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网游竞技电子书 > 美人谋 >

第39部分

美人谋-第39部分

小说: 美人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华一想,为了防止他在信中用言辞做手脚,还是自己说内容更稳妥,她心道这位李大人果然聪明深知关节,还不忘送个顺水人情。其实李系舟是言词匮乏,平时说大白话偶尔窃一两句名诗应付也就罢了,真要让他舞文弄墨写古文信函,他可不会。
  王华开口道:“简单一点就好。你这样写‘吾身陷囹圄,求英王殿下以姜梓轩来换,今日傍晚前将人送至观湖楼后院。如果惊动他人,吾性命不保。’落款属上你的姓名和年月。”
  李系舟抓耳挠腮写了半天,终于凑齐一篇歪七扭八的信函。
  王华一看满纸虫爬一样的文字,差点没有晕厥,缓了半天才咬牙切齿道:“李大人,你的字未免太不雅了吧?另外囹圄两个字写错了,还有年月,就算按照夏国历,今天也已经是十一月初二。”
  李系舟的毛笔字本来就惨不忍睹,在越国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记错日期难免,囹圄这两个字他只记得是口里有什么,稀里糊涂画了两笔以为能蒙混过关,没想到还是被挑了毛病。于是他不好意思道:“多谢王小姐指点,囹圄两个字我确实不会写。”
  王华冷哼道:“堂堂五品文官,英王侍读,字都不会写?李大人装的也太过了。”
  “我的字本来就差,要不你写一遍,我属个名字按个手印就好了。”
  王华不想再继续扯皮,终于按照李系舟提的办法妥协。
  “李溪”这两个签名用的字,李系舟可是花了一些功夫练习的,属在王华隽秀的字迹之下,倒也显得颇具风骨,浑然一体。
  王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信李系舟没有在签名、手印和信纸上留下什么记号或暗示,才将信件贴身藏好,又收拾碗筷纸笔翩然离去。
  临走,王华留下一句狠话:“李大人最好在此间安心静养,倘若英王答应换人一切都好说,倘若他不答应,李大人以后的饮食吃喝小女子就不照顾了。”王华那意思是说,如果英王不答应条件,李溪你等不到百日毒发就在这石室中活活饿死渴死了。
  李系舟虽然猜出她话中一二,可是毕竟没有亲自经历过囚牢磨难,至少现在他很乐观,就算最多只有一百天好活,他亦不畏惧。李系舟一直认为自己是死过一回灵魂穿越,在这个世界多活一日都是赚了,他又已经跟着英王吃喝玩乐享受了这么久,他有什么好遗憾?而且来越国前他就为小芸姐弟安排好了日后生计打算,他少了些牵挂。能活固然是好,活不了他也没本事强求,所以他此时此刻于生死看得很开,竟然还有心情装傻充愣调侃道:“王小姐不愿意伺候,李溪不强求,不如换元巧巧来照顾我。巧巧那个美人温柔体贴,比王小姐冷冰冰的样子更讨人喜欢。”
  如果王华的眼神能杀人,李系舟早死了一百回了。可惜王华有更重要的事情办,只能强压下怒火保持沉默,转过身当作什么也没听见静静离开。
  直到扣死暗门,王华才猛然间将手中物件掷了出去,笔墨碗碟碎落一地。修炼摄魂术的人最忌情绪浮动,王华不明白自己为何在李系舟面前屡次失控,被他三言两语就能挑起怒火。从李溪评论她的穿着品位开始,到因为写信扯皮,李溪故意涂那一纸烂字,最后又对于威逼毫不在乎插科打诨语带讥讽,王华感觉李溪每一句话似乎都能刺激到她最敏感的神经。她心道:看来李溪不仅摄魂术高明,城府心计也恐怕非常人能比,如果是敌,就算有毒药控制,她未必能讨得到便宜。她转念又一想,倘若李溪与师尊真有瓜葛,是友非敌,那么自己下毒相胁,岂不是行事太莽撞了?但如今师尊远在昭国,她必须事事小心,用毒也是迫不得已,如果计划顺利,她应该有时间在百日内将李溪带到师尊面前,若有过失都还可以弥补的。
  想通了这些,王华的心绪稍稍平静,带着那封信飞速奔向东馆。
  接到匿名信件的时候,英王与林潇刚刚用过早饭,正讨论李溪喝花酒一夜未归究竟会发生怎样的风流韵事。
  侍卫仔细检查发现信件没有异状,才递到英王手中。
  英王看过内容皱起眉头将信交给林潇道:“林潇,你看看是否李溪亲笔。”
  林潇看了一遍迟疑道:“在下也只是见过李大人写他自己的名字。这封信的落款应该是他亲笔无疑。”
  “李溪聪慧非常,武功不弱,怎会被人囚禁?信上要求本王以姜梓轩相换,有什么用意?会不会是郑总管或者公主那边故意造了这封信试探本王?”
  没有人比林潇更了解李溪的那点武功造诣,他此时不敢说破,那样会增加英王的担心忧虑,所以他镇定地分析道:“依在下看,除了殿下推测的那种可能以外,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此信为真,而且李大人未必被歹徒控制,看这笔迹飞扬洒脱没有凝滞,不像是受迫惊惧时所写,或许按照信上说的去做,能够顺藤摸瓜查出重要的事情。另一种可能就是李大人确实被困,囚禁他的人与会使用摄魂术的人有关,李大人恐怕写信的时候神志受控,若真是这样咱们更应该按照信中所写去做。在下以为李大人对殿下比姜梓轩更有用。”
  “林潇,依你的意思无论如何也要带姜梓轩去观湖楼了?”
  林潇点头,除了理性的判断还藏着私心,他怎么可以任由李溪陷入险境?所以林潇坚定道:“在下愚见,就算这是郑总管或公主设下的圈套,姜梓轩在咱们手上的事情暴露,也都是在下所为。殿下大可以说那个奴隶阿楠与在下有旧,殿下一时不察后知后觉,公主岂会怪罪?”
  英王知道林潇忠肝义胆,甚至为了李溪什么都可以做。他也担心李溪安危,思前想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在林潇的提议下补充道:“林潇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距傍晚还有些时候,咱们不用太急着去观湖楼,在去之前必须查清几件事情。李溪昨晚是否只去了红馆?简丰现在何处是否知情?观湖楼有什么背景,近日往来都是什么人?另外就是在这些场所有否发现貌似王小姐的可以人物。”
  英王临事不乱,条理清晰,能有这样缜密的思维,并且决策果断,让林潇欣慰佩服。林潇此时多少有点开始理解,为什么李溪愿意追随英王左右,英王确实有王者的素质才能。
  时近中午,英王派出去查探相关消息的人马陆续给出回复。各种资料综合在一起,从一些细节可以判断,这件事情与那位神秘的王小姐有很大的关联,而郑总管与公主一系似乎并没有参与其中。
  简丰对于昨晚红馆的事情没有过多印象,只记得被迎凤的一个女徒弟带走,而后昏睡到早上。按照简丰的说法,他离开时,李溪正与迎凤的另一个女徒弟,好像叫元巧巧的打得火热,想必是一夜风流宿在红馆,到现在还起不了身。
  红馆的人却说李溪半夜就已经离开,元巧巧到现在还在房中休息。
  林潇知道摄魂术可以让人昏睡不醒,莫非简丰还有那个元巧巧都中了摄魂术?李溪很有可能也是被人施了摄魂术才会毫不反抗地被带走吧。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观湖楼今晚被牛丞相的公子包了下来,牛公子与太子吴双过从甚密,有传言这次是太子微服出宫,要宴会民间学子,畅谈诗文,一切事情都由牛公子操办。
  会有如此巧合,太子今晚去观湖楼,而那个绑架李溪的人要求将姜梓轩送到观湖楼,有什么图谋么?按道理,姜太医一家是公主的杀母仇人,当然也是太子的仇人,为何事情自始至终越国皇帝或者太子从来都没有过问,他们难道一点都不知情?这中间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呢?
  当日傍晚,观湖楼里外灯火辉煌。
  牛丞相的公子牛方带领一群文人雅士早早就等候在门口,迎接太子吴双大驾光临。虽说太子是微服,不讲仪仗,但是最基本的礼仪还是要守的。
  太子吴双尚未抵达,英王带着几个侍卫在简丰的陪同下已经来到观湖楼门口。
  简丰与牛方是旧识,诗文不俗,这次宴会,简丰也在受邀之列。他不知道英王从何得知这次宴会的消息,非要来会会荥都才子,他左右劝说无效,只好将英王带来一同赴宴。
  牛方是丞相公子,虽然不愿意那个不学无术的英王掺合,但是人家身份尊贵既然来了,宴会又属于民间性质不涉及国家机密,他没有理由拒绝。于是牛方生生挤出一些笑容,叮嘱几位通世故的书生先将英王请上楼去,简丰也跟了上去作陪。
  牛方带着剩下的人依旧在楼门口等待太子。
  简丰怕英王觉得被牛方怠慢,主动说笑讨好道:“英王殿下,牛公子是直脾气,太子殿下嘱咐让他总领此间事务,他不感松懈。牛公子不知道英王殿下也屈驾至此,一时抽不出身相陪,冷落了您,您千万不要怪罪。”
  英王笑道:“不妨事,本王临时起意,不给你们添太多麻烦就好。”
  简丰左右看了看,没有发现李溪的身影,奇怪道:“英王殿下,怎么一直不见李大人?太子殿下宴请的都是荥都才子,正好可以借机与李大人切磋诗文。若能得李大人指点一二,想必他们也受益匪浅。”
  英王当然不想暴露李溪的真正实力,故意客气道:“李溪年纪轻轻,文采毕竟有限,能与诸位才子赏析畅谈诗词文章,别说是他,就是本王也觉得三生有幸。可惜他昨晚随简大人去了红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估计是要错过这场盛会了。”
  简丰惊讶道:“李大人还在红馆?那真是艳福不浅呢。红馆艺妓都自命清高洁身自好,轻易不留宿客人,更是很少允许客人逗留那么长时间的。想必是李大人才华绝世,人品风流,迎凤的那些个徒弟们也都正值青春年少,惺惺相惜,舍不得放李大人回来呢。”
  见过李溪也听说过他评舞的人心道:那位李大人究竟有多少学问谁也说不好,但是他那超凡脱俗的容颜确实令人着迷,无怪乎红馆的艺妓热情相邀还款待这么久,说不定都不用李溪自己掏钱,那些自命清高的艺妓反而排着队伍要倒贴以亲“芳泽”。
  简丰和英王随便闲聊,言语中互相吹捧,一团和气。英王故意在言谈中表露出对于各位才子的仰慕之情,自然博得了那些虚荣心强的读书人的好感。
  又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牛方陪着太子吴双也上到二楼雅间。
  其实此次宴会邀请的人并不多,只占用二楼就足够,可是牛公子为求清静,包了整栋楼,等太子到场,宴会开始,一楼却是空无一人的。
  才子聚会,推杯换盏,吟诗作赋,席间交谈比起寻常酒宴更讲究更斯文。
  若论起写诗作文章,英王虽然不差,却绝非主要兴趣,更是不喜欢与读书人空谈风花雪月。所幸他扮演的是不学无术的王爷,不参与讨论或者偶尔附和一两句没营养的奉承话,倒并不惹人厌烦。
  太子吴双是极爱诗文的,心中虽然想着不该冷落自己的准妹夫,但是一陷入讨论中就渐渐忘乎所以。
  英王乐得清闲,自己吃够了菜,趁人不注意就溜到窗子旁边,向楼外张望。
  此处开窗正对着观湖楼后院,那院子不大,除了厨房、柴房、茅厕,还有几间看上去像给雇工临时居住的瓦房。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后院一直没有不寻常的动静,全是观湖楼的厨子小二来来往往。随着宴席酒菜上全,厨子们歇了,小二都在楼内伺候,后院便空无一人。
  这时简丰有些喝高,想要找个窗口透透气,正看见英王独自一人,似乎是受了冷落并不开心的样子,赶紧摇晃着身体拉着英王重新坐回到太子吴双身边。
  太子吴双饮了酒意气风发,硬逼着英王作诗:“妹夫,今日虽非十五,但弯月明亮,刚才大家都以明月为题赋诗,就差你没有发言了。你若不交出一篇诗文,可别想离开观湖楼。”
  英王牵挂李溪和姜梓轩的事情,心思根本没在诗词上,左右推脱,想罚酒了事。
  太子吴双仍然不肯作罢。
  英王正为难的时候听到有人朗声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英王一抬头便看到林潇飘然上楼,眨眼间已经施施然站在众人面前,身姿风采如落入凡间的仙子。即使林潇身上穿得与旁边侍卫一样服色,但是带给人的气质韵味迥然不同,柔和似水偏又柔中带刚,优雅又不失英武,竟比英王更能吸引大家目光。
  林潇对众人依次施礼,解释道:“在下逾越,代王爷诵词一篇,这首词原是李大人旧作,还请太子殿下和各位才子品评。”
  不用多说,太子吴双早已沉醉在那首词中,不住赞叹其中精妙。
  英王知道林潇现身,估计姜梓轩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林潇上楼来寻自己,恐怕还有要事禀告,所以英王不敢耽搁,既然交出一篇诗文,趁大家都在回味讨论,他就借口酒醉去方便与林潇悄悄离席。
  林潇带着英王去观湖楼后院,确定没有闲杂人等,林潇才低声说道:“在下带着姜梓轩依约来到这里,却只见一张字条,要求将姜梓轩留在茅厕之内,让他保持清醒又不许他去别的地方。如果咱们照做,今日子时前就可以见到李大人。”
  英王听后第一反应是先进入茅厕查看,见姜梓轩规规矩矩站在厕内墙边,才略微放心,轻声道:“看来设这个局的人目前并不想带走姜梓轩,把他留在观湖楼的茅厕内是何用意?还有你是怎么让姜梓轩老实留下的呢?刚才你上楼找我,留他一个人不怕发生意外么?”
  林潇叹了一口气道:“在下别无他法,将李大人被劫之事如实相告,姜梓轩因感念李大人和殿下对小雪母子的恩德,二话没说就答应已己身相换。刚才将他独自一人留在茅厕内,也是在下对他的一个试探,现在看来他也是受害者。在下曾经叮嘱过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一定争取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能弄清真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