子倔得很,两个都是不肯服软的硬茬。
“父皇,大皇兄的赌坊赚得盆满钵满,我常年在边塞,难存下点体己钱,手心手背都是肉,您总得匀称点不是。再说我的名声也就这样了,我堂堂一国公主,还怕招不着驸马?只要您下旨,谁敢不娶?”
嘉宁帝一口气没顺回来,堵在喉咙里直翻腾,他瞅了长女半响,冷哼一声,转身坐回御椅,幽幽道:“好啊,你和朕逞能耐,这次述职后,你就不要回西北了。”
安宁抬首,神情终于有了波动:“父皇,我是西北守将,怎可长期不归?”
“有施老将军守着,北秦翻不出天来。”嘉宁帝沉声道:“你九弟天天嚷嚷着要入军,朕准备把他送到西北去练练。”
九皇子乃齐妃独子,左相唯一的外孙,这对父女怕是看中了西北的军权吧,说得冠冕堂皇,安宁暗哼,眉眼里尽是不以为然。
“父皇,那我何时可以回西北?”
“不慌。”嘉宁帝抿了口茶,重新翻开奏折,慢悠悠道:“等你选中驸马大婚,替朕生几个小外孙后,随便你滚多远。”
这回轮到安宁堵着一口气出不来,她愤愤瞪了嘉宁帝半响,胡乱行了个礼头也不回大踏步出了上书房。
“哎。”待安宁脚步声渐不可闻,嘉宁帝才叹了口气:“安宁小时候乖巧得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这副脾性。沙场无眼,难道还要让朕白发送黑发不成,再说她都十八了,即便贵为公主,也总是要嫁人的。”
赵福见嘉宁帝一人絮絮叨叨,上前添了热茶,劝道:“陛下,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