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林家三娘子 作者:蓝艾草[完结] >

第97部分

林家三娘子 作者:蓝艾草[完结]-第97部分

小说: 林家三娘子 作者:蓝艾草[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着萧泽时间愈久,今上心中那种矛盾又微妙的心事便越重。
许是他病的太久,连打理朝政都有几分力不从心,反沉浸在旧事之中的时间却越来越多。
这并非什么好现象。
孙渔事件之后不久,今上便每日将萧泽带在身边处理政事。
通常情况下,朝臣们递上来的奏本都是萧泽先看一遍,分类整理轻重缓急,再读与今上听,按照他的口述,萧泽再行批注。
朝臣们初次接到奏折上红字朱批的陌生字体,皆吓了一大跳,又有积年老臣识得这字体,竟然跟先太子萧和颇似,这就耐人寻味了!
陛下这是病糊涂了?!一般皇子就算跟着学习处理政务,也轮不到在奏章上写朱批,朱批非天子不能。 更何况只是皇侄,连储君也算不上。
朝臣直谏的奏章跟雪片一般飞到了今上的案头,他理也不理,只吩咐萧泽将但凡非议此事的奏章全部理出来扔到殿角,继续我行我素。
今上的行为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
虞传雄回府与义成郡主商议此事,最后具本保奏立萧泽为太子。
事实上在诸王与众臣私下里结交之时,各种明里暗里的呼声都从未停止过。甚至已经有臣子暗中站队了,只不过还未有人公然跳出来在朝堂之上保奏哪家的世子为太子。直等萧泽回京,整个权贵圈子都愣了。
只除了楚老将军。
他是早知楚君钺去边陲身负重任的。只是知道归知道,也不能敲锣打鼓让满街都知道的。况此事好事最不宜宣扬,万一让别人有心的人知道了暗中做什么手脚就不好了。
虞传雄一上本,楚老将军第一个站出来附议。
人是楚君钺亲自跑去接了来的,况听得秦王殿下为人也不难相处,若无意外这便是未来王储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楚老将军为着楚家将来思谋,自然很干脆的站了出来。
又有不少朝臣站出来附议,大事遂定。


、115 不满

萧泽的太子册封大典盛大而隆重;奉了今上明旨的礼部官员们无不尽心尽力来奉承这位少年储君,以期在未来的君臣之路上给太子殿下留下个好印象。
今上的龙体眼瞧着一日日坏了下去;更何况储君已定;他后继有人,心头大事一了;心理上首先就松懈了下来;身体状况了跟着差了下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了下来;任凭太医院太医们费尽心力,用了许灵丹妙药;到底也不能力挽颓势 。
太子殿下在东林书院的课程完全停了下来;已无继续学习的必要,全副精神都扑到了学习政事之上。要么守候在今上龙床前聆听他的治国训示,要么翻阅奏折,又或听几位朝中老先生讲治国之策,或与在朝官员联络感情,十分之忙碌。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大家想要了解未来主子的脾性,未来天子正好也想探探手下大臣们的虚实,两方都想着加深彼此的了解,一时倒也相处融洽。
诸王见没他们什么事儿了,便齐齐申请回家。
先帝与今上在打击诸王之上皆是不遗余力的实施着铁腕政策,各王府长史皆是中央所派,当地税赋矿物开采大部分握在朝廷手中,只田地与极小部分的矿产开采在藩王手中,那也不过是为了诸王脸上好看,能撑得起王府的架子来。
都是些台面功夫罢了。
实质上,诸王连私兵都不能蓄的,只能乖乖在地方王府里做个富贵闲散王爷,连走读书练武做官的路子都没有。
人生简直毫无目标可言。
像此次萧慎无子,大家兴冲冲携 进京,至少表面上是充满了希望的。
万一好事轮到自家呢?
即使轮不到自家,总还是别家世子,也不是一分好处都没有的。
总有人带着不切实际的想法,觉得在萧慎父子手上饱受压迫的藩王世子临朝,必然能对诸王抱之又同情,再有许多优惠政策出台 ,改善同宗们的生存环境呢。
岂不知这一切不过是幻想。真到了那一步,哪一位肯把收到国库里的税赋分一半出来给诸王蓄兵扩充实力,好与中央政权相抗衡呢?
今上手里拘着诸王父子,临了还要客客气气挽留一下。
“近日京里还有一场热闹好瞧,诸位就不留下来瞧瞧热闹了吗?”
有藩王心道:若是陛下大薨,就真是一场热闹了,我等自然必须要留下来了。不过这话若是说出来便是诛心之言,惟有烂在肚里了。
大家齐推离家日久,府中还有琐事要料理,自然也该回去了,又与今上闲话家常,可有什么热闹好瞧。
“太子东宫如今连个操心他衣食起居的贴心人都没有,朕也该给太子娶房媳妇儿了。”
今上笑的温和,颇有几分欲做阿翁的喜悦。
诸王与今上同姓,若是别的好事倒真情愿留下来观望,万一有什么好处也能沾一沾。可同姓不婚,沾不得半点好处,还要留下来以失败者的身份观看胜利者的得意,有甚意趣可言呢?
于是乱哄哄找借口,今上也不指望自己上台之后一直打压的这帮同宗们能与他同喜,当即便放了行,诸王三五日之内辞别知交,带着遗憾回去了。
等到今上要为东宫选太子妃以及嫔妾的旨意下来之后,但凡京中四品以上官员家有女儿者无不有几分小激动。
这是搭上新君最捷径的法子。
皇后请了长公主萧淑与义成郡主萧锦前往宫中商议此事。
萧淑是太子唯一的姑母,太子回京之后对他多有关怀,姑侄俩说得上话,请了长公主前来就是为了请她去探探太子的口风,看他中意什么样的女子。
太子不是皇后亲生,也非宫中妃嫔所出,连嗣子也算不上,只是子侄辈,本来若要继承大位,势必要将萧泽过继给今上,但一则萧泽不愿,二则今上如今将这些东西看的很淡,更多时候都会想,这算是还政于萧和吧?因此他也坚决反对过继萧泽。
他们倒是亲叔侄,日日交流的军国大事不知凡几,不知不觉间就亲近了起来。
但皇后就尴尬了。
后宫无所出,假如萧泽是嗣子,将来她这个皇太后也算名正言顺,哪怕为着名义上的孝道,萧泽也不会做出什么事儿来。可是如今名不正则言不顺,她既然连萧泽名义上的阿娘都算不上,只是个婶母,就更不好说什么了。将来还要在萧泽乃至萧泽的妻室手底下讨生活呢,自然是要三思而后行了。
请了义成郡主来,却是因着她对朝中之事比较了解,又与各家贵妇相熟,谁家女儿订了亲谁家女儿不曾有人家,各家小娘子们品性如何,比起久不出门的长公主萧淑来,要强上许多。
这时候就显出擅长交际的好处来了。
岂料,萧淑与萧锦却不对付十几年了。
根子就在当年今上与先太子的夺位之事上。
两位亲兄长为着皇位可算是反目成仇,温厚的先太子流放千里,作为两个人最疼爱的妹妹,夹在两个兄长中间的萧淑既不想埋怨长兄的不争,又不想怨恨次兄的野心,更不能将一腔怨愤都推到先帝身上,那是她亲爹,若是对他心存怨恨,孝道往哪儿放?
最后怨气便一股脑儿迁怒到了虞传雄这等助萧慎夺位的臣子们身上了,连带着这些臣子的家眷们都讨厌了起来。尤其萧锦又是个在政事上颇有见地的郡主,还助虞传雄在官场上打开了一条光明大道,萧淑的这点怨恨落到义成郡主身上便加倍了。
这样两个人坐在一起,那小话儿从开始到最后就没停下来过,末了给太子选妃的章程也商议妥当了,二人一起从皇后宫里退了出来,立在宫道上,萧淑便冷笑了起来:“我说萧锦,你有功夫在这里为选太子妃操心,不过就是家里有个逾龄未嫁的闺女吗?按说你家大姐儿与太子年龄倒也相当,便是瞧在你们夫妇面儿上,皇兄也不会折了你们的脸面,一准儿会同意的。倒是打的好算盘!”
萧锦气的脸都青了,“长公主消息真是滞后,不巧的很,我家大姐儿在太子册封大典之后,就已经许给了秦家二郎,她的婚事就不劳长公主费心了。”
二人不对路太久,萧淑又多闭门谢客,听了这消息倒是一愣。依着萧锦夫妻俩的钻营本事,真将虞世兰塞进宫里来做个妃嫔倒真没什么问题,没成想太子册封之后虞家长女便订了亲,大家都是聪明人,太子未有婚约,但凡朝中有女的皆有机会奔着国丈的位子去,未料得这关节虞家长女订亲。萧锦夫妻这是一早就表明态度,不肯将女儿送进宫了?!
就算如此,萧淑对萧锦的恶感未减退半分。
“听闻你对萧怡家的闺女倒是关心的很,这会儿他们举家不知所踪,你这当姐姐的倒半点儿也不急,莫不是平日这关心是假的?”
瞧见萧锦面色由青转白,一脸愕然震惊,不似作伪,萧淑才觉心气儿顺畅了不少,扭身便走了。
楚君钺回来之时,还带回了容大姐儿的亲笔信,信中道她一切安好,阿父阿母也是身体康健,还给她添了个阿弟,甚是可爱,难道这一切都是骗她的?可是字迹做不了假啊!
其实容大姐儿假死又被流放边陲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多,仅限于楚虞两家外加今上那里。
原本萧淑是不知道的,可是萧泽被楚君钺一路护着回来之后,萧淑问起来龙去脉,便知道了此事。长公主殿下对萧怡倒没有恶感,相反还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又听得她当年为了保护女儿做出无奈之举,还唏嘘不已。
后来孙渔的折子递了上来,萧泽那几日情绪不好,忧心四合村人的安危,也不知他们逃去了哪里。被长公主撞上,追问起来,他又无处可诉,便将此事倒了出来,萧淑这才知道了,萧锦却是不知道的。
只因今上现如今并不准备向孙家下手,意欲留给萧泽上位之后拿孙家立威,因此孙渔至今还好生生在边陲待着。
义成郡主得了这么个不好的消息,只觉心乱如麻,当时出了宫便直奔虎翼营,没寻到他,又往东林书院跑了一趟,也未见人,倒是撞见她家新姑爷秦钰。
秦钰身上并无官职,如今只挂着个东林书院助教的名儿混日子,本人又是个最没正形的纨绔,义成郡主如何愿意将长女许给他?
奈何虞世兰一脑门子固执,非要嫁给秦钰,话还说的无比坚定:“阿娘如果不答应此事,那就让楚三郎同意跟我结亲,我只要能嫁给楚三郎,不嫁秦二郎也行!”
其实她早歇了嫁楚三郎的心。
不过此事难度太大,连义成郡主也知楚三郎一心扑在她那位外甥女儿身上,还当着今上的面儿求过亲,哪怕她再疼女如命,也做不成这件事儿。
只能退而求其次,答应了秦家的提亲。
秦钰笑嘻嘻上前行礼,“岳母怎的有空到书院来了?阿兰这些日子可好?”
自订了亲,虞世兰便被留在家里备嫁,她与秦二郎的岁数也不小了,今上身体又不好,秦家希望尽早完婚,婚期便订在了两月之后。
义成郡主对这嘻皮笑脸的新姑爷可真没什么好脸色,真不知道自家闺女瞧中这小子哪一点了?
“楚三郎呢?”
“他?不知道去哪了,今儿可没来书院!”
秦钰对未来岳母的冷脸也并不在意,浪荡了这么多年,他不成器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指望着未来岳母一时半刻能对他改观,只恐有些难度。况且他相中了虞世兰并且准备娶回家,秦夫人初初听到也是一愣,大约内心里对这位小郡主也不是太满意的罢?
京中贵妇们愿意考虑虞世兰做媳妇的,要么是身份低想攀上虞家这棵大树,要么便是家中儿子有点不好说出口的小毛病的。真要娶个贤淑媳妇儿,谁也没觉得这是虞世兰身上应该具备的品德。
不过秦夫人看着儿子难得热切的脸,倒又有了几分释然。
她已经不指望次子能够为家族做贡献了,反正秦家大郎行事稳妥,支撑门户也轮不到二郎。这几年最担心秦二郎万一跟着那起子纨绔往小倌馆里去,被拐带歪了好起龙阳来就不好了。
好歹他现在主动提起要娶妻,对方除了性格有点跋扈任性之外,身世门第倒是没什么可挑的,只要娶进门来,他能压制得住就好。
秦夫人想了想便同意了,又请了官媒婆前往虞家提亲。
义成郡主真是有苦难言。
她也没指望闺女嫁到哪家高门,她家门户一点也不低,况虞世兰又是郡主之身,可是……对秦二郎她是真不满意。
萧锦本人做事极有计划性与目的性,可是生了个闺女却养的毫无追求,最终也只在情情爱爱上打转,真是略一多想也觉头疼。反正……那个秦二郎也是个好玩乐的,但愿他们婚后能玩到一处。
无论两家大人心中多么不愿意成为亲家,可是鉴于男女当事人年纪真不小了,此事便速战速决定了下来。
义成郡主又问了秦二郎几句楚君钺近期的行踪,发现这位虽然年纪小小,但如今担的事儿可不少,除了虎翼营,朝中之事,还担着东宫禁卫之事,已算得今上配给太子的东宫属官。
自太子离开东林书院,楚君钺也辞去了书院先生一职。
他原本去书院就不是为了专职当先生。
事到如今,义成郡主其实是极想去拜访一回太子殿下的。
不为别的,只为他在边陲与容绍萧怡在一处生活多年。
不过想到萧怡那丫头拐拐弯弯的心思,不但不听劝,连闺女也不肯给她抚养,萧锦又打消了这念头。
她安慰自己,让她担心的可不是萧怡,而是容大姐儿。
那可是她正经的外甥。


、116 再见

折腾了一天;到了晚上,义成郡主才在将军府逮住了楚君钺。
她是下午就去了楚府的;楚夫人陪着她在花厅里坐着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两人上次还在秦钰的别院里为了容大姐儿掐过架,见了面都算不得愉快。但义成郡主有事相求;她又说不出软话来,于是只能冷着脸硬着头皮坐在楚家花厅。楚夫人只知她来寻楚君钺;两个人冷着脸干坐着,倒好似义成郡主是前来收债的一般。
楚君钺来的时候,连楚夫人都觉得解脱了。
听得义成郡主问起来意;楚君钺面上痛楚之色一闪而逝;不得已将孙渔奏折所述之事道明;见义成郡主神色黯然,他又忙补救:“自得了消息之后,我已经派人去四合了,待得他来,无论消息如何,必定跟郡主支会一声。”
事已至此,义成郡主只能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家。
她心中追悔莫及。
当初就不应该将容大姐儿接回家来,导致后来她不得已远赴边陲,如今也不知道举家流落到了哪里去……
到家之时,虞小郎在奶母的看护之下摇摇摆摆向她扑了过来,“阿娘——”他的声音软软糯轜。
萧锦将他搂在怀里,鼻端是他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