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意大利组成共同阵线的国家集团,如果英国感到'在欧洲'在东方,在远东和南美,我们拥有一支共同的组织起来的力量,它将不仅避免同我们作战,而且会向这个新政治体系寻求达成协议和共同立场的手段。
但是如果英国继续同反共阵线疏远——1936年11月25日的德日条约即将宣告这一阵线的成立,德国和意大利的重新武装的速度比英国快得多,并且能阻遏它的进攻计划。齐亚诺的结论是,希特勒仍然受到里宾特洛甫亲英乐观主义的影响,但是憎恶里宾特格甫的牛赖特会千方百计破坏他去伦敦的使命。
1937年1月,戈林在罗马见到墨索里尼的时候,他对同英国达成协议并不抱有希望:对典型的英国式的出价,以经济好处来交换政治让步,德国不感兴趣,而在英国,对德国的恐惧明显地愈来愈强烈,就象害怕布尔什维主义一样。5月,牛赖特对墨索里尼说,“英国的政策暴露得愈来愈清楚了——先进攻意大利,然后进攻德国,甚至对两国同时进攻。英国坚持签订集体条约,其目的是捆住两个独裁国家的手脚。”1937年6月24日布洛姆贝格的训令规定了并吞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在这个训令中,英国的中立被认为是可能的,并且对德国是极端重要的。但是从6月以后,英德关系迅速恶化,英国重整军备的速度在加快;一方面英法,另一方面德意,对于不干涉西班牙的政策的冲突是尖锐的。甚至抱乐观态度的里宾特洛甫现在也承认失败。10月21日,他抵达罗马敦促意大利参加反共产国际公约,只是在四个星期以前德国刚刚拒绝了意大利方面的同样建议。他对墨索里尼说,他多么希望通过出使伦敦能了解到,英国究竟愿意满足德国的愿望到怎样的程度,以及承认德国的重大利益到怎样的程度。今天,他必须坦率承认他的使命失败了。英国最近几个姿态——其中有保守党投票反对把殖民地让与德国——已经证明两国的利益是不可调和的。他一度甚至考虑过把英国拉到反共国家的圈子里来。由于英国既感觉不到,又不完全理解共产主义的严重危险,这一点就不可能做到。
一个月以后,德英两国利益的不可调和,为哈利法克斯对希特勒的访问所证实,当时哈利法克斯的态度坚定。希特勒说,“解决国际问题的手段很难找到,除非政党变得通情达理,或者政府所采取的方法不再给予那些政党对政府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哈利法克斯回答说,英国不打算改变它的政府形式。哈利法克斯说,殖民地问题只能作为总的解决的一部分加以考虑,要包括其他有关国家;希特勒回答说,他是“会议的狂热反对者”。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在1937年11月6日,即里宾特洛甫访问罗马和哈利法克斯访问德国之间,意大利签署了参加反共产国际公约的议定书,享有创始签字国地位。这样轴心国与反共产国际公约便合为一体;三头政治至此正式完成,而以日本取代英国的地位,同时,反共产国际公约不仅是反对俄国而且是反对西方国家的联盟。
1937年6月,布洛姆贝格签署了他的关于国防军联合备战的指令;1937年11月,希特勒向他的总司令们详细说明了他的关于德国扩张的基本思想,如果他逝世的话,这些思想应视为他的遗嘱。
当我们问冯·牛赖特,希特勒在什么时侯决定打仗的'普尔说',他只回答“1937年”。我们对这个回答未能获得更真正的补充。这位老人那天看来有点衰老,回答却很肯定。他可能是在发表一个一般或直觉的印象。也许他记得希特勒在1937年对农业部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在此之前我们已从别人那里听到这个话),他将不得不“在西方打个小仗而在东方打场大仗”。
1937年是希特勒战争计划的分水岭,也标志着他最终断定英国的敌意而把英法二者放在一起的时刻。这一点已表现在1937年11月5日的会议上:“德国的政策必须考虑到两个充满仇恨的对手英国和法国,对于它们来说,德国巨人屹立在欧洲的中心就好象是肉中刺。”1938年1月2日,里宾特洛甫向希特勒呈递一份高度机密的备忘录,他在其中提出了“关系重大的问题”——“德国和英国最终会被迫投向不同阵营,并且有朝一日将相互向对方进军吗?”里宾特洛甫这时倾向于这样想,并因此提议同意大利和日本组成一个在军事上占优势的联盟。1938年3月由亨德森提出的英国解决殖民地的计划,没有引起希特勒的反应,他说他只是要恢复德国原有的殖民地,他又说他并不着急,“可以安静地等上四年、六年、八年或十年”。英国的提议迟到了三年,是在希特勒放弃了同英国结盟的希望,并且将它移到战争潜在目标的名单上之后才开始提出的。它是对绥靖政策的一个嘲讽。
希特勒在1938年的各次征服特意安排在英法虚弱的间隙,那时英法干预的可能性不大。只是在慕尼黑之后,德国的计划才从在西方对抗干涉的防御战,转变为预防西方未来干涉的先发制人的进攻战。慕尼黑本身就是干涉的例子,希特勒对此很憎恶。他同捷克人的一场局部战争受到阻碍,甚至对德国人而言,他作为征服者的光荣反倒少于投降者张伯伦,几天以后,沙赫特偶然听到他对随从警卫说:“那个家伙坑了我,要不我就进了布拉格。”此外,张伯伦从慕尼黑归来,不是松弛了而是加剧了英国的战争准备,而希特勒对绥靖政策之不可靠所产生的怒气,表现在他对英国反对党的公开抨击上。
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雷德在他所写的德国海军政策史中说'确实引起英国舆情的恶化,元首开始感到到处出现英国的政治对抗,他也相信从英国可以看到全世界对德反抗的幽灵。……从1938年冬季开始的半年内,元首考虑了废除1935年的海军条约。英国在1938年秋季危机时的表现绐他留下了强烈印象,他坚信英国在当时不曾认真考虑战争问题,仅仅是因为它空军战备的薄弱,结果不得不寻求一项协议。
当里宾特洛甫在1938年10月去罗马力求促成三国军事条约的时候,他告诉墨索里尼说,希特勒深信,他们必须预计到几年之内不可避免地同西方民主国家开战。日本现已完全控制了中国,而“日本人紧接着的一个目标不是俄国而是英国”。德国的军事地位是极好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消灭,德国对波兰打算继续奉行友好政策;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希望同轴心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俄国虚弱而且还会虚弱许多年;“我们的全部精力都可用来对付西方民主国家”。12月16日,魏茨泽克向他的朋友哈塞尔悲观地细讲了“里宾特洛甫或希特勒政策”,他说这项政策明显地在走向战争:
他们犹豫的只是是否要直接转向对英作战,而在同时保证波兰中立,或者首先对东方作战以便彻底解决德波问题和乌克兰问题——自然还有梅梅尔这件事,尽管希特勒认为此事不需要动用武装部队,只需要给考纳斯一封挂号信就行了。
因此早在1939年3月15日以前,德国的政策就在变得专心注意东方或西方这个大问题了。这个问题在布拉格陷落以后的一个月内成为德国政策的中心内容:主动的选择取决于拥有国内运输线的国家,这是包围的另一种说法。
并吞波希米亚和摩托维亚是一次清扫行动,完成慕尼黑的工作,而使希特勒高踞于欧洲之上,能够左右逢源。在德国有些人看到这最后一击与以前的性质不同,可能招致国外舆论反对帝国;3月28日,魏茨泽克对哈塞尔说:“很清楚,伴随着捷克事件,卑劣之处已经开始。”不过,就象以往一样,这样的德国人既是分散的又是无力的。希特勒在胜利进入赫拉德昌尼古堡的时候,转过来问帝国新闻首脑狄特里希:“有没有关于法国和苏联的军事行动的消息,或是听到英国舰队在动员?”回答是没有。希特勒极其兴奋地对警卫说:“我就知道嘛!两个星期之后对于这件事谁也不会再说什么了。”他预计到会有正式抗议,并打算置之不理。一两天以后,柏林宣传部的一名官员对一个法国人宣称:“我们面前有这么多敞开的大门,这么多机会,我们都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哪条路了。”
第二编 强国的力量对比
第一章 导言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世界政治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弥合世界的整体利益与个别国家的野心和利益之间的差距。国际合作的要求同各国有无满足这些要求的意愿的这个差距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在加大。在政治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成立的国联为这种合作提供了组织结构。但国联本身缺乏许多强大国家的全心全意的支持。美国不肯参加。苏联被故意排除在外,而到了1934年它加入国联时,由于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以及和约“修正论者”国社党人在德国上台,国际关系已经严重恶化。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1930年的大萧条破坏了世界范围的货币和贸易合作的多边体系,这个体系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起来。在这种政冶的和经济的民族主义气氛下,各国政府都把目标放在加强——或至少保持——它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中的相对力量和地位,便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国际关系中的力量,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所以这一节就着重谈谈作为国家力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的经济实力。构成经济实力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从一个国家内部的人力、粮食和原料资源的储备和工业生产能力,到这个国家确保能从分散在全世界的各种来源取得大量的货物和原料供应的能力,均包括在内。但犹如其他潜力一样,经济力量只有发挥出来,才能算数。一个国家可以处置的资源是否就是这个国家的实际力量,多半要看这些资源是否有效地动员起来以及这些资源是作何特定用途的。因此,设法维持一个朝气勃勃的、充分就业的经济的国家,比之拥有潜在力量而未能加以利用的国家,往往在对外关系方面拥有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可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总的经济力量,不一定就是那种在对外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力量。的确,从短期看,总的经济力量乎是毫不相干的。在外交中,关系重大的是能够立即到手的武器和弹药供应以及经过训练懂得使用这些武器弹药的人员的供应。然而从长远看,区分和平工业和战争工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要有时间调动资源,一切工业均可用来生产进行战争所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那个认为总的经济力量从长远看等于战争潜力的见解,是如此之接近于全部真理,以致证明了我们理当对1939年3月德国强占捷克斯洛伐克以前几年的强国经济实力作一广泛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强国的地缘政治地位
关于强国,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完全满意的定义。但构成强国地位是有某些基本的必要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一个国家要拥有相当发达的制造工业,有比较众多的、受过教育的和有技术的人口,有效率高的运输组织,和有着强烈的国家统一感并具有陆军或海军传统的人民。有七个国家符合这个定义。这便是美国、苏联、大德国(包括奥地利和苏台德区)、联合王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民族国家在1939年以前个个都比其他任何国家拥有更大的制造业能力。意大利是这七个强国中工业化程度最差的国家,而最接近意大利的是加拿大。根据较宽的标准——一个国家的货物(包括农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和劳务的总产量——来衡量,结果还是一样,这七个国家的任何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为高,只有中国和英属印度是两个例外。但无论是中国或英属印度都没有能同日本或意大利比拟的制造业能力,它们的运输组织和教育系统也无法相比。然而,强国的这些特征却正在许多落后国家中形成。的确,日本侵略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要阻挠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因为中国看来对日本的强权具有那样一种潜在的威胁。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要摧毁中国新赢得的政治统一;简言之,旨在阻挠中国成为一个强国;或者,说得温和一点,旨在为日本本身能享有开发中国资源之利而创造条件。
处在1939年那样的世界里,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不但决定了它宜于进行不同种类的经济活动的条件,而且也决定了该国靠近其他国家权力中心和国际交通线的程度。这是一个国家上升列强国地位的基础,它的对外政策永远要受这个基础的影响。其他影响对外政策的因素还有,政府和人民不断改变着的抱负、信念和恐惧。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利用真实的或虚构的布尔什维主义威胁来博取人们对他们自己的制度的好感,同时以嘲笑“富豪民主国家腐朽的资本主义”来破坏各国人民之间的信任和团结,为的是进一步推行他们自己的侵略政策。另一方面,俄国人巧妙地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时候借助于世界革命的意识形态武器,来加强他们基本上是防卫的战略。而且,这些意识形态的水龙头要关要开都能做到同样便捷。因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战争着重说明了存在着潜在的冲突。但是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为实现其抱负而冒战争风险的,则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实力基础上的纯属物质的力量。构成这七个国家的强国地位的条件是什么?这七国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它们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又怎样?
地球表面只有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三分之二的陆地在北半球,在北纬60°到70°之间,几乎全是陆地环绕着地球,而在南纬40°到70°之间,则几乎全是海洋。一个国家所处的纬度位置大体上决定着该国的气候;但地球上陆地分布的不均匀和陆地的地形影响着风和洋流,因而在热带、温带和极地的大范围内使温度和季节有所变化。气候和土壤的情况给可种植范围设下了界限,而地质构造则有助于指明在什么样的地层里可以找到水、煤、石油和各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