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432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432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保加利亚,局势则完全不同。保加利亚人和俄国之间有着强烈的感情联系,从圣·斯捷凡诺时代(1878年)和更早的时代起就是这样。希特勒始终没有能说服战时的保加利亚政府派遣一支象征性的部队到俄国前线去,或者甚至对苏联宣战。因此,1944年9月初出现了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俄国军队已迫近多瑙河,可是保加利亚却只和英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如果保加利亚人想要退出他们同纳粹的联盟,他们必须与之解决问题的就该是西方国家。然而在新的军事形势下,保加利亚人必须与之达成协议的却显然是俄国人。
  这种古怪的法律上的状态于1944年9月5日俄国人对保加利亚宣战时,获得解决。保加利亚政府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向俄国人请求停战,接着又于9月8日对德宣战。第二天,俄国人停止对保加利亚的军事行动,实际上这种行动几乎还没有开始。同时,苏联政府正式宣布,它正在和英美两国共同拟订停战条件。这一次把草拟停战协定的任务交给了欧洲谘询委员会,作为对美国就罗马尼亚停战谈判的方式提出抗议的一种让步。
  协议很难达成。主要的障碍在于保加利亚人不愿意退出他们在战争期间占领的希腊和南斯拉夫的领土。俄国人并不急切地想在这个问题上强迫保加利亚,因为那就意味着把北爱琴海上一个出口交给希腊。可是当俄国人建议让保加利亚人至少保留这片领土的一部分时,欧洲谘询委员会的美英两国委员坚决反对让一个以前的敌人保留一部分从盟国夺取的领土。双方僵持了很久,直到10月11日,经丘吉尔亲自调停,使谈判完全撇开欧洲谘询委员会以后,三个盟国政府才正式通知保加利亚政府:
  开始停战协定谈判的主要先决条件是,保加利亚政府应保证从希腊和南斯拉夫领土上撤退所有保加利亚的军队和官员。这种撤退必须立即开始并在收到本通知后十五天内完成。为了监督和管理此项撤退,三个盟国政府将派遣代表到保加利亚,他们将作为盟国联合军事代表团,并以苏联代表为团长。
  保加利亚政府当天就表示接受,撤退如期完成了。
  另一个困难是如何使用保加利亚军队的问题。应该命令它从原来在南斯拉夫的阵地上向前推进去攻击德国人呢?还是应该把保加利亚当作战败的敌人,马上解除其武装?结果,各方一致决定,保加利亚部队应该在苏军最高司令部的统率下作战,但在任何盟国的领土上使用时必须事先取得该国的同意。
  使西方盟国在处理保加利亚问题方面感到不安的另一个复杂情况是,1944年9月间一种近乎革命的运动风行该国。和罗马尼亚共产党不同,保加利亚共产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不用考虑到国内那种由来已久的对俄国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曾在战前和战争期间使得罗马尼亚共产党处于瘫痪的状态。1944年春天和夏天,有一些小股的游击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保加利亚的山区组成了。9月8…9日,一场军事政变使通称祖国阵线的政治组织在索非亚掌握了政权。祖国阵线是一些政党和政治集团的组合,共产党人虽不能完全支配这个组织,却占重要的地位。但是,当祖国阵线政府执政后,那些游击队侵入了保加利亚的城镇和村庄,他们在那里对当地的旧官员进行了有时候是血腥的清洗,并代之以委员会,在这些委员会里共产党人通常总能取得统治的地位。再则,以游击队为核心,民兵也迅速组成了。民兵不仅代替了旧警察,而且,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也采用了旧警察那套臭名昭著的残暴的手法。
  这些发展大概反映了保加利亚内部政治压力的影响,而不是由于莫斯科对保加利亚共产党下达了任何指示。这些发展赋予保加利亚政治局面一种完全不同于罗马尼亚的特征。在罗马尼亚,共产党起初太弱,发挥不了多大影响,但是要说保加利亚出现了彻底的革命,那也言过其实。特别是,农民党继续在中央政府具有实际的影响。1944年秋天祖国阵线的联合,并不仅仅是一场骗局。
  尽管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有这些不同之处,1944年10月28日最后签订的停战协定却完全接近罗马尼亚停战协定的型式。对希腊和南斯拉夫的赔偿没有规定数目,苏联政府则完全没有要求赔款。另一方面,苏军最高司令部“为了履行它的职务”,有权要求无限的供应与劳务,有权检查、有权在保加利亚领土上自由行动,以及在对德国及其卫星国家作战中对保加利亚武装部队进行“全面的指挥”。设立了一个盟国管制委员会,以管理和监督停战条款的执行,由盟军(苏联)最高司令部的代表担任主席,有联合王国和美国的代表参加。在停战协定生效和对德战事结束之前的这段时期内,盟国管制委员会应受盟军(苏联)最高司令部的全面指导。
  这一条的措辞比罗马尼亚停战协定中相应的一条的措辞明确得多。也许部分地就由于这一点,直到对德战争结束以后,盟国之间在保加利亚问题上没有发生重大的误会。
  红军进入南斯拉夫所引起的问题则完全不同,只要提出一点就可以说明:南斯拉夫算是一个盟国。在德黑兰会议期间,英国人明确地决定,在米哈伊洛维奇和铁托这两人之间,他们宁愿帮助铁托。大约在1944年9月,英国政府最积极地参与了南斯拉夫的事务。从游击运动作战的地区范围内容许任何外来势力存在这一点来看,的确,直到俄国人在罗马尼亚突破敌人防御(1944年8月下旬)后的几星期内,南斯拉夫与其说是属于俄国人作战的范围,不如说是属于地中海战区。上文已经提到,丘吉尔使南斯拉夫流亡政府于1944年6月1日实现了改组。新任总理伊凡·舒巴希奇于6月16日开始和铁托签订一项协议。根据协议的条款,铁托同意暂时不急于解决君主政体的未来地位问题;舒巴希奇承认铁托“临时”管理国家,并答应进一步改组南斯拉夫流亡政府,使它只包括“进步的民主人士”。
  然而,不是一切都顺利的。1944年8月,丘吉尔来到地中海。在这次行程中他不仅观看了美国人在里维埃拉的登陆(8月15日),而且还着手修补他在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政治篱笆。8月12日或13日,这位英国首相第一次会见了铁托。丘吉尔问他是否打算在战后使南斯拉夫共产化。铁托相当粗鲁地作了否定的回答。虽然会谈是热诚的,铁托的总的态度不能使丘吉尔十分安心。但是,英国人却继续支持铁托,的确,他们对游击队的军事援助增加了。
  到1944年9月,德国人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抵抗崩溃以后,红军在巴尔干半岛的迅速进展,使形势呈现了一种新面貌。铁托对英国的友谊显著地冷淡下去。9月20日前后他秘密飞往莫斯科,中途在克拉约瓦的俄军总部停留了一下。1944年9月29日,塔斯社的一项公报宣布,已经达成一项协议,让俄国军队暂时进入“毗连匈牙利的南斯拉夫领土”。公报进一步说明,“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的民政机关在红军部队作战的南斯拉夫地区将继续行使职权。”可是这项声明中最值得注意的部分也许是下面这句话:“苏军司令部声明……苏联部队在完成其作战任务后将从南斯拉夫撤退。”
  这个公报说得很清楚,红军在南斯拉夫的权限同它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权限大不相同。大概有两种因素使得斯大林比较克制。1944年5月和6月的预备性谈判曾暂时把南斯拉夫归在英国的活动范围之内,人们有理由推测斯大林希望尽可能最小限度地违背这一谅解,所以公开表示他准备在撵走德国人后马上就把红军从南斯拉夫撤走。鉴于南、苏关系后来的发展,也可能甚至早在1944年铁托就坚持他对南斯拉夫的统治不能受俄国的侵犯,无论是军事管制或是使国家的任何一部分长期被外国占领。
  不管怎样,铁托同斯大林的关系同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政府那种卑躬屈节的态度完全不同,这两国被停战协定的条款缚住了手脚。然而,这种区别不足以使丘吉尔和英国人感到安慰。这位南斯拉夫的领袖一有机会,就投入斯大林的怀抱,同时一脚踢开英国人并批评他们未能按照他的游击队应得的数量给予援助。从丘吉尔的观点来看,反对英美在地中海中部和东部地区使用较大兵力的德黑兰决议,正开始结出苦果来。
  俄国新近显示的军事威力所引起的重要政治变动,不仅仅限于巴尔干各国和波兰。在匈牙利,1944年10月15日,当摄政——海军上将霍尔蒂——公开宣布他打算向红军投降后,发生了决定性的动乱。德国人得以在这一决定全部实行前就完成了一次武装政变。霍尔蒂遭到逮捕,被送往德国,德军接管了布达佩斯和匈牙利西部。可是一部分匈牙利军队,在米科洛斯将军领导下,根据霍尔蒂的声明采取行动,投奔到俄国人这一边。12月23日,米科洛斯将军在俄国的保护下,成为临时政府的首脑。盟国开始和这个新政权谈判订立停战协定。该协定于1945年1月20日签字。各项条文几乎和保加利亚停战协定的条文完全相同,只增加了这一条:匈牙利的赔款规定为三亿美元,分六年以商品偿付。其中一亿美元指定给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两亿美元给俄国。
  俄国军队在1944年秋天只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东部一小部分地方。8月间,华沙的波兰人开始起义时,斯洛伐克人也起来反抗当时统治他们国家的纳粹傀儡政府。由于红军未能及时到达以阻止德军占领斯洛伐克,他们的起义于9月间完全失败了。但是,尽管华沙发生的事件和斯洛伐克发生的事件表面上很相似,结果却完全不同。贝奈斯在伦敦承认领导起义的斯洛伐克全国委员会的权力,俄国人则承认贝奈斯政府的权力。的确,根据1943年12月的苏捷条约,一个捷克官员代表团于8月从伦敦奉派前往莫斯科,准备担任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区的民政工作。斯洛伐克的军事挫折使得这个代表团的到达有点为时过早,可是这种挫折并未造成象华沙起义以后所产生的那种敌意或者互相责备。在归入苏联军事活动范围的国家中,只有捷克斯洛伐克没有在1944年给盟国的外交家带来棘手的问题。贝奈斯和他的同僚们似乎走对了路,能够完成同西方与东方都保持良好关系的这一艰难的功绩。
  芬兰也顺利地和苏联人谈妥了条件。芬兰政府于8月25日请求停战,战斗于9月5日停止,停战协定于1944年9月19日签字。停战协定的条款和对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的条款很相似。除了在遥远的北方,把包括佩特萨莫的重要镍矿在内的一个地区割让给俄国外,其余则恢复了1940年的边界。成立了一个盟国管制委员会,对苏赔款规定为三亿美元,苏军最高司令部的无上权力规定得非常明确。有一点是不同的:芬兰被迫把某些军事基地永久割让给俄国。
  在我们简略地概述了红军进入东欧时所出现的种种政治变化以后,有两个事实显得很清楚。第一,俄国人并没有露出想要建立由共产党独揽大权的政府的迹象,相反,到处成立了包括各种不同人士的“人民阵线”,使共产党和社会党、农民党以及其他的政党联合在一起。第二,停战条件使得俄国人可以不受限制地控制以前的敌国的经济生活,并且俄国对这些国家的政治事务的潜在影响差不多也同样巨大,因为俄国可以借口它们在军事上或者经济上不合作,而任意进行干涉。我们还有一点看不清楚,而且很可能是斯大林本人还没有断然作出决定的一点,那就是俄国将怎样利用它的支配地位。暂时,斯大林的兴趣似乎主要是在军事方面。他为红军觅取并获得了粮食和其他补给以及劳务,他从那些苏军攻入的国家的军队方面取得了直接的军事支援。人们有理由推测,斯大林对东欧的计划并不比1944年的计划走得更远。一切发生得很快,至少是斯大林可能没有料到会碰上这样突然的和广泛的胜利,不能立刻决定如何尽量利用他所获得的利益。
  从盟国合作的观点来看,不能不感觉到两个痛心之处。关于波兰的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项解决办法,而俄国势力在巴尔干的突然高涨,使丘吉尔感到很不安,尽管罗斯福对于西方势力在东南欧黯然失色,即使不是全不在意,至少看起来是不太关心的。
  紧跟着1944年夏天在法国和意大利的胜利,英美在这年早些时候那么显著的政治分歧有了暂时的缓和。当年6月,博诺米取代巴多里奥,成为意大利政府的首脑,因此丘吉尔在意大利的政策受到了挫折。法国人民普遍表示愿意,甚至急于支持戴高乐将军和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这使罗斯福对法国的政策也遭到了严重的挫败。由于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承认了这种新的形势,他们早先在探讨对法意两国最合适的政策时发生分歧的一些争执大部分都消失了。
  1944年7月,戴高乐访问华盛顿后,盟国承认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为法国国内实际上的权力机构。于是开始谈判,以确定这个委员会和盟国军事当局之间的关系。到8月25日,已经就民政和司法、通货、检查制度、平民救济,以及对于缴获的战争物资的处理这一类问题达成了协议。但是,美国政府很慎重。在签订这些协议时发表的一项官方声明强调,已授权艾森豪威尔同戴高乐的委员会的成员打交道,“只要他们继续得到正在为打败德国和解放法国而战斗的大多数法国人民的拥护”。赫尔和罗斯福以往的不信任感反映在进一步的规定中:“一俟军事情况许可,将给予法国人民以自由选择他们的政府的机会。”
  可是这些限制不过是文字方面的一种烟幕,借以掩盖美国政府从一种已经维持不住的立场上的后退。随着事态本身的发展,戴高乐的深得人心已经没有理由再可怀疑了。他已经成为法国抵抗的显著的象征,因此受到法国人民的欢迎。于是,10月23日,美国、英国和苏联正式承认戴高乐将军为法国临时政府首脑。同时,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