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天策 作者:长辰 >

第42部分

天策 作者:长辰-第42部分

小说: 天策 作者:长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赵肃深深的吸了口气,目前朝上,五百余人的大朝会,仅有不到二十人还站着。
那些站着的人中,一个是顾长辰,其余的,皆是萧胜的神策军中的人。
赵肃将自己紧握的手缓缓的松开,心中却忍不住涌起一股杀戾之气。他深呼吸,再次深呼吸,终于压抑住自己想要将这些人统统拖出去砍了的冲动。
这些人都是文官,若是自己完全掌握了军权,换洗朝堂可谓轻而易举。
然而现在,夺得二十万神策军的军权,更为重要,朝堂诸位官员,还是安抚为主。否则内忧外患,双面受敌。
只是这顾长辰,赵肃是打定主意保下来了的。杀掉顾长辰固然不可能,那剩下的,只有用更加有诱惑力的条件,去换顾长辰的命了。
赵肃起身,走下高高的御座,从御座到傅一鸣的面前,每一步他都走得沉稳无比,直到站在傅一鸣面前的时候,他微微的弯下腰,伸出双手,将傅一鸣扶起,看着傅一鸣的双眼,道:“朕昨日得知皇后有喜,朕还打算立这个孩子为太子。到时候傅爱卿就是太子的外公,朕还准备加封爱卿为太傅太保,爱卿岂可离去?”
傅一鸣猛然眼前一亮,当初他之所以支持赵肃登基,夺得大宝,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年仅20岁的王爷,是自己的女婿。
赵肃大婚那年,仅有十六岁,赵肃十八岁的时候,王妃留下两子后去世。当时还是兵部尚书的傅一鸣目光精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位众人并不看好的王爷,到如今已经过了五年,赵肃登基便封傅一鸣之女为后,而太子却不曾选定,一来是赵肃年轻,并不着急;而来却是因为皇后的肚子一直不见反应。
朝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赵肃恐怕要封长子为太子,毕竟长子是原配王妃所生,算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就连傅一鸣心中也这样认为,到时候立太子不免要费一翻干戈,却不料赵肃此刻当着众人之面,等于是确定了将来的太子,一定会是傅一鸣的外孙。
傅一鸣尚在犹豫,赵肃便朝着自己提拔起来的几个官员使了眼色,那几个官员首先拥过来:“恭喜傅丞相……”
傅一鸣心中念头微转,且不说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告老还乡,儿子死了不能重活,只要自己的外孙是太子,那将来的一切,还是自己的。
傅一鸣最开始拥护赵肃登基的时候,只不过是想要做到众臣之首,然而等到了丞相的位置,却又不甘于还要听命于赵肃,野心也随着职位慢慢的膨胀。
赵肃今年已经二十三岁,掌控一个二十三岁的成年人,自然比掌控一个两三岁的娃娃难得多。
若是自己的外孙成为太子,到时候赵肃再有个什么意外,外孙登基成为皇帝,轻而易举。
到时候,这天下,便是自己的,即便是要废帝自立,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顾长辰么,傅一鸣微微扭头,看了顾长辰一眼,这个毫无背景和势力的官员,不能请旨杀了他,难道还怕找不到别的机会,暗中下手?
傅一鸣想到此处,便道:“皇后娘娘也不知所怀的是男是女……”
赵肃心中已经把傅一鸣活剐了一千遍,此刻却还是微笑道:“有女便有男,朕昨夜便祈求神灵,给朕送个儿子,想必神必佑朕。”
说毕,赵肃不再去理会傅一鸣,转身回到御座,对着杨复光道:“宣旨吧!”
杨复光便捧出第二道圣旨。
天水朝开国以来,第一次,加封一个不知性别的胎儿,为太子。
下了朝,赵肃回到偏殿,等到身旁只剩下杨复光一人的时候,他始终是忍不住,一拳砸在了几案上,震得几案上的茶壶茶杯都嘭的跳起。
杨复光小心翼翼的看着赵肃,张了几次口,想要安慰一下这个处处受人钳制的九五之尊,却不知该怎么开口,他看得见赵肃被自己的指甲掐的滴血的肉掌,问道:“皇上,顾经……顾将军还在外面,什么时候宣他觐见?”
赵肃见杨复光的目光看着自己的手掌,他提起掌,冷笑一声,扯过杨复光身上的手绢,将自己掌心的血草草的擦了擦,道:“现在就宣!”
杨复光颇为担忧,问道:“陛下,那……要不要先宣太医?”
赵肃森然道:“宣太医做什么?让所有人都知道,朕恨不得将那个老东西凌迟么?让顾长辰进来!”
顾长辰已经换了新的袍子,走进后殿。
他看见赵肃的双手拢在袖中,对着自己微笑:“顾卿家不必多礼。”
顾长辰站直,此刻阳光正从他背后射来,逆着光,在他的周身形成了颇为耀眼的光环。
赵肃微微愣了愣,随即道:“朕听说顾卿家身边,还有一些亲兵,这次平南越之乱,你带着他们一起吧!”
顾长辰躬身答是,等着赵肃说下文,却不料赵肃起身,在殿内转了两圈,走向殿门:“顾卿随朕去看看御林军!”
顾长辰教场比武的事情,当日随赵肃出去的御林军都已得知,那天没去的,现在也都已经得知,御林军驻扎在皇宫北门外的御苑中,宫内不可策马,赵肃背着双手,顾长辰走在他身边,两人一路沉默,直到抵达北门时,顾长辰忽然道:“臣多谢陛下!”
赵肃道:“谢什么?”
顾长辰当然知道赵肃今天是为了保下自己,才和傅一鸣起了冲突,他心中虽然想说“谢谢你保我啊!”
可是话到嘴边,看见赵肃的脸色颇为严肃,却又说不出来半个字。他平日也不算是口舌蠢笨的人,只是见到赵肃,就觉得全无用武之地,多说多错,最好不说的好。
赵肃也不去追问,到了北门,赵肃首先翻身上马,赵肃身旁的太监侍卫跟在赵肃身后策马而行,一行人走了不多时,便抵达御林军的驻扎之处。
赵肃平日多来此地,负责守卫的御林军见皇帝来了,也不吃惊,倒是见到皇帝身边多了一个平日没见过的年轻人,不免有些诧异。
赵肃等径直入军中,御林军的首领是赵肃当王爷时的亲侍,叫做李全忠,听人通报赵肃来了,即刻出来迎接。
待见到赵肃身边一个身穿红色官袍,容貌俊美的年轻人时,便笑道:“这位想必便是平南副将顾将军了吧?”
顾长辰与李全忠两人见过礼,尚未客套,便听见赵肃打断两人,问道:“李全忠,这个时候御林军在做什么?”
李全忠便答道:“回陛下,御林军正在演习骑射!”
赵肃面上虽然带着微笑,心中却实在是憋屈的厉害,此刻到了自己的地盘,便不那么掩饰了,道:“给朕取弓箭来,朕也要演习骑射!”
赵肃手持弓箭,策马在前,杨复光,顾长辰等紧紧跟在他身旁,御苑原本是皇家园林,自从赵肃将其改为屯兵之所后,花柳之间,也多了不少靶子,赵肃随手一箭射出,便正中百步之外的红心,又是一阵策马飞奔,马匹奔跑的速度,和夏日扑面而来的热风,将赵肃心中的烦躁泄去不少,他想起傅一鸣和皇后咄咄逼人的气势,又是一鞭抽在马臀上,好似这马是傅一鸣一般,下手重了,马跑的更快,这一去之下,便仅有杨复光和顾长辰两人跟在他身边了,其余的人,都有意无意的落在他身后。
赵肃奔出数里,终于勒马,回头看时,自己箭袋中的箭,已经射光,他忽然回头,问一直跟在身旁的顾长辰道:“朕骑射如何?”
顾长辰自然忘不了赵肃箭法精妙,话说他自己都是死在赵肃箭下,此刻见问,便诚心答道:“百步穿杨,一定是下过苦功夫的!”
赵肃跳下马来,冷笑了一声:“朕五岁的时候,被赶出皇宫,若不是有忠心奴仆相救,早就死了。自那以后,朕日夜练习骑射,从未懈怠过。只可惜,武艺练得再好,也无用武之处……”
说到这里,赵肃口气中,未免带了一些森然,他的眼前,尽是今天大朝会,满朝文武全部跪倒:“臣等请告老还乡……”
杨复光原本跟在赵肃身旁,此刻听他提起幼年往事,便悄悄的退到远处,赶上来的侍卫,李全忠等人,见密林之中,皇帝正在和新上任的平南副将说话,也都自觉地不再上前。
顾长辰听见赵肃说话,也不知道该怎么答话,过了一会,才道:“天子治理国家,当然和习武的匹夫不同……”
赵肃哼了一声,此刻正值盛夏午后,天气炎热,他站在树荫下,心中烦闷,倒也没觉得有多么热,他朝顾长辰道:“你杀了傅一鸣的儿子,以后就是他的死敌,他不会放过你的,京城四处都是他的眼线,若是你出了这皇宫,朕怕你性命堪忧……”
顾长辰一笑,不以为意,却不料赵肃下半句话忽然转折:“这些天,你就住在宫中好了!你的东西,朕已经命人从客栈搬出来了!”
顾长辰才不想这些天同赵肃整日呆在一起,而且自己和赵肃认识也不过就两天,他有胆子让自己住皇宫,他不怕自己心怀叵测是个敌国的间谍,自己还怕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跳进黄河洗不清。
顾长辰忙道:“臣不敢劳烦陛下……”
赵肃猛然转身,盯着顾长辰的双眼,似乎看穿了顾长辰的内心一般,将顾长辰的下半句话生生憋回肚子里。
两人一时沉默。
赵肃忽然一笑,道:“你心中在疑惑,朕为什么这么相信你?敢让你在大内行走么?”
顾长辰背后有些滴冷汗,赵肃的确说中了他的心事,一向多疑的赵肃,忽然转变,让他有些不胜惶恐。
赵肃道:“你杀了傅一鸣,和当朝宰相成了死敌,又不给萧胜留面子,得罪了他。你除了忠于朕,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顾长辰直到此刻,才恍然而悟,校场比武,硬是弄得最后不可收拾,赵肃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明显,从一开始,自己就被赵肃算计着,难以有第二条路可走。
他忍不住对赵肃怒目相向,一般人决不敢这样对着皇帝怒视,可在顾长辰心中,赵肃却离那个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神圣不可侵犯远得很。他猛然觉得自己又被赵肃摆了一道,前尘旧恨一起,不自觉的就有些愤怒,他并不十分懂得掩饰自己,心中所想,自然而然的就呈现在脸上,虽然立刻意识到自己这种神情不对,却已经逃不过赵肃的双眼。
赵肃并不以为意,对于顾长辰这种表情,他早有准备,此刻见到,也只是一笑,伸出手道:“顾卿你脸上藏不住事,这可不好!给朕一支箭!”
顾长辰闷着脑袋,从自己的箭袋中拔出一支羽箭,递到赵肃的手中,却赫然看见,掌心的五个指甲印,深入肌肤,此刻伤口尚未愈合,还有血珠渗出。


55、试枪

顾长辰看到赵肃的掌心中,那尚未愈合,有血珠渗出的指甲印,不仅微微一愣,刚开口想问这是怎么回事,便随即想起对方是皇帝,皇帝的私事还是少过问的好,便又闭上了嘴。
却看见赵肃一箭射去,正将一直飞过的翠羽钉在百米开外的树干上。
赵肃出来了一圈,心中抑郁之气大有缓解,本来想借着这个机会同顾长辰闲聊两句,拉近一下君臣距离,增加下感情,却不料顾长辰的话极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竟是同这人闲聊,都难以搭话,和颇为健谈的传闻十分不符。
他开始以为是对方见了皇帝有些紧张,不敢随便说话,可此时看来,这人对自己并没有太多恭敬之情,那绝对不会是见了自己紧张的缘故了,赵肃一面策马回走,一面暗自沉思,即快到宫门口的时候,忽然灵光一闪,对顾长辰道:“朕听闻顾卿家枪法了得,却见卿所用铁枪十分平常,朕正好有宝枪一支,可借卿一用!”
顾长辰听到银枪二字,心中猛然一紧,暗道:不会是那杆吧,肯定不会是那杆枪吧!
赵肃见顾长辰那种患得患失的神色,心里有些得意,进了宫门也未下马,纵马疾驰,朝着宫中藏兵器的库府奔去,可苦了剩下的一群人,皇帝在大内策马自然可以,其他人却不敢如此,只得丢了马跟在皇帝身后跑着,那些个宫女太监见了这来势汹汹的一行人,有的躲避不及,竟跌倒路边。
顾长辰对于赵肃的这种做法在心中暗暗皱眉,既然赵肃说是要赐武器给自己,那自己一定不能落后它人,只得紧紧的跟在赵肃的马蹄之后,奔到内库府门前,当值的太监迎上来行礼,赵肃挥了挥手:“去把朕以前做王爷的时候,那杆祖宗所赐的银缠枪取来!”
库府中兵器甚多,两名小太监应声而去,不过多时,便从库府伸出,抬出一杆银色的长枪来。
顾长辰的眉毛忍不住抖了抖,这杆枪,浑身泛着银光,在烈日之下,射出灼眼的光来,枪身用阴文雕着两条龙,龙头缠绕吐珠,枪头尚未装红缨,只觉得寒气逼人,即便是在酷暑十分,也是寒意扑面而来。
赵肃道:“顾卿家,朕这杆枪,是我朝太祖的兵器,勘定万里河山,被历代帝王都奉为圣物,只可百年前的灼华之乱后,历任皇帝都只是几岁的孩童,从未有过壮年男子,这枪也就旧藏不用了。朕先将它暂借与你,望你用太祖圣物,平定南越之乱。平乱后务必归还,不得有误!”
顾长辰却根本不知道这杆枪,有这许多来历,他伸出手,轻轻的抚上枪杆,熟悉的温度和质感,从他的指尖一直侵润到他的心底。
是的,这就是在《天策》中,伴随他不知多少岁月,同他一起杀过多少敌人的伙伴,他的战友,他的武器,他的银枪。
他一手握住枪杆,另一手轻轻的抚摸着枪头,这种熟悉、安心,且悸动的感觉,就如同当初他从昏迷中醒来,第一眼看到伍不凡的感觉一摸一样。
他的嘴角忍不住微微的翘起,甚至用着低低的声音,带着些叹息和隔世的恍惚:“又见到你了!”
赵肃眉毛微扬:“顾卿家,你还没谢恩!”
顾长辰抬起头,此刻他看赵肃,也觉得顺眼了许多,对着赵肃露出一个由衷的笑容:“谢谢!”
赵肃被烈日下,拿着银枪,穿着红袍的顾长辰的笑,晃得略微走神,片刻之后,便心头不悦——这个人居然只说个谢谢!他居然对皇帝只说了声谢谢!
杨复光跟在赵肃身旁,他此刻一见赵肃脸色,便知他心里在想什么,连忙打圆场道:“顾经略……啊呸!,你看老奴这张嘴,顾将军得此宝枪,定然是高兴的忘了礼法!”
他一面说,一面在赵肃背后,朝顾长辰杀鸡抹脖子的使眼色,顾长辰暗道自己一高兴就忘形了,刚想行礼说臣谢恩,却不料赵肃已经开口:“顾卿家既然这么爱这柄枪,不如耍套枪法,让朕瞧瞧?”
顾长辰笑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