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大明仙人 >

第85部分

大明仙人-第85部分

小说: 大明仙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李阁老,此案虽未过堂,但案情也并不复杂。而且牵扯佛道两教,事关重大,现在讨论,朝廷拿出章程也无不可啊?“屠勋眼看正德就要忍耐不住了,自己已经胜利在望。无论是自己据理力争,犯颜直谏。还是当今圣上被迫点头,这可都是自己的日后声望资历所在啊!以后入阁廷推,这就是重重的一道砝码,怎么能这个时候放弃?

    李东阳盯了屠勋好一会,才微微了叹了一口气。屠尚书现在似乎为了入阁都快入魔了,李东阳只得不再理会他,把头转向了礼部尚书王华问道:”王大人以为如何?“

    ”回禀陛下,李阁老,微臣也认为可以等到案情终结再行决定处理,那样佛道双方都无话可说。“王华本就不想参合这摊破事,因为王守仁的关系,反而对了尘真人心存感激。只是立场问题,不便表态罢了。

    ”微臣也认为可以先审理在说。“杨廷和知道今日最好不要逼迫正德过甚了,见好就收。真闹到君臣决裂,他这个内阁次辅也难受。于是便开口附和李东阳的话。

    内阁首辅和次辅表态了,一干大臣便纷纷就坡下驴,纷纷改口同意先行审理再作计较,倒把刑部尚书屠勋给架在哪里不上不下的,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臣,保留意见“。其他人都同意了,屠勋也只能退让半步,算了挽回颜面,省得吸引皇帝全部火力,害得被当今惦记上。

    能被皇帝记恨的臣子大多没什么好下场,一时风光,却要以家族牺牲为代价,屠勋是想要入阁,但绝对不愿意付出如此大代价。如果皇帝真不顾颜面,自己过了廷推,入阁也是枉然。

    正德长舒了一口气,今天这关总算熬过去了。立刻下令刑部,督察院,大理寺组织三堂会审,尽快理清案情,再作定夺。正德皇帝陛下命令完便逃也似地离开了。

    都不待群臣告退,自己就先行一步。直把几位老臣晾在哪里,目瞪口呆。

    正德一出议政殿,立刻直奔后花园,故事听到一半,不上不下是很难受的。

    正德离开都快两个小时了,刘瑾自然乘着这个机会,有将故事圆了圆。待到正德就位,刘瑾立刻又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正德皇帝听得很愉快,其余众人接的很精彩,刘瑾讲的也很得意。曲终散罢,各回各家,却不想给正德注起居注的史官也是一脸兴奋滴将故事记了下来。

    回到家中的史官脑洞大开,作为专门靠写书吃饭的史官大人可比刘瑾厉害多了,东拉西扯加上一些了尘的传闻,洋洋洒洒数十万字。还特意跑到正德面前表功,请正德亲自作注。正德皇帝看了,果然大家赞赏,真的就亲自绞尽脑汁写了一篇还算文采斐然的书注。

    这下可不得了,当今天子亲自作注的书,谁敢不给面子?无数读书人也纷纷好奇地走进书店,且买来一本仔细瞧瞧究竟。不知不觉间了尘便随着这本《青城仙人录》名声大臊。名气直追祖师爷吕纯阳。

    然而,直到几百年后,这本书的作者待地是谁?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刘瑾原创?拜托,一个太监,没文化,能写出这么精彩的书。

    起居注史官?书注里面,正德皇帝都说了,是刘瑾说的故事。

    。。。。。纷纭众说之下,了尘哪怕不是神仙,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了。

    世事就是如此奇妙,没有西游记,有几个人知道玄奘?没有三国演义,诸葛亮还能如此深入人心?。。。。不信都不行!

第一百零三章 夜生佛魔间
        了尘打伤广济寺方丈及十八位得道高僧的消息是盖都盖不住。很快便在京城传开了,一时间群情汹汹,道佛两教的关系空前紧张。

    无论是白云观还是在广济寺,一时间都纷纷闭门谢客,各自组织弟子巡逻警戒,唯恐对方前来报复。其实无论京城的道观还是佛寺高层都不至于这么激进,自会努力约束弟子。如今朝廷态度未明,谁都不会想做出头鸟。

    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京师繁华似锦,两教弟子都活的似乎太安逸了,有点忧患意思倒也有利修行,而且道士,和尚们不动,不代表不会有几个狂信徒来捣乱,半夜放个火什么的,换谁都受不了。

    了尘暂时就住在白云观了,算是挂单。只是如今地位高了,自然没有了普通云游拜访问道的普通道士,那么多拘束。一个人住在一间颇为清静的大房子里。和观主交待了一声,便开始静心打坐,很快进入了一种无我无他,飘渺空灵的状态之中。

    日落月升,夜已深沉。整个京师除了某些特别的地方,大部分已然沉入了一片宁寂之中。

    和富顺如今被关在了大牢了里。刚进入大牢,就被几个狱霸狠狠地调教了一番。如今正一个人凄凄凉凉地躲在牢房的角落里,又累又饿,还遍身疼痛。

    从小养尊处优,衣食不缺地他那层受过这般苦楚?更何况如今前途未卜,满心惶恐忧惧之下,有多后悔就更不必说了。

    也不知道到底过了多久,和富顺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和富顺感觉自己正站在了一个高高的土台上,四周人潮汹涌,纷纷将目光望向了他。嘈嘈杂杂地声音不断灌进了他的耳朵里。

    好多人指着他或是摇头叹息,或是愤怒指责大骂,更有几个熟悉的身影望着他痛哭流涕。

    那不是自己妻儿么,他们怎么不来帮帮自己?只是在台下痛哭!

    和富顺几次欲呼唤亲人前来相帮,却发现自己喉咙竟犹如着火一般,半点声音也发不出来。惊恐之下,这才注意到自己的状况好像不对。

    和富顺收回目光,仔细打量自己四周之后,才顿时魂飞魄散。这高台不就是菜市口杀人的台子么,自己怎么会在这里?

    “和富顺,你时辰已到,该上路了!”一个声音在和富顺的耳边响起,将和富顺从沉思中惊醒了过来,竟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地跪在了高台上,四周全是兵卒差役,一个身穿红衣,手持鬼头大刀的刽子手,正抓住了自己的衣领,要把自己往那断头台上拖。

    “救命啊!饶了我吧!求求你们了!。。。。”和富顺一边痛苦求饶一边死命挣扎,却发现周围尽是一片冷笑之声,那刽子手好眼熟啊!

    这不就是白天那个把自己捉住的道人么?他又如何又成了刽子手?

    和富顺只觉得满腹冤屈,满腔愤怒,偏又挣脱不得。到底还是被强行拽到了断头台上,耳听得三声炮响,然后就是一声“时辰已到,开斩!”的发令声,和富顺顿时只觉得万念俱灰,一道白光闪过,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福生无量天尊!没想到你们佛门还有这等梦中杀人的法门啊!”五城兵马司的夜空之上,一僧一道相峙而立。

    “南无阿弥陀佛!护国真人何出此言?”和尚看起来比了尘还年轻,身穿黄色僧衣,却未持法杖,未挂佛珠。只是胸口戴着一个未来佛的玉像于夜空中隐放豪光。正一脸警惕地望着突然出现的了尘。

    “福生无量天尊!教主竟然认识贫道?”了尘满脸含笑地道:“不过,贫道何曾拿着鬼头大刀杀过人,教主如此污蔑贫道,是要做过一场么?”

    ”真人误会了,贫僧不过路过,不曾见过什么教主,也不知道什么鬼头大刀。贫僧还有事,就不打扰真人了。喃无阿弥陀佛!就此别过。“和尚不欲多言,身形一晃,就要离开。

    ”太乙无上救苦天尊!贫道说过教主可以走么?“了尘一身冷笑,手持桃木剑于虚空一划,剑气成圈。一道金光泛起,马上就将正欲离开的和尚圈在了其中。

    ”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教主既然为来了,何不陪贫道于此夜色之中谈玄论道,一起静待明日清晨紫气朝霞?“了尘手持法剑,面带微笑,说出来的话,却让那和尚满眼恨毒。

    了尘阳神已成,自然不惧阳光紫气。和尚却只是阴神出游,呆在这里,明日朝阳一处,和尚还不得天火焚神,神形俱灭啊!

    ”真人道行高深,本教主自然奈何不得。今日之恩,本教主来日定当相报!“和尚满眼怨毒之色,咬了咬牙道。还不待了尘回话,便突然暴起往自己胸前弥勒佛像一拍,胸前弥勒佛像顿成粉末,化作一阵白光大放,将了尘随手划下的剑气牢笼瞬间吞没。

    了尘大吃一惊,已然阻止不得。原本自觉的那和尚(或者说教主)胸前弥勒玉像有异,却没料竟然有这般用法。白光猛起,遍照四方,连了尘也不得不暂避锋芒,后退几步,持剑相抗。

    待到白光消失,原本了尘划下的牢笼已然消失无踪。了尘放跑了敌人,也只能一脸无奈地望着山东方向苦笑。

    ”太乙无量救苦天尊!时也,命也!山东在劫难逃啊!“了尘低低叹了口气。

    天空如此异相,特别是那白光不要太耀眼了,于这夜半漆黑的的天空中,也不知道要吸引多少目光。还好了尘早已隐去身形,白光也是刹那而过,料想普通人也猜不到自己在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真人功德无量“夜空中又是一声佛号,了尘回过头来,好在这会倒是熟人了。

    ”太乙救苦无量天尊!老方丈可是前来作别?“了尘顿时满脸肃然地低声问道。因为来的正是白天拼斗一场的广济寺方丈。

    ”南无具种种三摩地灭除疑惑初发心怙主不动如来!贫僧此世修行已满,自当离去。禅修一世,生死幻灭,犹如梦境一场。如今脱得世间诸般苦果,当又何憾!“老方丈此时倒也比白日更多了几分慈悲之相。或许是真的放下了。

    执念一除,自然得到诸般清静。心魔放下,乃至无上精进法。

    ”福生无量天尊!恭喜老方丈,修行大进。他日转生十世修行,自有拜觐如来之日。“了尘稽首深深一礼,真心祝福到。

    ”我见如来,如来见我。真人慧根天种,累世宿慧。当日无边苦海之中,有我无相,无我有相。一语佛揭,白莲化舟。何以不过一日,反倒着相了啊?“老方丈洒脱一笑道。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着相了。“了尘点头答道。

    “

第一百零四章 花开两生面
        “生亦何苦,死又何哀!贫僧尘缘已尽,特来还得真人因果。”老方丈双手合什,对着了尘一礼道。

    了尘笑问道:“那老方丈准备如何还贫道因果?”

    “贫僧空空来去,身无他物。而今将欲西行,自与真人解说缘由一番,了却前尘,如何?”老方丈道。

    “老方丈好算计!”了尘闻言大笑,这老和尚临死还要占自己便宜。不过了尘也不是小气之人,有佛门中人亲自解说缘由,就算其中用意不纯,也算是见好事。

    “善!老方丈请说。”了尘挥手招来一朵夜云,于云端之上摆下蒲团,算还老方丈静室招待之恩。

    老方丈倒是见怪不怪,很是洒脱地随着了尘坐在了蒲团之上,于云雾飘渺间,给了尘讲起了,为何佛门会对了尘如此警惕的因由。

    “佛门自有来世法,道门也有今世长生道。千余年来,两教虽有争执,却大抵相安。亦不曾赶尽杀绝,灭绝道统。除了有朝廷在外,也与你我两教各不相干有关。真人以为然否?”老方丈面色平静,却一语道破玄机。

    “道求今生,佛渡来世。互不干涉,各行其道。佛门是为贫道开道家往生普渡之门而来?”了尘问道。

    “此为其一,真人干涉凡世太过,牵扯王朝气运。亦为修行者大忌。真人为弘扬道法,殚精竭虑。可有道门之人前来助力一臂之力?”老方丈笑问道。

    了尘无言以对,只好沉默。良久才道:“还请老方丈为贫道解惑!”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如人入迷障,临渊而不知。真人深处红尘之中,世事因果,有得必有失,有功必有果。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真人自持道心坚定,推得道门入世,他日真人得道飞升,焉知后继之人,不生红尘杂念?诸般红尘迷眼,兴盛一时,如山洪泄地,却难保不盛极必衰,断道家绵绵气运。“老方丈道。

    ”哎!~世界之大,为何无论佛道都困于这小小一隅,须知中原气运不足支持,为何不往他方争夺,佛道往日西来,为何不能今日西去。作茧自缚,何其愚也?“了尘总算明白过来,叹息道。

    ”真人精通相卜之道,当知大明武运已衰,无可挽回。逆天而行,何其艰难?有唐之盛,西域万里佛国,道门也于西域之地开疆扩土。而玄宗之后,佛国不存,西域道家绝迹。若非我佛门密宗力挽狂澜,中原两教也难逃一劫,真人以为然否?“老方丈言道。

    ”难怪藏传佛教传道草原,不见中原两教阻止。可是酬当日之功?“了尘道。

    ”密宗乃佛国俗世之法,正可为中原屏障,当可抵御他教西来,“老方丈点头道。

    ”贫道草原立教,可是坏了两教之约?”了尘恍然大悟,问道。

    “然!”老方丈点头。

    这就是“野道”的悲哀啊!玄光观到底根底浅薄,哪怕了尘横空出世,到底还是难为两教名门领袖承认。无知无畏之下,犯了忌讳,犹不自知。若非了尘修为了得,两教都奈何不得。而且到底了尘是为道家长了面子,道门得了好处偷着乐,也会暗暗维护一二。不然怎么被算计死的,都不知道!

    真相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哪怕了尘,也不过被蒙蔽的大多数。

    “老方丈为贫道解说秘辛,可得两教应允?”了尘问道。

    “真人行事,不拘一格,随心随性。搅得天下风起,四方云动。佛道两教怎敢不为真人正名?”方丈道。

    “老方丈,出家人不必如此虚伪?就说贫道如野猪乱撞,坏了两教诸多打算,如今不过意欲收编,让贫道少闯祸罢了!老方丈,贫道说的可对?”贫道不以为意地自嘲到。

    “南无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真人当真性情中人,是贫僧着相了”。老方丈一阵尴尬。

    “即是无相,何必在乎有相无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