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篡唐 >

第383部分

篡唐-第383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排军还知道。沈光追随了公子。虽然排军没有见过沈光,然则剑术高明,又带着洛阳口音名为沈光者,并不难猜出端倪。况且公子的相貌虽然有些变化,但眉宇间依稀还能看出模样。公子您又说居住在怀仁坊,排军焉能猜不出来?”
  竟是沈光露了破绽?
  李言庆不由得愕然,旋即摇头苦笑。
  原以为,这岭南不认识什么人,所以沈光也就没有改换名字。
  不成想……
  鱼排军说:“公子不必担心,这都稜镇中,知道肉飞仙之名,除我之外,再无旁人。
  百人和千人是自小与我一起长大的好兄弟,绝不会走漏风声。
  再者说了,这宣化那边若有行动,排军可以在第一时间知晓,绝不会有危险。”
  “你在宣化……”
  “呵呵,说来公子可能不信。
  当年救我等出来的童环大哥,后来拜家母为义母,如今就在宣化城中担任邕州兵曹。”
  “啊?”
  李言庆又吃了一惊。
  童环?
  那个当年他用大笔钱帛拉拢的洛阳牢头,如今居然成了兵曹?
  李言庆甚至记不清楚童环的模样,听闻鱼排军这么说,他还真的是吓了一大跳。
  “当年我们来到这里后。郡府正是人手紧缺。
  家母说,我们虽然可以依靠先父老友,但还需再找些门路。我性子粗,当不得官,容易得罪人。不过童大哥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家母就托先父老友,花了些钱帛,让童大哥到郡府中为胥吏。这七八年下来,童大哥倒也做的颇有声色。
  不但成了宣化的大团头,更官拜兵曹之职,负责训练郡兵。
  公子可能不知道。这邕州地区太偏僻,而且以俚僚居多,汉人很少。郡以下不设郡尉,全都是有郡守一人担当。童大哥过去后,颇受重用。后来麦太守来了,原来的郡守就把童大哥推荐过去……呵呵,童大哥若知道公子来,定会非常高兴。”
  没想到,鱼家离开洛阳后,居然会有这么多的波折。
  “那老夫人……”
  鱼排军脸上露出一抹悲戚之色,轻声道:“三年前,家母听闻昏君被杀,极为开怀。适逢先父忌日,家母不久之后,便……”
  李言庆恍然大悟,长叹一声,拍了拍鱼排军的肩膀,轻声道了一句:“鱼大哥,还请节哀!”
  鱼老夫人想必是乐极生悲,以至于故去。
  不过也由此可见,鱼家上下对隋杨是何等的仇视!
  这样一来,李言庆也就不用担心他们和麦子仲有什么联系。因为他知道,麦子仲是绝对亲隋的人。虽说杨广已经被弑,可是麦子仲却至始至终,奉隋杨为主。
  和鱼排军寒暄几句后,两人分别落座。
  李言庆把沈光叫了进来,鱼排军也把鱼百人唤进房间。
  那鱼百人,号百人敌,有万夫不挡之勇。他属于鱼家的家生子,父母就是鱼家的仆人。他生在鱼家,长在鱼家,从小和鱼排军一起长大。虽未拜师鱼俱罗,却深得鱼俱罗的真传。善使一杆熟铜大棍,重逾二百斤。杀法骁勇,悍勇至极。
  他还有个兄弟,名叫鱼千人。
  使一对水磨钢鞭,力大无穷……
  所谓百人、千人。即百人敌,千人敌的意思。
  按照这个取名的方法,鱼千人的弟弟,恐怕就是鱼万人。
  听上去很别扭,而且很怪异。不过从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鱼俱罗一家的门风。
  论武艺,鱼排军比不得鱼百人和鱼千人。
  可毕竟是名将之后,鱼俱罗的兵法虽然没学全,倒也有个五六分的本领。
  这三兄弟暗地里帮助童环,再加上金银铺路和童环八面玲珑的手段,在都稜镇、宣化县倒也是混的如鱼得水。
  沈光听了李言庆的介绍,也是吃惊不小。
  当年解救鱼家,他并没有出面。但暗中照拂鱼家上下登船,同样是出力不小。
  鱼排军不可能向沈光叩头,但鱼百人却可以代表他,向沈光敬酒。
  “李公子,你这次来邕州,莫不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鱼排军言归正传。
  李言庆也不隐瞒,把这些年的经历讲述了一遍。
  当鱼排军得知李言庆居然还是李唐宗室的时候,并没有表示吃惊。都稜镇虽然偏僻,但毕竟是粤西的商业重地。这消息传递的速度或许比不得中原,却也不算闭塞。
  “公子,如此说来,排军当尊您一声王爷了!
  只是,王爷千金之躯,为何来着偏远蛮荒之所?麦子仲和宁长真,都是江东的人,甚至连那岭南冯氏,和江东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您只这些人过来,确是有些危险。”
  “麦子仲如今自顾不暇,恐怕也顾不到我。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隋杨当灭,李唐当兴。我奉诏前来,正为收复疆土……至于麦子仲等人,现在这精力,恐怕更集中于江陵吧。”
  “呵呵,那倒也不是。”
  鱼排军喝了一杯酒,摇头笑道:“其实麦子仲现在的注意力,并不在江陵……公子可知为何麦将军突然下令封市?据童大哥的消息,交趾丘和意欲归唐,和李世民暗中勾连……哦,听说那丘和的儿子,就是李世民天策府下的大将丘行恭。”
  “哦?”
  “麦子仲已决定消灭丘和,故而下令斩断交趾在这里的耳目。
  不需太久,钦州宁长真就会率领俚兵出击,攻入交趾。丘和……恐怕非宁长真对手。”
  “竟有此事?”
  李言庆暗自倒吸一口凉气。
  麦子仲和宁长真突然动手,绝非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这说明,李世民出兵在即,很快就会对萧铣动手。麦子仲这是要剪除萧铣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向萧隋表明,他的立场……李世民出兵,那么给留给李言庆的时间,也不多了……
  “对了,公子刚才说见马掌柜,是哪个马掌柜?”
  “哦,就是马斗。”
  “马斗?”
  鱼排军一怔,“就是那开面馆的马瘸子吗?”
  “鱼大哥知道他?”
  “哈哈,我如何能不知道呢?
  不瞒公子,在这都稜镇里,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也没有我不认识的人……怪不得这段时间,这马瘸子上蹿下跳。莫非,公子想皆俚僚之手而治俚僚吗?”
  李言庆对鱼排军,顿时高看了几眼。
  这个人,不简单啊!
  居然从一点点线索里,就能看出自己的想法。
  “我听说,这俚僚并非铁板一块,故而想请马掌柜找些门路。”
  李言庆没有隐瞒鱼排军,也让鱼排军非常高兴。
  他和鱼百人相视一人,而后轻轻点头。鱼百人立刻起身,迈步走出了房间……
  “马瘸子能有什么门路?
  他倒是认识些俚僚,不过都是王宣仁当年的残兵败将,加起来也不过两三洞人马。
  那些人先是被谯国夫人打得胆战心惊,后来又被宁长真收拾的躲在深山老林中不敢出来。打家劫舍或许还有些用处,可是……公子,那些人恐怕担不得大用。”
  “莫非鱼大哥有门路?”
  “公子,可知这钦、邕俚僚的情况?”
  “倒是知道一些。”
  鱼排军正色道:“钦、邕之地,共有俚僚百余洞。其中,钦州俚人大半封宁长真为主,故而又被称之为宁俚;除此之外,尚有罗俚之说,其俚帅名为罗窦,桀骜不驯,和宁长真素来不合。他麾下有近四十洞人马,加起来差不多有两三万人马,同时也是这钦、邕地区,除宁长真和麦子仲之外,最大的一股力量……
  其余,诸如马瘸子说的那些俚僚,不过乌合之众,实力极其羸弱。
  公子欲取钦州,必联合罗窦。否则的话,公子想在这里站稳脚跟,恐怕很困难。”
  “罗窦?”
  李言庆轻轻点头。
  来都稜镇也不是一两天,自然也听说过罗窦的名字。
  李言庆知道,这个罗窦是粤西地区的俚帅。但要说了解,还真就不太清楚。
  毕竟,这粤西以宁长真为大,罗窦既然和宁长真不和,自然也不太被人提及。
  马斗虽然清楚,可就像鱼排军说的那样,他不过认识些小俚帅,也没有门路引荐。
  如果真的能和罗窦联合起来……
  “排军大哥,能否代为引荐?”
  李言庆话音未落,就听房门在这时候,笃笃笃被人敲响。
  第五卷 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028章 都棱镇(七)
  宣化城不大!
  如果按照隋唐的制度而言。勉强能够上一个下县的资格。
  县制等级的评定,需要从各方面来考察。城市规模、人口多少、地理位置以及其发展前景……诸如此类,一时间也难以说的清楚。隋文帝设置宣化的目的,是为了打开粤西地区,土著垄断的局面。虽说这移民自秦汉时就有,可一直以来,对粤西地区的开发并不大,俚僚为主的局面,自秦汉以来,就没有过改变。
  隋文帝的想法,是正确的。
  设置一个县,打开一个突破口,一边向粤西地区输送人口,一边潜移默化,改变俚僚的生活习惯。
  但是,隋文帝做出这决定的时候,已经是仁寿末年。
  没等他的政策正式推行,就驾崩了……随后,杨广一直致力于向北拓展,故而忽视了粤西地区的开发。
  不过,宣化还是保留了下来。直至……
  天已经晚了,麦子仲颇有些疲惫的走出房间,伸了一个懒腰之后,用力呼出一口浊气。
  从荥阳来到岭南,转眼间就已过去了四个春秋。
  麦子仲万万没有想到,时局会变化的这么快。眨眼间,隋炀帝死了,李唐崛起,这天下眼看着就要改姓。麦子仲并非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却也不得不为之感慨。
  只是,隋炀帝虽然死了,可隋朝仍在。
  萧太后还活着,隋炀帝的孙子已登基有四个年头。
  麦子仲抖擞精神,决意继续为隋室坚守这岭南的一片天地。他不是没有想过去钱塘,而且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去了钱塘,一定会受到萧太后的重用。可是,他没有去。原因很复杂,于公于私,麦子仲都认为留守在邕州,会有更大作用。
  于私,他的妻子宇文凤,是宇文家的人……
  隋炀帝死在宇文化及的手里,萧太后对宇文一家,恨之入骨。
  甚至,连南阳公主的孩子,都被萧太后强令改姓为杨。南阳公主的丈夫。就是宇文士及。李言庆和窦建德交锋的时候,宇文士及奉命征讨卫州,遭遇徐世绩和苏定方的双重打击之后,就逃到了长安,投奔李渊去了。南阳公主在李神通渡河之后,便带着两个儿子隐姓埋名,一路吃尽苦头,逃到吴县投奔萧太后。
  如今,南阳公主依旧是公主,并在萧太后的劝说下,改嫁张仲坚的兄弟。
  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萧隋和张氏的亲密程度。南阳公主也没有拒绝,只是两个孩子却留在了萧太后身边,从此不复宇文姓氏。
  这种情况下,麦子仲实在不敢想象,如果宇文凤过去,会遭遇什么命运。
  毕竟,宇文凤和南阳公主的两个孩子情况不同。那两个孩子好歹还留着隋杨的血脉,萧太后哪怕对宇文家族恨之入骨,却也不是不能容忍两个孩子的存在。
  可宇文凤呢?
  却是实实在在的宇文家族后人。
  宇文凤的老子宇文智及,是弑君的主谋之一。
  萧太后又岂能放过宇文凤……
  同时,于公而言。麦子仲留守邕州,作用甚大。一方面,麦子仲可以联合宁长真,对岭南冯氏家族形成威胁。萧太后未尝不想干掉冯家,但冯家在岭南的根基,着实太深。而冯氏一族,到目前为止仍处于摇摆的状态。麦子仲和冯智玳的关系不错,同时可以对冯家保持一定的压力,以确保冯氏一族不会归附李唐。
  萧太后看得很清楚,冯家是否归附自己,意义并不大。
  关键是冯家不能在这个时候归附李唐,否则一旦出兵,势必会令萧隋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麦子仲留守邕州,正是节制冯氏家族最有力的手段……
  至于宁长真?萧太后并不信任。哪怕隋朝两代君王对宁长真始终保持着礼遇,可对于出身世家大族的萧太后而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格外强烈,焉能轻易相信?
  所以,麦子仲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监视宁长真的动静。
  总体而言,从武德元年以来,麦子仲在邕州做的非常出色。至少在萧太后眼中,麦子仲可谓尽心尽力。邕州的汉人,在持续增加;并且自武德二年开始,邕州就开始向朝廷输送赋税……在这样的情况下,麦子仲能做到这一点,已难能可贵。
  可谁又能知道,为了这些,麦子仲又付出了多少心血呢?
  他是员武将。并不会治理地方。错非宇文凤一直默默为他出谋划策,十个麦子仲也未必能有这般成就。即便如此,麦子仲同样劳心劳神。还不到三十岁,两鬓就已经显出斑白。这也使得麦子仲的气质中,平添了几分稳重和沧桑的气质……
  沿着府衙小径,麦子仲心事重重的来到了后宅花园。
  花园并不大,有一座小小的凉亭。凉亭前面,是一块空地。
  只见一个雄壮如狮般的巨汉,正在空地上习练武艺。这巨汉身高近丈,膀大腰圆。
  掌中一杆凤翅鎏金镗,舞得是呼呼作响,风雨不透。
  忽而怪蟒翻身,夹杂破空锐啸;忽而力劈华山,犹若奔雷闪电……
  凉亭里,一个美妇人怀抱一个小女娃,正兴致勃勃的看着场中巨汉演武。而凉亭台阶上,却见一个五六岁的童子,一脸兴奋之色,不时抚掌叫好,为巨汉加油。
  “舅舅,好厉害!”
  当那巨汉使出一招伏虎式的时候,童子忍不住站起来欢跳。
  沉甸甸的凤翅鎏金镗砸在地上,火星迸溅。那地上的卵石碎裂。并呈现出一道道裂纹。
  绕是麦子仲站在远处,仍可以感受到地面传来的轻微颤抖。
  “这家伙,果真不愧勇武之名啊。”
  麦子仲在心里暗自咋舌,估摸了一下,若是自己和那巨汉交手,只怕难撑过二十个回合。
  “当劳,小心些!”
  他大叫一声,就见台阶上的童子却恍若未闻,扑向巨汉。
  “舅舅,教我……”
  “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