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篡唐 >

第302部分

篡唐-第302部分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郎君,孤忽感不适,就不奉陪了。
  怀敬,代为父照顾好诸公,孤乏了,想去歇息一下。周臣,你扶我一下,我想回去好好休息。”
  柳周臣连忙放下鼓槌,匆匆走到杨庆身旁,把他搀扶起来。
  这一刻,他能感受到杨庆内心里的软弱和空虚。忍不住向李言庆看去,却见言庆脸上的笑容,不知在何时,已经不见。
  杨庆认输了!
  他愿意,交出手中一切权力。
  “王爷为荥阳郡操劳,的确是应该好好休息一下。
  不如这样,洞林寺佛门重地,又可欣赏美景,正是休养之地。王爷何不到洞林寺休养?即可恢复身子,也能参佛礼拜。待王爷身体康健了,荥阳郡还需您来主持啊!”
  你既然低头,索性干脆些,把郡守府给我让出来吧……
  让出了郡守府,才算是真正的解脱!
  杨庆身子微微一颤,闭上了眼睛……这一次,可是输得真叫一个彻底啊!不过,自己又何时占居过上风?
  他向李言庆看去,目光很是复杂。
  “如此,荥阳郡就拜托李县伯了!”
  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092章 东都(七)
  阳城县复夺,给暴风雪过后的洛阳。增添了一分喜气。
  越王杨侗更是万分高兴,下诏举城欢庆,以贺阳城县回归。也难怪他们如此,自从李密接掌瓦岗之后,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就是一座座城池的丢失。虽则有虎牢大捷,虽则有黑石大捷,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并没有因为这两场大捷而收复回来,终究是一桩遗憾之事。
  杨侗不是没有想过收复失地,只是在他看来,收复阳城县的人,应该是李言庆。
  但没想到,李言庆还没来得及出击,王世充就报奏来喜讯。阳城收复了!这也许是大业十三年的冬天,最值得开怀的一件事情吧。
  少年王爷杨侗在宫中摆下酒宴,宴请洛阳臣工。
  酒宴结束之后,他把元文都卢楚几人找来,并且还招来了独孤武都议事。
  本来,杨侗还准备让段达过来。只是段达偶感风寒。这几日都未曾上朝。甚至连阳城复夺,皇宫酒宴都没有参加,想来是真的病了。这一场风雪,还使得右监门大将军裴仁基也病倒榻上。不过他不是偶感风寒,而是在暴风雪之夜,仍率部巡视皇城,以至于患了场重兵。
  不过,裴仁基来不来都无所谓,杨侗并不是非常在意。
  “王世充刚收复阳城,这就立刻换将,只怕军心会有所波动。”
  “王上何需担心,到时候独孤将军接手军务,只需请李县伯一同前往,自可震慑军中士卒。”
  卢楚笑呵呵回答道:“以李县伯在军中的威望,再加上他长孙大将军的弟子,裴大将军女婿的身份,想来也不会出现什么差池。独孤将军也是军中老帅,而且又是皇室宗亲,只要平稳接掌军务,用不了太久,自可掌控军事。到时候,内有独孤将军坐镇,外有李县伯运筹帷幄,李逆猖狂不了多长时间。待李逆被灭,王上可挥军直入关中,将李渊一众一网打尽。”
  “是啊,王上手中有独孤将军和李县伯两柄利剑。何愁不平靖天下?”
  元文都表示赞成,言语间似这天下大乱,已经平定下来。
  坐在元文都对面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个头很高,仪表不凡。颌下长髯,颇有几分庄重之气,他一手捻须微笑,一边轻轻颔首。此人就是独孤武都,论辈分,属独孤皇后的族侄,于杨广同辈。
  独孤家族,是西魏八大柱国独孤信的后裔。
  而独孤信一生最有名的,除了他显赫的战功之外,还有他膝下的七个女儿,有名七仙女。
  杨坚的老婆,是他的女儿。
  李渊的父亲,也是他的女儿……
  在加上北周时独孤信的一个女儿还是皇后,也造就了独孤家族在关陇贵族之中长盛不衰的地位。
  杨侗满怀期望的向独孤武都看去,希望他能表明态度。
  独孤武都按辈分,那是杨侗叔爷辈儿的人。不禁呵呵一笑,“我亦久闻李县伯之名。能与他联手却敌,也是一桩快事。”
  “哈,独孤将军有此想法,何愁我大隋不兴?”
  “那替换王世充的事情,还需加快速度。若拖得太久了,只怕王世充会有反复。”
  “是啊,独孤将军来洛阳也有半年了,想必对河洛的时局已经了然于胸?不知何时可以出马?”
  独孤武都说:“愿从王上之命。”
  “即如此,那就乞寒到来之时替换吧。
  到时候孤会召回王世充。而且那时候李县伯也会来洛阳述职。到时候独孤将军正可与李县伯认识,然后将王世充军权削去。不过,他夺回阳城县,也算立下了功勋,又该如何安置呢?”
  卢楚似浑不经意道:“近来南阳匪患严重,已隐隐有扩散至襄城郡的趋势。
  襄城通守段大成不是几次呈报东都,请求朝廷增派能征惯战之人,前去平定匪患吗?王世充虽则打李逆不成,但他剿匪确是有功。此前他在南阳打卢明月不就打的很好,索性命他为南阳校尉,命他平定匪患不就是了?算起来,南阳校尉也是从三品的品秩,比他现在的职务,可高出一品呢。”
  没错,南阳校尉的品秩的确高,而且有独领兵事的权力。
  可问题在于,一旦王世充到了南阳,就算是被隔离出东都的权力中心之外。南阳和洛阳不同,洛阳有含嘉仓,有兴洛仓,还有洛口仓……可南阳呢?物资匮乏。匪患严重。加之此前王世充在南阳打卢明月的时候,有点过于毒辣,以至于好几个城镇在战火中变成了废墟。
  南阳人对王世充的怨念,可是深重的狠呢!
  卢楚对王世充的厌恶,由来已久。从一开始,他就不喜欢王世充,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厌恶。
  原因嘛……很简单,那就是王世充的血统。
  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人的后代。别看他如今是太原王氏子弟,可实际上他和王氏没有半点血统关系。王世充是出生后,随母亲一同去了王家。虽然姓王,骨子里却是西域胡人的血统。
  卢楚乃范阳卢氏子弟,北方世族,位列五姓七大家之一。
  他对于血统的重视,甚至超过了许多世胄子弟。所以,他可以在看不惯李言庆的情况下,转而支持李言庆。王世充自入东都以来,八面玲珑,施以重金结交。看似勤勉,实又害怕繁琐。这个人是个标准的小人,粗鲁,虚伪,贪婪……卢楚从见王世充第一面。就不太喜欢。
  把他丢去南阳?
  任由他自生自灭去吧!
  他这点心思,正合了独孤武都的心意。
  王世充走的越远越好,这样阳城县的功劳,就与他关系越小;而元文都呢,也知道南阳的状况。可他也挺烦王世充,因为王世充好吹牛,好说大话。当初在洛阳时说的如何如何了不得,没想到一战夹石子河,二战邙岭,三战嵩高是损兵折将,令元文都的脸面所剩无多。
  当初。可是元文都一力推荐王世充!
  如今王世充小胜一阵,元文都也可以趁机下台。不过再让他去关照王世充,断然没有可能。
  三个人,三个心思。
  倒是杨侗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王世充刚打了胜仗就罢了他的官职,不免有卸磨杀驴的味道。
  不过他不清楚南阳的状况,而且王世充在南阳,似乎做得确实不错。
  从从四品的洛阳留守,一下子变成从三品的南阳校尉。这在品秩上,可是一下子连升两级,应该能补偿王世充了吧。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依卢将军所言,封王世充为南阳校尉,平定匪患。”
  杨侗一拍桌子,这王世充的未来,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卢楚、元文都和独孤武都三人相视,不由得全都心领神会,微笑着轻轻点头。
  这里面的奥妙,大家都心知肚明。卢楚没有了碍眼儿的人,元文都也打发走了一个瘟神。至于独孤武都,可以将阳城县大捷归于自己的手中。他的算盘很精明,自己和李言庆没有任何冲突,以后也不会有冲突。他荥阳郡的事情,独孤武都断然不会插手,就让李言庆搞吧。
  守好洛阳,令周遭安靖。
  结交李言庆,让他在前面冲锋陷阵。
  李言庆输了,和独孤武都无关;李言庆赢了,自己也能分来一些油水。如此一来,何乐不为?
  至于王世充嘛……谁还记得这个倒霉蛋呢?
  这心事一去,心情就格外敞亮。
  就在杨侗等人开怀畅饮的时候,忽然大殿外一阵喧哗。
  一个小黄门跌跌撞撞的冲上了大殿,扑通就跪在了地上,“王上,出大事了,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惊慌?”
  “那王世充,王世充反了!”
  王世充反了?
  杨侗等人不由得一怔,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好在卢楚的反应快。将手中酒杯一放,起身怒声道:“早就知道这胡蛮子没好东西,果然如此……王上,末将请求调兵,平定阳城县。”
  “卢将军,不是阳城县……是洛阳!”
  那小黄门期期艾艾道:“王世充率兵已冲进洛阳,正向皇城逼近。”
  “啊……”
  所有人大惊失色,包括独孤武都在内,也无法保持先前的冷静。
  “王世充到了洛阳?何时抵达洛阳?为何没有通报?”
  “段达,段达老贼!”
  元文都立刻反应过来,破口大骂,“定是段达和王世充勾结,否则东都焉能不知王世充动向?”
  “几位卿家,现在该如何是好?”
  杨侗虽强作镇静,可是那颤抖的声音,还是出卖了他心中的恐惧。
  “王上,立刻紧闭宫门,务必守住皇城……只要王世充攻不进来,迟早会有援军抵达。对了,点燃烽火,点燃烽火,召集各路人马勤王。洛阳诸多世胄,焉能见那王世充如此的猖狂?”
  卢楚大声呼喊,立刻令元文都点头赞成。
  独孤武都道:“皇城中尚有禁军……裴大将军虽然不在,但王上也可以亲自指挥、调遣人马。
  命跋野纲出击,拦阻王世充。王世充神不知鬼不觉来到洛阳,他所带的人马必不会太多……还有,命令费曜死守太阳门,皇甫无逸死守右掖门。只要能坚持到天亮,必令王世充知难而退。“
  “没错,关闭宫门,坚守皇城!”
  元文都也上前献策道:“王上,仅是坚守恐怕难以支撑太久。臣有一计,可破王世充乱军。臣愿宫中禁军,自玄武门出,绕洛水偷袭王世充背后。若一旦得手,内外夹击,王世充必败。”
  “对,内外夹击!”杨侗手忙脚乱,嘶声叫喊:“立刻宣长秋令段瑜前来,令元太府出玄武门。”
  此时,洛阳城内,一片大乱。
  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093章 东都(八)
  夜半时,风起。
  荥阳郡守府内。已曲终人散。
  杨庆带着家眷妻儿,在郑为善的看押下前往洞林寺。也许,在尘埃落定前,他只能呆在那里。
  不过也好,杨庆不是说,他喜欢欣赏洞林湖的风景吗?
  勿论春夏秋冬,洞林湖的景色都别有滋味。这一次他可以呆在洞林寺中,好好的欣赏一个够。
  “柳公也跟去了?”
  李言庆在客厅外,遇到了柳亨。
  柳亨点点头,轻声道:“父亲说,多谢您为他掩去了尴尬。只是他和杨公从小一起长大,这种时候,他不能离开杨公。”
  “可惜了!
  李言庆嘀咕了一句。
  其实他蛮想启用柳周臣。李孝基离开之前,曾对李言庆说过,柳周臣事无巨细,只需把条程告诉他,他就能办的妥妥当当,无需再去操心。这份细腻,非比常人可比。言庆身边人才众多,然则薛收也好,杜如晦也罢。甚至包括长孙无忌,都长于大局,而疏于细节方面。
  好在有许敬宗,现在又多了个祖君彦,可为李言庆打理上下。
  但在李言庆的心里,还是想找一个更妥帖的人。他曾设想过,搞定了杨庆之后,把柳周臣招揽过来。可现在看来,柳周臣虽然出卖了杨庆,但是对杨庆的那份感情,依旧存在。想要让柳周臣效力,难度很大……你可以说柳周臣虚伪,可他对杨庆的友情,也的确是发自内心。
  “嘉礼,今夜就由你巡守荥阳。”
  “喏!”
  柳亨大喜,拱手退下。
  言庆返回客厅,厅内只剩下郑仁基和郑为善两个人。三人稍事寒暄,便分宾主坐下。李言庆也不客气,坐在主位上。如今这荥阳郡,以他地位最高,官职最大,坐在这里,倒也不会失礼。
  “我一直想不明白,王、李联盟。
  李密已经出招了,可王世充却迟迟没有行动。我想不通,王世充耍出来的这一手,究竟是何用意?莫非他就是为了诈取一座城池吗?而且。他自九山失踪后,究竟藏在何处?”
  有军卒奉上茶水,李言庆喝了一口,把心中的疑问说出。
  郑仁基和郑为善相视一眼,也陷入沉思。
  好半天,郑仁基道:“昔日王世充入东都,太原王氏曾派人与我知,并言请我多多帮助王世充。
  我当时一直不明白,这王世充要我帮什么?他要军功有军功,要人有人,要钱帛,也有钱帛。洛阳城里,元文都被他买通,段达愿意为他说话。大大小小的臣工,也多站在他一边。
  不过我觉得此人,华而不实。
  说他言而无信,毫无道义可言,倒也不为过……贤侄,我听说王世充近来的境遇不算太好。由于之前连番失败,空耗了无数粮饷,折损了许多兵马。朝堂上对他已有不满。似想要罢去他现在的官职。如果说他这一切作为,是为了保住他的官位,阳城县倒是一个不错的由头。”
  李言庆摇摇头,“一个阳城县,恐怕还难以令他坐稳洛阳。
  要知道,过去半年中他折损兵马几近五六万,而且大都是屯卫洛阳的精锐人马。至于钱粮,更无需再说。兴洛仓几乎被他折腾空了,如此巨大的损失,单凭一个阳城县,还无法抵消。
  此人狡诈,而且野心颇大……
  恩,叔父所言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据传王上意欲令独孤武都将其取而代之。他如今夺取了阳城县,这命倒是能够保住,只是能否继续留在洛阳,恐怕还在两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