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间这么一丝半点的灵气的确是太慢了,慢到修炼提高的寿命却赶不上所消耗的时间。如此下去,神仙之梦终究是一场美梦一场空。得找个办法提升周围灵气浓度了。不然别说云华这么久才感应到灵气。就是自己也许久没有进步了。修行如逆水行舟。这样可不行。
了尘想到这里,和云华打了声招呼。就自己回洞府内了。他要查查历代祖师修炼的笔记。特别是吕祖师那个时代的笔记,看看他们能得道升仙是用了什么办法积聚灵气的。
了尘洞府里藏书不少,都是从玄光观i搬来的,毕竟那里现在正在大兴土木,人多眼杂。弄丢了典籍可没地方买去。所以就先把典籍什么的弄到了自己住的洞府里。
了尘在洞府里一呆就是半个月才堪堪吧典籍查完。可查完之后却又难免失望。灵气积聚之法不是没有。一是聚灵阵。这个阵法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大抵就是吸引外来灵气,然后通过不断的虹吸原理,把灵气堆积在一起。而且里面附有五行循环大阵。可以使得灵气聚而不散,而且生生不息。如此这般,日积月累之下,真可能造出一个灵山福地来。只是阵法布置的材料,了尘别说拥有,听都没听过。只能记载心里。以后遍访名山大观。看能不能收集到。再有的灵气积聚之法,就是堪舆风水,寻找灵脉,不过希望渺茫,毕竟几千年了,该找的都找完了。如今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灵脉没被发现用光的。但了尘也不愿意放弃。说起来,了尘堪舆风水的本事却是最强的,只是一直没什么机会用到罢了。另外的什么炼制外丹之类。了尘估计很难再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了。云华和狐狸现在的境界所需要的材料倒是应该还有些。自己不就花了几年时间找齐过吗?大不了再找罢了。。最好自己能种一些。但这又回到了灵气的问题上来了。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云华修为进展缓慢,不但云华,小狐狸也一样,樱桃大的火球依旧樱桃般大。不见任何增长。了尘这下不得想办法提高灵气浓度了。聚灵阵便是最长久的办法。外丹是最快见效的。了尘决议一个人下山了。但之前,要先把云华和狐狸安排好。
云华从袖子里拿出来了一个大头娃娃,正是上次在草原上收留的小怨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文超度,香火洗炼,身上已然怨气皆无,是个纯粹的灵体了。了尘想了想,把怨灵召唤出来,收做了第二个预备役徒弟(狐狸是第一个),并赐下道号,从云字辈,是灵体,就叫云灵了。云灵大喜,赶忙拜谢了尘。了尘坦然受礼。将典籍中的一些鬼修法门教给了她。然后云灵能修成什么样子就看自己造化了。毕竟鬼修是灵体修炼。和生人修行不一样的。生人是采集天地灵气进而成丹化婴再到神魂修炼。而鬼修却是采集月华走阴极阳返,直接到达阳神的路子。两者截然不同。所以了尘说了些基本的,其余的就看云灵自己的了。狐狸喜欢晚上乱跑。云灵每天晚上都要到外面采集月华,正好看着狐狸别乱跑。免得沦为别的猛兽的盘中餐。狐狸那点道行,对付兔子等小兽还行,对上大型野兽也就是当点心的命。想到这里,了尘对着在石桌上装死的狐狸吓唬到:“再敢乱跑,不用别的野兽来收拾你。我下次就给你找一个凶悍的母狐狸给你当老婆,看你还逍遥自在不。“云狐子听得半懂不懂,摇摇尾巴表示听到了。而云华和云灵却马上表示赞成。云狐子感到不对了,顿时大叫。于是洞府内又日常地闹成一团。了尘说的话没有人听了。了尘叹了口气。感觉自己师道尊严实在堪忧。云华说是徒弟,实际上就如父女一般,自己的小女儿自然能疼到不要不要的。而云狐子惯会耍赖卖萌,而且屡教不改。拿它是在没办法。有时候都想直接塞回白狐身边去。想到白狐,了尘觉得自己还是该回去看看那只可怜的白狐了。毕竟让她一个人呆那里实在寂寞。自己可以去把小狐狸的事情说与它听听。
次日,了尘在洞府周围摆下迷,幻,杀三重阵法。以免有外人侵扰云华等人修炼。迷幻二阵在于吓退外人。杀阵却是对付存心不良之徒了,内有五行雷阵,足够让不轨之徒灰飞烟灭。了尘又在洞府内准备下云华他们二年所需的物质,然后告别泪眼汪汪的云华,兴高采烈的云狐子,和依依不舍的云灵,带上七星灯和桃木法剑就下山去了。此去除了要收集聚灵阵的材料和炼丹药材,拜访名山大川外还要继续收集完万家灯火。毕竟上次虽然借的灯火烧开了灵台蒙昧,却再也无法火炼灵台,萃纯神识了。自己要想在修行之路上走的更远,看更多的风景,这一步怎么都少不了的。
第二章 水中摻油王仁财
自古湖北出“人才”,了尘一进湖北就遇到“人才”了。
从四川顺水而下,就到了湖北宜昌。因为要一路收集灯火。了尘便早早地下了船,穿上一声半新不旧的道袍,头上带了混元巾,沿官道一路向武当山走去。
王家湾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小乡村,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不是很穷,也不是很富。因为大多是土地里刨食的农民,所以读书就不是件很流行的事。用当地官员的话说,就是这里民风淳淳,百姓安贫乐道,却不喜读书。是官员们眼中的“模范“之地。因为地方好,不是很穷就饿不死人,没人读书就尽是些泥腿子,可以可劲欺负,别过火就行。但无论一个窝里蛋下得有多整齐,时间久了总会碰到几个坏”蛋“的。
王仁财就是一群好蛋中的”坏蛋“。至少乡民们私下里都这么说。如果一个人怎么说,那肯定是结仇了,十个人这么说。也许是因为误会,但所有人都这么说的话,其人就该先自己反省反省了。但王仁财王老爷不这么认为,他还没有几百年后那位名气极大的同宗”杀不了穷汉,当不了富汉“的气魄。因为他没一个”县长“朋友。但王老爷平日里放印子钱,大斗小斗,以次充好的事情是出了名的。而且为人简直吝啬到极点,自己女儿出嫁聘礼收了不少,陪嫁连聘礼十分之一都不到。一时传乡野鄙夷。王老爷却振振有词道:“嫁出去的女儿是别人家的了,岂能吧自己家的东西往别人家搬?”后来被女儿女婿听到。女儿气的差点哭死过去。从此再不跟娘家来往。王老爷竟然还能厚着脸皮上门去讨点节礼钱,被自家女儿拿扫把赶了出来,丢尽了脸皮。王老爷的名声彻底臭了。无论乡里的泥腿子,还是别的地主们都不愿意跟他打交道。时间久了,王老爷终于觉得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于是决定大方一点。
而就在这天天刚黑的时候,了尘一路借灯火借到了王家湾。王家湾的房子很整齐,统一都是土胚木房子,于是唯一一家青砖大瓦房竖在哪里就很招人眼了。了尘也没多想,走上前去,敲响了王家大门。开门的是王仁财老婆,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受气包。因为女儿的事情难得跟王仁财闹过一场,依旧改不了那软脾气。王仁财老婆打开门一看,敲门的是个道人,连忙问好道:“道长,有什么事情吗?”
了尘稽首一礼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来求灯油半两,灯火一束。”
“呃~”王仁财老婆一下子为难了,灯火好说,这灯油确是精贵,不知道这道人要这个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家老爷舍不舍得?
“不知道这位善福寿,可有为难?”了尘问道,心里就奇怪了。不就半两灯油吗?有什么好为难的?
“没有没有,道长稍待,我去看看。”王仁财老婆还是愿意布施出家人的,极点阴德总是好的。但又担心自家老爷。可也不好出口啊!总不能跟人家说:“自己家老爷吝啬成性,不知道舍得不舍得那半两灯油哦!”好说不好听,自家人还要不要出门见人了。只能硬起头皮和自家老爷商量下看看。
这时王老爷还真的正在家里反省呢!见老婆过来一愣,自家婆娘就开口了:“门外来了个道长,要化半两灯油,还有一束灯火。”王仁财老婆支支吾吾地说到。
“哦,应该的,应该的”。王仁财跳了起来,自家正愁名声不好呢,就来了出家人化缘,这可是打破它吝啬之名的好机会。于是就在自家婆娘见了鬼似的眼光中,真的倒出大约半两灯油来准备施舍出去。却刚出房间几步,王老爷又心疼了。于是又折返回来。将灯油有倒回去一半。想了想,还是心疼。于是又从剩下的一半里再小心倒出一半来,然后往灯油里摻了一些水。油浮在水上面倒是看不出什么来了。王仁财这才在自家老婆吃惊到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等人的眼光中走了出去,刷名声这种事情,当然亲历亲为。
了尘在门口看见一个典型土财主模样,却穿了一身旧衣服的人走了出来,手上一只手拿着半两“灯油”,另一只手上拿着一盏旧油灯,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道:“道长安好。本人一向周济村民,善心为怀。尤其对出家之人一向慷慨,道长可要帮鄙人多多言善啊!“
了尘差点晕倒。王大老爷的伎俩怎么瞒得过他的法眼,想想自己天南地北见过人不少,这么极品的还真就碰到这么唯一一只。但也不说破,连道:”王大老爷善心为怀,日后定有所报啊“。王大老爷没听出了尘的双关之语。还道了尘答应帮我宣传了,大为高兴。殷勤地帮了尘吧灯油添上,然后用自家灯火点燃了。(其实就是怕了尘自己动手发现灯油里面的水)。了尘也不反对。笑呵呵地看着王老爷忙完。拿起亮着的油灯告辞走了。王老爷一直目送,本来还担心摻了水的灯油点不太亮,却见了尘手上的油灯丝毫不受影响。这才放下心来,却暗自嘀咕:”奇怪,灯油加了水怎么会还那么亮?莫非是水摻得不够多?“。于是,飞快的跑回屋子里,又倒出一点灯油来,想试下一两灯油到底能摻多少水,却不影响油灯点亮——这可是个发财的门路啊!
”啊!“王老爷屋里传来一声惨叫。家人连忙赶了过去。却发现王老爷一身火烧的漆黑跑了出来。原来灯油里摻水,是会让灯油炸开的。辛亏王老爷就在旁边,也顾不上身上被烫出来的火泡。连忙把火扑灭了。才免了一场祝融之灾。却也付出满手水泡,和脸上胡子烧光的代价,更让王老爷心疼的是烧坏的家什。
而了尘拿着油灯离开后,也忍不住感叹:”别的奸商顶多油里面摻水,今天去碰到水里面掺油的了。不教训下,怎么得了“。主意拿定,却不露声色继续在王家湾里借灯油灯火。至到天已深夜,才乐呵呵地看了眼村头的王家宅。寻思着怎么帮帮王老爷治下贪利吝啬的毛病。不改不行啊!出家人的施舍也弄鬼,这点最不可忍!
第三章 聚宝盆
了尘买了个破碗,从一个快病死的小乞丐手里买的,花了2两银子。小乞丐的碗是从一个死去的老乞丐手里拿到的,不知道多少年了,反正一直都是用来乞讨的碗。2两银子虽然不多,可对现在一般的老百姓而言也是很大一笔数字了,足够小乞丐过一年的,所以这银子应该够救小乞丐一命了。
了尘回到客栈仔细地打量起了破碗,翻来覆去地看,直到每一个细节都记进了心里以后才慢慢放下,闭目沉思了一会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银元宝,一个金元宝。
客栈房间的墙壁上贴了财神爷赵公元帅的招贴画。财神爷端着聚宝盘笑得很是开心。
了尘盯住了赵公元帅的聚宝盘良久,才开始动手。先把银子拿在手里,口中轻轻吹了一口气,银子便瞬间化作了银水。了尘在屈指一弹,银水便飞到到破碗里。了尘拿起破碗轻轻摇动,破碗内便镀上了厚厚一层白银。了尘在如法炮制,将金元宝化开,镀在了破碗外面。顿时破碗形象马上就不一样了。内里银光闪闪,外面金光刺眼。一股浓浓的土豪感扑面而来。了尘很满意地看了看,然后不知道从哪摸出一把“借来”的小刻刀。仔细地在银碗内部刻起了法阵。
法阵说起来很简单,无非一个收聚五行金气的法阵。但要达到可以凭空生出黄金白银来,确是并不容易,毕竟金气聚集成金,哪个不是大自然花了无数年孕育的,了尘却是要在顶多一个晚上的时间里让它可以转换出来一次。
刻了又废,废了又刻。忙了半夜,了尘才堪堪满意。端起了自己这辈子第一个自制(法宝),了尘满满地成就感。然后瞄向了赵公元帅手里的聚宝盆,走上前去,稽首道:“弟子得罪了,还请前辈多多原谅,大人莫记小人过”。说完,伸手就像赵公元帅像力的聚宝盘抓去。然后手一挥,把一个光团扔进了金银破碗上。破碗顿时一时光芒闪烁不定。过了半天才平静下来。
赵公元帅的神像上聚宝盆不翼儿飞,空空如也。财神爷也有空手的时候了。而了尘的破碗却变成了跟财神爷丢失的聚宝盘一样的模样。了尘很满意地掂了掂分量,闭目念动咒语,然后往窗外一扔。破碗聚宝盘化作一缕金色光迹消失在了夜空里。了尘拍了拍手,心情很好的唱起了歌:““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唱完,了尘自去打坐休息了。
聚宝盆半空中犹如流星划破苍穹,飞过几十里地,一头砸进了王仁财家的院子里。一声“嘭”响,好大的动静。王仁财一家都被惊醒,纷纷跑到院子里就看到好大一个坑。坑里竟然还有东西在放光。胆子大了王仁财先走进一瞧。只见那东西金光闪闪的像个盆的样子。再走进一看——妈呀!这不得了。这不是财神爷的聚宝盆吗?
王仁财一家围着聚宝盆一夜没睡。紧张,兴奋,好奇,期待。。。。。鸡鸣三遍,太阳快出来了。聚宝盆突然有了动静,开始微微颤抖,把周围人吓了一跳。不过很快聚宝盆的颤抖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