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美人谋 >

第63部分

美人谋-第63部分

小说: 美人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潇并没有跟着英王进宫,他说要专心等白发人送解药过来,免得其中再出纰漏。有林潇守着,李系舟一百八十个放心,仿佛已经吃了解药一样后顾无忧。
  皇帝对英王虚寒温暖过后,又转向李系舟道:“朕听闻那一日在雍北鹿苑,太子遇刺,幸得李侍读舍命相救,在场的侍卫们都夸赞你武功高绝,有金刚不坏之体百毒不侵之身,刺客地利器伤不到你分毫,此事当真?”
  李系舟心道,这牛皮可不能吹大了,万一皇帝一高兴找个人拿刀砍他两下,他今天没穿金丝软甲岂不是要挂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啊,李系舟决定以后别嫌麻烦,还是每天都穿着软甲更稳妥一些。因此他从自身生命安全地角度出发老老实实回答道:“陛下,侍卫们有夸大其辞的地方。臣虽然练过几天武功,但是稀松平常。若非穿了软甲护身,臣活不到今日。再说太子殿下洪福齐天,就算没有臣,太子也一定会安然无恙化险为夷。”
  皇帝心想李溪倒也老实,就算从娘胎里开始练武,李溪今年才十五岁,什么金刚不坏之体百毒不侵之身多半是侍卫们为了夸大刺客地本领掩饰自身武功不济而编的说辞。皇帝对李溪谦虚诚恳的人品很满意,于是笑道:“李侍读你不必过谦,太子的性命是你救的,他几次提起,希望朕能封你高官,不知道你是否愿意为朝廷多尽一份力呢?”高官厚禄对于李系舟本人诱惑并不大,官位越高责任越大,四品以上就要每日上早朝,他可不愿意这么辛苦。所以他面有难色道:“多谢圣上和太子殿下赏识,臣年幼无才,于国无功,难堪重用,目前的官职已经是高就,不敢再簪越。”
  皇帝沉声道:“既然你不愿意做大官,朕不如多赐你些金银田宅。”金银田宅是李系舟很想要的,可是今日他的目标是为家眷谋权,所以他冷静了一下,忍痛道:“陛下赏赐的金银已经足够,若陛下执意封赏,臣其实有一不情之请。”李系舟抬眼偷看,见皇帝面色和悦,于是他大着胆子继续道,“臣结发妻子杜氏,虽然出身乡野,但知书达理,性格温顺。臣未当官之前,夫妻恩爱相濡以沫,杜氏一直默默为臣操劳。如今臣官居五品,杜氏则对臣益发恭敬,谨言慎行还时时担心臣会嫌弃她出身贫寒将她休下堂去。臣对杜氏一往情深,多次劝慰,她总是不能尽信。臣斗胆恳请陛下封杜氏为诰命夫人,赐她一个堂堂正正与臣平等的地位,解开她的心结。”
  皇帝暗暗赞叹,李溪高官厚禄金银珠宝都不在乎,反而对结发之妻用情致深,如此忠心耿耿,有情有义的人,又身负惊世才华武功,是夏国之福啊。所以皇帝立刻准奏,封李溪之妻杜氏为五品诰命夫人。
  李系舟心花怒放,五品诰命夫人,就可以参加皇族婚宴大吃大喝了,据说逢年过节还能入宫面圣获得赏赐,另外每月有固定的俸禄又无需干具体的工作,真是金饭碗。杜小芸有了朝廷的正式封号登记在册,相当于受到国家特殊保护,倘若将来李系舟不在身边,她受了欺负也有权要求面圣讨个公道。在这个时代特权阶层享受的待遇和权利有的时候比金山银山还管用。
  李系舟的大事办完了,英王又将话题引到请藩的事情上。
  英王和皇帝都是明白人,请藩离京的利弊他们看得很清楚。让皇帝欣慰的是英王能主动请藩,避开太子锋芒,继续韬光养晦。请藩的事情皇帝让英王拟个折子在朝会的时候呈上,他会与众臣商议具体事宜。这基本上就是准奏的意思了。
  另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胜王和宁王在逃,集结力量继续叛乱,皇帝问起英王对策。
  英王没敢讲出详情真相,只是信心满满道:“父皇不必忧虑,胜王逆天而行必不长久。”
  皇帝感觉到英王有所隐瞒,他却不急于寻找答案,而是以皇后吴氏思念英王为由,让英王去后宫探望。把英王支开之后,其余伺候的宫女太监也都被皇帝打发下去,偌大的御书房之内就只剩下皇帝与李溪君臣二人。
  皇帝正色道:“李溪,朕有几句话想问你,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谢谢大家的支持哈,我会努力的!上次更新忘了写,应该是
  第063章上。。。。。。最近头脑清醒的时候不太多,丢三落四的,大家不要见怪。
  第四卷 西征苦,需耐得半宵寒
  第064章 … 皇帝密旨
  能有英王那样聪慧的儿子,这皇帝老子一定是极精明的人,与他单独谈话,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李系舟扯的谎太多,听皇帝如此郑重地询问不免心虚道:“陛下有何事询问?臣知无不言。”
  皇帝问道:“李溪,你师承何派,留在英王身边有何目的?”
  皇帝问话不温不火,听在李系舟耳中却是震惊非常。李系舟第一反应是千万不能让自己原本小倌的身份穿帮,但皇帝这么问明显是对他的秀才身份起了疑心,该如何解释才能合情合理呢。李系舟感觉到一种仿佛与白发人对面时的压力,他的心怦怦乱跳,脑子飞转,急中生智,隐约记起山洞中那个神秘女子提到过所谓任门嫡系的说法。关于任狂生弟子的种种传闻,他这段时间也刻意打听过,通常狂生门下弟子都是文武全才,而且大多隐遁山林不问世事,当然也就行踪缥缈无从考证了。李系舟心想神秘女子曾经说过要收他做弟子,不如暂且冒个名,先糊弄过皇帝再说。
  李系舟打定主意,平静了一下心情,一本正经道:“既然陛下询问,李溪不敢再隐瞒。李溪是狂生门下弟子。”
  李溪所说与皇帝猜测基本符合,皇帝不禁释然一笑道:“果然如此。那你是旁支还是嫡系传人呢?”
  李系舟对于任门旁支并不清楚,也就是从神秘女子那里了解过相对准确的嫡系内幕,所以他只好半真半假道:“是旁支还是嫡系家师并未说明,不过家师有一块玉符,乃先帝钦赐。”
  皇帝双眼放光道:“当真如此?那玉符什么模样?”
  李系舟摇头道:“臣不曾亲眼见过玉符。家师说此玉符是掌门信物,她一直贴身保存。将来传位时才会给臣看。”
  皇帝又问了一些任门嫡系的师承细节,李系舟对答得体,没有露出破绽。
  此时此刻。皇帝已经有九分相信李溪是任狂生的嫡系传人,他激动道:“那么你出世辅佐英王。难道天下一统的格局就要形成了么?另外听你言语中透露,令师尚在人世,不知朕可否有幸亲见高人?”
  李系舟若是不想穿帮怎能让皇帝真地见到那神秘女子?他赶紧敷衍道:“家师不愿涉足凡尘俗世,一向行踪飘忽,臣也无法联络到她。她命臣出世随侍在英王身旁。尽心尽力辅佐,忠心为夏国谋利,其深层原因,臣从未多问。家师说天机不可泄漏,时候到了,臣自会知晓前因后果。”
  李系舟说这番话的时候鼓起勇气,直视皇帝双眼,拼命自我暗示,让自己相信自己说的都是实话。不知不觉中双目发出深邃地光芒,竟然施展起摄魂术。
  有了前面那些铺垫,再加上这时候李系舟的催眠暗示。皇帝地思想防线终于被攻破。他毫不怀疑,理所当然接受了李系舟说的“事实”。从潜意识里建立起一种坚定的信任基础。
  皇帝郑重道:“朕相信你说的。现在抛开令师的命令安排不谈。以你之见朕地几位皇子,谁更出色一些呢?如果你自己选择。你会有怎样的打算呢?”
  李系舟毫不犹豫,坚定道:“几位皇子殿下各有所长,都是人中龙凤,臣不敢妄论谁更出色。不过让臣自己选,臣仍然会选英王。”李系舟心道,相较之下英王是诸皇子中最英俊最聪明的吧,另外英王对他这么好,不要求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按时发工资,和蔼可亲,逢年过节的还送礼送钱,这么好的领导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这么说来,英王出色在何处呢?”李系舟可不敢照实说,只好含混道:“英王殿下仁德兼备,能力与才华远超他的年龄,成熟稳重,隐有君王之姿。”
  若换成随便一个读书人想表达同样的意思,一定不会像李系舟说的这样直白。当着皇帝地面说另一个人有君王之姿,即使那个人是皇帝的儿子,也需慎重避讳。李系舟不懂这些,肚子里墨水有限,所以话语中毫无修饰遮掩。
  皇帝望着李溪神采流动的眼眸,听着那样至诚真切地话语,心中感慨颇多。从来没有一个臣子敢在他面前毫不遮掩地说如此中肯的话吧?所有地人都有私心,谁敢在皇帝面前冒险直言?李溪不兜圈子,一片赤诚,完全不在乎他自身地利益,敢于讲旁人不敢讲的事情,这份勇气和忠诚实在难得。皇帝心中赞赏李溪地高尚人格,表面上却故意冷言道:“难道说朕的太子也比不过英王么?”
  李系舟听出皇帝略有不悦,这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一个父亲而言,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都很出色,尤其最重点培养的那个应该最争气,倘若被旁人比了下去岂不是证明这个当父亲的没有眼光?李系舟暗想,自己刚才一味地说英王好有些太片面了,不如再拍拍太子的马屁,也算是对得起太子的那一车厚礼。
  于是李系舟坦言道:“臣不曾侍奉太子,所以无法做出正确公平的比较。但是太子殿下入主东宫以来,励精图治,辅助陛下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处理胜王党一事上考虑全面,布局周到,可见太子殿下能力手段都很不凡。他日太子继承大宝,必能将夏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李系舟在这里特意引导皇帝认为胜王党那一摊子事情都是太子谋划,其实潜意识里是想为英王为自己开脱,毕竟兄弟阋墙手足相残不是太光彩的事情。
  皇帝疑惑道:“那你为何评价英王有君王之姿呢?”
  李系舟本来看皇帝很信他这满口胡话,想借机把太子捧上天,将来治理国家这种麻烦事都由醉心权力的太子扛了是你情我愿,谁料皇帝较真,又问出如此刁钻的问题。李系舟深知撒谎不在能吹的多玄乎,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否则就会露出马脚让人起疑。既然皇帝问,他就不能反悔改口,便硬着头皮说道:“英王的确有君王之姿。臣私以为,太子继位可守土安国,而以英王之才若有心则能开疆扩土平天下定乾坤。”
  皇帝若有所思道:“此话当真?那朕不如废太子改立英王为储。”
  李系舟明白任何一个皇帝听到“开疆扩土”这四个字的时候都会热血沸腾,但他早想好后招,从容道:“以上纯属臣一面之词。以臣之见,英王殿下尚须磨砺,太子殿下的才华也没有完全施展,陛下如果给他们平等的机会为国家出力,于公于私于国于民都是大大有利。”
  李系舟的这些现代思想,蕴含了统筹学和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理,通俗一点说人尽其用,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公平发展公平竞争,就差没建议太子轮流做,通过绩效考核决定最终人选之类的了。
  这种崭新的思维角度和模式,带给皇帝的是震惊和欣喜。皇帝恍然大悟道:“所以英王请藩寻求发展,换一种形式同样能为国效力,锻炼自身能力。这也是你给他的建议吧?”
  请藩确实是李系舟提出来的,李系舟重重点头,不过他的出发点远不如皇帝想的那么高最近收藏的人少了,点击和推荐也少了。。。。。。难道写得越来越差了么?5555555
  皇帝沉思了片刻,缓缓道:“李溪,其实朕对英王的期望很高,请藩离京或许压力和责任更重。”
  李系舟心头浮起了不祥的预感,他迟疑道:“请陛下明示。”
  皇帝叹了一口气解释道:“朕打算命英王在西疆渝山道设藩国王府,封地在楚江以北紧邻蜀国和徐国,那里相对于内陆地区而言山地多过平原,部族混杂,教化不及,邪教与匪患滋生。再加上蜀国日渐强大,年年增派官兵在边境骚扰滋事,很不太平。”
  李系舟暗暗叫苦,英王难道不是皇帝亲生的?怎么皇帝忍心将他发配到那么荒蛮的地方去?穷山恶水出刁民,边境关系紧张,若真去了内忧外患的西疆,这以后的日子能好过么?李系舟惶恐道:“陛下,英王殿下还年轻……”“无妨,有李爱卿辅佐,用不了多久,荒蛮的西疆就会变为富庶的乐土。”皇帝兴致勃勃道,“再说李爱卿年纪比英王还小两岁吧?才华能力已经如此出色,朕的皇儿也该多历练多吃苦才能多收获。”皇帝对于李溪的称呼越来越亲密,俨然已经把李溪当成了可以倚重信任的臣子。
  李系舟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本来还想找点借口劝劝皇帝收回成命,看样子是没希望,而且皇帝金口玉言,还特别指出要他这位贤才辅佐英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李系舟悔的肠子都青了,恨自己耍小聪明撺掇英王请藩,老老实实待在京中享清福不就得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要是有李系舟一定倾家荡产去买一包吃。
  皇帝见李溪面露凝重之色。劝慰道:“李爱卿,不必急着谋划,胜王的事情还要收收尾。1……6……K小说网估计到三四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朕才会命英王离京。那时会试殿试也结束了。可以趁机再选拔一批人才,交给英王带去西疆磨练一番。”
  李系舟机械地点点头,毫无疑问皇帝老谋深算,早就铁定了心思如此布局,他身不由己陷入其中。觉醒得太迟,现在再溜号恐怕已经晚了。眼下,皇帝既然开诚布公与他单独谈这些事情,证明皇帝对他是信任有佳,他与其躲闪推辞,不如先认真听听,多收集一些信息。以往地工作经验告诉李系舟,多了解上层领导的想法有益无害,往往能事倍功半。所以李系舟正色道:“陛下深谋远虑。对于西疆的事情是否也如葵花宝典行动样早有布局?”
  皇帝微微一笑道:“李爱卿果然是聪明人,朕尚未吐露半点口风,只说了三言两语就被你猜出端倪。看来此事非你莫属了。”
  李系舟又惊又喜。喜地是运气好又蒙对了答案,皇帝早有布局事情就好办多了。惊的当然是这下板上钉钉彻底不能反悔推辞了。他苦笑道:“陛下谬赞了。臣只是随口一说。”
  皇帝不以为然道:“李爱卿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