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仙人-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用知府大人和夫人带自己儿子去拜见神仙了,人家知府公子早就主意打定,要到鸣沙山上去求仙问道了。一纸留书就离家出走,可把知府夫人急坏了。倒是知府大人一点也不担心地劝慰道:“仙人无所不知,我家宏儿的事情,肯定会帮我看着的,出不了事情。”
知府夫人这才放心了一点,可也等不及吃早饭,就立刻出发,准备前往鸣沙山烧香拜神找儿子了。可知府夫人刚刚坐着马车出门,就立刻见到一大群马车。里面全是去烧香拜神找儿子的。
“原来自己儿子还不是一个人离家出走啊!”知府夫人暗叹道。索性请了几位“闺蜜”到了自己马车上。一边赶路,一边聊天。正好打发时间。
“什么!你家老爷小时候就在家乡见过那位神仙?”马车里一阵惊呼,知府夫人满面红光,自己家能和仙人扯上关系显然能引来一片羡慕的眼光。果不其然,自己的闺蜜那惊呆的眼神,让知府夫人得意极了。
第六十四章 求仙问道的少年
“呵呵,道友真的不需要一个衣钵传人?贫道看山下那群少年就很不错哦!至少向道之心甚坚。选出一两个资质好一点的,或许真可以为你传下道统哦!”了尘端坐在草亭之内,手握着云子对着棋盘冥思苦想,还不忘扰乱对方的心神。
“既然如此良材美玉,你不是一直都要寻找个你那破道观的传承之人吗?现在不正好送上门来,你怎么不要?”玄虚子没好气地说道。然后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面带不屑地催促道:“要不,贫道先去睡会,等你想好了再来下?”
“道友啊!修道之人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道友的急躁之心要不得啊?”了尘怎么说都有理。
“胜负之心,执着之念更要不得。你既然已经无路可走,何不投子认输?”玄虚子道。
“大道之数,尚留一线生机。你焉知贫道不能起死回生?再说贫道可不是争得这一子胜负,问道之心,百折不饶。棋局亦如人生,焉能这般认输?”了尘说完,手指夹着一颗雪白的云子就是不放下。
玄虚子万般无奈,刚开始的时候了尘还借着多出几百年的见识,吓了玄虚子一跳。各种古怪的开局之下很是赢了玄虚子几盘。可姜到底还是老的辣。更何况好几百年的“老姜”!玄虚子适应了了尘的节奏之后,了尘便输多赢少,屡败屡战了。
鸣沙山下,五行颠倒大阵之中,一大群骑马仗剑的少年正在阵之中徒劳的跋涉。青山在望,好像抬抬脚就能走到。却走过了一程又一程,青山还在那里,可自己却好像还在那里。距离一点也不见减少,自己的马儿却已经累到不行了。
“修仙之路,贵在心诚,或许我们只有徒步才接近鸣沙山,哪有骑着马去求仙问道的,焉知这不是仙人给我们的考验?”人群里有个少年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突然大声说道。
“谁真正去拜访过仙人,你怎么就知道去找仙人拜师就不能骑马啊!再说我们不是还没到山脚下吗?到了山脚下,还能骑着马上山?“人群中立刻就有人反驳了。
一大群少年吵吵嚷嚷,有支持这个的,有支持那个的。很快分成了两波,大多数人选择了骑马,少数人开始牵着马步行起来。
”道友选那一拨?“了尘终于落下云子,脸上丝毫不露声色地问道。
”步行的吧!不管他们是不是被那群说书的给骗了,至少若是连这点苦都受不了,贪图安逸,还修个甚道?“玄虚子回答完,立刻将视线拉回了棋盘纵横之间。
”咦!你还真有死中见生,反败为胜的一子啊!“玄虚子脸上突然精彩了起来,也不知道他说的是棋局,还是对面的人啊!
太阳一尺一尺的升高,一大群少年之中渐渐又开始了分化,眼前青山去无路,是人都知道其中有问题了。但总在原地打转,总看不到自己接近半点。很多人就已经失去了耐心,或者信心。满满地停了下来,不声不语地看着同伴们继续前行,自己就地留在原地,
”反正是到不了,一会儿之后还不是得转回来。自己停一停。看看再说吧。让别人先去探探路吧!“。无数脑子活络之人自己安慰自己道。
停下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还不停跋涉的少年很快就成了少数。看着那几个不肯放弃的家伙,又一次回到了原点,那些早早放弃的家伙,立刻得意了起来,望了望左右笑道:“看吧!就知道他们肯定还要回到这里来。”
山上一局终了,了尘终于小胜一局,一扫往日郁闷之下,将云子统统收起道:“大道无形,我道门也当打开方便之门才是。是福是祸,是成是败。全看个人机缘。贫道以为,此去昆吾,前路艰险。道友择一二徒弟留下道统才好。也算不辜负上代祖师传道之恩。如何?”
玄虚子没说话。了尘笑了笑了,知道对方心动了。也不打破,只是仿若无意地问道:“那几个还在继续坚持的少年如何?”
“毅力诚心足够,就是笨了点。只是仙缘难得,福运,机缘,悟性,根骨,心性缺一不可,哪儿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啊?”玄虚子道。
“能到得此来就是机缘,道友以为如何?”了尘笑问道。
玄虚子点了点头,了尘哈哈一笑道:“那就先上得山来,让他们做几天道士再说。大道通途,有缘者得。道友不妨讲法几日,也可看看个人悟性缘法是否足够。”了尘说完,都不待玄虚子点头,衣袖一挥。五行大阵立刻关闭。几个犹在坚持的少年,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脚。可那一群还在草地上坐着聊天等待同伴再次失败而回的少年,却半点都不知道。只是好奇这几个家伙怎么这次去了那么久啊?一群少年是天没亮就出门了,仗着自己老子们的令牌,强行打开了大门。出来的,比起那些吃了造反才出门的家伙,足足早了几个时辰。当敦煌城里大队人马到达的时候,看到便的便是一大群困在山脚下的少年正急得团团转了。
“那几个家伙,这么久没回来,不会真的上了山去了吧?早知道自己再坚持一下多好啊!”少年们议论纷纷,互相抱怨着站起身来,准备继续去寻路上山的时候,大队人马也到了。
机缘一线,或许就在那坚持之后的最后几秒钟,谁有说得清呢?
鸣沙山上鸟语花香,犹如天国。知府夫人带着丫鬟护卫走在了朝山的最前面。后来紧跟着的是几位闺蜜,此时她们儿子就在身边,正被不停的说教呢!自己儿子坚持到了最后,闺蜜的儿子却吃不得苦,中途放弃。自己儿子成功了,闺蜜的儿子们却失败了。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吗?
“福生无量天尊!今日本观大开山门,我家老爷会在山中讲道三日,若是有心者可以三柱清香拜过道尊之后,前去一听。“几个唇红齿白的小小道童大开了道观大门稽首一礼之后,对着观前的众人道。
第六十四章 鸣沙山讲道
鸣沙山山道上的香客络绎不绝,犹如长龙。道观之内,熙熙攘攘,香火缭绕。被压抑了很多年之后,鸣沙山上的道观总算给了汉民带来一丝不一样的感受。哪像以前,拜祭一下祖先都要偷偷摸摸。唯恐被人发现。
草亭之上,玄虚子端坐在蒲团之上。下面全是一群前来听道的信众。几个早上闯进山门的少年,此时却是一身青衣棉袍。却不带冠巾,不着云鞋。一副道童打扮地跟在了尘身边,远远地看着。
道之一字,包含天下万物,诸般法门。可不单单就只有一个修仙而已。现在玄虚子讲的便是金丹黄白的延年养生之道。中间穿插着无数实例,倒也让地下信众听得点头不已,只恨不得一字不漏地记下来,回去好活个乌龟王八的岁数出来。只是玄虚子特意要求的第一讲难道就真的只是一般的养生之道吗?
远处的了尘笑了笑,将底下信徒的种种神识扫过一番之后,便一切了然于兄。或许一般信众听到的只是道家身形清静,长安茹素的养生之道。可内中偶尔夹杂的种种晦涩不明的字章却总被无意间忽略了过去。却不知道真正的长生之道,便就在那一略而过的艰涩字章之内啊!
弃之美玉,就之木瓜。当玄虚子一章讲毕之后,众人纷纷行礼答谢,觉得自己大有所获之后便离开了。唯有一老一少留了下来。
这一老一少会留下来,不但了尘,就连玄虚子都有点意外了。原以为这几天连续讲道能有一两个发现就不错了,没想到才开始第一次讲道就有了两个意外之喜。
“讲道已毕,你二人缘何逗留啊?”玄虚子端坐在蒲团之上笑问道。
“弟子听闻仙师讲道,其中有些字章晦涩难明,似有深意。却苦思不得其解。愿请仙师指点迷津。”先开口回答玄虚子提问是那位至少五十多岁的老人。一身锦衣华服,显然非富即贵。
“弟子也是一样,总感觉那些不明所以的话里,好像在哪听过,却又想不起来。”少年也紧跟着回答到。
少年一开口,不但玄虚子,就连了尘都笑了。没想到,一场缘分竟然来的如此简单。
玄虚子笑过之后,掏出一块玉牌来,先递给了老者,开口问道:“此玉上有些东西,你们帮贫道看看,上面的是什么东西啊?”
老者接过玉牌,只看了一眼,便一阵迷糊,眼睛就不知不觉间闭上了。恍若睡着了一般。
待到老者再次醒来之时,却很是奇怪地问道:“玉佩之中有一座道观,只是道观为何一人也无?“
玄虚子哈哈一笑问道:”你与我观有缘,观中无人,却是缺少主持,你可愿意于此观出家,从此长奉三清,持戒茹素,修一世功行?“
老者沉思片刻之后,突然跪伏在地恳求:”弟子自知残年老朽,如蒙不弃,愿拜先师为师。虽不敢奢求大道,但也愿意长奉跟前,修戒持行,常伴三清。“
玄虚子点头道:”如此甚好,道有千万,殊途同归。你我既有今日之缘,贫道自当不负与你,与你记名师徒如何?虽不得长生之道,却自有功行,如何?”
老者点头,朝玄虚子磕了三个响头之后答道:“弟子愿意!“
玄虚子微笑点头道:”既然如此,这道观便交你主持了,你可为此观之主。平日修养身心,持戒奉行,早晚功课,度化众生。待你三十年之后,三千功行圆满,贫道自会让人来引渡与你,如何?”
老者答曰:‘弟子谢过恩师。“
玄虚子笑了笑,又让老者将玉佩递给了那个少年。少年懵懵懂懂地接过玉佩,立刻端详了起来。这次倒没有入老者一般睡去,倒是很是严肃地盯着玉佩看了半天回答道:”这里面不是仙师自己在讲道么,好像就是刚才讲的,可比起先前,完整多了。“
玄虚子一震,脸色都变了。立刻问道:”你可能背的下来?“
少年无辜地眨了眨眼老实回答到:”记不清了。“
玄虚子拍手大笑道:”这就对了,法不轻传,你若说你能记住,贫道才真的当你胡说呢。你与贫道有缘,你可愿拜我为师?“
少年大喜道:”弟子拜见师父。“
玄虚子笑着扶起了这个老天送来的徒弟道:”或许真是天意,但你为我弟子,若真要继我道统,却也不是那么容易。今日你回家之后,与你父母商量,若是你父母同意,可随你父母前来,和你的一些同伴一起,过一过你师叔的问心大阵吧!“
玄虚子喜得徒弟,了尘却不便相扰,原本自己不过一时戏言,没想到玄虚子竟然真的心动了,老天偏偏又真的又给他送来了一个缘分不浅的徒弟,如此巧合,难道真是三位道尊有意安排?
了尘一脑门子官司,跟身后几位少年道:”你们不必羡慕于他,明日你们一样有过问心大阵的机会。若真与道有缘。自然也不会输给那位。“
几个少年赶忙躬身应是。了尘摆了摆手笑道:”你们父亲母亲正在道观四处寻你们呢!还不赶紧去磕头认错?“少年们脸色一变,立马苦着一张脸悻悻然地告退了。
就在几位少年各找各妈的时候,知府夫人也阴沉着一张脸坐在道观的一间静室里半天了,等着自己儿子送上门来。小小年纪,胆子不小。自己私自离家出走还不算,自己都来了这么半天了,竟然连面都不见。难道真是自己养了一只白眼狼?修仙,修仙!难道修仙比自己爹妈还重要?
”娘,娘!“就在知府夫人几乎都快要坐不住了时候,远远的一声呼唤传来,知府夫人大松了一口气之后,什么怨气都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刚准备起身去迎接,却立马又想到了什么似的,之后便继续虎着一张脸,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了,只是眼睛却依旧忍不住瞄向了门外,倒是把几个丫鬟引得暗笑不已。
这边母子”团聚“,几家欢喜几家愁。玄虚子却来到了了尘的静室之内,开始商量着是不是又要推辞一下行程了。毕竟刚刚好不容得到一个可以传承衣钵的徒弟,连教都不教就甩手而去,实在不像话。
了尘心中暗暗好笑,如今玄虚子也终于有了牵挂,不再那么急切了。正好自己也还有事情未完,两人都无异议便好办了。
道观之内,依旧是清茶瓜果招待各位香客。众人倒不嫌弃。毕竟这时节,如此新鲜的瓜果可不容易见到。特别是那茶水,不知道是茶叶还是泉水的问题,喝过一口之后,全身舒泰,让人喝完之后,还念念不舍。纷纷找来童子询问,这茶可还有出售。
就在众位香客休息的时候,玄虚子却在了尘的见证之下,为老者冠巾了。虽然道门有三年持戒只说,但事急从权,道观不能一直都由童子们维持。而且以玄虚子的身份,加上了尘。哪怕破例,谁又能说什么?
冠巾之后,老者便是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了,凡俗之事,从今日起一刀两断。玄虚子作为师父,还当场给老者起了一个道号”青阳子“倒是不起了尘来,真是天差地别了。
青阳子一身青色道袍,头戴冠巾,脚踏云鞋出现在了三清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