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第315部分

战国福星大事记-第315部分

小说: 战国福星大事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岩尾城等交给殿下,领地增加到10万石!”
  “10万石!已经决定了吗?”尽管真田昌幸是个深沉的人,但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有些失态。增加到10万石虽然和周围几个邻居依旧不能相比,但是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了,真田家再不是那个随意受人摆布的小伙计。
  “如果真田殿下不相信的话,那就只当我是在开玩笑好了!”我的哈哈缓解了气氛。“内府殿下对真田家期望颇深,仅从领地的安排上就可明鉴,还请真田殿下不要辜负了这一番期望哦!”
  “内府殿下和予州殿下的大恩大德,昌幸没齿不忘!”真田昌幸站起来再次对我施礼。
  “记住内府殿下的好就行了,我可没有多余的地方给你!”我说着再次拉他坐下,气氛迅速和谐了起来。
  我知道真田昌幸是决定投靠织田家了,但是忠心现在却还谈不到,到底事情会向那个方向发展,就要靠我下面的行动了。
  “这就是信幸长公子吧?”我的目光缓缓移向坐在他身边大一些的少年,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问到。
  第五卷 天数 35、浅草夜话(三)
  “在下正是真田信幸,以后还望予州殿下多多指教!”真田信幸沉稳而恭谨地向我施礼,话语中带着面对生死的觉悟。
  真田昌幸既然把两个儿子都带了来,自然对某些事情已经有了思想准备,附庸豪族,尤其是刚刚归降的附庸豪族,交纳人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不要说织田家已经给了他这么大的实惠,就是一毛不拔地叫他送人质过来,他也得照办。作为一个聪明人必须清楚,什么事可以顶一顶,什么事必须低头。
  “犬子无状让予州殿下见笑了,如蒙不弃还请提携一二!”真田昌幸不住痕迹地表达了愿意送子为质心愿,同时又暗含着请求我在京都加以保护。作为一个父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作为一个领主这又是必须的。
  “人称真田家累世名将,果然又是一位少年英雄!”我哈哈笑着称赞了两句,但是并没有作出切实的表示。虽然我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但是表现得也不能过于突兀。“当年幸隆殿下的谋略,就是武田信玄也是自叹弗如的,之后各位也是各有一番胜场。信幸公子家学渊源,文韬武略自然是有一番不俗的见识,既然久居关东甲信,不知对这里的态势可有什么高见吗?”
  “在予州殿下这样的名将面前,实不敢当‘高见’二字,只是在世代祖居之地,多少有些熟人、熟事罢了!”真田信幸直起了身子回答到。
  “好,果然有魄力!”我禁不住又称赞了一声,他的意思实际上有了随我出题的表示。
  儿子的话并不是很客气,因而真田昌幸自进门来第一次有了患得患失的表情,毕竟是担负着家族责任的当家者,纵然魄力十足也不可能再如年轻人的不计后果。事情基本已成定局,似乎再顶撞我有些不智,在织田家内部毕竟还需要我的斡旋。
  一边那个小子似乎倒是无所谓,甚至一切好像与他没什么关系。不管怎么暗中观察。我都没有在他的眼中找到哪怕一丝情感地流露,就像他根本听不懂也不关心我们说得话一样。
  将这一切看在眼内,我暗暗地点了点头,某些事情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们不妨作个假想敌,这里面丝毫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先作了一下澄清。“北条家是现今关东最大的势力,不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四代家主编织的体系也是难以轻易撼动的。特别是一座天下第一的小田原城,即便是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也是无可奈何。我想请问公子的是:如果要在一次战争中消灭北条家。至少需要多少军队?”
  “如果是交给我地话,十五万兵马可成,不过还必须给我一个得力的助手!”回答我如此严肃的问题,他居然连想也没有想。
  “十五万……说少不少,可说多也不多啊!”我对这个答案叹息了一声,有感于他的应变、果断,以及敢于指挥十五万军队的自信。“我刚才已经说过,上杉谦信也曾攻打过小田原城,并且他的军队也是达到了十五万的。那一战虽然上杉军如入无人之境,但换而言之就是一拳打在了空气里。并没有对北条家造成太大的损失。那时上杉谦信手下可是有名将无数的。公子如今只言一个副手,是不是有些考虑不周了?”我稍稍斜了斜眼睛,意思是“你行吗!”
  “予州殿下刚才问得是我要用多少人。但是可没提还是否用别的条件啊!”真田信幸眼中闪过一缕狡猾地神采,就好像在棋局中刚刚成功偷机地孩子。“小田原城坚不可破,即便是动用再多的军队,强攻也会碰得头破血流。我只说是十五万人可破小田原城,事实上还必须有一项决定因素:那就是时间!”他逐渐严肃了起来,这才像个讨论学术问题的样子。“北条家在小田原城地军队,总是保持在两到三万左右,要把他们困住至少也得有十万人。另外的五万人在一个得力者的统领下,三个到五个月可以拿下北条领内所以重要支城。再以后就是困城,困得北条军人心惶惶士气丧失。只要自家领地无后顾之忧。在拿下北条领地之后许多粮草都可以就地解决,花费看起来不会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大!”
  “确实不错,最稳妥的办法也就是这样了!”我捻髯颔首,这个方法与小田远的陷落不谋而合。给我的感觉是他的各项素质均属上乘,确实当得名将之列。“难得的是你小小年纪就有全局观念,用兵规划不拘于一国一城。如有机会在广阔天地里锻炼一番,那前途绝对是不可限量!”
  “予州殿下谬赞了,在下惶恐之至!”虽然并没有显出特别的得意,但在礼貌上他郑重地道了谢。
  “如果予州殿下看着孩子还堪造就。那就拜托您费心了!
  真田昌幸迅速接了上来,敏锐的政治嗅觉使他迅速察觉了一个机会。既然我这样守护六个国家地武将对他的长子表示欣赏,那么真田家说不定就靠上了一棵“大树”。
  “是啊!不是……”我突然停住话头又在真田信幸脸上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番举动使他自己也有些糊涂,伸手在自己脸上摸了模,以为是沾到了什么脏东西。
  “在下冒昧地问上一句,不知信幸公子可曾定亲了没有?”我终于收回了目光转向真田昌幸,在众人的注目中问出了一句。这话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当事者本人都露出了难得的惊讶。
  “这两年倒是说过两个,但是最终都没有说成。”作为父亲真田昌幸代他表示到,放慢的语速说明他心里正在作着飞速的运算。
  要是按照真田家原来的身份,长子信幸极有可能娶一个武田重臣的女儿作正室,当然也可能从武田家得到一个公主,不过那要看当事人是否得到赏识。
  目前地情况自然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看来真田信幸作为人质的命运看来已经不可逆转,如此之下要是通过一种联姻的手段,那不但很有面子,而且安全也就多了一层保证。
  “如果真田殿下不嫌弃的话,我倒是很想和您结这门亲!”我没有容他想的太多,直接把话说了明白。
  “其实我和内人一直想要个女儿,可惜一直没有这样的福份,后来就从京都正亲町家认领了一个,血统方面是决不化可说的。不是我自夸,这个女儿的聪明伶俐更胜于我的儿子,也就是今日见了信幸公子这样的少年英雄我才会舍得!”
  “如此是我真田家的荣耀!”真田昌幸由衷的笑了出来,结下这么亲事真田家将安如泰山。不管谁来作关东管领,就算是柴田胜家,也不敢轻易动我的亲戚。“信幸这孩子山野出身没见过什么大事面,到了京都之后还请您……”
  “真田殿下,您这话就说错了!”我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对着莫名其妙的真田昌幸等人说道:“即便是这桩亲事成就,也应该是我送女儿过来,怎么能够反叫信幸过去呢?再说甲信大事初定,真田殿下这里也需要信幸辅助,远行的事并不妥当。毕竟这也是儿女们的终身大事,不让他们相互见见就决定总是不好。明年开春内府殿下会在京都召开一次盛大的茶会,届时请信幸公子光临近畿,那时也可以让他们自己作出决定!”
  “明年春天?”父子两个忍不住一起问了出来。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既不符合人质的惯例,也不符合一般结亲的规矩。
  “不让内人和小女见一下信幸公子,我自己也不好太武断的!”我忽又对真田信幸笑道:“我自己的女儿自己看着当然是百好千好,但总不见得所有人的眼光都一样。你到时自己看看不但省得我在那边落埋怨,你也不会心里打鼓想着我会‘冤’你!”
  “予州殿下……取笑了!”真田信幸终于失去了稳定,脸上红得像着了火一样。
  真田昌幸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感动,唯有那个小的只是露出了些许感兴趣的神色。
  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我甚至只能影响,而无法产生决定性的力量。长子的婚姻我没有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力,而在养女即将按照我目的婚配时我却给出了一个看似怪异的方法。与真田家联姻是长野业正留给我策略的一部分,但我却作出了改动,也许是我心里觉得这样效果更好吧!
  “真田殿下,你认为这样合适吗?”我看着已经结束了猜疑的真田昌幸。
  “但凭予州殿下吩咐!”真田昌幸此刻应该感到了真诚的友谊,不过依旧不能完全相信。
  “这就是二公子吧?”我终于看向了那个玩世不恭的小子,他也抬起头来看着我,目光中不见丝毫的敬畏与退缩。
  “这是次子源二郎,还未元服!”对于次子的态度真田昌幸似乎有些无可奈何,看来平时也不怎么管得住。“这小子从小顽劣不堪,还请予州殿下不要怪罪!”
  “特立独行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他再怪还能怪得过内府殿下小时候?”我继续与源二郎对视着,这个小子确实有些性格。“我现在也想向源二郎公子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令兄刚才的关东谋略如何?”
  “你是问我吗?”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他坏坏地一笑说道:“那完全是一条庸俗得不能再庸俗的计谋……”
  第五卷 天数 36、浅草夜话(四)
  “放肆!”真田昌幸一下子暴怒了,小儿子的这几句话极有可能把眼下的大好形势给断送掉,本来是不想带他来的,可又说不准织田家的代表会挑谁作人质。“予州殿下您不要见怪,这小子从小做事说话就没深没浅,而且净交一些狐朋狗友。我回去以后对他一定会严加管束……”
  “真田殿下,请让他把话说完!”我真的是很感兴趣,看来就算他老子也还没有完全认同他的价值,现在想必正在后悔怎么没有在来之前对好口径。不过一边真田信幸倒是并没有对弟弟的指责表示出丝毫不满,反而满是欣慰地看了他一眼。“从近畿到关东并不只有一条路,每个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我很想知道你的策略,不过可否先告诉我为什么你对信幸公子的策略会有这种观点?”
  “这个原因很简单:如果处在那样的优势下还用你去打吗?”源二郎没有看见他父亲频频使来的眼色,或者他是故意不去看的。“……聚集十五万军队并长期作战,那恐怕已经是得到整个天下了,以天下敌一隅,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天下人’的事我没有想过,作为一个武将我想得是以弱胜强,至少是匹敌而胜!”
  “你的意思是我有些明白了,原来是想用奇兵!”我微微点了一下头,但并没有作出赞同的表示。“可是你也不要忘了,上杉谦信也是善用奇兵的。面对北条家如铁桶般的关东防御体系和小田原城,你有把握取胜吗?既然你说得这么有把握,那究竟需要多少人马呢!”
  “两万五千吧!要是不行……两万也凑合了!”他还真是低下头去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然后装模作样地对我说到。
  “两万?”我不禁目瞪口呆,真怀疑这是不是印象里的那个人。在战国时代虽然两万人马绝对不是个小数,但是北条家的大部分邻居却都有这样的实力,如果仅凭两万人马就可以平定关东八州,那么如今该是个什么样的局面啊!
  “是啊!就是两万!”源二郎不理我的惊讶。居然还点点头作实前面的“妄语”。“……其实光是取得一次胜利地话,根本用不着这么多人。只是如果没有这个数字,那么得到的战果马上会在接下来北条家的反扑中丧失,那样只是平白的便宜了其他人而已!”
  “那你倒是给我说说看,这两万人马你可怎么用?”我嘴里问着眼睛却看向真田昌幸,他的脑袋上已经冒出了汗珠,看来确实不是事先合计好的。
  “那予州殿下可否知道,北条家是如何起家的呢?”源三郎并没有被我的质问干扰。反而问了我一句。
  “好像是最早是北条早云向今川家借了士兵百名,用计巧取了小田原城,经历数代才有了今日‘八州太守’地实力,对吧?”我不知道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所以也就说得很简单。
  “予州殿下所言不错,但也不是那么简单!”源二郎点了点头,显出了远远超出其年龄的成熟。“北条早云确实一代人杰,不但奇谋妙计出众还极具战略眼光,小田原城的攻占和之后的不断拓展,为北条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在北条氏康之前。北条家一直陷于不停的苦战之中。西面的今川已经反目;南面的里见氏苦斗不止;北面还面对着两上杉家的强大压力,是什么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呢?”
  “是什么?”仿佛被施了催眠魔法,我下意识地问到。直到话已出口我才意识到这不对。
  “自然是河越之战,改变整个关东格局地河越之战!”他继续说到,嘴角也挂上了浅浅地笑意。“河越之战以后上杉家败亡,北条氏康成了关东的主人,小田原城和箱根天险替他挡住了西边的敌人,而关东枢纽河越城地取得使他北攻东进占尽优势。所以我的战略就是倾两万人攻占河越城,然后守住它!”
  “再以后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