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品-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王殿下驾到。”
就在这个时候,就听见宫殿之右,有太监在那里大声喊到,众人抬起头来,纷纷热切的光芒望着那里,那里是崇文馆的方向,有许多的大儒,有许多的智谋之士,卢承烈这个时候已经被卢照辞安排到那里去读书,连带着还有许多勋贵之后,都被安排在那里。众人都知道这是卢照辞在为卢承烈培养班底。因为太子已经好久都没有出出现在群臣面前了。而相对于太子来说,越王卢承烈反而经常出现在群臣面前,而一干大臣也将卢承烈当成太子了,上前巴结的人不在少数。这个时候,一见卢承烈前来,纷纷上前打招呼。
“老师,您今日也来了。”随着接触政事,卢承烈更加的成熟起来了,一见李靖前来,赶紧上前,亲自搀扶着李靖,对岑文本长孙无忌等人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而岑文本和长孙无忌等人却是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声殿下。
“陛下相召,不得不来。看,昨日陛下亲自驾临臣府之中,赐了一副灵寿杖与老臣,老臣特地来谢恩的。”李靖笑呵呵的点了点,对卢承烈的搀扶却是没有推辞。
“灵寿杖?”卢承烈双眼一亮,朝灵寿杖望了一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殿下,陛下与大将军是讨论迁都的事情。呵呵,所以今日大将军才会前来上朝,否则的话,还有什么事情能引起大将军的注意呢?”长孙无忌在一边忍不住提醒卢承烈说道。看上去,卢承烈已经稳坐太子之位了,但是经历了前隋、李氏之事,长孙无忌已经非常成熟了,太子不是储君,太子更不是太子,他的地位还是取决于天子,只要天子一句话,太子就当不了太子了。而卢照辞辛辛苦苦打下了如画江山,岂会轻易的交给下一代,不认真考察一番,他是不会放心的将大唐江山交给卢承烈的。当年崔仁师只想着控制卢承祖,而不是认真辅佐,才会造成卢照辞对卢承祖的不满,而长孙无忌却是不同,他是认真辅佐卢承烈,刚才的一番话,就是为了提醒卢承烈李靖的来意,也是为了提醒卢承烈贞观天子对迁都之事的态度。
果然,长孙无忌话音一落,旁边的李靖和岑文本等人相视而笑,这几个人岂会不知道长孙无忌的心思,根本就是在帮助卢承烈。
“多谢舅舅。”卢承烈双眼一亮,朝长孙无忌拱了拱手,经过李靖和长孙无忌如此一番言语,他哪里不知道卢照辞的心思,根本就是想借李靖之手,推动迁都之事的进程。
“越王殿下,听说洛阳风景不错,老臣还有几年活头,不若你陪老臣到洛水旁边住上几年如何?”忽然旁边的李靖开口说道。
“这,这,大将军这能行吗?”长孙无忌面色一喜,但是很快又摇了摇头,让卢承烈跟随在李靖身后学习数年之久,这样一来,这也是为卢承烈执掌军政大事有很大的好处,可惜的是,卢照辞会放心卢承烈去洛阳吗?
“洛阳新都,必须修葺一番。越王殿下去坐镇正是时候。”岑文本却笑呵呵的说道:“长孙兄是关心则乱啊!”长孙无忌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
“皇上驾到,百官早朝。”就在这个时候,只听见景阳钟声响起,驻守在乾清宫外的御林军将士大声呼喝道。
“陛下临朝了,我等走吧!”岑文本对卢承烈说道:“殿下,先请。”
“诸位大人,请。”卢承烈也不推辞,领先而走,诸皇子之中,在崔仁师之事后,纷纷被卢照辞下令在家思过,也只有卢承烈才有这个资格上朝议事,他不走在百官之首,何人敢走在前面呢?
第399章 吓的就是你
“陛下,臣有本奏!”刚刚上朝,卢照辞命人给李靖和诸位宣德殿大学士坐下后,其余众臣也只有站的份了。虽然以前都是坐而论道,可惜的是,上次卢照辞气愤之下,这些大臣们可就苦了,再也没有坐的机会了。
那卢照辞正准备开口说迁都的事情,忽然人群之中,一个身着浅红色官袍的官员越众而出,拜在大殿之中。卢照辞看了其方位,知道对方乃是一个御史台的人,眉头轻轻皱了皱,但是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御史风闻奏事,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是在他的弹劾范围之内,若是昏君自然不会将这些御史们放在眼中,可是明君却是不得不听这些御史言官们对自己指手画脚的,就算对方说错了,也得加以褒奖。
每个王朝,在开朝初期的时候,开国之君都会在自己的头上加上一个紧箍咒,虽然皇权高于一切,可是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做到的。至于后来之君,有的人早就将言官们抛弃在一边了。而卢照辞正是前者,制衡,无论在什么时候,是在制衡任何一个人都是皇帝治理国家得办法,哪怕能制衡自己也是一样。
“起来说吧!”卢照辞无奈之下,只得对那御史说道。只是言语之中却是没有往日的柔和,显然是对这名御史不满,满朝文武都听的出来,可是那名御史却是没有在意,仍然面色平静,双目中更是有一种兴奋的光芒。让人很是惊讶吗,而那韦挺看的分明,这名御史正是刚才和韦思言交谈过的御史,这个时候见他走了出来,心中也微微紧张起来,这可是一个试探的好机会啊!
“陛下,臣马峰参奏大将军李靖治军不严,使的定襄之战中缴获的巨额金银大半为士兵所取,上缴国库不过是其中一二,臣以为大将军有私自收买军心之嫌疑,臣请陛下明察。”那名御史言官简直是不说则已,一说就是惊天动地,震的整个朝堂之上,一干大臣面色一阵大变,静静的望着那名御史,更是有一些人纷纷望着李靖,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参奏李靖的折子以前不是没有,甚至有人指责李靖意图谋反都是有这种事情。可是这一切都被卢照辞压了下来。众人也都知道,李靖深的卢照辞信任,参奏李靖的奏折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再次参奏李靖,私自犒赏大军,意图谋反。简直是胆大至极。
定襄之事,众人虽然有所耳闻,但是李靖总揽大军,在追击突厥大军的途中,场面混乱,多有士兵趁机捞钱的也不是没有,只是真的有那么多吗?众人以为多是以讹传讹之事,地位已经到了李靖这个程度的,哪里还需要收买军心的。这个马峰恐怕真是一个马蜂,人家都说御史能风闻奏事,那也得看看对象是何人,大将军李靖没有证据的事情,你也能风闻奏事吗?
“你叫马峰?凤州人氏,在凤州你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坐在宝座上的卢照辞看了看马峰一眼,而旁边的秦九道却是不敢怠慢,赶紧朝殿角的一个太监示意了一下,只见那名太监点了点头,退了下去,半响之后,取了一叠文书来递给了秦九道,而那秦九道不敢怠慢,赶紧将文书捧着,送到卢照辞面前,卢照辞接了过来,随手翻了一下。这才淡淡的说道。
“臣正是。”马峰神情极为惊讶,他根本猜不出来此刻卢照辞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只能点了点头。
“御史都说是风闻奏事,可是你也得看看你是在参奏何人吧大将军也是能参奏的?”卢照辞将手中的文本扔在一边,淡淡的说道:“朕念你是言官,就不追究你的罪行了,起来吧退到一边去。接着议事。”
“陛下,臣为御史,风闻奏事,既然臣提出了此事,难道陛下就不准备彻查下去吗?”马峰心中一动,以为自己所说的正中卢照辞心思,顿时大声说道:“大将军为臣子,岂能私自犒赏军队,身为大将军,当治军严厉,岂能允许朝廷的钱财遭那些士兵强抢的。臣以为这是大将军有意为之,请陛下革除大将军一切军职、爵位,交与刑部论处。”那马峰却是毫不退让,出言就请卢照辞解除李靖的一切军职,可真是大胆啊满朝文武之中,恐怕任何人都不会有如此大的胆子。
“呵呵,虽然让你风闻奏事,也不是让你冤枉好人,大将军李靖为国征战多年,其功在国,诸位能有今日,也是因为大将军之功劳,你一个小小的御史言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居然污蔑大将军,真是罪该万死。来人,剥掉他的官袍,交刑部论处。”卢照辞面目阴森,李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知道的,岂会允许被人对他的污蔑,这些御史言官就是如此,看不得别人的半点好处,一旦发现什么事情,就如同疯狗一般的扑上去,誓死将对方击倒,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为扬名,或为利益。看看,扳倒一个大将军,是何等的名声啊只是他们难道就没有想过,人在做,天在看的道理吗?
“陛下,当年陛下设御史言官,并且说是御史言官可以风闻奏事,言者无罪,就算马大人污蔑大将军,也是按照朝廷规矩办事,并没有过错。还请陛下明察。”那韦思言正待上前帮衬,就见宣德殿大学士之中,魏征站起身来,抢先一步说道。他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来。他魏征乃是谏议大夫,御史台的掌管者,他这个时候不说话,一方面让他日后如何掌管御史台,更为重要的是,这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啊可真是巧妙的很啊。韦思言又悄悄的将脚步收了回来,既然自己不用出头,那自然是最好了。魏征出头可比自己有用的多。
“陛下,老臣有罪,还请陛下恕罪。”就在这个时候,一直保持沉默的李靖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缓缓的站起身来,又拜了起来。按照成例,遭别人弹劾的官员,首先要避嫌,哪怕对象是李靖也是一样,只能如此,先去掉一切职位,躲在家中,等候朝廷审查结束之后,才能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靖兄,起来说话。”卢照辞见状面色一变,面色铁青无比,对李靖说道:“朕这次让你上朝,本来是准备商讨迁都之事,可惜的是,这么快事情就牵扯到你头上了。嘿嘿,就算你今日不来,明日再来,这个御史明天也会参奏你的。你何时来上朝,对方就何时来举报你,他哪里是说你在谋反,在收买军心,实际上,他是不想让朕迁都。马御史,朕说的可对?”
“啊陛下冤枉啊臣绝无此意。”马峰面色一阵大变,说实在的,他也确实是冤枉的,依照他的智慧是想不出李靖为何这个时候上朝的,他虽然不喜欢迁都洛阳,可是他只是关中的一个小世家而已,迁都何处,对于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说他为了反对迁都之事而参奏李靖,确实是冤枉他了。可惜的是,这个家伙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是被人给利用了。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陛下,臣也以为此事该彻查。”就在这个时候,韦挺越众而出,说道:“大将军乃是国之柱石,声明远播,在军中也是一呼百应,民间更是如此,臣以为,应该恢复大将军的名誉,还望陛下明察。”
“臣赞同。”
“臣复议。”
……
就在韦挺话音一落,就见大殿内众多大臣纷纷越众而出,韦思言等兄弟三人率先出头,明面上都是为李靖感到不值,为李靖摇旗呐喊,但是实际上,其中的含义也只有自己清楚。一瞬间大殿上,热闹纷呈,都是在指责马峰为人,言语之中,却是丝毫不怀疑李靖。尤其是韦氏兄弟,更是义愤填膺,脸色涨的通红,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马峰这个人打的鼻青脸肿的,模样显得是那样的义正词严。
“你们呢?你们怎么看的。”卢照辞笑呵呵的望着众人一眼,不声不响的从秦九道手中又接过一张纸来。
“陛下,大将军对陛下之忠,臣等都是知道的,或许大将军有治军不严的地方,但是若是说大将军意图谋反,那臣就不相信了。”长孙无忌率先说道。
“臣以为大将军绝对没有意图谋反之心。而治军不严之事,也是有待商榷的。”房玄龄出言说道。
“不错,臣以为乱军之中,有些士兵抢得一些金银也是正常的事情。大将军总揽全军数十万大军,哪里会管道那么多,大将军只要能打胜仗就行了,军纪之事,臣认为应该找专门部门彻查,与大将军无关。”杜如晦不屑的扫了跪在地上的马峰一眼。
“先生,你怎么看?”卢照辞又笑呵呵的望着岑文本问道。
“大将军有功于国,岂会有罪。臣以为不用彻查了。”岑文本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陛下,这不符合朝廷规矩。”魏征闻言面色一阵大变,忍不住大声说道:“既然有御史言官参奏大将军有罪,那就应该彻查,就算大将军无罪也是一样。”
“魏大人,有那个必要吗?难道你认为大将军有罪吗?”程咬金面色不善,走了出来,睁大着双眼对魏征喝道。在他一边,那些武将们脸色都不好看,显然李靖的威望太高,众多武将没有哪一个相信李靖是有罪的。
“有没有罪,那也得查了之后才知道。”魏征不屑的说道:“崔仁师乃是陛下的姻亲,他都意图谋反,更何况是其他人了。有罪就查,无罪就嘉勉,仅此而已,这是朝廷的规矩,当初陛下亲自下旨的。”
“陛下,臣以全家百余口性命担保大将军绝对没有谋反之心。”程咬金乃是福将,可惜的是不是文臣,没有那么好的嘴皮子,哪里能说的过这些文臣的,无奈之下,只得祭起终极法宝,以全家性命以担保。
“臣也愿意!”常何也越众而出。接着在他的身后,祖明等武将也纷纷以全家性命加以担保,一时间,大殿之上,成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文臣之中,除掉岑文本等人外,其他人都希望卢照辞彻查此事,而武将却是一致对外,声称李靖无罪。众官之中,只有韦挺以及韦氏兄弟是跪在地上,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可以想象,如此下去,无论是最后怎么样,今日朝堂之上,卢照辞根本就没有那个机会提出迁都之事的,除非他能将李靖的事情摆平。可是这能摆平吗?当初自己亲自定下的规矩摆在那里,只要有御史台的人参奏对方,不管对方有罪无罪,都必须要彻查,虽然有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很短,可是不管怎么样,今天甚至,在未来的几天之内,李靖都没有办法再回到朝堂,卢照辞也没有任何办法提出迁都之事,在短时间内,可以说,韦氏兄弟的计策是成功的。
“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