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236部分

炮灰养女-第236部分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当年救柳元景辛夷二人,看似是一个巧合,实际上与师况的推演分不开。在救二人之前,师况不知两人名姓,仅仅凭着二人身上气运,辨认出他们俩就是能够改变大华命运的吉星之一。
    只要跟着这两个福星,其他福星早晚也会出现,福星之间能够互相吸引,这一点是师况最喜欢的。可惜,想到柳元景哪怕加入了门派,真正可能束缚自由的事儿,他也不会轻易去做。所以,即使师况有心再教柳元景一些东西,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即使柳元景现在得到了老祖宗的认可,但是当今掌门人,继承了前任掌门的特色,带着几个仆从四海为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柳元景有心拜入清爻门之下,以谢传承之恩,也难以找到机会。
    师况所掌握的传承,轻了说能让人强身健体,武艺加深。往深处说,要是从小就练这套功夫,到了最高境界脱胎换骨不是梦想,白日飞升也有了可能。
    脑海中划过飞升二字,师况忍不住摇头,师尊那样高深莫测的人都没有白日飞升,他们这次资质愚钝,次了许多的人又怎能有机会和掌教相比。清爻门的一切说是神奇,大多数却都在传说之中。
    师况对柳元景另眼相待,不止是因为他身上如长虹般耀眼的气运,还与他的姿势有关。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师况见过不少良才美质,旁人如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柳元景就是天然祖母绿,加工之后就会成为无价之宝。
    若不是柳元景还没正式成为清爻门弟子,师况还真想传授他一些清爻门特有的心法与暗器秘诀。
    清爻门有典籍记载的传承约莫有七八百年,传说中的传承则有一千多年。师况天资聪颖,又是前一任门主的关门弟子,清爻门的精髓他学到了四分,已经是天下少有。
    此次大华将要遭受劫难之事,他们师兄弟或多或少都能算出一些。不过像师况这样,在劫难发生之前就算的如此准确的,也只有他和已经卸任的师尊。
    当初清爻门掌教,出手相助柳元景,并非一时兴起。清爻门的功夫千变万化,堂堂教主几十年的功力更是神鬼莫测。柳元景能遇到如此大运,只因为他是此次化劫的关键。他的实力越强,这次劫难度过的也就越顺利。
    师况在救了柳元景和辛夷之后,留下来为柳元景指点了功夫,接着飘然离去。他上次离开,并没在江湖晃荡,反而在大华各地逗留一到二日不等,探测此次灾难的来源,以及发生时的程度。
    等后来恭奴人侵扰大华之后,师况算出此次大华天命所归定能获胜,但是恭奴如果立意反扑将会给大华带来不小的麻烦。为了将麻烦降到最低,师况这才来到了边境。尽然到了边境,他头一件事自然就是找柳元景。
    柳元景靠着自身本事在边疆闯出威名,师况竟生出了与有荣焉的念头。他仔细斟酌着,恨不得立马将大师兄拉过来,把柳元景收为名下弟子才好。柳元景身上的煞气,在师况瞧来几乎要冲上天去。
    放在别人身上也许这煞气将会带来诸多困扰,但是柳元景在福星之中主打杀星,这煞气不仅没有伤害到柳元景,反而让他身上气运更加耀眼。师况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本来这次打战,大华要用几倍于恭奴人的兵力,经过无数惨痛的战役持续两年多才会结束。
    但是在柳元景屡立奇功下,这次战争提前结束,大华的兵卒折损,足足少了四分之一。师况不用掐指去算,也能知晓,这一切都源于柳元景不知不觉的逆天改命行为。
    因为柳元景主导杀星,怕他得知这些后杀戮加重引起旁人怀疑,师况一直隐瞒着福星之事,从头到尾都没向柳元景提过他身上肩负的任务。不过为了名正言顺的帮助柳元景,师况选择留在柳元景身边做一个军师。
    好在柳元景不知师况的真正身世,不然不会面色如此平静的接受了这一事实。谈起师况的身世,只能用造化弄人来形容。
    易行散人因为师况不计前嫌,为大华的长治久安努力觉得惊奇。只因,师况本姓并不是师而是国姓——安。若这个安与宗室的安没有联系,师况也不至于会特地改姓。论起来,他和当今圣上还是兄弟。
    区别在于,皇帝乃正宫嫡子,师况则是一个不受宠的妃子所生。那妃子性格敏感又不受宠,怀孕之后战战兢兢,生怕被其它位份高的嫔妃知道后夺走她的孩子。
    (还差两百字,五分钟后替换。)
    身世的冲击,对于辛夷来说是巨大的,她倒不急于认亲。谷家在京城虽称不上公侯之家,好歹也是称得上品级的京官。
    这次身世曝光,对辛夷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谷明月会无缘无故的与她为难了。没想到两人之间竟然阴差阳错间上演了狸猫换太子的把戏,辛夷在脑中稍微想了想。谷明月既然是穿越的,兴许对于身世有所记忆,这才看出她和谷家的关系。
    辛夷唯一纳闷儿的就是,谷明月怎么能笃定她就是那个被送走的孩子呢。现在不是辛夷计较这些的时候,旱灾即将到来,辛夷最头痛的还是这些。
    身世的冲击,对于辛夷来说是巨大的,她倒不急于认亲。谷家在京城虽称不上公侯之家,好歹也是称得上品级的京官。
    这次身世曝光,对辛夷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坏事,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谷明月会无缘无故的与她为难了。没想到两人之间竟然阴差阳错间上演了狸猫换太子的把戏,辛夷在脑中稍微想了想。谷明月既然是穿越的,兴许对于身世有所记忆,这才看出她和谷家的关系。
    辛夷唯一纳闷儿的就是,谷明月怎么能笃定她就是那个被送走的孩子呢。现在不是辛夷计较这些的时候,旱灾即将到来,辛夷最头痛的还是这些。L

  ☆、第三六六章 天下道门

可叹,辛夷不知该如何评价谷明月,难道应了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谷明月才会一次次的针对她。如今她既然得知了真相,绝不会让她轻易得逞。让辛夷最难忍受的事莫过于,杜姨娘打算利用谷明月对付韦氏,她竟然也答应了。
    辛夷实在想不明白,哪怕谷明月不是韦氏亲生儿女,但是这么多年来,韦氏将她视作嫡亲女儿拱若明珠,她怎么就能昧住良心。十几年的功夫,就算养条狗也能养熟了。除非,辛夷转念一想,也许谷明月也是穿越的,所以韦氏对她的好,她并不在意。
    人心叵测,辛夷只能这样说。两个人同是穿越女,只因杜姨娘的复仇,从而变成了最尴尬的关系。谷明月锦衣玉食的生活,建立在辛夷沦落上河村中缺衣少食被人讥讽的基础上。若是换回来,辛夷恢复了嫡小姐的身份,谷明月又要把打回原形成为奴仆之女。
    辛夷曾分析过,如果她处在谷明月的位置会如何做。在反复斟酌后,辛夷松了口气,她不会像谷明月一样攻击那个可能是取代自己的人。她从现代穿越而来,掌握了足够多的发家致富知识。就算不是出身名门又如何,只要两只手在,辛夷就能确保自己可以白手起家。
    谷明月一心想要守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试着靠自己的手段,却谋求财富还有地位呢。这一点,大约是辛夷永远想不通的。就像辛夷活了两辈子,都没动过剽窃前任人诗词,赢得才女名声的念头。
    偷来的东西,永远只是暂时的。辛夷没有被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引诱。与她相反,谷明月在穿越没多久,就开始利用剽窃来的诗词大放异彩博得才女名声。在曾经的世界里,辛夷和谷明月只是千千万万平凡人中的两个。穿越之后,她们俩则成了联系过去与未来的唯二途径。
    选择不同,所求便是不同。一如王贵,辛夷着实没想到。掀开她身世最后一层薄纱的人。竟会是当初偷偷将她和谷明月交换的人。青娘的意外身亡,王贵的狼狈逃窜,以及亲生女儿对他们的视而不见。
    辛夷很难评定。她和谷明月两个人谁更悲惨些,也很难去说王贵究竟是哪种人。他贪生怕死,他谨小慎微,他又能为了富贵。大着胆子谋算了主家。辛夷不知该如何处置王贵,送去见官难免打草惊蛇。留在身边又怕养虎为患。左右为难之后,辛夷决定暂时将王贵派到郊外的庄子中。
    若不是杜姨娘欺人太甚,瞒天过海调换了韦氏的孩子后,还想用韦氏的养女加害她。恐怕辛夷连认回谷府的心思都没有。大家闺秀可以锦衣玉食嫁得门当户对的夫君,但是她们的自由受了太多限制。比起谷家嫡女的身份,辛夷更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决定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主动暴露身份。
    也许,她该找个时间。好好和谷明月谈一谈。辛夷不想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她想试一试,万一谷明月只是鬼迷心窍,她可以劝她悬崖勒马。王贵的到来,印证了易行散人提算出的结果,辛夷对他肃然起敬,同时也对他拯救苍生的宏愿敬佩不已。
    时间久了,辛夷发现易行散人仙风道骨的背后还有另一张面孔。她不知该如何来形容,真要勉强找个能形容易行散人的词语,莫过于童心未泯。辛夷着实不知,他为何会对那些她闲暇时做的小玩意儿那么感兴趣。
    这些小玩意儿,诸如抱枕、袖珍算盘、小孔成像、简易孔明灯等,辛夷也做不出更精妙的东西来。她当初做这些一方面是好玩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逗弄天域奇香中女客带来的小顽童们。
    这一堆零碎,竟吸引的易行散人玩兴不减,让辛夷哭笑不得。辛夷自认愧对易行散人的信任,为了对得起他的厚望,辛夷将红薯介绍给了易行散人。原本,易行散人还奇怪,辛夷为什么要在内宅中种些,既没有观赏性,又不会开花结果的东西。
    当得知红薯长大后,能结出十几倍于原来体积的果实,他一下子就震惊了。无论旱灾还是水灾,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食物。对土地要求不给,产量极大,又能填饱肚子的红薯,在易行散人看来就是神物。
    他先前还暗地里笑话辛夷将一些不太漂亮的花草视若珍宝,待知道红薯的神奇之处后,他恨不得每天蹲在辛夷屋门前,守着这些珍贵的红薯。
    两人渐渐熟悉,话也多了起来,因为奔着同一个目的,所以辛夷在遇到疑问时,很喜欢和易行散人沟通。
    “仙师,小女子有件事困惑了很久,不知该如何是好。”
    “哦,何事,不妨道来听听。”
    倘若忽略易行散人几乎粘到红薯秧上的眼睛,单听他的声音,还是颇有几分世外高人的意味。
    辛夷蹲在地上,手指扒拉着红薯叶,检查着里面是否生虫,在得到易行散人鼓励后问道:“旱灾最迟明年就要来了,明知道红薯能够在旱灾中,帮助许多百姓。可是究竟该如何将它们推广到大华各地去。还有,怎么才能提醒老百姓旱灾即将发生一事。”
    这些疑问,不是辛夷灵光一闪想出的,而是自打辛夷想起要发生旱灾的事后,时刻萦绕在脑海的。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弱小,辛夷想要尽可能的帮助老百姓,能做的却太少太少。
    易行散人专注的看着红薯叶子,这样其貌不扬的小东西真的结出累累硕果么。番邦的东西,究竟牢靠不牢靠,他脑中盘旋过数个念头,同时应答起辛夷的问题:“居士,你看天上的太阳,它日日东升西落,照耀着大地。当阴雨连天时,百姓不会忘记太阳,当夜晚来临时,大家坚信还有来日。也许我们的举动对于抗衡旱灾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这不代表着这些举动就一点儿用都没有。”
    易行散人苦口婆心的劝诫着辛夷,希望她能从萎靡的状态中脱离。而且,他在得知红薯这一作物的神奇后曾经掐算过,此次旱灾带来的灾难已经有所减轻了。
    天道有轮回,某个细节处的轻微变化,能促使天道发生大的转变。易行散人愈发相信,辛夷绝对就是吉星之首。
    检查了一遍红薯叶,确认上面没有虫子后,辛夷拍拍手有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您说的对,继续努力下去,哪怕只帮助一个人也是极好的。如果能够想办法,提前将旱灾的消息散播出去,让老百姓有个准备就好了。唉,怎么才能在全国各地,同时推广红薯,在旱灾来临后第一时间传授给大家如何食用呢?”
    辛夷明媚的笑容,因为失落打上了一层阴翳,她知道自己想法太过天真。子不语怪力乱神,如今大华正在打仗,若传出旱灾即将到来的消息,民心势必会动摇,恐怕朝廷第一个不会饶的就是她了。
    易行散人听着辛夷自问自答,待听到她说怎么才能在全国各地同时推广红薯,不由生出了一个想法。
    “若这红薯真的有那么神奇,贫道倒有一些办法。我清爻门在道家之中还有一些影响力,若这红薯真的可以救下无数性命,贫道可以赖着一张老脸想想办法。”
    “真的么?仙师真的有办法在各地推广红薯么?”
    “呵呵,贫道不敢夸口所有地方都能推广,但是只要有道观的地方都能可一试。”
    接下来,易行散人耐起性子,为辛夷科普起清爻门以及天下道门的关系。如今大华道教和佛教各自占着半壁江山,但是道教流传的时间久,比起佛教来影响力还要稍大一些。大华国大大小小的道观不计其数,其中当属道教正宗是则是三清教。
    三清教在道家的地位,就如同释迦摩尼的传教地在佛家的地位。三清教在大华星罗棋布,当之无愧的第一道派。辛夷哪怕不信道教,对于三清教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所以,在得知,清爻门和三清教的关系后,辛夷顿时就呆住了。
    啥叫不显山不露水,啥叫低调的华丽,辛夷从清爻门上算是看出来了。以往清爻门在辛夷眼里就是隐于世外的顶级门派。清爻门传承千年的历史,让辛夷唯有顶礼膜拜的份儿。但是在得知,清爻门对上三清教之后,就像内门弟子对外门弟子,辛夷只能说不服不行了。
    怪不得易行散人能如此笃定天下各路道友会出手相助,有三清教的掌教出门,还会有哪个不开眼的会道观会拒绝了。背靠大树好乘凉,当今国师就是三清教出身。
    只要三清教愿意协助,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