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441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441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定,因而长期僵持不决。这期间,全部有关占领区的协定的正式批准工作就不得不拖延下来。这种形势似乎使欧洲谘询委员会的美国和英国委员感到惊慌。俄国人已经深入德境,他们担心不批准关于占领区的协定,可能给俄国人一个漠视已经划定的占领区界线的借口,趁英美部队在攻打齐格非防线时继续向西推进。鉴于这些忧虑,美国人最后作了让步,接受了英国人对于进出和控制不来梅和不来梅港的权利的规定。这一行动排除了三国之间正式批准占领区协定的最后障碍。2月6日,雅尔塔会议开幕后刚刚两天,占领区协定便签订了。
  当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在这样协调英美的军事政策时,国务卿斯退丁纽斯和外交大臣艾登同时也在讨论政治问题。他们讨论了新近使英美对意大利和希腊在政策上产生分歧的那场争论——讨论时这两件事都已经过去了。对法国、巴尔干各国、波兰、波斯和中国的政策也列入讨论的范围。斯退丁纽斯对颇感怀疑的丘吉尔陈述了他对联合国组织前途的种种希望。这些讨论都是探索性的,并没有导致任何正式的协议。
  2月2日,罗斯福来到了马耳他,正好和丘吉尔共同批准了联合参谋长委员会达成的协议。他和丘吉尔于午餐和晚餐时进行了非正式的会谈,在会谈过程中,罗斯福告诉这位首相,他从雅尔塔回国途中,打算同伊本·沙特、海尔·塞拉西和埃及的法鲁克会晤。总统还希望回国途中在阿尔及尔会见戴高乐。但是戴高乐因为没有被邀请去雅尔塔而感到非常生气,所以拒绝离开巴黎去和罗斯福会晤。
  第二天,2月3日,美国和英国的代表团飞到了克里米亚。因为飞机场离指定接待代表们的故宫约有九十英里,他们直到傍晚才到达,会议于1945年2月4日才开始。
  例行公事是非常紧张的。实际上,会议工作是通过四个正式等级的讨论进行的。从2月4日到11日每矢下午,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参谋长,以及各种其他顾问、专家和译员都出席全体会议。参谋长们每天举行会谈,通常总是在上午;外交部长在午后举行会谈。最后,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之间在不规定的间歇时间里进行各种私人的会谈。除了这些正式的途径外,各级还有许多非正式的商谈,在各国代表团的内部和相互之间都有。此外,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轮流设宴,席间频频举杯祝贺,还说了些不拘礼节但往往颇有启发的妙语。到会议结束时,与会者都筋疲力尽,特别是罗斯福,他的健康状态当时使他的各个同僚都感到担心。要说总统的身体状况和会议的结果有任何关系,那是无法证明的。然而,在丘吉尔和斯大林感到一切事务都已经圆满地解决以前,罗斯福就已经急于想中止会议,这也是事实。罗斯福的态度加速了会议的最后阶段,一些本来可能予以考虑的项目因此从议事日程上取消了。
  雅尔塔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一样,是以罗斯福和斯大林两人之间的秘密会谈开始的,会谈的时候莫洛托夫也在场。在见面寒喧之后,罗斯福的第一句话即使是半开玩笑的,却多少说明了美国人来开会时对各国军事力量的均势抱有的错误估计。他告诉斯大林,在由美国来的路上,美国人对俄国人是否会在美国人拿下马尼拉之前攻占柏林打了各种各样的赌。斯大林回答说,赌先拿下马尼拉的人一定会赢的。在进一步谈了点关于对德战争的进展问题之后,罗斯福问斯大林,戴高乐去年12月访问莫斯科时,他和这位法国领袖谈得怎样。斯大林回答说,戴高乐的要求是不现实的。最后,接触到是否在德国给法国一个占领区的问题。斯大林反对这个想法,而罗斯福则表示,那也许会是对法国人“出于善意”的一个好主意。谈到这里,会谈中止,因为第一次全体会议就要开始了。
  斯大林首先发言,他建议象在德黑兰那样,罗斯福应担任会议主席。讨论的第一个议题是军事形势。俄国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将军开始根据实情对俄国最近通过波兰发动的攻势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的报告。马歇尔将军接着叙述了“突出部”战役和英美准备恢复攻势的计划。最后由海军上将坎宁安发言,谈到预料中的德国潜艇战的再次展开。在这些发言的过程中,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随意插话和提问。这次会议结束时,三方一致同意,三国的参谋长们应于次日上午举行会谈,从细节上协调三国未来的计划。
  接着开始的军事会谈是诚恳的,并且总的说来,也是不很重要的。俄国和英美彼此说明了各自准备好的未来的作战计划。三国参谋长们的两次会谈已足够先对欧洲战争、后对日本战争进行相当详尽的探讨了。在第三次会议上,美国人迫使他们的苏联同僚就美国的远东部队使用俄国基地以及在匈牙利建立便于轰炸德国东部的短距离往返机场达成协议,他们还要求允许派遣工作队调查红军控制区内轰炸所造成的损害。但是苏联参谋长们在斯大林未作决定前无法回答。他们于是故意拖延。他们没有独立的权力来对任何事情承担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军事会谈必然只限于交换情报。可是有一项决议的确是从这些会谈中产生的。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建议,应该授权艾森豪威尔对于互相有关的事情直接和莫斯科进行联系。俄国人十分情愿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有关军事政策的真正重要的问题必须由斯大林同罗斯福以及在较小的范围内同丘吉尔磋商后解决。就在苏联参谋长们宣称他们不能回答美国人关于基地问题的要求的那天(2月8日)下午,斯大林同罗斯福谈起了这些事项,并且立即同意了美国人的所有要求,只有在堪察加半岛建立空军基地的要求除外,因为斯大林声称,在堪察加半岛有日本领事,要使行动保密是不可能的。斯大林作出的保证似乎清除了俄美军事合作的障碍,但是象以前的情况那样,那些负责执行协议的美国人发现,俄国人作出的保证一再拖延,使他们寸步难行。因此美国人始终没有使用原已答应给他们的布达佩斯附近的机场,直到最后美国飞机也没有在远东从苏联的基地上起飞过。
  不过这些基本上都是小问题。罗斯福到雅尔塔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最后牢靠地把斯大林在德黑兰作出的诺言确定一下,即在欧洲胜利以后,一俟他能够集结起军队来,立刻就参加对日作战。俄国加入对日作战的规模和时间的细节,在1944年10月丘吉尔访问莫斯科时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所没有解决的是对斯大林的参战付什么代价的问题。这位苏联独裁者在10月里已经提到他参战的政治上的先决条件。1944年12月,他对美国大使艾夫里尔·哈里曼确切地说明,他在远东想获得的是什么。因此,罗斯福到雅尔塔来时,对于斯大林将要向他提出什么要求,心里是一清二楚的。我们还可以有把握地说,罗斯福来时肯定是打算接受斯大林的一些主要要求,以便取得俄国人的军事支援的,因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使他确信,俄国的军事支援对于缩短对日战争是必不可少的。
  事实上,斯大林参加对日战争的政治条件,也是经过仔细斟酌以适合罗斯福的想法的。除了千岛群岛外,俄国人并没有要求任何新的东西。他们仅仅要求归还1904…1905年俄日战争后从沙皇政府手里夺走的旧有的权利和领土。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完全符合第一次开罗会议后宣布的原则的。当时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庄严地宣布,将迫使日本归还它在过去侵略中得到的一切果实。罗斯福很可能是根据这种见解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果真如此,那末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那么欣然接受斯大林的要求了。
  虽然如此,还有一个严重的困难。在满洲,中国人和俄国人要求归还的旧有权利发生了抵触。斯大林想要重新租借大连港和旅顺港,并重新建立起俄国人对满洲铁路的控制权。他还想要获得维持外蒙古自治地位的一项国际保证。这些事情是不能指望任何一个中国政府乐于接受的。罗斯福希望他能够使斯大林的条件温和一些,比较能合中国人的胃口些。
  2月8日,罗斯福同斯大林会商了这个问题。罗斯福表示,他认为接受俄国的其他要求是毫无困难的——即归还萨哈林岛的南部和割让千岛群岛。关于满洲,罗斯福告诉斯大林,蒋介石大概愿意在某种国际委员会管理的形式下,使大连和旅顺成为自由港,并且暗示根据这样的方针达成协议比简单地恢复老沙皇的租借权要好些。总统还表示,他认为俄中联合经营和共有满洲的铁路,比由俄国一手控制要好些。
  在此后的两天内,哈里曼和莫洛托夫进行了磋商,起草了一个协定草案。2月10日,罗斯福和斯大林再次会面来审查他们的下级业已完成的工作,并解决尚有争议的各点。主要的困难有二。斯大林坚持苏联需要旅顺港作为海军基地,因此不能使它成为国际港口。他还想否认蒋介石有任何权力修改或取消他和罗斯福已经达成的协议。罗斯福不愿同意这些要求,但是最后他在旅顺港问题上作了让步。有一点,斯大林也作了让步,同意把下列句子写入协议文本:“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和铁路的协定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但是这句话的效力被紧接着的下一段话抵消了:“三大国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在日本被击溃后,须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由于1945年2月10日会晤的结果,罗斯福和斯大林商定了一份规定俄国从日本战败中应该享有的利益的协定文本。第二天,2月11日,这份文本送请丘吉尔过目,并征求他的同意。虽然首相实际上并没有参加起草这一文本,他还是决定签署,因此这一文件采取了三方协议的形式。
  这项协定的最后定本如下: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其条件为: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丙)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接着就是上文所引的关于征得蒋介石同意的两段话。协定的结尾说:“苏联方面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帮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之目的。”
  在罗斯福战时的所有行为中,这个协定最常受到攻击。当时,他对自己做成的交易感到非常满意。斯大林已经承诺对日作战,这样就帮了美国的忙。他又承诺援助中国国民政府,并承认它对满洲的主权,这样就帮了蒋的忙。不过,罗斯福却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他没有同中国人商量就把中国在满洲和外蒙古的主权放弃了。这种行为当然带有大国之间进行的帝国主义交易的气味,这是过去美国人所经常批评的,也是罗斯福本人所常常攻击的。
  不过要了解罗斯福为什么会这样做,那也是容易的。部分原因是不能相信重庆方面会保守秘密,部分则是罗斯福自信他能够取得蒋的欣然同意,因为这毕竟对于中国国民政府还是一笔很不错的交易。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斯大林和丘吉尔,特别是前者,都不愿意接受蒋介石和中国人作为平等的谈判对手,而中国政府在大战中军事上的失败又大大打消了罗斯福先前对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权利和资格的信心。
  全部事情严格地保守秘密。海军上将李海是罗斯福的随员中知道协定全文的唯一人员,连美国国务卿这样一位负责的官员也不知道作出了什么决定。2月10日或11日,似乎是斯大林正式向全体会议宣布,在欧洲胜利日后的两到三个月内俄国就加入对日战争。他把刚同罗斯福达成的关于远东政治变动的协定极笼统地讲了个大概。这似乎是这笔交易在雅尔塔会议上最接近于全面透露出来的场合。
  在雅尔塔的讨论中,军事问题没有占突出的地位。罗斯福和斯大林的秘密会谈,当然在幕后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会议上的俄美关系定了一大部分调子。在英俄政策之间,就不存在类似的联系。关于欧洲政治前途的辩论,占去了会议的绝大部分注意力,英俄两国政府的对立的意愿变得非常明显。英俄两国在欧洲都有许多利害关系,不能使他们的分歧从属于在远东进行军事合作的考虑,更谈不上从属于成立一个国际组织的各项计划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却能够,而且也的确这样做了。因此,在关于欧洲前途的辩论中,总的说来,罗斯福起了相当消极的作用,自然地落到了扮演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的调解人的角色。
  第一个需要作出决议的题目,是盟国对德政策的问题。欧洲谘询委员会经过努力磋商,已经提供了一个占领区行政机构的计划大纲。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2月6日,当雅尔塔会议正在进行时,确定三个占领区的议定书最后获得了批准。议定书规定成立一个盟国管制委员会,由各国占领军的总司令组成,它还确认盟国管制委员会的所在地柏林为特区,置于三大盟国的共管之下。
  这样,盟国对战败后的德国的政策这个总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根除纳粹党、纳粹法律和制度以及根除“军国主义”,是大家都接受的目标。在雅尔塔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中,盟国重申了要根绝这些东西的意图。但是还有其他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上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取得一致意见的。雅尔塔会议的讨论集中于三点。(1)德国应不应该予以肢解,如果应该,那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