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宦海征途 >

第57部分

宦海征途-第57部分

小说: 宦海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访结束后,华明远指着样稿,看看吴越:“小吴,这份稿子上了刊物,咱们于国厅长只怕要说你小吴将他军喽。”
“将军就将军,咱们不添一把火,于厅长动作不会快。”吴越笑了笑。
次日,监狱门楼彩旗飘扬,“热烈欢迎社会各界光临指导”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
九点一过,陆续有轿车驶过门楼,由迎宾员指引,直上招待所,在临时搭建的签约台前停下。
十点半左右,事先联系好的单位全到齐了,大部分是老总亲临,极个别是副总代表。简单列队去矿区转了一圈,签约就正式开始了。
机关门口和各个监区的高音喇叭里,不时传出广播员甜美而激动的声音。
“华夏路桥总公司八局和我监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每年采购我监各类石料50万吨。”
“龙城市第一建筑公司和我监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一年采购二十万吨。”
“龙城市伟峰建筑集团和我监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一年采购二十万吨。”
“震泽市第三建筑公司和我监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一年采购十五万吨。”
“震泽市路达桥梁公司和我监签订为期三年的合同,一年采购十万吨。”
“…………”
旁观者中细心的,粗略算了算,这次签订会的销售额高达二百六十五万吨。
这个惊人的数目,竟然是吴越一个人创下的。熟悉内情的人清楚,监狱销售科最资深的销售员,个人最辉煌的销售记录才只有区区三十七万吨。
没人知道吴越是如何办到的,唯一可以解释的是,他真是个幸运儿!
这些建筑公司的老总们,兴趣自然不在饭菜上,草草用过饭后,打了个招呼,汽车后备箱里塞满了监狱赠送的特一级茶叶,纷纷呼啸而去。
下午一点,监狱党委会再次召开。
华明远电话联系了施辉,通报了这次销售科副科长的竞岗情况。
副科长人选是吴越?居然又是他?施辉心里暗暗吃惊,不过,他当即表示了同意,能反对吗?人家一人顶了大半个销售科。换了他施辉当监狱一把手,吴越又是他的人的话,别说销售科副科长,给个科长也行。
这次党委会上意见空前一致,与会者都是喜气洋洋的。销售老大难问题一解决,干警的待遇立马有了保障,工作积极了,他们也省心。
只是对吴越的任命上,华明远的建议让人大跌眼镜——任命一级警司吴越同志为销售科副科长,兼任三大二中主管指导员,以后工作重心仍在三大二中。
基层工作压力大、风险高,也辛苦,吴越能乐意吗?他可是当红人物,监狱的功臣,就算他吃了哑巴亏不吱声,老同志们也不会答应的。嗳,老华不是跟吴越关系不错的嘛,这到底在唱哪出?
“这是吴越同志的个人意见,对于他这种甘于奉献,服务基层的精神。我表示欣赏和支持。”
华明远不紧不慢又来了一句。
这个吴越,多聪明的人,走这败招?除了刘林,其他的几位党委委员彼此眼神交流,皆是茫然不解。
…………………………………………………………………………………………………
吴越的任命下达后,监狱一片哗然。不过,既然是本人的意思,旁人也没法去为之抱不平。
三大二中指导员办公室。
吴越、陈勇对坐。
“指导员。嗨,我真糊涂了。你还留基层干嘛。”陈勇翻看着大红任职聘书,又看看一页任职说明,最后抬头望望吴越。
“勇哥,副科长一个过渡罢了,不值得留恋。”吴越吐出一个烟圈,“我的中队是以后的坚实班底,现在放弃了,以后拿回来就难喽。等一等吧,我想应该很快就拨云见日了。
84章 试点单位?试点大队!
所谓的很快拨云见日,其实也不快。;
吴越的改革方案提交省厅后,一直拖到五月底,还没有响动。期间,刘林也向局政治处主任沈涛凯问询过,沈涛凯回答:没同意也没反对,不正说明于厅长仍在考虑中吗,再等等吧。
沈涛凯的话说的没错,几个月来,省司法厅于国厅长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吴越的那份方案摆在他办公桌抽屉里,他一有空就拿出来翻看,私下还让几个口风比较紧的厅党组成员传阅过,其中就包括司法厅副厅长兼监狱管理局局长陈元伟。
看过之后碰头商议的结果是,方案高瞻远瞩又切实可行,符合司法部关于新形势下监狱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整体部署和发展。
对于吴越嘛,大家的意见也趋于一致,小伙子是块好钢,捶打一番能够成材。不过,他冒头太快、太急,还是适当遏制一下势头,让他静下心沉淀沉淀。
小家伙能静下来么?据沈涛凯说,吴越这一阵子正忙着劳务加工点的选址。于国微笑着摇头,目光从写着“五月二十六号”的大台历上移开,落在新一期《警坛风云》的封面上,封面人物正是吴越。
专访于国仔细看过,从中不难读出言外之意。
靠在椅背上,于国闭眼思考了好一会,猛的睁开眼,抓起内线电话。
“我是于国,通知在石城的厅党组成员下午二点开会。”
放下电话,于国点上一支烟:小家伙既然已经卯足了劲,那,我就为他吹奏一曲进军号!
五月二十六号,下午二点。江南省司法厅机关小会议室。
于国厅长环顾四周,九个党组成员到了七个,人数完全符合表决的组织原则。
每个与会者面前都放了吴越所写改革方案的复印件,开会之前,于国厅长请大家先用上半小时好好看看这份改革方案。
司法厅除了于国厅长和陈元伟副厅长,其他的党组成员都不分管监狱这一块,不是自己的自留地,管那么多干嘛?再说改革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上司法部也有文件精神要求,自然个个举手同意。
“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就以厅党组的名义下文给省监狱管理局,有关具体事务由陈元伟同志负责。老陈,请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于国合上笔记本,率先走出会议室。
厅长办公室。
于国、陈元伟并排坐在沙发上,秘书送上两杯茶后,很快退出轻轻关上门。
“老陈,试点单位这个头开好了,全省监狱整体改革才能顺利启动。典型立起来后,我去省委省政府汇报工作,开口寻求支持才会有底气嘛。”
陈元伟点点头,“厅长,我考虑确立平亭监狱为全省监狱改革试点单位可以暂时搁一搁……”
“嗯?”
于国身子往陈元伟方向移了移。
“厅长,试点单位有些政策倾斜是必然的。为什么是平亭而不是其他监狱?凭一份方案恐怕难以服众。我的意见是先让平亭监狱搞一个大队的试点,厅长你看?”
“嗯。”于国想了想,“老陈,监狱系统你最熟悉,你的想法很周到。就让吴越这小子先去搞吧,他可以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把这个样板竖立起来后,再确立平亭为试点单位,这样子说服力就大了,闲言碎语也会少很多,也便于你们监狱局进一步开展工作。”
意见得到统一,两人的谈话就轻松多了。
“厅长,吴越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前不久,一下子把监狱销售难题给解决了。”
“我知道。”于国随手拿过《警坛风云》,翻到吴越的专访,“你看看,几千字的报道。这小子在将我军呢。”
“怎么,厅长你有想法了?”陈元伟半开玩笑半是试探。
于国大手一挥,“想法当然有啊。一个政治家光做老黄牛是不合格的,没有点头脑和手腕,成不了大气候。”
于厅长的评价之高出乎他的意料,看来于国对吴越的期许还不限于此。他比于国大五岁,外界风传下一届司法部换届,于国很可能会直上京都入主司法部。于国看好的人,将来的成就势必不可限量。这么分析的话,他对吴越的培养也得重新调整,步子不妨大些,担子也不妨重些。
陈元伟笑了笑,“吴越这份方案,我看了之后触动很大,一些工作的思路也得到了启发。”
“哦?说说说看。”
“既然下了决心要解决数万名服刑人员的岗位,那怎么能把监狱职工一推了之呢?我上两个月就把职工买断工龄资金的下拨给封冻了。历史包袱绝不能让职工个体去承担,监狱职工有其特殊性,几辈人生活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他们走向社会有多少生存能力?”
“说的很对。将来劳务输出多了,干警既要抓监管安全也要管生产安全、产量质量,一些杂事杂活和需外出的事可以交给职工去干嘛。监狱流动性大,有的岗位需要长期稳定的技术工,这些岗位也可以让给职工。光是吴越一个试点大队留给职工的岗位就有五十几个。他平亭监狱有几个职工?全面搞起来的话,还怕消化不了?”
陈元伟频频点头,谈话结束前,他提了自己的担忧,“厅长,我完全相信吴越能把试点大队搞起来并能搞得很成功。我本人也倾向由吴越主管这个大队,不过,他实在太年轻了。只怕……”
“怕什么?”于国难得的打断陈元伟的话,“先让他们争去抢去,让一些歪瓜裂枣浮出水面见见光。民主集中制嘛,最后的决定权不在监狱,而在厅局!我认为事情还不至于闹到这一步吧,相信吴越同志完全有能力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
…………………………………………………………………………………………………
六月二号。江南省监狱管理局正式发文,确立平亭监狱三大队为全省监狱现代化改革的首个试点大队。
六月三号。平亭监狱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传达了省局的文件精神,确定了试点大队的筹备小组名单——
组长:华明远
副组长:施辉
组员:监狱全体党委委员、三大队主管大队长王国生、销售科副科长兼三大二中主管指导员吴越。
这份名单颇为耐人寻味,业余分析人士认为是不是预示着这个试点大队将来的班子以王国生为主,吴越为辅?
不过随后的分工说明又打破了这个猜想,监狱领导层的不说,那纯粹是挂名不干事。王国生和吴越两个,王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吴负责资金、业务、合同。虽说王在前,吴在后,可其中的主次,是个傻瓜也一眼能看出。
难道说,吴越会成为这个试点大队的主管一把手?一个参加工作不满一年,就算筹备全部完成大队重新挂牌,也只有工作一年多一点的小年轻成为正科实职,这也太疯狂了吧?说破天也说不过去的。
一时,平亭监狱暗流涌动,负面传闻到处流传。除了被公认为是吴越支持者的华明远、刘林、唐晓三人,其他党委委员办公室、家里基本成了菜市场,说坏话的,诉不平的,明的担忧怕吴越搞不好实际是嫉妒的,各式各样的人一下全冒头了。
这还好,有的干脆两毛钱邮票一贴,匿名信寄到了厅局。
为此,监狱不得不出来辟谣:试点大队的班子人选还在酝酿考虑中,到时全监狱副科以上的都可以竞争上岗,优先考虑票选多者。
…………………………………………………………………………………………………
六月十日。麒麟镇明越饭店。
吴越和圈子里的所有人聚了一次。
“华哥,我早料到了。树还没栽下,伸手摘桃子的就出来了。”
面对华明远的担忧,吴越有些不以为然。
“小吴,这事不可儿戏,你要慎重对待。票选是施辉监狱长鼓捣出来的,他能提出,必定有把握。”
华明远再次提醒。
“华哥,票选能说明什么?希*特*勒还是票选上台的,他干好事了。现在我没精力去考虑这些,等把框架搞好,我再来陪施辉监狱长玩几手。他暗的来,我就明的挡呗。”
吴越轻轻吹去浮在酒杯上的泡沫,仿佛施辉就如泡沫般一吹就散。
85章 我的果实谁敢摘?(上)
离三大队一百五十米不到,驻监武警中队斜对面的坡上,有一处废弃近十年的养猪场。;本着节约资金和缩短建设周期的原则,试点大队的劳务加工点就选定在养猪场。
此处原本就是三大队的产业,占地二千多平米。只要加高围墙,添些监管设施,重新做两扇大门,再把猪舍扒掉,搭建三座钢架结构的大车间,就成了合乎监管安全标准的劳动场所。
二中队的服刑犯从矿山和茶田撤了回来,帮着监狱基建中队从事养猪场改造的劳动。三四百劳力的投入,很快养猪场就变了模样。周边环境也彻底整治了一番,一切阻隔视线的杂树灌木全部砍倒,移栽了低矮的冬青和花草,道路加宽夯实以符合十吨卡车行驶的标准,道路两旁架设了照明设施,杜绝所有监管盲区。
到了八月中旬,一座大方、美观的新厂房就已矗立在众人眼前,外出去合作单位岗位培训的十几名监狱工人也陆续结束培训回到了监狱。
按照工作计划,此时应该与合作方签订合同了,合作方的设备和启动资金也该随之到位。哪知前一段时间埋头苦干的吴越却放缓了节奏,筹备小组副组长施辉监狱长几次催促也只换来他几句敷衍的回应。
八月十九日,吴越的身影出现在监狱销售科。
“喔唷,真是稀客呀。吴科,你个大忙人怎么会想起过来转转的?”
这一声吴科叫的并不突兀。华夏人的习俗,非正式场合称呼职务一般会自动略去职务前的“副”字。看到吴越进门,销售科储明科长笑着站起来和吴越打招呼。储明是华明远一手提拔培养的,怎会不知吴越在小圈子里的地位远远胜于他,态度自然很亲切,甚至还带些刻意的恭维。
“无事不登三宝殿。”吴越递烟过去,“问你储科拿钱了。”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石料销售的旺季,吴越来之前打听过了,他联系的单位采购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吨。
“我说呢。”储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对里间墙角落办公桌前的史可说:“老史,别让吴科多等。赶快查一下。”
“嗳。”史可低声应了,低着头一脸尴尬。
正是由于她的告密,才使吴越在政治处的板凳没捂热,就被一脚踢到中队去的。吴越竞聘副科长成功,她就开始担心了,一个储明就够让她难受,再来一个吴越,这个销售科她还能待得下去?所幸最后吴越只是挂职没到到科室上班,她这才松了口气,要不她可能就会主动要求调岗了。
对于史可,吴越绝对没有好感,可处于目前的地位和即将要达到的高度,他也不想再和这个老女人去计较什么。史可的反常他看在眼里,却似没看见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