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世纪洪水 >

第15部分

世纪洪水-第15部分

小说: 世纪洪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晚,受嫩江洪水冲击,泰来江桥段哈木台、临江等村700户2700余村民,已经陆续接受动员转移。可惜,江桥洪水把泰来分成两段,眼瞅着,就是过不去。
  某集团军副军长侯树森和齐齐哈尔军分区司令单忠良,带领数百战士和车辆神兵天将一般出现在泰来县城。几乎所有见到他们的人都在问:“泰来四面是水,怎么来的呢?”
  原来,部队行至对岸,发现摆渡早已断绝,于是派人寻找往日的艄公。面对黑觑觑恶浪翻滚的江面,经验丰富的老艄公死也不肯行船,无论许诺给多少钱。
  大军无奈地在江岸徘徊。
  单司令是个急性子,瞪起眼睛,干脆采取了“强制”措施,并陈明“利害”:“如果影响抗洪,后果全部由你负责,你负得起这个责吗?1结果,那只见过乡长这样最大干部的艄公,到底还是”有觉悟“的。闷了一袋烟的功夫,他终于一咬牙、一跺脚,上了船。
  江面漆黑,又没有导航,伸出水面的树头和民宅烟囱,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掀得船一个趔趄。船上拉着的汽车,索性全部打开大灯照射江面。同时,部队用无线电请求泰来县协助导航。
  当对岸一片间或明灭的红点第一次闯入视野,江面上一片欢腾。那是20辆汽车闪烁的红色尾灯!
  2个多小时后,部队终于到达泰来,一直把心悬在嗓子眼儿的艄公,连动也不能了。
  解放军的到来,使泰来充满了喜庆的气氛。疲惫不堪的人们,似乎一下子盼来了靠山。各种群众自发的慰问活动,几乎没有间断。
  8月10日早上,一辆“东风”、一辆“小解放”载着5000斤西瓜和3000斤大米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泥泞的嫩江堤坝上“扭来拧去”。顶雨站在车斗里的,还有胜利乡的30多名妇女。
  她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是要去白什哈的坝上慰问昨天急速赶到的解放军,顺便也看看在江堤上奋战了快两个月的家人。
  田凤香是杨春田的媳妇。她说,“上回见到春田,也是在坝上。一个多月没回家的他,黑了,瘦了,没有平时漂亮1张彩平今天涂了口红,惦记着上次在坝上看到丈夫梁文爽时带去的两套衣服都湿着,这天又给他带来了一套。立秋以后,风硬了,水凉了,抗洪的难度更大了。原本坚决反对丈夫吸烟的她,在兜子里,特意添了一条茶花香烟。
  赵江的媳妇病得不轻,可她不打算告诉丈夫自己正打着点滴。“嫩江水一天天地涨,白什哈段是能否保住泰来嫩江干堤的关键。男人在坝上与洪水苦战了50多天,怎么忍心再让家里的事添乱呢1她说。
  车进马蹄村,轮子开始往泥里陷。妇女们就下车把5000斤西瓜一个个倒到两辆小四轮子上,自己则跟着车步行。贴身的包袱,都是给坝上家人准备的东西。
  妇女们穿着花衣裳的身影,给阴云密步、浊浪翻滚的堤坝带来了一抹亮色。白什哈段抗洪总指挥、县政协副主席王云山介绍,2000民工坚守了快两个月的堤坝,昨天突然出现险情。嫩江水一天将近半米的涨幅,使已经码了13层泥袋子仍然显得不堪一击,有的地方水几乎与坝顶齐平。坝上坝下的渗漏和裂纹,一直没停过。
  危急时刻,解放军81147部队官兵从齐齐哈尔出发,走公路、过渡口、强行进入交通断绝数日的泰来境内,给坝上的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妇女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2740米长的大坝上,到处是扛着土袋急跑的战士。他们上堤十几个小时,为延长加固堤坝,已经垒起了10万袋土的新坝。这天早上5时,老乡家里的柴禾被夜雨浇得水也烧不开,大部分战士只吃了饼干充饥。到下午两点,平均每人已经负重跑步1。5万米。
  五家村妇女李冬玲,看到“铁锤子团”红一连战士趟过没胸深的水泡取土,再把土袋举在头上游到坝边,便轻轻地叹了口气。怀里抱着两个大西瓜的她,想示意刚上堤的战士歇歇,不料对方反身又下了水,她只好把西瓜放在连队的红旗下。
  李还在坝上寻找着丈夫的踪影。可乡亲们说,解放军来了,许多村民才有了喘气儿的机会,如今都在下面的村子吃饭呢。
  暴雨一阵接着一阵,眼见着坝里的洪水涌起了泡沫。水,又涨了。司机急得直招呼:“快点吧,一会儿雨聚多了,车准误住,到时候谁也走不了了1田凤香她们安顿好西瓜、来时背着的包下了坝,到底也没与丈夫见上一面。
  人们才轻松了一天,洪水又不依不饶地缠上来。嫩江第三次洪峰还没有通过泰来,第四次洪峰又叠加上来。“洪水猛兽”无情地拍着堤坝,泥沙俱下。
  泰来防汛办公室的电话内容,几乎除了险情,还是险情。11日凌晨2时,嫩江下游泰来托力河段46米堤坝决了口。整个托力河乡8万亩耕地被淹。5个村3000户8000余群众“虎口”脱险,但尚有1000多人被困水中。
  中午,嫩江干道白什哈大坝又出了问题。
  这天11时45分,有人刚走下堤坝,回头间突然发现,白什哈大坝中段,刚刚呆过的蓝色帐篷慢慢倾斜下去!白亮亮的洪水,一下子将堤坝撕开20余米的大口子。奔涌着的嫩江向马蹄村3000亩农田呼啸而去。
  60岁的赵祥老人抱着小孙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活了一辈子,咋知还有这么大的水!这堤坝,可惜,已经坚守了46天1水流越来越大,口子越撕越宽。40分钟后,洪水将农田全部淹没,并继续向4500余军民正在半子山屯奋力修筑的第二道堤坝逼近,向马蹄村村委会所在地逼近。
  来自泰来防指的消息说,一夜大雨,使近几天持续上涨的江水又上涨了11厘米,已经超过坝基20多厘米,成了这里200年不遇的洪水。白什哈大堤,关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省8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前一天夜里,上游老局子段大坝滑坡。泰来作出新的决策:死保白什哈大堤,同时在2公里以外的半子山屯所在地抢修第二大坝,以备不测。
  从白什哈到县城40公里,出去的乡间路只有一条。当时塞满了运送筑堤机关干部和民工的卡车、大客车、四轮子和马车。
  12时撤退令一到,堤坝上下立即马达轰鸣。
  齐齐哈尔军分区司令单忠良大校站在高处,一边指挥部队战士和民兵转移抗洪物资,一边帮助慌乱的群众向山上转移。他们转移要去的大坝北部的半拉山是个不高的土包,从大坝南面走到那里,直线距离仅有2。7公里,但年轻人也要走上半个小时。
  为了给群众多争取一些宝贵的时间,单司令员亲自率领官兵急行军2公里赶到村口,用沙袋和塑料布阻击洪水,帮助群众脱离险区。
  一、二道坝上,6000之众的庞大人群,加大了疏散工作的难度。从12时防汛指挥部发出转移命令开始,坝上的人足足被运送了3个多小时。
  离坝上15公里的胜利乡政府所在地,也属于低地转移区。中午12时,还没有找到交通工具离开的群众挤满了政府小院。留守在此的乡干部一边奔出门外,截住一辆一辆运送民工汽车,要求带上几个村民,一边骑摩托车劝舍不得离开家的群众赶快撤离。
  同时,泰来县有可能受嫩江洪水影响的胜利、好心、宁江等5个乡镇的4万多群众也全部接到通知:向高岗地区撤离!
  一时间,所有的车辆都向着县城一个方向,有的着急多运点东西的四轮子像“毛了”的惊马。没有搭上车的人家,就提着家什,在公路上狂奔。
  17时,最后撤离的群众来到受灾群众比较集中的高岗地乡畜牧常这个只有22户人家的小地方,已经接纳了500多受灾群众。党支书王成举说:“镇上每家至少接待20多人。”
  直到12日凌晨,最后1000名被嫩江洪水围困了一天一夜的托力河乡群众才有了盼头。沈阳军区动用两架直升飞机和11艘船,将这些群众一直运送到中午。齐齐哈尔地区当时持续中雨,能见度极低,这对飞行员来说不仅冒着危险,而且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2架飞机在非常条件下飞行了18个架次,空投了153000只编织袋、2。25吨塑料布。
  来自泰来县防汛指挥部的消息说,昨天出现重大险情的白什哈二道坝现在仍然在抢险阶段。
  当天,江桥水文站的水位达141。91米,比昨天又上涨了1厘米。连日来,江水一直持续上涨,使预计13日到达的嫩江洪峰已经看不出峰头,给原本交通已经断绝的泰来县雪上加霜,当时泰来县仅编织袋就紧缺50万只。有消息说,白什哈大坝的决口,多少受抗洪物资不能及时运送的牵连。要是物资充足,第二道坝可能早就筑起来了。
  这一天,新华社报道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紧急通知,要求东北各地紧急行动起来,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洪工作,确保大江大河干堤、大中城市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通知说,今年入汛以来,松花江上游的嫩江干流及其支流诺敏河、绰尔河、洮尔河、雅鲁河等江河多次发生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目前,嫩江干流、支流全线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并且水势仍在上涨。
  据气象部门预报,东北地区还有强降雨过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坚持24小时昼夜巡堤查险,加强预测预报,密切监视汛情变化。稍有不慎,对下游堤防脆弱的齐齐哈尔、大庆等重要城市,都将是一场不堪设想的劫难。
  一夜之间,东北的汛情被全国重视起来,人们通过各大媒体报道东北汛情时所占用的版面和时间明显感到,东北这回轻松不了。
  第二节 齐齐哈尔平安无事
  泰来县隶属齐齐哈尔地区。泰来最先报出险情的时候,齐齐哈尔上游龙江县和甘南县的嫩江大堤也频频告急。紧接着,嫩江全线告急。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危在旦夕。
  从8月10日开始,齐齐哈尔全城宣布进入抗洪紧急状态。黑龙江省防总也从省城哈尔滨移师到这里。全市所有人力、车辆、物资,随时听从防汛总指挥部调遣。
  尽管如此,历史上就缺少抗洪经验的北方人,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面对音河水库的滔天洪水,一位干了一辈子水利的老专家当场晕了过去!
  醒来后,他断断续续地说,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一位记者问:“这里洪水的程度应该怎么看呢?”
  他回答:“保守地说,总有一万年一遇。”
  “那么,不保守地说呢?”
  他伸出手指说:“那就是两万年一遇。”
  “那么,防洪标准呢?”
  对方一时语塞。
  其实,从嫩江第三次洪峰开始,齐齐哈尔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惊险。
  先是城市北部甘南县的四方山水库两处决堤;接着,音河水库大坝严重超载,在2个月的浸泡中,渗漏不断,随时都有决口的危险。同时,城市南大门昂昂溪大堤也几乎抵不住洪水的疯狂袭击。
  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省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冯兆英说:“6月以来,嫩江干流特大洪水持续不下,水位高、洪量大,外河与内河、干流与支流相遭遇,已有50余天。特别是8月9、10日,上游连降暴雨,有的地方降雨量高达300毫米,使嫩江在原高水位基础上又加大洪量,水位一直居高不下。”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田凤山多次部署,并亲自坐镇齐齐哈尔指挥。省委、省政府也派工作组到音河水库组织抢险,5位水利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专门到水库现场踏勘、检查险情,研究预案,加大泄洪,消险加固。
  音河水库距甘南县城2。5公里,库底高出县城8米。洪水来临,犹如悬在甘南几十万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大坝一旦决口,直接威胁甘南县城和4个乡镇,以及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的四个乡镇和两个国营农常8月14日,在嫩江流域抗洪抢险救灾的紧急关头,受江泽民总书记的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专程前往黑龙江抗洪抢险第一线,察看汛情,看望军民。
  冒雨走在齐齐哈尔昂昂溪大堤的抗洪军民中间,李鹏重申着党中央对东北的“三保”要求:千方百计死保齐齐哈尔、死保中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死保北方重镇哈尔滨。此时,东北的汛情,在江泽民总书记的心里也挂了号。
  8月18日晚,江泽民主席两次打电话给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询问嫩江、松花江的抗洪救灾情况,并委派他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慰问抗洪军民和受灾群众。
  接着江泽民又打电话给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详细了解黑龙江的抗洪形势。
  8月19日晚,江泽民又与到达哈尔滨的温家宝通电话,了解哈尔滨的城市防洪情况。江泽民指出,当前东北的抗洪形势十分严峻,嫩江干流的第三次洪峰进入松花江干流,已经逼近哈尔滨。沿江军民要紧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确保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重要城市的安全,确保大庆油田的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显然,东北的抗洪斗争,注定是一场又一场以保卫城市为重点的战争。
  8月13日16时,驻哈某部渡江团的一辆“解放141”由齐齐哈尔市赶往90多公里外的甘南县。
  坐在军车上,疑是在船中。
  车轮浸没在水中,翻卷起一堆堆浪花,如果没有两排露出水面2米多高的电线杆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是路,感觉就像飘泊在汪洋里。
  甘南县堪称嫩江流域抗洪抢险的重中之重,一旦有失,不仅直接威胁大庆、齐齐哈尔,还将威胁哈尔滨。
  眼下,甘南县险象环生。
  突降的大雨使汽车刚出齐齐哈尔便成了“船”。
  司机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油门,以步行的速度行进在漫着洪水的“路”上。两侧的路基下,忽隐忽现的屋顶、烟囱、树冠、向日葵缓缓地“飘”向身后。
  一位甘南县人介绍,这里曾经是万亩良田,种植着大豆、小麦、向日葵等农作物。他指着远处说:“你们看,向日葵都结籽了!”
  一上嫩江公路桥,水深更不可测,汽车不得不在围满了人的一块浅水处停了下来。
  两个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