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758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758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战后抉助战败的德国在经济上重新站起来,这种可能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这种限度随着战争的继续而一天天变得狭窄了。整个世界从事抗德战争所耗费的精力越多,用于和平时期的工业物资和粮食的储存就越少,而这些储存是在战后正可以用来帮助德国并加速其重建的。农民当兵的越多,粮食生产就越少。全世界转入军火生产的工厂越多,可以用于重建的产品就越少。如果战争再延长下去,世界粮食匮乏的前景己可预见。
  此外,德国并不是唯一的——也非第一个——在将来必须依靠外援的国家。世界上每一个月所遭到的破坏都会使求援的队伍拉长,德国只是站在队伍的末尾,而等待领取的物资却会日见缺乏(传单,1944 年春)。
  战争的继续意味著造成更多无益的损失和牺牲,商且意味着战争将在德国本上结束,这就难免使德国人民遭到毁灭,使其生存化为乌有(传单,1944年8 月)。51 打不赢的战争每进行一天,就意味着更多的灾难、混乱与匮乏(传单,1944 年冬)。
  战争结束后,在占领期间,德国人喜欢把当时的生活条件与他们认为盟国曾经允诺过的生活条件相比较,从而抱怨盟国食言。所有的事实都说明,就具体允诺而言,德国人记忆中的东西是与现实完全对不上号的。事实上盟国曾反复告诫过德国人,如果战争进行到底(实际是进行到底了),在物质方面所造成的后果将是惨重的,而德国人民承受这种后果不可避免地会最为惨重。英国广播公司常常把德国人民比作坐在一列由疯子驾驶的火车上的乘客,这个发了疯的司机则横下一条心尽量加快车速,直到火车出轨为止。他们唯一的希望是由哪一个乘客挺身而出,不怕付出四十个帝国马克的罚款,拉一拉火车内的警报索。许多德国人都痛苦地意识到他们是处于这种危险的境地,但不准备动手去拉。为了避免产生完全绝望之感,他们只好对战败后将会发生的情况尽可能作最有利的解释。盟国不曾作过明确的承诺,却提出过一系列明白的告诫,这也许是真情实况。但是,他们却谈了不少关于依法惩办纳粹战犯,建立一个坚定、严格而又公正的军政府。再者,他们自以为与纳粹头目相比,他们是正派而诚实的人,承认自己肩负着基督教文明国家的责任,他们的整个态度就是从这样的假定出发的。这样一种态度在占领军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时,能用什么来加以解释,就可能产生很大的意见分歧了。对德国的占领,不管是如何完美无瑕,也不能和德国人对公正处置所作的解释一一合拍。如果说有任何期望化为泡影,有任何承诺未能兑现的话,那都是德国人片面的想法,如果他们把占领的实际情况与戈培尔向他们倾注的关于占领前景的宣传作一番比较,他们就有理由感到惊喜交集了。
  第三章 德国人的态度
  据说蒙哥马利元帅在1946 年5 月寓开德国之前曾经说过,德国四分之三的人口是“顽强的纳粹分子”。这话并不那么失真,但欠完整。要知道这种论断是否公正以及据此论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明智,那就得看对“纳粹”
  这个名称作什么样的解释。如果定义下得正确,可能使盟国免掉许多麻烦。
  这个问题至少可以通过三个途径62 来进行探讨。纳粹分子可以解释为国家社会党党员(或许还有的党员),或者是与该党有联系的某些组织的成员。对律师和行政官员来说,这个公式有精确的优点(而在任何个别案件的犯罪事实一旦确定的情况下),又有无可争辩的优点。因此,这个公式为推行“非纳粹化”所采用,但结果证明是完全不合适的。其次、纳粹分子可以解释为信奉某种特殊教义的人,这种教义的主要宗旨是:
  (一)一种伪科学概念:“雅利安”种族优越,它负有统治世界的使命。
  (二)任何一个社会中,元首有权支配其信徒并向下发布命令,而不接受下面的委托。
  (三)元首及其奉命行动的信徒都享有运用他们所选择的任何办法去执行任务的自由。他的目的证明他所使用的一切手段均属正当,而他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毫无保留地信奉这些教条的德国人,相对地说,为数大概是不多的。特别是尊重法律条这一点——在德国官员中颇为根深蒂固——使许多对第(一)、(二)两项均无异议的人不肯接受第(三)项。宗教情仰对许多保守的民族主义者也可能产生导此相同的作用。但几乎没有一个德国人是对这三项中的任何一项都不同情的。这样,信仰纳粹主义就成了一个程度上的问题,但是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测定信仰的程度呢?
  第三种途径可以把战时对战俘进行的调查作为依据。这种调查说明上述见解对于确定特殊类型的性格提出了一种特殊的要求。
  把特殊类型的性格看作“典型的德国式的”,其谬误之处,在了解德国的人看来是很明显的,而对于一切认为要想概括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必然会作茧自缚的人来说,这种谬误也准是很明显的。然而,无可否认,在德国历史上的某几个时期,具有下述独特性格的人在德国社会上一度扮演过不受欢迎的显要角色。当然,一旦有一定数量的这类人物在社会上、政治上飞黄腾达,其他的人会受到鼓励而去仿效。因此详细谈一谈那些独特性格,即使冒着重提旧时争论的风险,也不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前途将大大取决于当前德国统治者在劝导人民抛弃那些缺点方面获得成功的程度如何。德国人的主要特性包含以下各点:
  1。 德国人处于实力地位时便夜郎自大,寻衅肇事,这一点一直是人们常常议论的。与此分不开的是在战败时表现出同等程度的卑躬屈节。对下级差来遣去的人对上级就会百般奉承。这种转变可以说是很快的。“意大利人讲过这样的情况,德国部队在出色的战斗之后,看不出士气在逐渐低落,但一下子就溃不成军了。。。看来好象在装甲车的内层涂有一道消极的色带,突然之间露出了原形。”
  2。 许多德国作家笔下所赞美的社会,从本质上说,一向是一种男性社会。他们把刚毅果断和冷酷无情吹捧到这样的地步,使人感觉到这种下意识地弥补缺陷的意向恰恰走到了反面。温柔娇弱以及与妇德有关的趣味,则被视为是可叹惜的。德国文学中有许多理想化了的妇女形象,但她们只是充当情人或母亲的角色。在家庭圈子里,她们一向是被看作低人一等的,给她们规定的任务只是养孩子,管厨房和上教堂。持有这种观点的男人不仅蔑视软弱,而且把仁爱和宽客与软弱混为一谈。但是比较起来,德国人太易于变得多愁善感,其语言也有助于抒发这种感情。按现代心理学的知识来考虑,要回避这种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与同性恋爱现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是不可能的。
  3。 德国人过去常常表现出他们对暴力感觉迟钝,对施加暴力于别国人民时可能造成的后果熟视无睹。这种虐待狂与上面论及的排斥柔弱显然有关。对不能作有效抵抗者临之以重兵,这可以成为洗雪正待克服的柔弱的一种办法。如果把别人当人看待,就很难以残忍对之了。
  4。 德国人的热爱肋章和头衔,经常受到人们嘲讽。但是这种癖好暴露出他们逮恋地位,也进一步反映在他们特别强调严谨和组织。这样一种癖好说明了他们根本缺乏自信心,对世界上其余的人不接受他们在自我评价中表示这种迷恋的那些东西而感到不满。德国人置身于意外的(因而不是组织好的)环境中,往往显得很不自然。
  5。 国家(不管是否以皇帝或元首的形式予以人格化)、军队和政党的要求往往被吹捧得高于德国的一切个人。这种夸张又一次说明了个人缺乏内在的自信心,从而导致他投身于较大的集体去设法弥补个人的不足。这一现象在许多国家内都是人所熟知的,但在德国看来一直是较为普遍的症状。
  6。 另一个表明缺乏自信的特征是德国人动不动就要反省。这种倾向偶尔也产生出不少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但托马斯·曼有一次谈到“[在德国人中]把纯理论从人类活力的社会一政治要素中分离出来,以及前者对后者占有完全压倒的优势”。德国人思想的弱点向来就是沉迷于莫测高深的理论和夸张虚饰的言词。仔细检查起来,这一些不是空洞无物,就是陈词滥调。
  7。 把德国人本身的缺点推在别的替罪羊身上,这是司空见惯的事。纳粹之所以勃然兴起,攫取了政权,部分原因就在于用他们的教义把1914 年开始的德国的失败搪塞过去所产生的效果;把责任都推给了凡尔赛条约,推给了妒忌的外国竞争对手,推给了犹太人、共产党人和其他人等。这个过程彼描绘为恢复德国自尊心的过程。但不能接受批评或不能承认错误,通常不是自信的象征,而是内心的神经过敏。
  以上提到的种种现象都说明德国社会内部一直是动荡与紧张的,其原因在于想用一种社会准则去强行抑制多情善感和消极被动的趋势,而这种社会准则所重视的正是与此相反的情操。在努力适应这种社会准则的过程中,某些人发觉要与之一致并非易事,于是走向极端,以此来谋求克服困难。他们的强悍暴戾,他们的自夸自大,他们的粗野鄙陋,如果由表及里地考察一下,可以解释为他们硬是要适应与个性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缺乏自信的主要原因是怀疑——也许是下意识地——这种社会准则是否能长久维持。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纳粹头目都感到这种紧张压力,每一个具有上述任何特性的人都是纳粹党员,更不能说这一弱点是德国人特有的通病。但是,就此种精神状态与拥护纳粹党之间有所关联而言,可以用来作为假设,去有效地帮助说明德国人对战败和占领的种种反应。然而我们再一次提一下。程度上是可能有所差别的。信仰和心理结构,两者都不能为占领当局提供一种检验纳粹主义的严密方法。在非纳粹化时所产生的混乱很大一部分是起因于未能明确区分三种检验方法。
  战争末期对战俘的审讯表明,他们可以分成另外五个类别。这些类别之间的比例,保持着显著的稳定性:
  1。 百分之十是狂热的“铁杆”纳粹分子,他们的思想意识、目的和态度与纳粹领导层完全相同。他们中有受过相当好的教育的理想主义狂热分子,有天生就爱为非作55 歹的党棍。他们坚信纳粹教义的正确和德国必胜的前景。
  2。 百分之二十五是“持有保留态度的信徒”,这类人中有许多与其说是纳粹分子,不如说是民族主义分子。有些属于这一类的野心家,一般比第一共人受过更高的教育。另一种类型的成员(通常由第一类转到第四类)是理想主义者,因参加纳粹活动而开始产生幻想破灭之感。
  3。 百分之四十是非政治上的追随者。这类人比其他类别容易分化为各种阶级。按平均数计算,较之第二类和第四类,他们都是出身于社会下层的。
  下面一句话可以代表他们的态度,“最初我们有皇帝,其后来了埃伯特先生和兴登堡先生,现在是那个希特勒,可是我们还得去挤牛奶。”绝大部分的农民、工匠、小公务员和正规军士都认为政治是高不可攀的。“对这一切我是无能为力的,我只不过是个小人物。”匀惯成自然,他们可能重复纳粹的陈词滥调,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对之坚信不移。显而易见,这一类人向其他类型转化者极少。
  4。 百分之十五是消极的反对纳粹的,其来源与第二类大致是同一类型:
  特别在看来德国难免战败的时候,有大量的第二类人员转入这一类。这样就可以在这一类中发现一些幻想破灭程度较深的理想主义者和本无幻想可以破灭的野心家。这类人的平均年龄较高,因为有许多人在1933 年前就成年了。
  但也有一定数量的人只知道纳粹主义是既定的秩序,无意识地对之厌恶,而无其他明确的理想去敢而代之。然而几年这一类的所有成员都承认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效忠于德国的民族传统。他们是爱国者,不太情愿德国打败,因此势必要忧心如焚了。
  5。 百分之十是积极自觉地反对纳粹的。其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反对纳粹的,因为他们都另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有的人自幼即深受德国保守主义优良传统的薰陶,有的人则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有工人民主运动的残存者,还有一些共产党人。家庭背景极为重要。出身于有文化教养和收支平衡的家庭,每个人都趋向于不受上述种种抑制与约束,能客观地观察德国局势,而且尊重人权。这样的人都是知识分子、艺术家、小农场主、有外贸经验的商人以及他们的子弟。
  战后的民意测验说明,这几类在比例上的平衡并未56 因故败而有多大改变,当然各类人的实际态度起了相当大的变化。狂热分子和相当一部分持有保留意见的信徒,都迟迟不肯承认战败的可能性。直到盟军到达并横渡了莱茵河,这时相当大的一批人似乎还继续相信形势总会有所变化,希特勒会履行他的诺言,拿出什么锦囊妙计来。如此想法,有几分是出于真心实意,有几分是不愿意面对战败给个人造成的后果,还有几分是坚信希特勒的这一论点,即谁承认有可能战败,谁就输掉一半了。然而承认可能战败,也就意味着承认德国的领导出了大问题,这样就直接冲击了第三帝国的理智和感情的根基(总的说来,也的确冲击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根基)。在那样长的时期内为德国人所接受的世界图景突然来了个完全相反的转变,这只能产生一种结果,特别是在伴随着这种逆转而来的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动荡,而又加上长期疲劳轰炸的时候。那些随着英军进入德国的观察家们一致认为全体居民处于一种精神迷乱的状态中。
  许多狂热分子不是进了拘留营,就是隐蔽了起来。但不管怎样,他们对其他德国人的影响到几年之后才会降到最低点。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