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丈母娘倒是信佛信道拜菩萨的。可老丈人怎么也信了”村长大人奇怪道。
“说起来不得不信啊!前些日子,我爹娘不是去省城走了一趟亲戚吗?路上遇到个算命的,特意拉着我爹娘说了一番话,听说可灵验了。由不得我爹不信。前些日子还特意嘱咐我,叫我见到道士,和尚,还有乞丐千万不要舍不得二两米,平日里也多做点好事,总归不会坏事就是”村长夫人解释道。
村长闻言一愣,也不知道是福灵心至,还是真的冥冥之中有那么一点意思。竟然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道:“那把这猪蹄膀也送过去吧!我看那老乞丐也馋得紧,难得看见夫人你变得如此贤惠!”
“你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不贤惠了”村长大人装出一副大怒的样子瞪着自己丈夫道。
却不知道几十里外,还有一个人也同时皱起了眉头。
“谁在插手贫道的事情?”了尘突然从入定中醒来,暗自嘀咕道。
第九十七章 桃花孽债镜欲破,山道之上点迷津
是敌,是友?
究竟为何插手?而且来人显然已经知道了了尘的存在,可为何又不亲自前来?
徒结因果,当作玩笑么?修道之人,自有规矩。因果恩怨也是能避就避。若是可能,一方修士绝不会可以破坏另一方的法术。因为那样就等于帮别人连着因果恩怨一起接下,有的时候会闹成不死不休之局。在确定敌友之前,谁会没事接下着要命的东西?
现在了尘已经不可以再找村长大人的麻烦了。虽然了尘并没有意思一定要赶尽杀绝。了尘没那么狠,也没那么无聊。些许恩怨不过要让他们得点教训而已。但此术是了尘所下,自然也只能了尘自己解开。别的插手便是僭越,也是因果。
现在了尘要找的是那位插手的道人讨还因果了。
可惜天道蒙昧,混沌一片。了尘自从被天道摒弃,就失去了推算前因后果之能。现在了尘对方是谁都无法知道,所以能做的也就是静静等待,等待着对方找上门来,或者待了尘复原之后找上门去。
堂屋里神岸上的三枚铜钱,其中一枚已经暗淡无光,现在厌胜之局已破,村长大人算是逃过一劫。但里长大人心生凶意,魔障已深。他的那枚铜钱已经是红光闪闪,好像随时会滴出血来一般。
里长大人大劫不远,而且已成定局,哪怕那位插手的“道友”亲自前来,也已经只能徒叹奈何了。
至于刘大老爷的铜钱红光显然没那么耀眼,但也在一步步地增辐,待到红光艳艳之时,也是厌胜成局,因果成报之时。
里长大人竟然起了杀人之念,无论他一到砍下的是纸人还是真人头。凶念一起便是因果,了尘不会再管他死活。
倒是刘大老爷虽然没有半点善念,但也不曾动过恶念,是否要让厌胜局成,了尘却是还需要刘府一行。
一念谓生,一念谓死。生死之间,各凭机缘。刘大老爷如此,刘家之人如此,天下有情众生莫不如此!
而且了尘还要亲自弄清楚当年的真相,化解了百年前的家族牵绊,这是这具肉身所必须还清的债,不了却因果送自己这辈子的父母跟姐姐,前往轮回六道转世,以了却前缘。了尘就绝无半点进步的可能,自然也就更没有了成道的希望。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当年的刘大老爷读到这首长恨歌时,也曾经无限遐想过能令一代君王从此不理朝政是何等销魂的滋味。但到了今天,刘大老爷也算理解了当年唐玄宗的那种不可自拔。
古人曾云: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刘大老爷感觉自己已经陷入了那种紧张刺激的兴奋,那种娇儿侍伏婉转莺啼的温柔乡中。
温柔乡是英雄塚。刘大老爷不是英雄,或许连狗熊都不是。但这其中的后果一样可以埋葬刘大老爷祖祖辈辈积累的下一切,可以埋葬整个刘家。
夜路走多了会遇到鬼的,事情做多了迟早要败露的。刘夫人不是死人,之前就已经隐隐察觉的风声,但却知道兹事体大,闹大不得,也只能忍气吞声。但刘大老爷这么多天,一直没有悔改的样子。终于再也忍受不了的刘夫人找上自己妹妹,一番密谈之后,忍无可忍的刘夫人狠狠地甩了自己妹妹两个巴掌。
不是刘夫人容不下自己老爷寻花问柳,这么多年了,刘大老爷一房房地小妖精往家里搬,刘夫人也早已经心死了,也习惯了这一切。但这次的事情实在太过了,而且其中的后果是小小的刘家乃至她们娘家傅家如何都承担不起的?
不能不说刘夫人还保持这一番理智,没有将事情闹大。但已经深陷迷局的刘大老爷却如何能忍得下自己的“心头肉”被自己家的黄脸婆“折辱”?
一场风波突起,瞬间将整个刘家闹了个底朝天。又羞又恨得刘夫人口不择言地扬言和离,谁知道等来的却是气昏了头的刘大老爷一纸休书的威胁。
二十多年的夫妻竟然迎来的是如此结局,这一刻,刘夫人已经是真的心丧若死了,看着犹在火头之上的刘大老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夫人已经没有脸面跟理由再在这个家里呆下去了。刘家兴也罢,败也罢,生也罢,亡也罢。一言之下彻骨寒透,刘夫人当即带着自己的嫁妆要回到了自己娘家去等着刘大老爷的一纸休书。
要说刘大老爷话说出来不后悔是不可能的,这个时代的正妻可不是玩物一般的“小妾”,一个是娶,一个是“纳”。一个叫“聘礼”,一个叫“买妾之资”。其中的区别何止天地之大。当然也不是丈夫说休就能休的,要告到官府去,刘大老爷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何况毕竟二十多年了,这么会一点感情都没有。但话既出口,为了男人的面子也罢,为了自己“奸恋情热”的小姨子出气也罢。刘大老爷都没有前去阻拦。
原本还带着三分怒火,五分羞懆等着自己老爷前来认错的刘夫人,再马车缓缓开动的那一刹那,心中已是万丈寒冰,自觉地彻凉透。
马车缓缓驶上了官道,一路向着刘夫人的娘家行去。马车之上的刘夫人泪水都不知道暗暗掉了多少。直到马车行经一片山林之时,一阵突兀的歌声突然从远处飘来,似远似近,似幻似真,却无不唱进了刘夫人的心里。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歌声一曲复一曲,清越而悠远。刘夫人当然也是读过书的,自然知道这一首很有名的诗歌。
只是当年的卓文君到底凭借这自己的才华,挽回了自己的郎君。可自己跟那位“色迷心窍”的丈夫哪儿还有回头的余地?
一时间刘夫人更是“悲从中来”,开始了嚎啕大哭,连跟在马车外面忧心不已的奶妈跟腹心丫鬟也不敢劝阻半句。
马车沿着山林的官道继续向前,歌声却似乎也在一路跟随似的,始终不见停息。只是歌词却从“白头”走到了“诀别”。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歌声阵阵绕在心头,正在大哭中的刘夫人好像想起来了什么似的,突然道“停车,停车!”
“去帮我找找那个唱歌的,送十两银子给他吧!”刘夫人对着自己最信任的奶娘吩咐道。
刘夫人的奶娘跟丫鬟楞了一下,虽然很是诧异自家夫人到底怎么了,但也还是知道规矩地没有多说什么,便循着歌声带着几个护卫走了。
“禀夫人,唱歌的已经请到了,是个老道士,说与你有缘,没有要银子,要跟夫人见一面”不过一会儿,奶妈便走到了马车前面回报道,但语气之中也颇有为难,但事实如此,不敢瞒报罢了。
古代的大家夫人跟小姐,轻易都是不见外男的。虽然对方貌似是个出家人,但也在避讳之例。更何况自家夫人刚刚才跟大老爷吵了一架,真气的要回娘家,如此非常之时,奶妈却是觉得非常不妥的。
“无妨,对方不过一个方外之人,何况这里这么多护卫丫鬟,有什么不能示人的?”刘夫人很是大气的道。
不得不说,一旦跳出了刘家的泥坑,从深宅大院走出来之后,刘夫人很快便有主见了很多,再也不复往日那个浑浑噩噩,沉迷在了叶子牌里的妇人了。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虚无子,见过夫人?”来着是一个年纪颇大的道士了,一身青色道袍,头戴元巾,脚踩马鞋,很显然是个很清贫的道人。
刘夫人在丫鬟的搀扶之下,走下马车,见到道人问好,赶紧回谢了一礼问道:“无量天尊,道长万寿!不知道道长何以在山道之上作这女子幽怨之曲,有为何一定要见我这个被弃的平凡老太婆?”
道人闻言一笑道:“无量天尊!夫人不必多疑,贫道不过路过而已,只因见到马车之上有幽怨之气,于是兴之所至,随口作歌而已。却不想惊扰的夫人,勾起夫人伤心之处,多有冒犯,还望海涵一二”。
“我自作孽,如何怨了旁人,此为山林,所有人皆可来去,道长作歌不过自己自由,我闻之心伤,也不过自家境遇而已,如何怨得了道长?道长不必挂怀。只是道长之歌,远近缥缈,心有感触,所以才遣人相探而已”刘夫人叹了一口气道。
“前有因,后有果,前世冤孽,今世苦果。夫人命中当此一遭,欠债已清,事过之后自当风静水平。”道长突然笑了笑答道:“只是尊夫,命犯桃煞,煞气聚而成劫,身在劫中,由不自知,在不回头,恐有不测之祸啊!”
刘夫人听得道士说完,明显一震。
无疑,道人的话直接击中了刘夫人心底最深沉的恐惧。对于自己那位“妹夫”的为人,刘夫人可是知之甚深,绝不是什么可以被戴了绿帽子还可以“一笑了之”的心胸宽宏之人。是平日里装得大方而已,暗处可是睚眦必报之人,一点点过节能记恨一辈子的小人。
况且破家县令,灭门府尹,一府之尊是那么好得罪的吗?刘家扛不起,自己的娘家傅家也扛不起。
刘夫人瞬间脸色一白,两袖中的双手都微微颤抖了起来。只是如此丑事,如何能喧诸众口,刘夫人无论是因为戒备,还是为了隐瞒都不得不强装出了一副平静的姿态问道:“道长何出此言?”
“天道之下,因果相承,尊夫性格乖僻,多少年***女,强取豪夺,夫人当真不知。世间之事,承负相随,不是不报,时机未到而已”道人深深长叹了一声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夫人不为尊夫所忧,却不惧家中儿女为父母还债?”
不待刘夫人说完,道长便稽首一礼道:“是非因果,天道承负,夫人即明,再不回转,当再无挽回之机。速归,速归吧!”
道人说完便欲离开,刘夫人回过神来,已经顾不得男女之大防。刚忙前冲了几步,一把抓住了道人的衣袖,一下子就跪在了道人面前苦苦求道:“请道长千万,千万救我们全家一救,道长大恩,民女当结草衔环,破家相报”。
刘夫人说完,悲从中来。哪怕离开了刘府,她也一样舍不下刘家满门,那你可有她的儿女还在里面啊!没有了刘家,他的儿女日后如何,可想而知!
“太乙无量寻声救苦天尊!你何必来求贫道。贫道又有何本事来救得了你全家。若要回头,去张郭庄吧!去寻那位廖家人了断因果吧!”道人长叹道。
“啊!”刘夫人一愣,有些不明白,依旧抓住了道人的衣袖不放到:“还请道长千万明示!”
“风从何处来,云自何方去。欲过灾劫,先寻缘起处,解铃还须系铃人,刘家时间不多了,夫人还是抓紧赶路吧!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言尽如此,在说何益?”道人说完,摇了摇头,衣袖轻轻一抖,刘夫人便不自觉地松开了抓住衣袖的双手。
道人大笑而去,转眼隐入了山林不见。留下刘夫人跟刘府下人面面相觑,怎么也弄不清这道人到底是什么人了?
“走,快走,我们赶紧去张郭庄!”刘夫人最先过神来,大声吩咐道。
山道之上,几辆马车急急忙忙地转过了马头,匆匆而回。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贫道还是心太软了啊”了尘自入定醒来,摇头苦笑着自叹到。
第九十八章 天道承负里长疯,廖府门前闻前因
一大清早起来,张郭庄的村民便跟过节似的开始聚集在一起叽叽呱呱个不停了,特别是一些老娘们更是兴奋得不得了。在这个娱乐匮乏,一点鸡毛蒜皮也议论半天的地方,里长大人突然发疯,见人就咬的事件,还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新闻了。
心灾乐祸也罢,仇富嫉贵也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也同时就没有了幸福的来源。
幸福不是你多有钱,家庭有多和美,而是你的仇人或者邻居过得比你惨。。。。
说实在的,里长平日里人缘跟风评在这附近还真的不怎么样,平日里仗着里长的职权,坏事还真做得不少,只是没什么大恶而已,因此里长出事了,同情的少,高兴的多。间或几个摇头叹息装圣母的,也无非装模作样地秀自己心地善良而已。
暴怒伤肝、过喜伤心、忧思伤脾、过悲伤肺、惊恐伤肾。七情内伤,扰及气血。里长这几甜算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轮番上阵了,特别是一时恶念陡生,一道砍下的人脑袋,变成了一个纸人的头颅,无边的恐惧立刻就犹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要是神经已经极度紧张的里长不疯掉,那才真的是坚强如钢了呢!
如今的里长家里已经是哭声一片,里长夫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回了娘家几天,再回来的时候自己丈夫竟然犹如疯狗一般见人就咬,不但自己,连他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