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47部分

炮灰养女-第47部分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那么久,归根结底是,她嫁人之后。婆家娘家都要伸手问她要钱。她给了这头顾不上那头,结果在两边全都吃力不讨好。
    娘家嫌她顾着婆家藏了私,婆家嫌她抛头露面,人长得粗糙上不了台面。
    辛夷看着这一屋子人,实在不敢相信,正是这群她最信任的人,为了一己私欲亲手将她送上了绝路。
    没了她。他们就真的能得意么,那偌大的家财,离了她呕心沥血的经营那个,又能支撑多久。
    乔正臣可以舍了她这个含辛茹苦供他出仕的发妻,对待辛桂香又能有几分真情。
    可悲可叹,这一家子竟是没一个通透的人。而她辛夷却是眼最瞎的那个。
    两个女儿的话全落在耳朵里,王氏心里来气,忍不出出言讥讽:“没想到我亲手养大的孩儿,道理懂的不少,钱换不了血脉亲情。看来我们这多年来。巴心巴肺的,抵不上未曾见过面的血亲。”
    “她娘,别说了。”看着孩儿他娘面色不好看,辛有财拉着她胳膊劝到,孩子都该走了,不必临了还撕破脸。
    王氏说的兴起,见辛夷默不作声,冷笑后继续:“以前我就听人说,别人家的孩子养不熟,只要亲爹亲娘找来了,立马就跟人跑。如今,我算是见识了。”
    一字一句,全是往辛夷心上敲打。
    如果她真的只有六岁,或者是前生对于后来一无所知的她,一定会在这样严厉的责问下痛哭流涕。
    可惜,她不再是容易被亲情绑架的人了。
    即将离开,又要搭上十两银子,辛夷也不想里子面子都给他们占了。
    “爹腿摔伤时,换来救命钱的是我这个没良心的养女。上山神庙还愿时,苦苦躲在山洞里,期盼着家人出现的,也是我这个养女。我认了亲,收下银子的,还是爹娘。”
    辛夷从来没用过这样淡漠平静的语气和王氏讲话,她尚显稚嫩的脸庞,流露出成人的表情时,让她看的心惊肉跳。
    哪怕被戳中软肋后心虚,仍不妨碍王氏内荏外厉的喊到:“你这是怪我们了,怪我们辛苦养大你,反倒成仇了。”
    “我没有。”
    轻描淡写三个字后,辛夷不愿多费唇舌。
    小怜拉着情绪高亢的王氏,轻声细语的劝到:“娘,知道你心里不舒服,明天三丫就该离开了,您别再跟她较真儿了。”
    原本离别时应有的伤感气氛,在王氏的喋喋不休和辛夷反常的行为中,烟消云散。
    王氏被人劝走,辛夷一个人待在屋里,面无表情,旁人问起话来,也是态度疲懒。
    很快,留在辛家的最后一个夜晚来临了。
    阴历十七八,天上的月亮又圆又亮,水银泻地般,将整个上河村笼罩其间。
    辛夷头靠在硬邦邦的枕头上,睁着眼睛,望着窗外的月亮,怎么也睡不着。
    小怜和玉荷一直在翻身,似乎睡得也不安稳。
    睡前三姐妹聊了一阵,辛夷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不像小怜玉荷想的那样自怨自艾。
    她们本以为,明天三丫就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心里会不好受,没想到她能这么平静。
    出乎意料的平静,让她们两个反而心情不平静了。
    简陋的房屋,时不时掉土的房顶,剥蚀厉害的墙壁,辛夷歪着头,静静看着这一切。
    真的该离开了,这是最后一晚了,从此之后。她再也不用在这个破旧不堪的家中待着了。
    月亮,永远都是那轮月亮,却有着阴晴圆缺。
    她的人生,一直都在继续着。从此要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一夜,进入梦乡后,辛夷睡得前所未有的安稳。
    第二天,刚过了辰时,汪老员外的马车便停在了门口。
    他和老伴各自换了簇新的衣裳,喜气洋洋的出现在辛家院中。
    正在打扫院子的王氏,心里还挂怀着辛夷昨日顶嘴的事儿,不冷不热的招呼了二人。
    马上就能把辛夷带走了,老两口也不在意,再说了他们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并不强求这点儿礼遇。
    老夫妇一来,辛夷便出了屋,还是昨日的打扮,宽大的衣服长过手腕许多,走起路来拖泥带水。
    最后还是辛有财。客客气气的给两人打了碗鸡蛋茶,又请他们屋里坐着。
    其中过程无需赘述,翻来覆去不就是你谢我我谢你,人情话场面说而已,辛夷只继续装哑巴。
    她等啊等,终于等到了老员外将银子取出,恭敬交给了辛有财夫妇。
    面色一直平静的辛夷。终于肉疼了。
    一下子出手十两,可怜她的荷包,真是大出血了。
    有这十两银子,她能买来两亩地了,或者买几间宅基地也行啊。
    只恨为了名正言顺的与辛家划分界限,这十两。她还非出不可了。
    唯有如此,以后哪怕邻里说起来,她也不算白吃白住辛家八年多。
    之前她虽然赚了三十多两银子,但那时她还是辛家一份子,算不得是她的钱。
    王氏拉长的脸。在看到银子后,才露出两分笑意。两人碍于面子推辞了一番。在汪员外的再三坚持下,最终将十两接了过来。
    这一刻,辛夷忽然产生了一种银货两讫的荒谬感,她这样算不算是明码标价,赎回了自由。
    收了银子后,辛有财夫妻挽留汪员外他们吃午饭,汪员外推说还要到镇上为辛夷置办些衣物,时间怕来不及。
    听到辛夷要置办新衣,辛桂香羡慕极了,要是她也能到镇上买好看衣裳就好了。
    接下来,到了给辛夷收拾东西的时候,挑挑拣拣也就几件旧衣服,汪员外索性全都不要了。
    最后,三人只带了辛夷的小衣和被褥离开。
    辛家人在门口一字排开,目送着辛夷在汪员外的两人的看护下,一并上了马车。
    车夫扬起鞭子,驱着马车离开,车帘放下后,辛夷的脸再没有露出来。
    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心上,同时浮出了这个念头。
    马车穿梭在上河村中,孩子们好奇的在后面追逐着,欢声笑语肆意张扬着。
    离开辛家有一段路了,辛夷打开帘子,望着车外的风景。
    调皮的孩子门们,手握弹弓,在路上奔跑着玩耍,无忧无虑的神情,让人十分羡慕。
    她空有年轻的身体,却没了那颗天真幼稚的心。
    车外的一幕幕像是慢镜头回放,清晰的映在辛夷眼底,离开这里从此过上另一种人生。
    也许,她还会回来,但是再也不会像从前一样了。
    活了两辈子,辛夷头一次产生了这种微妙的心情,游离在生离死别之外,但是同样强烈的情感。
    车里没了外人,汪员外夫妻面色和蔼许多,身上那种稍带夸张的情绪,消失殆尽。
    偶尔目光交接,辛夷总会给他们一个感激的笑容。
    马车上不是说话的地儿,她有太多话只能藏在腹中。
    有的话,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可以说出口,有的话只能永远埋在心底。
    比如,她曾经是来自另一时空的一抹幽魂,比如她奇迹般的经历了重生,这些话是永远不能向外人言明的。

  ☆、第九十九章 落脚客栈收忠仆

ps:
    求粉红,求订阅,求收藏。
    马车载着三人,一路到了清流镇。
    到了镇上,辛夷才知汪员外和老伴儿,这几天一直在福来客栈落脚。
    她这时反应过来,从今以后,她得在镇上讨生活了。
    此时辛夷没来得及置办房产,只能先在客栈落脚,好在眼前客栈看着挺不错的样子。环境清幽,大堂整洁明亮,小二手脚勤快,未语先笑。
    三人前后进了屋,辛夷退后一步,躬身朝二老行了大礼。
    汪员外见状,赶紧上前扶住辛夷,口里嚷着:“孩子,你这是干什么。”
    辛夷抬起头抿了抿唇,由衷的说:“谢谢,谢谢您二老了。”
    拿人钱财帮人办事,还受如此大礼,老两口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从不干这厚脸皮的事儿。
    刘婆婆拉起辛夷的手,笑着说:“这孩子实在太招人爱了,我们老俩可没白干活,王掌柜付了钱的,你这孩子别太往心里去。”
    辛夷不是分不出好歹的人,拿了钱办事儿,也分个用力不用心和尽心尽力两种。汪老伯和大娘能把事儿办得这么妥当,对她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想着她初来乍到,要在镇上立足,难免需要帮手。
    但她的年纪,是一大不足,遇到这么个小主子,总防不住有那刁奴,生出欺主的心思来。
    辛夷虽是秉承着现代平等思想,但也不代表着,她持家做生意,喜欢被人爬到头上去。
    诚而不欺,她不会拿主子的身份去刻意折辱旁人,但也不会将手下一个个都养成懒散人。
    思来想去,辛夷望着面相和善的二老,心里生出一个主意来。
    成与不成,她好歹要试一试才知。
    “如果。您二位愿意的话,小女想在镇上置办些家产,能不能留下做我的管家?”
    辛夷试探着问,两位老人家行事老练松弛得当。她见才心喜。忍不住伸出了橄榄枝。
    她也是惯做生意的人,在识人方面颇具慧眼,辛夷相信自己的眼光,留下这二人对她来说是件大好事儿。
    汪员外,本名汪清直,刘婆婆闺名金花。两人自年轻时结为连理,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也到了找个落脚地方的时候。
    下九流的行当,他们几乎干了个遍,文墨通晓的不多。但是一双眼睛着实犀利。
    他们尽心尽力的演好这场戏,也是辛夷投了他们的缘。
    无儿无女漂泊这么多年,看到辛夷,两人就有呵护她的心思,也算一片慰藉。
    而今。辛夷亲自开口留人,他们焉有不从的道理。
    汪清直爽快的点了头,脸上褶皱跟着笑开,微微行礼道:“承蒙小小姐不弃,以后我们两个,全倚仗你混口饭吃了。老啦,人也走不动了。还望小小姐能不嫌弃。”
    得到承诺,辛夷眼睛一亮,惊喜的喊:“太好了,二老也别叫我小小姐了,我们三个还是以爷孙相称,就在这镇上相依为命怎么样?”
    刘金花听到这里。心里实在欢喜。
    “要是真能有你这样的孙女儿,我们两个却是要死而无憾了。”
    这话说的极重,真假勿论,辛夷心头暖洋洋的,来镇上后算是办成了第一件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掌柜是个热心肠,他寻来的人亦是不错的。
    想到王掌柜,辛夷忽生开口到:“汪爷爷,婆婆,你们能陪我到钱庄兑个零钱,再到布坊买两件新衣么。”
    听着爷爷婆婆的称谓,汪清直两人心里乐开了花,喜滋滋的说了声好。
    辛夷揣摩着怀里的一百两银票,跟二老下了楼,镇上只有一家吉祥钱庄,他们要去的便是那里。
    钱庄模样古朴,围墙高深,门前的招子用金线镂成,一左一右蹲着两只活灵活现的貔貅。
    久违的貔貅,让辛夷会心一笑,她以前做生意时,也爱在门口放上貔貅,寓意招财进宝只进不出。
    进了门,柜台极高,辛夷站在那里只露出个脑袋,亏得旁边摆着脚踏。
    她上了脚踏,将揉的皱巴巴的一百两银票隔着栅栏递了过去。
    栅栏里站着的伙计,二十啷当的年纪,办事儿手脚利索,接过银票后核对一番,笑着问:“您是想存钱还是兑银子?”
    他用的是敬语,并没因辛夷的穿着和年纪,流露出轻视之意,只是眼底难免藏着惊讶。
    辛夷老练的说:“存七十两,兑两锭十两的整数,再兑十两碎银。”
    “好叻。”
    店内伙计依着辛夷的吩咐,拿出精巧的银称,按照她的要求兑了银子。
    钱庄用的称准星比寻常生意人用的更精细,辛夷在一旁看着,伙计童叟无欺,没在称上做什么手脚。
    “您看好啦,这是十两碎银子,这是二十两整银,这是您的钱引。”
    “好的,谢谢。”
    没想到小地方的钱庄服务态度如此好,实在让辛夷意外了。
    汪清直二老一直在店内候着,并没因辛夷拿出一百两银子露出惊讶之色来。
    两人年纪一大把,早就见怪不怪,富贵过的人儿,也不会被区区一百两迷了心。
    辛夷很满意他们的表现,三人接下来,往庆和布坊走去。
    布坊的地儿,不是特意挑的。只缘庆和离王记胭脂铺最近,辛夷想换了新衣服就直接到店里,把账厘清。
    未过晌午,庆和布坊里冷冷清清,裁缝坐在店里缝衣服。
    眼看有人进来了,掌柜的亲自招呼,难得竟是个妇人,口齿伶俐举止端庄。
    她将三人打眼一瞧,便笑吟吟的说:“二位是来给孙女儿买成衣的还是扯布料,我们这里应有尽有。”
    辛夷环顾四周,看着货架上一堆堆色彩各异的布,眼花缭乱。
    “要成衣吧,掌柜的能不能拿两件和我身量的齐腰襦裙出来。”
    那掌柜的掩口一笑,拿出软尺亲切的说:“来,让我先为小姑娘量下身子,这才好给你拿衣服。”
    辛夷顺从的张开了双臂,让掌柜的为自己量体。
    量了几处要紧的尺寸后,掌柜的收起了软尺,招呼着伙计说:“翠儿,去把前两日做成的那两套襦裙拿出来。”
    接着她又对辛夷说:“小姑娘暂且先看一看,若是没有合心意的,我再给你挑。”
    衣服拿出来了,一套是纯棉白色上襦绣着蝶戏花的图案,底下配着粉色长裙,裙头是绣花的。
    辛夷摸了摸,又拿起了另一套,上面是烟青色上襦暗绣着小桃花,下裙则是米白色的提花绸,滚边儿绣着花草。
    她这次出门一套衣服都没带,见两身衣服都不错,便问到:“一共多少钱,都包起来。”
    “姑娘要不要试试合身不,价钱好商量。”掌柜的眼神飘向了汪清直两夫妇,不太明白,这爷孙仨,买衣服怎么只听孙女儿的主意。
    且这三人,大人穿的富贵,孩子却太过寒酸,迥异常人。
    辛夷本来就想在买了新衣后,直接换上,就没拒绝掌柜的提议,绕到隔间换好了衣服。
    所谓是人靠衣装马靠鞍,换了粉色襦裙走出来的辛夷,模样都跟着鲜亮了许多,乱糟糟的头发此时格外碍眼。
    掌柜的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拿出一条红色发带,招手说:“瞧姑娘这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