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炮灰养女 >

第213部分

炮灰养女-第213部分

小说: 炮灰养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正臣在汉阳城薄有才子之名,发生了这样的丑事,很快就在街头巷尾流传。龙阳之好在大华可不是好名声,乔正臣清醒过后发现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廉孝之名,因这一日荒唐,毁于一旦,昔日好友见他后皆露出耻笑之色。
    乔正臣疑心自己被绿漪陷害,初去寻时绿漪指着他痛骂,直说那日他喝酒之后开始发疯,幸得好心人相助,她才得以脱身。
    犹如丧家之犬的乔正臣,当时并没怀疑绿漪的说辞。等他自上门时,却发现人去楼空,绿漪已经不在,这才幡然醒悟,原来他这次被人设计了。
    可到底谁会如此设计他,乔正臣怀疑过郑家,又觉得郑家高门大户,若要收拾他,怎会如此周折。
    善恶到头终有报,乔正臣毁了名声后,想要靠着才名娶一位能为自己提供帮助的妻子愿望终于落空。
    不止如此,但凡稍微好一点儿人家,在得知乔正臣荒唐事后,都不愿将女儿嫁入火坑。
    乔正臣从街坊邻里称赞有加的青年才俊,一下子沦为了有辱斯文的文人,多年说不到合适的媳妇儿。
    很多年后,辛夷再回汉阳城,倒是听说昔日的才子娶了屠夫家的女儿,因着一言不合夫妻两人动起了刀子,两败俱伤成了汉阳奇闻。L

  ☆、第三二九章 干戈寥落四周星

(已小修)
    乔正臣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前世今生的怨怼,终于尽数发泄。辛夷头一次发现,畅快淋漓的报复曾经的仇人,是一件很痛快的事儿。她以前太过执相,一心想活出崭新的人生,和过去撇开关系。
    待亲眼见到乔正臣名声狼藉后,辛夷才恍然悟道,如他这般死性的不改的人。当初能害了她,今生就能害了别人,如果人人都选择独善其身,那么终究还会有人上当。
    所以,辛夷这次没有单纯解决何妙音的痴恋,而是选择从根源上断绝乔正臣哄骗其它女人。只有让乔正臣受到惩罚,他才会放弃借着旁人向上爬的念头。
    避开了恶人,却不惩治,只会给纵容对方伤害其他无辜的人。活了这么多年,辛夷刚刚认清这个道理。好在她认清的不晚,她的人生还很长,遇到的好人和坏人,也会有很多。
    还有一点儿辛夷不想承认,她将心思放到对付乔正臣身上,只是为了暂时忽略柳元景大婚一事。尘埃落定后,十二月如约到来,从那道圣旨传下之后,辛夷的心一直忐忑着。
    柳元景的婚期,在辛夷胸中滚烫的翻腾着,她甚至不能将那个数字说与任何人听,只能一天天仿佛凌迟一般等待着。
    在习惯了虚张声势的坚强后,辛夷发现,除了在柳元景面前,她不知该如何在旁人面前释放自己的脆弱。
    郑大哥还有汪清直夫妇以及青松,他们一直关心着辛夷,她都清楚。可是她就是没办法,将有关柳元景的烦恼告诉他们。
    也许唯一能理解她处境的人,只有薛城了。但是看到薛城偶尔流露出的近似怜悯的神情,辛夷心中更加难受。
    到了那日。辛夷一个人在房内坐了许多,思绪完全放空想了很多。她在屋中坐着不吃不喝,一直挂念着她的汪清直夫妇还有青松。因为担忧同样吃不下饭。
    尤其是青松,他极想问清楚。自家小姐到底怎么了。她要是有烦恼的话,他愿意帮她解决,就算没有解决的能力,也可以听她诉苦。然而辛夷性子倔,她只是一个人坐在房中,独自沉浸在难以名状的失落中。
    一个声音告诉她,莫要想了,柳元景既然没有传回消息来。他和平阳公主的婚事一定照常举行了。另一个声音则在说,如果大婚照常举行,他怎会一句话都不交待。
    这栋宅子,还是柳元景留给她的。她初到汉阳城,一切都是经他手悉心安排。倘若这样的温柔,以后将由另一个女人享有,她真的能接受么。
    辛夷捂着胸口,只要想到柳元景将要穿着大红的喜服,牵着别的女子拜堂成亲,那里就钝钝的疼着。
    此时此刻。他会不会想到,千里之外,有一个人在为了他倍受煎熬。有一个人向神佛祈祷,只愿他能终止大婚。她一直坐到了房中漆黑一片,腹中响如擂鼓,这才长叹一声后,舒展着疲惫的身子,站了起来。
    新房中龙凤烛,也许烧的正亮,她的房间一片漆黑,柳元景又是否能看到。
    是该弄点吃的了。辛夷摸黑推开门。门外廊柱下,飘忽的灯火中。三双殷切的眼睛,让她心中淌过一阵暖意。
    “爷爷。婆婆,还有青松,你们站在这里做什么,外面风大。”
    似是配合辛夷一边,风呜呜的吹着,将挂在屋檐的灯笼吹的东倒西歪。青松黑色的脸庞,被灯笼映得通红,他不擅长说话,此刻只是讷讷的望着辛夷。
    他们三人一样的担心辛夷,又因她是个灵秀的人儿,他们怕自己的关心,成为了辛夷的负担,所以在外面默默守着。
    哪怕帮不上什么忙,能在这里守着,他们就安心不少。只要守在这里,即使屋里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无形的守护着她也好。
    “没事儿,我们穿的厚不打紧。你饿了么,厨房里熬着粥,蒸笼里热着菜。你想吃什么,婆婆给你做。”
    刘婆婆关心的说着,眉目慈祥,没有问辛夷为何悲伤,为什么要一个人坐在屋里。
    三人站了许久,身子多多少少有点儿僵硬,辛夷看出不对来,反问到:“你们是不是一直在这里站着,没有吃饭?”
    小姐是怎么看出来他们没吃饭的,青松心里打着悬,嘴上慌忙的回到:“没有,没站多久,我们已经吃过了。”
    辛夷本来只是怀疑,看到青松急慌慌的辩解,笃定了心中猜测。暖意再次涌上心头,她没有拆穿这个善意的谎言,柔声说:“好了,一个人吃饭胃口不好,婆婆,我们四个人一起吃吧。好久没有像在清流镇那样,坐在一起吃饭了。”
    她这么一提,三人眼中全露出怀缅之色,还有哪家主子,像他们家小姐这般心善。和下人坐在一起吃饭,从欺凌虐待下人。
    汪清直摇头,拒绝到:“今时不同往日,我们怎能和小姐同桌呢。”
    “好了,汪爷爷你再这样说,我就生气不吹了。一天没吃东西了,您还要扫我兴致不成。”
    刘婆婆在旁边打圆场说:“既然小姐不嫌弃你我,我们就陪着小姐吃一次饭,老头子也别那么迂腐,让人笑话了。”
    四人既然说定,在花厅中摆了一桌小小的宴席。能和仰慕的人再次坐在同一张桌上吃饭,青松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小姐的笑靥离他那么近,近的竖起耳朵,就能听到她的呼吸。饭桌之上,辛夷感受到久违了亲情感。
    他们的心意,她一直都懂。背井离乡之后,天南海北总有这么几个人,毫不动摇的站在身后,辛夷为此庆幸。
    兴许是心中愁闷,辛夷难得喝了两杯薄酒。她本不胜酒力,略喝了几杯后,晚上睡得格外沉稳,一夜无梦,也不必再为柳元景纠结。
    平京城中,辛夷臆想中盛大的婚礼,并没有举行。辛夷离开那日,柳元景没有亲自送到离开,但他坚信,总有一日,他会亲自将她接来。
    向来不喜与人交际的柳元景,为了解掉这门亲事,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在达官贵人之中交游。他的所有目的,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他借故推去婚事后,有人能在圣上面前为他美言。
    机会固然需要人来创造,有时老天也会赐下机会。当大华国周边的恭奴族越过边境前来骚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边境两座小城之后。
    柳元景顺势而出,顶着英国公世子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在朝堂上站了出来,自告奋勇的接下平叛的任务。
    他气势如虹的模样,让人没办法怀疑他的决心。
    恭奴族乃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游牧为生,擅长马战,族中崇尚勇士,以骁勇擅长为荣。大华国以科举为正途,推崇知书达理。
    秀才遇到兵的结果显而易见,故而几十万人口的恭奴小族,时常让数百万人口的大华狼狈不堪。
    每当冬日来临,临近恭奴族的边境人民,便到了叫苦不迭的时候。没有食物缺少御寒衣物的恭奴族人,十几人为一队,骑着马来到大华国劫掠,抢到东西之后立马撤退,十分狡猾。
    只因当今圣上贪图享乐,只想着以和为贵,不想大动兵戈,所以对这些扰边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侵扰边境居民,和占领城池完全是两个概念。对方的战旗已经插到了自己的领土上,大华皇帝的屁股再也坐不住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再退让下去,恭奴族就要打到家门口来了。然而,大华和平已久,西北边疆重地同样需要驻守。
    皇帝放眼朝廷,忽生发现,他竟没有可用之将。朝廷中主战和主和之人各占一半,每日在朝堂上吵作一团,让他好生心烦。
    更有人提出荒谬之言,言称恭奴需要的只是粮食,大华地大物博,赐给他们一些粮食,换来两国和平共处又如何。
    当然这种言论,让有识之士嗤之以鼻,虎狼的胃口岂有餍足的一天。恐怕今日送到恭奴的粮草,明日就成为了对方攻城略地的底气。
    在这种情况下,柳元景的主动请缨,让朝廷上上下下近百人,将目光全都投放到了这个年轻气盛的少年人身上。
    在此之前,大家只知道柳元景来自崇州,乃是开国五公之一的英国公府世子。后来,再添上新任驸马之名。
    当危难之际,他主动站出来后,大家才想起来了,柳家世世代代镇守西北的丰功伟绩。如今英国公正是盛年,虽没有亲自在西北驻守,却在崇州压阵着。
    虎父无犬子,转眼他的儿子,也到了上阵杀敌的年纪,引得朝臣震撼。只是如此年轻的少年,到底有没有能力行军打仗。
    拥有雄心壮志的人不少,但绝大多数只是纸上谈兵,将大华的军队交给这么年轻的男人,皇上不放心,朝臣同样不放心。
    此时,柳元景先前的交游派上了用场,与他交好的人,纷纷进言请圣上给他一个机会。L

  ☆、第三三零章 狼子野心

有志不在年高,不少人为柳元景美言,再加上柳家世代忠良威名远扬,圣上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这并不是一个唾手可得的机会,圣上下令广纳贤才,举行为期三天的比武大会,召集大华的勇士还有擅长谋略者进行比赛。最后得胜者,有机会进入军队,只要熬过兵卒期,便能从百夫长做起。
    若是能取得前三甲,则直接授予校尉军职。这样的诱惑是寻常人无法抗拒的,连勋贵子弟为之意动的也不在少数。
    当然,柳元景不必像旁人一样,从第一场慢慢打起。他只要在最后十人赛结束后,和最优秀的三人进行比试便可以了。这也是当今圣上对柳元景的优待,他毕竟是战功卓著的英国公之子,若与旁人一样,倒显得朝廷慢怠了。
    边关危机,恭奴肆虐,即使没有退婚这个目地,柳元景仍然会选择披坚执锐走上战场。在军中历练多年,再加上父亲的教诲,以及柳家世代祖训良言,对于柳元景来说。出人头地不是最重要的,保家卫国,让无辜的百姓不受铁蹄践踏,才是他身为柳家人全力以赴奋斗的目标。
    他拿起手中长枪前,为的是有一个退掉与平阳公主婚事的名正言顺理由。待他拿起那杆长枪后,则是为了身后百万黎民百姓。这是一场令人惊艳的对决,柳元景几乎以碾压之势取得了比武以及武略的胜利。
    柳元景出类拔萃的马术和射艺,让无数人震惊。大家这才明白,琳琅宴上柳元景一战扬名绝非巧合。
    在他的年纪,能有这样的实力,着实让人心惊。假以时日,何愁柳元景不能成长为一员猛将。
    金口玉言断无更改之理。再者朝廷也需要一个有勇有谋,又能足够能力抵御恭奴铁蹄的人。显然,柳元景在所有人面前。证明了自己当之无愧。
    圣上亲自下旨,封柳元景为六品昭武校尉。只要他在战场上能够建功立业,步步高升是必然之事。对于柳元景来说,爵位他将来已经拥有了英国公之位,不能再进一步。但是军职上,上升空间还有很大,从军对他来说,同样有益。
    按照大华国例律,驸马不能兼任实职。柳元景顺理成章的提出了,恳请陛下收回赐婚成命之事。比起征战恭奴,赐婚倒成了小事一桩。圣上也没放在心上,直接按照柳元景的意思,将这门亲事取消。不过他同时许诺,待柳元景得胜归来,一定会为他赐下一门足以弥补他损失的婚事。
    言外之意很清楚,待恭奴被驱逐出大华境内,陛下不介意再为柳元景赐一位公主。毕竟,当朝公主众多。即使没有平阳公主,也还会有其它适龄待嫁公主。
    平阳公主得知即将到手的夫婿凭空飞了,不由恨透了恭奴人。若不是战事突起。她和柳元景的婚事铁板钉钉断然没有转圜余地。
    她在宫里待了那么久,见多了尔虞我诈,对于男女情事想的倒也通透。柳元景可以为了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来辞去和她的婚事,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重情负责任的人。
    这样一个重情重性文武全才又生的俊美无双的男儿,有资格在她面前骄傲。是故,平阳公主在他的冷然下,反倒对柳元景的高看一眼,想好了嫁与他后。软言温语定教他忘记辛夷,和她结为神仙伴侣。
    只可惜她的美梦。在任命柳元景的圣旨下发后鸡飞蛋打完全破碎。平阳公主的年纪在众位公主中已经不小了,带兵打仗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她根本无力等下去。
    她的父皇让人带话,她的婚事暂且取消,他会让她的母妃留意。轻飘飘一句话,就将平阳公主所有美梦打破。
    柳元景的前程,注定光辉耀眼,这是旁人羡慕不来的。征军命令下达之后,无数热血男儿,或怀着保家卫国的心思从军,或怀着建功立业的想法入伍。
    连不能从军的老弱妇孺,等开始在家中做起麻鞋布袜支持军队。一时间,大华国群情激昂,进入全民备战时期。
    平京作为大华的都城,对于战事的关注度更高,前线战事不断传回。恭奴胜时,街头巷尾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