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歇尔对中国方面的战事也非常关心。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新几内亚丛林中对日作战遇到许多困难,这更使美国参谋总部相信自己原来的想法是正确的,那就是击败日本人的唯一经济的办法是动员中国巨大的人力来对付日本。但是要对庞大的中国军队进行装备和训练,必须首先重新打通经过缅甸的陆上交通线。对马歇尔来说,这似乎是一件比在地中海采取任何行动更为紧迫的任务。因此,他希望将北非登陆时用过的登陆艇大量调来缅甸备用,一俟1943年10月雨季结束,就开始对日本人采取行动。
罗斯福本人的意见似乎还不很明确,但是在这一年仲夏时,他比马歇尔更倾向于同意在地中海地区采取行动,他显然始终坚定地认为应该首先进攻德国。
约在12月初,两个新出现的因素使马歇尔相信他那项进攻法国的伟大计划有可能在1943年付诸实行。一个因素是俄国人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这个胜利推翻了原先广泛流行的一种看法,即红军将在1942年年底受到严重削弱。另一个因素是丘吉尔对进攻大陆的态度有了改变。
丘吉尔以其天生的乐观精神,迅速对新的战略前景作出了反应。他意识到马歇尔的情绪受到了损害和挫折,急切地想使马歇尔和整个美国最高统帅部改变态度,支持大举进攻德国的计划。同时,他很快相信俄国的力量,不再担心德国军队会突破高加索的防线,而他的参谋长们则在几星期后才相信这一点,并同意为防止德军突破高加索而驻扎在波斯的军队不再有必要留在那里了。
丘吉尔精神勃勃地着手制订一项战略计划,这项计划将充分利用在北非和斯大林格勒的胜利,以促使美国人全力投入对德作战。他的计划见1942年11月25日和12月3日的两份备忘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在地中海中部,他主张进攻西西里和意大利,或者,把撒丁也一起包括在内。这需要将已经集结在北非的军队调来投入战斗,很可能一举把意大利永远逐出战争。在地中海东部,他希望能说服土耳其人参战。这样,在波斯的英国军队就可以用来加强土耳其的兵力,在巴尔干地区建立一条战线,同时海峡对盟国船只的开放将为向俄国运送补给品开辟一条新的、更短的航线。最后,他还希望美国人同意派遣大量军队到不列颠群岛来,一俟德军因受来自地中海、东线以及逐步加强的轰炸攻势这些外围攻击而分散兵力的时候,立即在欧洲大陆登陆。他相信,欧洲被占领区的人民在英美军队的支持下将举行大规模起义,到1943年年底,有可能使纳粹欧洲的全部结构垮台。
马歇尔欢迎丘吉尔强调在1943年进攻欧洲的可能性,并希望随着俄国战场出现的新形势,以及英国人的新的(或者表面上是新的)态度,他所希望实现的计划将不再遇到重大障碍。然而,他并未改变他对于在地中海地区作战的意见,而这当然是丘吉尔建议的重要部分;但他的设想和丘吉尔的也不一样,他认为进攻欧洲大陆须要使用压倒优势的兵力,而丘吉尔则认为要使用多方面的,比较小规模的进攻,这种进攻有赖于事先削弱德国的力量,并得到被征服的欧洲民族的支持。
已经明朗化的关于未来战略的问题,要求最高一级作出决定。罗斯福十分急切地希望使俄国人,最好使斯大林本人,前来同英美战略家们一起开会,解决有意见分歧的重大问题。他希望通过同斯大林面对面的接触,在俄国领导人与他本人之间建立起较为良好的感情。他已经考虑到有关战后安排的一些问题,并认为在战争尚处于关键时刻,俄国人显然需要美国援助的时候,向斯大林提出他的希望和计划,使俄国领导人至少保证遵守总的方针,那将是明智的。
丘吉尔远不是这么急于要俄国人来参加会议。结果,他避免了俄国人可能给他的任何麻烦,因为斯大林拒绝参加苏联国境以外的任何会议,宣称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他也不能同前线失去直接联系。斯大林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直截了当地要求知道英美进攻法国的计划。
丘吉尔和罗斯福在收到斯大林拒绝参加会议的通知后,立即对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进行了安排。卡萨布兰卡被选定为开会的地点,时间定在1943年1月中旬。为了事先试探彼此的分歧,双方的参谋长们及其所属的顾问们在会前几天进行会晤。丘吉尔在1月12日到达卡萨布兰卡,罗斯福迟了两天,于1月14日到达。接着是一系列的会议和非正式的交换意见。直到1月25日会议才结束,美国总统乘飞机离开卡萨布兰卡回国。
这次会议的详细内容直到1952年还没有公布,但是它达成的主要决议人们是知道的,已经实现的折衷的总方针也十分清楚。总的说来,美国人同意了英国的进攻地中海地区的第一个步骤,英国人则同意了美国关于太平洋和远东的计划。双方重申了首先击败德国的基本战略,大西洋反潜艇战斗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在会议期间这场反潜艇的战斗还远远不曾取得胜利。第二个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向俄国运送补给品。在欧洲,双方商定从三个方面对德国发动进攻,一方面是从空中,另外两方面是从海上。一俟突尼斯战役结束,立即尽可能快地发动对西西里的进攻,其目的是使盟国船只能在地中海通航。在英国,美国空军力量将进行集结,同皇家空军一起对德进行尽可能猛烈的轰炸。与此同时,地面部队将在英国集中,目的是1943年8月或9月在科汤坦半岛进行登陆。这个计划并不是马歇尔先前所希望的全面进攻的计划,它只是“大铁锤”计划的复活,目的在于为1944年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作好准备。当然,如果在1943年年底以前德国因内部原因而崩溃的话,那么将调动一切可以抽调的兵力前往欧洲大陆。
在1943年进攻大陆的准备工作,与其说是一项坚定而明确的计划,不如说是带有点虔诚希望的性质。英国人对这项任务的看法当然就是如此,他们并不对美国人隐瞒自己的这种态度。突尼斯战争进行得不够理想这件事,使雄心勃勃的进攻欧洲的计划至多也不过只是一种尝试,双方也没有努力协商推选一个司令官。然而,在会议结束后不久,陆军中将弗雷德里克·摩根爵士领导下的一批参谋人员便在伦敦成立了一个小组,详细制订这项拟议中的作战计划。
英国第八集团军的节节胜利,使艾森豪威尔将军和亚历山大将军指挥下的两条战线彼此越来越接近了。因此,需要对他们之间未来的关系作出新的规定。尽管英军在数量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丘吉尔欣然同意由艾森豪威尔继续担任最高统帅,不过任命亚历山大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手,接管全部地面部队的作战指挥权。在地中海和北非作战的海、空部队,也指派英国人负责指挥。保留艾森豪威尔最高统帅职位的决定,一半是由于希望美国保持对地中海的兴趣,一半也是由于避免得罪法国,因为法国人不愿直接处于英国的指挥之下。
至于对日战争,英国全盘接受了美国的建议。双方同意对日本控制地区四周发动一系列平行进攻。已经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沿岸进行的攻击,将分别推进至腊包尔和帝汶岛。此外,还将横贯太平洋中部对特鲁克岛和关岛发动进攻。在北太平洋,则将进攻阿留申群岛中两个被日本人占领的岛屿。最后,将在缅甸发动一场由中、英、美三国部队联合进行的战争,以重新打开通往中国的陆上交通线。
英国不仅同意这项多方面的对日进攻计划,而且还确认了这样一项原则:有关太平洋战争的战略决定,将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单独作出。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权力仅限于分配对日作战的补充兵力。
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商定的战略决定,并没有使所有方面都感到满意。俄国人认为把在法国登陆的行动推迟到1943年8、9月份是一种诡计:把战争的主要担子放在红军身上,让英美军队坐享胜利的主要成果。当突尼斯的战斗陷入胶着状态时,斯大林很快对英美方面是否具有诚意感到怀疑。美国人则认为英国同意他们关于法国和太平洋的计划仅仅是口头上的,对于未来战略的长时间的争论并没有达成什么有实际价值的协议。然而,英国方面则感到他们已经使美国人看见了欧洲战区的某些现实,并相信计划在1943年完成的战略任务,同盟国可以提供的资源是非常相称的。
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出现了三个主要的政治问题。一个是法国问题。象上文所提到的,罗斯福和丘吉尔试图使吉罗和戴高乐达成一项关于法属北非事务的协议,但是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可是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政治问题,却使战争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那就是制订出英美人都能接受的受降条件。罗斯福在来到卡萨布兰卡时便已经打算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一“无条件投降”——作为盟国向他们敌人提出的唯一条件。早在1942年1月7日总统离开华盛顿来参加会议之前,他已经把他的这个意图告诉了他的军事顾问们。总统在卡萨布兰卡同丘吉尔会晤以后,在会议过程中很早就向首相提出了这个口号。1月20日,丘吉尔询问英国内阁是否同意向德、日提出“无条件投降”。第二天,他收到内阁的答复,同意这一原则,但认为意大利也应包括在内。丘吉尔本人原来急于诱使意大利求和(他认为这样对扩大地中海攻势最为有利),因此他希望任何“无条件投降”的要求都把意大利除外。结果,他使这件事搁置起来,可是罗斯福的想法却不一样,他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只有彻底消灭德国和日本的作战力量,和平才会来到这个世界。……消灭德、日、意的作战力量,就是要德、意、日无条件投降。那也是对未来世界和平的合理保证。这并不意味着要毁灭德、意、日的人口,但却确实意味着要摧毁那些国家中以征服别国人民为基础的那种哲学。
这个声明使丘吉尔感到惊讶和不快,他原以为总统已经放弃了这个主意,至少暂时是放弃了。但是,他没有公开表示反对。后来,他自己也赞成了这个方式。同时,象罗斯福在他原来的声明中所说的那样,他解释说,“无条件投降”将不对战败国人民施加不公正的惩罚。
与这一步骤联系在一起的有两个问题,只能通过揣测来加以回答。第一,为什么罗斯福使用了“无条件投降”这个词,并一直坚持到他逝世?第二,这对于德、意、日的抵抗意志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罗斯福的动机大概是三方面的。第一,他极力想避免对德国人作出类似他的前任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所作的详细和慷慨的允诺。他希望避免一切可能,使将来某个德国领导人可以宣称——就象希特勒曾经宣称的那样——德国从来也没有真正被战败,只是由于德国人轻信了某些虚假的允诺,才解除了武装。第二,也许是更重要的考虑:与达尔朗的交易已经使美国某些新闻记者预言(并谴责),可能与戈林、巴多里奥或近卫这样的人作成类似的交易。罗斯福怕盟军同沾染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或日本帝国主义的人做交易,他急于要消除这种忧虑,而提出“无条件投降”的要求似乎是一个办法。第三,罗斯福也许一心要对俄国人作戏剧性的证明:西方盟国将作战到底,决不会考虑单独议和,使德国人得以无所约束地与共产主义作战。
尽管“无条件投降”对盟国阵营说来是一个很好的战斗口号,并可利用来推迟考虑有关战后政策和大国关系等棘手的问题,但它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举例来说,这个词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当意大利、德国、日本依次投降的时候,不可能没有条件:相反,投降书及有关文件开列了一整套条件,从有关各方部队应立即采取的步骤,到长期的关于盟国占领军方面政治和行政权限的规定。投降牵涉到几百万军队和一整套现代政府机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其性质也不可能是无条件的。不管战胜国愿不愿意,它和战败国之间必须作出行政关系的安排。这个反对意见也许是一种诡辩,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然而,重要的是“无条件投降”的提法会使公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使政府官员们——包括罗斯福本人在内——忽视这种需要:预见并计划战争结束后在战败国内的各项安排。
更加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口号对敌人的抵抗意志所产生的影响。毫无疑问,轴心国的宣传家们尽力地对“无条件投降“这个词加以利用,以激励公众的决心。要确切估计这些宣传家从盟国这一要求所产生的讨厌的副作用中能获得多少成功,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不难相信,如果不是由于“无条件投降”这个冷酷无情的口号(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使德国将领们的秘密集团感到泄气的话,否则在诺曼底登陆以后,几乎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可能取代希特勒,并向盟国求和。但实际上,罗斯福提出这个口号的部分意图,也正是要防止出现上述情况。同达尔朗(以及以后同巴多利奥)达成秘密协议的经验,使总统不想同任何象德国军官团那样的集团作交易。他不愿接受希特勒德国内部唯一可供选择的那些掌权者,宁愿将改组德国社会和挑选新统治人物的问题推迟到更远的将来。因此,可以加以责难的与其说是“无条件投降”这个口号,不如说是这个口号后面的态度,因为它可能会使欧战延长下去。
日本的例子提供了十分明确的证据,说明由于“无条件投降”的要求,使战争推迟了几天才得结束。当决定性时刻到来的时候,杜鲁门不再追随罗斯福对德国实行的政策,而是同日本天皇谈妥了条件,并利用天皇的权力为占领和管理日本提供方便。
德国和日本有着不同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拿这两个国家进行直接的对比是不太明智的,试图对罗斯福的口号是否高明作出任何判断,也许同样是愚蠢的。包括斯大林、丘吉尔、艾森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