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聚灵阵内的白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花苞吸收了进去,灵气漩涡也越来越大,卷起了周围的树林哗哗作响,。到最后,漩涡都快成了龙卷风,开始隐隐地有了呼啸之声,覆盖了周围好几个山头。
明虚突然脸色一变,都来不及阻止,几声清脆的爆音便传入了明虚的耳朵里。漩涡停止了。花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枯萎了下去。原本精神勃勃的藤曼也跟着无精打采了起来。好多绿叶悄悄卷起。整个藤曼光泽隐去,一切又恢复了从前。
死气沉沉的模样,让明虚都跟着心里一痛。好像有什么东西刚刚破土,便瞬间死去了一般。
时也命也!
明虚走到了藤曼旁边,掀开泥土,看到的便是几捧玉石的粉末。一声长叹之下,安慰似的摸了摸藤曼的枝干道:“而今天地之间,灵气消散。你生不逢时啊!但贫道答应你,一定会帮你找到办法的。贫道会看到你开花结果的那一天的。放心吧!”
明虚说完,转头离开了。一阵夜风吹来,几片绿叶随风摇摆,仿佛在向着那个离去的背影招手一般。
天亮了,一缕晨光悄悄地照进了小楼,山寨里一片热闹。小孩子嬉闹,鸡鸭们也不安分的开始闹食。大人开始准备一天的生计。楼下面阿伊朵的兄长在楼下呼唤自己小妹下来吃饭。
阿伊朵揉了揉眼睛,胡乱的应了一声之后,匆忙地穿起了衣服。
“咦!你醒了了啊!”阿伊朵一阵欢呼,将趴在被子上装死的云狐子的一把抱了起来。云狐子赶紧闭上双眼,一动不动。装作依旧在昏迷的样子,只是那不断颤抖的大耳朵,怎么都无法隐藏。
阿伊朵才不管那些呢!反正她看到云狐子醒了,不但醒了,而且背上的伤也一夜之间全好了。光泽如昔,别提多漂亮了。
“来,亲一个!”阿伊朵果断地将嘴唇凑到了云狐子的脸上。
这下云狐子装不下去了,“嗷呜!”一声,身上的白毛跟跟竖起,一条大尾巴也瞬间僵直。
云狐子惊恐欲绝,一双细长的媚眼也瞪得跟铜铃似的,圆圆的,水汪汪的却一副受惊过度的表情。
“哈哈哈哈哈!”阿伊朵是真心觉得这只狐狸可爱极了,这副窘迫的样子好玩极了。虽然是在嫌弃自己的初吻,但阿伊朵一点也不觉得伤心。
反正狐狸就在自己手上,谁都别想抢走。
阿伊朵见到狐族少年的样子会脸红,但见到狐狸模样的云狐子却胆子大的很。不顾云狐子的挣扎,就将云狐子抱在了怀里,下楼去了。
楼梯上下间,云狐子分明能感觉到两团弹弹软软的肉垫间淡淡的香味。云狐子感觉到自己都快无法呼吸了。
为什么自己在云华怀里的时候,就从没在意过这些?
“阿爹,阿妈,阿哥!你们看,狐狸伤好了,漂亮吧!”阿伊朵将云狐子高高举起,满心骄傲地道。
“好漂亮的一只狐狸啊,雪白雪白的真少见!”阿伊朵的母亲笑了笑,走上前来,摸了摸云狐子柔顺的白毛赞叹道。
“这狐狸皮在汉人那里至少可以卖几十头牛的钱!”阿伊朵的哥哥是个出色的猎手,看到云狐子的第一眼,就开始将云狐子和皮毛联系在了一起。
“你敢!”阿伊朵柳眉倒竖,恶狠狠地瞪着自己哥哥道。
“吃你的饭,没事别逗你妹妹,不然,你小心以后没安宁日子过”。阿伊朵的阿爹一筷子抽到了自己儿子头上,呵斥道。
“阿朵,别听你哥哥胡说,谁敢卖你的狐狸啊!有你阿爹,阿娘在呢!你哥哥不敢的。你就别生气了。”阿伊朵的母亲笑着道。
“哼!”阿伊朵对着自己哥哥狠狠地一哼,阿伊朵的哥哥埋起了脑袋装没听到,只顾着扒饭。
“对啊!狐狸吃什么啊!”阿伊朵看了看满桌的饭菜,突然醒悟道。
“狐狸吃老鼠,吃野果,也吃鸟蛋,也吃些小动物。”这个问题阿伊朵的哥哥很清楚。不熟悉动物习性的猎手,是成不了一个好猎手的。
云狐子耳朵一抖,差点从阿伊朵的怀里逃出来。
他云狐子什么时候吃过老鼠啊?
好在还有阿依朵在。听到自己哥哥的回答,阿伊朵开始沉思了。
“老鼠啊!”阿伊朵嘴巴一撇,实在是无法想象自己怀里的宝贝情郎去吃老鼠的样子。
“阿娘,我要鸡蛋!”阿伊朵想了想道。
“狐狸都是自己养活自己,哪有天天吃鸡蛋的?”阿伊朵的阿娘不赞成地道。
“他阿娘,去帮阿朵拿几个鸡蛋来。”还是阿伊朵的阿爹疼女儿。但那双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盯着云狐子看,是怎么回事?
第八十六章 年关难过黎民血,千军决死老将心
云狐子真是一只神奇的狐狸,鸡蛋要吃熟的,烧鸡只吃胸脯肉,素食只吃水果,不干净东西也不碰。阿伊朵的母亲感觉自己女儿不是养宠物,而是再养一个娇惯的大少爷了。
云狐子被阿依朵带着在山寨里不过亮相了几天,就收获了所有女孩子的亲睐。幸好云狐子只是以一只大狐狸的面目示人,不然肯定成为成为山寨里所有小伙子的公敌。
只有阿伊朵才知道自己怀里的狐狸是一个漂亮的不像话的少年。但她绝不会告诉她的小姐妹们。
云狐子在装傻,在等待逃离阿伊朵“魔掌”的一天。
奈何阿伊朵把它看得死死的,几次半夜偷偷溜走,都还没下楼梯就被一双芊芊玉手抓回了被窝。
看着阿伊朵得意的笑容,云狐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新春佳节快要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一片辞旧迎新的喜气。苗寨里寨民们都忙着做糍粑,赶年货。云狐子却百无聊赖地趴在竹凳上神思不属,一旁阿依朵一边和一大群女孩子一起叽叽喳喳,眼睛却不时地瞄一瞄一副农民揣的云狐子。
过年了!云狐子有点想家了,想云华,想了尘,想火狐狸,想那座山间的洞府。但只要一想到还会遇到小西,云狐子整个身子都聋拉了下来,没精打采的样子。
哪怕现在让它回家,云狐子也不敢回去呀!
新春来临之际,正德也难得地被太后娘娘叫回了紫禁城呆着。如今却是一脸铁青地坐在龙椅上恨不得将下面跪着的三位大明勋贵活活吃下去。
边关告急,正德皇帝自然有心借此开疆扩土,树立武勋。但一番清点之下,竟然发现自己都不知道该出那只军队了。
卫所糜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正德皇帝有心无力,已经不报希望了。九边精兵动不得,那是要防范蒙古人的。原以为京营会好一点。可一查之下,却发现京营已经烂成了这样了啊!
正德吓了一身冷汗,这些年幸亏平安无事,不然这京城守军还能指望吗?
”好,好,好!几位不愧是我大明栋梁,与国同休的武家支柱。朕把京营交给你们,你们给朕来一个缺员3成,剩下的一堆老弱病残,京营的兵都成了你们几家的私奴了,你们将大明江山,将京师安危放在了什么地方?“
正德皇帝气的一脸通红地吼了出来:”说,若是敌军兵临城下,朕还能指望这样的军队护卫朕的大明江山吗?“
几个国公侯爷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一言不发地任凭着正德皇帝口水喷干。
京营如此也不是他们手上才这样的啊!要查的话要上朔好几代了。成化年间便如此了,只是皇帝被文官武将有志一同地蒙在鼓里罢了。
只是他们不敢说啊!
看着几个家伙趴在地上一声不吭,颇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正德皇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怒不可遏的冲下御阶对着当头的朱老国公就是一脚,把这位已经七十多了老人家一下子就踹翻在了地上。
大殿内一时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朱老国公呆呆的,简直不敢相信皇帝会如此不给自己这位上了年纪的武将之首颜面。另外两位也是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手脚都开始发抖了。
不是怕的,几位勋贵都是世袭罔替,家中有丹书铁卷的。自己丢了爵位,上位的还是他们儿子。浑身发抖不过是被气的,小皇帝如此对待一位老臣,如何让他们不窝火?
正德皇帝一通怒火,几个兵权在握的勋贵大松了一口气地离开了大殿,正德皇帝却是一脸苍白的倒在了龙椅上,半天不说话。等了白天才突然转头对着旁边的刘瑾道:“刘瑾,你说这还是朕的大明江山吗?”
刘瑾脸色一白,立刻跪倒在了地上。京营的事情可不是下面的官员捅出来的。其实满京城谁不知道京营已经烂了,就皇帝不知道了。一切都是刘瑾的内厂报告的。正德皇帝听了刘瑾的话,突然降临京营驻地,一番突然点检之后,看着空荡荡的军营,和那一帮子歪瓜劣枣,正德皇帝险些气的晕倒。
事情瞒不住了,彻查之下,正德皇帝是一腔怒火,恨不得将五军都督府里的几个家伙灭族。但他做不到,也不能做。这个疮疤注定了不能深究,深究了自己的皇位都要不保。
京城的这个年关注定不好过,几位国公前脚出了皇城,后脚就被皇帝一道圣旨剥夺了兵权,就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爵位还挂在那里。
一百多年始终掌控着京师兵权的几位勋贵大臣,一夜之间被打落凡间,什么都没有剩下。
张永被临时任命提督京营,整理缺额,淘汰老弱。刘瑾竹篮打水一场空。张永捡了便宜。群臣议论纷纷,坚决反对太监掌控兵权。原本名声不错的张永瞬间成了童贯第二。正德皇帝气了个仰倒。
这不是骂他就是那个亡国之君宋徽宗吗?
大臣们几次提名调别的武将来执掌京营,却被正德一一打回。
正德皇帝已经不信任自己的一帮臣子了!
这还了得?正德皇帝的一番明显不信任臣子的举动,明显激怒了一帮子一边挖着大明王朝墙角,一边坚定地以为自己碧血丹心,大明支柱的文臣们。
这个年,正德皇帝注定是过不好了。哪怕四川传来好消息,祈愿星灯的计划一切顺利,也不能让正德皇帝高兴半点。一封封来至西北的告急文书也一样被朝臣们弃之不顾,遥远的西北之事,哪比的上一个“朝纲义理”重要?
这个年,敦煌注定了凄凄惨惨,让人永生难忘。外面的大军围城半月,攻击不休。城内一片哀鸿遍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敌人破城而入。可东望王师一天又一天,始终不见踪影。
敦煌的士气在明显低落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了尘还没进入雪域高原多久,就在一个小山头上被一个清瘦的老头喊住了。降下云头的了尘首先对着老头稽首一礼道:“福生无量天尊!活佛无量福寿。”
老头呵呵一笑还了一礼之后道:”真人作客我雪域高原真是稀客,但不知真人此来所为何事啊?“
了尘立刻就知道了——自己此行恐怕不易啊!西北那么大的事情,雪山上的这群喇嘛会不知道?
雪域高原的喇嘛们的确对着西北天神教的咄咄逼人抱怀警惕,但对于了尘砸场子似的在漠南传道,更是心怀不满。如今见了正人,能给他好颜色才有鬼了呢!
这也是作为黄教领袖的活佛没有在几座大寺迎候了尘到访,反而化身出游,在一个小山头上叫住了了尘的缘故。
了尘信三清,喇嘛们拜佛祖。雪域高原的喇嘛们不但和了尘的道门不对付,连同拜佛祖的中原禅宗也是异端大敌。满怀警惕之下,虽然不愿意天神教占了便宜,同样也不希望了尘将道教插进西北的碗里。
同仇敌忾没有了,剩下的就只谈利益。
敦煌知府了解了天神教徒的狂热,了尘也见识了佛门弟子的嘴皮子。
退出西北?
怎么可能?
了尘费了这么多功夫,难道是来显示一下存在之后,转身就走的吗?
事关自己道家功行,证道根本。了尘怎么可能答应?
”大不了自己点豆为兵,拼着犯天之忌,也要将那群西方天神教徒送回西边去,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松口退出的西北啊!”了尘初心不改,却也努力说服,试图挽救一下。敦煌城如今已经岌岌可危了啊!
吐鲁番的军队已经几次登上城墙了,虽然最后都被拼死反扑了回去。但也预示着敦煌城快要不行了。
就在敦煌百里之外的一个小山谷里,素老将军接到敦煌的情报,久久无声。
经过这段日子以来,随军道士的不懈努力,这支军队里所有人都成了道教信徒了。几场法事之后,兵士们也确信了自己胸前的竹牌可以保佑他们,哪怕为国战死,也能死后得到神明的庇护,东方极乐妙严宫在等着他们。所以哪怕现在再苦再累,将士们也没有抱怨半点,反而士气高涨。
哪怕明知是死,也死不旋踵。
这也是为什么吐鲁番的军队几次派来大军追杀,也拿这块硬骨头毫无办法的原因。
素老将军写了一封长信,写给自己的上司,写给自己同僚,写给朝廷,建议推广随军道士和竹牌。这对鼓舞士气,行军打仗都太有利了。
现在敦煌危急,既然敌人粮草重地已经无法肖想,有那么多本地天神信徒支持,吐鲁番的军队自然也就没有了扼喉骨之忧。
那么就在敌人攻城的那一刻,给他们最后一击。当他们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城墙上的时候,直扑中军,哪怕最后无法突出重围,只要干掉敌人将领,也能解敦煌之围。
也让天下人看看,我大明边军的舍身报国,英勇无畏!
天亮了,当温暖的阳光再次驱逐了夜晚森寒的时候,隆隆的战鼓有再一次在城外响了起来。
城墙外的军队列成了一对对整齐的军阵,回回炮,云梯,冲车,攻城塔车一应俱全。有了一帮子天神教徒的帮助,哪怕千里而来,攻城的物资都不在话下。
战鼓声声,军号齐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推着攻城器械向着敦煌城墙缓缓压来。惨号声,呐喊声,撞击声,无数擂木,灰瓶,砖石如雨而下。城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