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虎-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派系上来讲,图哈切夫斯基颇受列宁的亲睐,与苏军的重量级人物伏龙芝走得比较近。而布琼尼却与斯大林的关系比较紧密。历史上图哈切夫斯基被夺了实权,也是自列宁与伏龙芝死后才开始的。
吸取了图哈切夫斯基的教训,布琼尼稳打稳扎,将补给物资大量屯积在斯留丹卡之后已经是八月上旬,汇合了之前被击败的残军,此时布琼尼的军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2万多人。数千架的小推车绵延几十里,给苏军运送物资,而给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提供战需物质,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苏联境内要多饿死两百万以上的民众。铁路又被破坏了几百公里,帝俄时期根本没有汽车工业,眼下苏联也能造出汽车,可几十辆对于几十万大军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用小推车,不仅效率低,而且消耗也是惊人。
鉴于寒冷的深秋与冬天即将到来,以及因为支援前线所需耗费惊人,莫斯科方面催促布琼尼尽快与东北军决战,布琼尼无法再待下去,侦察到东北军的主力布署在乌兰乌德一带,留下六万人于足够的弹药固守斯留丹卡,布琼尼亲起26万大军,一路逶迤向乌兰乌德方向开进。绵延数十里的军队,在蓝天白云下,构成一道壮阔的景观。
前进了几百里后,发源于贝加尔湖,清流的色愣格河横亘在几十万苏军的面前,色愣格河上的石桥上和河对岸,用钢筋水泥垒起了坚固的堡垒。眼下的一幕与之前东北军强渡鄂嫩河的情景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攻守的角色调换了过来。而且苏军没有那么多精心准备的轮胎临时搭建足够渡河的工具,东北军在精心准备下,防御工事也要坚固得多。光是河对岸的那些工事,就足以让苏军上到指挥官,下到士兵头皮发麻。不过苏军没有选择,想要与东北军进行决战,首先就要攻克这些防御工事,不惜代价!
而且,跟之前的东北军一样,苏军也要竭力的保证石桥的安微,如此一来,想要过桥,便只能用人命一路堆过去了。
第一波被选为敢死队的两千余名苏军身上挂着手榴弹,端着步枪,在地上一路爬行,靠往东北军的防御工事。
“开火!”重机枪丝毫不用担心苏军炮火的威胁,这对机枪手而言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炙热的子弹在石桥上划出一道死亡区域。四挺机关枪,在不太宽的桥面上,足以封死任何一个射击死角。一个又一个的苏军惨叫着倒在了血泊中。
“伟大的苏维埃万岁!”河对岸督战的军官咆哮着给这些敢死队的士兵打气。可丝毫不能改变那些英勇的士兵筛糠一般的抖动身体,然后软趴趴倒在桥面上的结局。
尸山血海这个词并不是传说,几个小时,桥面上苏军的尸体推了几米高,让东北军的射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就这样,苏军一路踩着战友的尸体,付出超过三千多人阵亡的代价后,攻克了东北军的第一道防线。而东北军的伤亡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打枪,感觉自己都成了一个屠夫了。”从第一线撤下来的机枪手揉了揉有些发麻的手腕大口地喝了几口水道。“真搞不懂上面是怎么想的,想要挡住老毛子,直接把桥给炸了不就完事了。何必这样废事,要是老毛子敢强行渡河,咱们来个半渡而击,岂不是要好得多。”
“你懂什么,上面自然也是考虑到了。估计是另有打算吧。”
王厚纯和何锐几个自然是考虑过了,而且按叶重的指示,不仅仅是要挡住苏俄大军,今年挡住了,明年苏军可能会再度卷土重来,叶重要的是大量的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给苏军以重创,给东北争取几年的时间,几年之后,就算苏军再度打来,叶重已经完全整合了陕西,甘肃,外蒙,对远东的土地也消化了部分,奉天兵工厂也投产了几年,苏联军队再打过来,叶重也是夷然不惧的。
布琼尼也不是无能之辈,在组织桥头攻坚战时,另外有一批士兵大量砍伐树木扎成木伐,准备组织渡河。当然,这些木伐并装载不了火炮,关键还是要抢占桥头,否则将再多的军队送过河,没有大炮,也只是东北军的一盘菜。
色愣格河畔,晚上的厮杀声,更胜于白天,在晚上东北军的火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苏军渡河的安全性也增高了不少,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这个时候显现出现了,随着苏军扎建的大量木伐,两万多人到了河对面。随着投入到战场上的苏军越来越多,战事也变得更加激烈。
此时石桥上苏军的尸首枕籍,鲜红的血液流淌到桥下的河水中,将数千米的河段都染成了红色。
面对东北军精心布下的防线,苏军一时间撞得头破血流,渡河的军队因为没有携带重武器,所能发挥出的战力也比较有限,整个过程没什么技术性可言,用人命开道。
在砸人的战术下,苏军付出了3万多人的惨重代价,历时八天,才将色愣格河上的石桥,以及河对岸的东北军防线尽数占领。东北军且战且退,并没有与苏军死磕。
交战的过程中,苏军并没有遇到图哈切夫斯基所说的东北军炮火如何如何的猛烈。天上的飞机也出现过几次,但每次的数量都没有超过四十架,与图哈切夫斯基派系并不对付的布琼尼越发地肯定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危言耸听。而且他此时的的几十万军队无论是火炮,还是携带的弹药量都不是之前图哈切夫基的那些军队可比的。
虽然在抢占色愣格河的控制权上,布琼尼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在兵力上仍然占有优势。
第四卷 第344章 炸桥
“嗡……”远处的天处,空气中传来一阵轰鸣,一片黑色的小点越来越大。
“机群,是东北的飞机。赶紧给机场的巴斯塔得发电报,请他驱逐东北的飞机。”此时苏军大部22万余人已经过了色愣格河。东北军也开始收网了。一队由20架驱逐机,30架飞虎改编成的机群迅速向色愣格河石桥的上空飞来。
苏联的飞机也开始起飞,迎击东北的飞机。
黑鹰驱逐机率先脱离了飞机编队,迅速爬升,向苏军的飞机俯冲过去。
在欧战前中期,帝俄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斗机,所用的战机都是从法国采买,运回到国内组装,倒是轰炸机方面要强出一些,帝俄当时制成的重型轰炸机一度在欧洲各交战国在名列前茅。到了后来,由于列宁领导的革命,退出欧战,而欧战中后期又是各国先进战机发展最快的时代,1917年前法国的战机已经过时了,革命成功后,又遭到西方列强的封锁。以致于现在苏联的两大飞机工厂,也就是帝俄时期遗留下来的杜克斯工厂与彼得堡工厂,对战机研究仍然还停留在改进法国1917年早期的战机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面临东北气势汹汹扑来的黑鹰式战机,自然不是敌手。两队机群甫一接触,双方的机关枪都突突地响起。紧接着便是两加印有镰刀锤子的飞机冒着黑烟往地面栽去。
三十多架轰炸机相继掠过河面上石桥的上空,在下面苏军的惊慌中,航弹如同雨点一般落下。厉啸声,爆炸声,给地面更是增添了几分混乱。有一些反应快的已经架起机关枪对着天上狂扫。给天上的飞虎改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现在的轰炸机既没有瞄准器,又不能俯冲轰炸,但三十多架飞虎改形成的机群,足以覆盖一片不小的区域。炸弹落在地面上,河水中,桥面上,升腾起巨大无比的烟柱和水柱。
“轰…。。”桥石的石块在苏军士兵的惨叫声中四处乱溅。少数士兵没有挨到航弹,却是被这高速飞溅的石块当场打死。
苏军的驱逐机拼死想要阻轰炸机群的行动,无奈却被飞虎改压制得死死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石桥上空掠过后的飞虎改轰炸机群兜了一个圈子,再度返回石桥上空。如此反复两三次,那紧固无比的大桥终于开始摇晃,轰然塌陷在滔滔的河水之中。
将剩下的航弹对着地面的苏联红军又肆虐了一遍之后,完成了任务的飞虎改与黑鹰式驱逐机扬长而去。
“什么,色愣格河上的大桥被东北军的轰炸机炸断了,巴甫洛夫是干什么吃的?他为什么没有阻东北轰炸机的行动?”得到消息的布琼尼暴跳如雷。
“东北的战斗机性能上分卓越,无论是速度,爬升率,还是灵活度,苏维埃的战机都无法与之匹敌。”
“混蛋,这是在推卸责任。”布琼尼怒不可遏地吓骂了几句。然后提起电话,“马伊诺维奇同志,色愣格河上的大桥已经被东北军的轰炸机炸断了,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在三天之内让河两岸的苏维埃士兵连接起来。”
布琼尼想要迅速打通两岸之前的联第,可惜东北军不会给布琼尼这个机会了。
此时蒙古集团军大部与北征集团军大部加起来超过14万5千人,两个集团军37mm战防炮与师属火炮75mm火炮,两个重炮旅最大150mm重型榴弹炮,合计850余门火炮。以及参谋总部考虑到苏联机的机关枪的高装备率,后面又紧急补充了10个加强机枪营。加上原来配制给两个集团军的,现有机枪1200余挺。76辆库伦,雷诺FT17坦克。以及64架驱逐机,87架飞虎改,超过150架飞机。这样的阵容已经超过了奉日大战时东北军的最高配制。
十几万的东北军排山倒海一般地向苏联红军压了过来。
到现在为止,东北的空军仍然还是东亚最强大的存在,在飞机上布局多年的东北,不是目前国内满目疮夷的苏联能比得上的。在陆军发动之前,150余架飞机便分成三个波次,依次驾临苏联红军上空,进行不间断地轰炸。
有了色愣格河上的教训,苏联方面的飞机只是象征性的露了一下面,被击落了三四架之后,便狼狈逃离了战场上空,若非黑鹰的航程有限,甚至能将苏军有限的飞机全部都留下来。最后认识到敌我双方的差距,为了保存苏联宝贵的航空实力,布琼尼不得不忍痛下令苏联的飞行队撤离。留下来只是徒增伤亡而已。
“放!”苏军的炮兵阵地上,炮手上了发条一般,使劲的装弹,前线的部队几乎是用血肉之躯在硬扛东北的飞机大炮,在己方的飞机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责任便落到了苏军这些炮手的身上。可是累计不过510余门火炮的苏军不仅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重炮上更是无法与东北军相匹敌。轰…几发炮弹相继降落在苏军炮兵的阵地上,炸出一个个骇人的大坑,那是东北的150mm重型榴弹炮。倾刻间,几门苏军的火炮被炸散了架,原来的炮手除了三四个缺胳膊少腿的被抛飞在远处的地面,剩下的人已经找不到了踪迹。
苏军虽然拼死反抗,可是仍然无法改变被压制的局面,更让人揪心的是与东北进行高强度的炮战,苏军的炮弹很快被打掉了近三分之一,短时间内还能维持下去,可是东北的大炮却仿佛永远不会停歇一般。很显然,继续眼下的炮击密度,苏军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前线的危情传到后方,苏军的后勤部也是煞费苦心,大桥被毁,数量惊人的木筏被推到河流中,苏军在浅水区钉立木桩,数千人用木筏抢运炮弹到对岸。企图用这种方式维系前线的局势。
苏军运炮弹的声势太大,很快惊动了东北的轰炸机。厉啸的航弹从天而降,在苏军惊恐的目光之中,巨大的水柱升腾而起,扎好的木伐被炸成一根根大小不一的断木,随着水柱被涌到距离河面五四米的高空中。然后又重重地落下。这样的场简直让苏军的后勤官心头滴血。
受到了血的教训,苏军的动静也不敢太大,前线一遍遍的电报发回来,简直让苏军的兵勤官抓狂的同时,又无计可施。喧嚣地炮声伴随着黑夜的降临,开始慢慢的稀薄。
白天被打得灰头土脸的苏军在布琼尼的命令下,纷纷跳出坚守的战壕,疯狂地向东北军发动反扑。色愣格河上也再度恢复了那万千上万人运界物资的场景。两岸的火把把一段数公里的河流变得有如白昼一般。
“听说那条什么色愣河上的大桥已经被咱们给炸断了,几十万老毛子现在被堵在河这边,要我说这老毛子人还真不值钱,怎么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陈跃一行十几人扛着机关枪一片小型的草地上穿行。
“你懂什么,现在老毛子国内遭了灾,死起人来,那可是上百万的,人命比咱们民国还不值钱。当兵好歹还能混口饭吃。”庄兴树道。
“那老毛子岂不是打不完?”陈跃咋舌道,“这仗得打到什么时候啊?”
“动动脑子好不好,哪有打不完的兵,估计现在赤俄也是在死撑,你以为打仗不要钱,不要粮啊?再说了,人多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咱们东北军撵着打。”
“别吵了,就是这里,把机枪架好,老毛子白天打不过咱们,晚上不会消停的。”营长杨志荣一出声,其它几人都安静了下来。纷纷将机枪组装好,然后趴在浅草间一动不动。三个连分开潜伏在四周。
在月色下等了两个多小时,别处阵线上都已经战火纷飞了,这里还是寂静一片。就在一干人有些不耐烦的时候,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打起精神,来了。”杨志荣压低了声音道。
“营座,我怎么听这声音有些像咱们东北军跟日本人打仗时用过的坦克。”耳朵比较尖的陈跃疑声道。
“你确定?”杨志荣面色一变,若是坦克,他们这一个营的队伍可不够看的。陈跃这厮耳朵贼尖,在营里可是出了名的,他说是坦克,十有八九错不了。
“确定。而且还不少。至少有二三十辆。”陈跃又凝神听了一会道。
“妈的,今天还真是撞到敌人的枪口上了。”杨志荣低骂了一句,“钱贵,孙有胜。”
“到!”
“你们两个脚力好,马上跑到团部报告这边的情况,其他人注意隐蔽,没有我的命令就算坦克压到身上了,也不许开枪,更不许出声!”
“营座,要不咱们后撤一点,坦克群那东西压根不是咱们能挡得住的。”一个胆小的士兵有些害怕地道,他是见过坦克集群冲锋起来那种横扫一切的气势的。
第四卷 第345章 敌军的坦克
“放屁,师指挥部都布在了前线,咱们这一撤搞不好连师部都给老毛子端掉了。”杨志荣道,“别废话,先看看情况,如果人实在太多,就撤回去,人少就把坦克放过去,打后面的伴随步兵,另外装备集束手榴弹,设诡雷,能拖多久是多久。”
苏联早期的坦克也是仿制的雷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