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397部分

调教太平洋-第397部分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艘军舰部署在加勒比海和大西洋。
  当协议最终尘埃落定时,无论是谁都能感觉到,美国对南美洲的控制力开始下降,为了挽回这一损失,尽早的重新掌握主动,逐渐走出了阴霾的费尔班克斯总统还说服了国会,以七千万美元的价格回收了托马斯矿业公司所掌握的巴拿马运河四成股份,彻彻底底的把巴拿马运河掌握在了美国手中。
  对美国来说,这是极其失望的一次谈判,尤其是尼加拉瓜运河开凿权其实美国早就可以买下来,只是因为哥伦比亚政府忽然横插一脚最终没能实现,当时美国各界都认为只要巴拿马运河加速开凿,哥伦比亚政府捏着的开凿权就会不断贬值,等到运河开通后甚至只需要几万美元就能拿下来,但他们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缓慢和迟钝,使得最终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
  对美国来说,和付出金钱相比,这场危机也让他们看到了自身的虚弱,明白了经济强大不代表国家强大,尤其是见到了新华访问舰队的威力后,更加深了对新式战列舰威力的了解,所以美国国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再次通过了拨款预算,在前两艘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已经开建的情况下,再次增加两艘,并且首次提出了两洋舰队的概念,同时要求海军立刻开始研制下一代战列舰。
  但技术上的不足,尤其是动力方面的严重缺陷,使得四艘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问题,可无论如何,美国最终走上了加速军备的道路。
  庞大的美国经济力量终于开始发挥威力,一场危机凸显了美国两洋无法连接的尴尬,使得美国明白必须加速巴拿马运河工程,在已经无法继续使用华工的情况下,费尔班克斯学习李默,向日本提出了用十万劳工抵偿部分债务的决定。
  9月25日,当原本一万名在巴拿马运河工作,并且在政府保证替他们在国内安排工作的情况下,用十五艘货轮和返回的唐绍仪同时抵达上海后,顿时引起了剧烈反响。
  一场从南美开始,并且蔓延至加勒比海的危机最终以美国花费了巨资而曲终人散,随着新华大获全胜,唐绍仪带着成吨的黄金(金本位时代,在各国货币无法自由兑换的年代,黄金是国际大宗交易交易的唯一结算单位)返回国内时,新华国内各界立即对这位外交大臣赞誉有加,这也让他的个人声望飞速提升。
  虽然托马斯得到的七千万还需要通过银行缓慢的转移才能回来,但这已经不能阻挡李默开始新一轮扩军的脚步。
  不过事情的余波却远未结束,刚刚获得暴利的新华却遭受了一次突乎其来重创。
  1906年10月1日,新华国庆当天,从美国传来消息,为了遏制新华的发展,美国政府作出决定,将限制重要机械,包括大型机床,成套加工设备等向新华出口。
  由于美国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机械进口来源,尤其是民间工矿企业超过一半的设备都需要依靠美国,所以即使李默也没有限制过美国机械的进口,虽然他很注重国家大型企业的国际采购多元化,但民间的采购他一般不过问,所以美国还是最大的工业设备进口商,占据了新华机械进口总数的半边天下。
  这一消息,无疑对刚刚兴起的民间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唐绍仪在回到国内不过几天后,再次马不停蹄的前往欧洲,开始和德国展开关于加大机械出口配额的谈判。
  对于正在和英国较近的德国来说,任何一笔收入都是极为重要的,这块意外而至的巨大馅饼,让德国工商界倍受鼓舞,在国内来不及生产的情况下,最后甚至把奥匈帝国也拉了进来,开足了马力提高对新华出口的力度。
  而这种悄然出现的变化,使得德国和奥匈更加迅速的靠拢,加上英法关系开始缓和,两大集团核心的对抗已经初具雏形。
  对于美国政府的这个决定新华国内各界自然是强烈不满,认为这是美国再继续采取敌视行动,很多人甚至认为早知如此就不该出售运河开凿权。
  在此情况下,新华国内经济核心之一的上海各界商业领袖和新兴的公会组织纷纷发出声明,宣布将从此刻起抵制美国商品。
  在某些部门的推动下,报纸开始连篇宣传美国的敌视行为,使得这股风潮迅速的蔓延至了全国,南京,北京、大连、杭州,广州、长沙、武汉,甚至是吕宋,香港和新加坡的华商们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抵制美货的行动。
  截止1907年1月1日,短短两个月美国对华出口下降了四成,这使得美国国内制造商们苦不堪言,而李默也没想到,这股历史上原本在1905年因为华工禁约出现的抵制浪潮会在一年多后出现。
  美国机械制造商们留下的巨大缺口,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依靠自身和德国来弥补的,经济的下滑几乎可以肯定,对美国来说这仅仅是皮毛数字,但对新华来说却无疑是一次重创。
  不过任何的危机都有另一面,虽然暂时抑制了国内工业建设的脚步,但新华自己的机械制造商们再十年的努力下,也已经逐渐的成长起来,而且民用商品大部分也已经能够自产,只是因为更便宜的美国货压制使得产量一直不大,这次的危机反倒是促进了国货迅速抢占了美国商品离开后的空挡。
  1月2日,新华帝国皇帝李默首次打破沉默,在报纸上发表了《民族自立,国货自强》的文章,表示他和首相府将会尽一切力量,满足国内建设所需,同时希望国内各界,展开自主研发,各家民营企业如果遇到技术力量缺乏和资金问题,都可以向政府提出支援。
  同时,李默严令工商大臣黄子辰,装备和保障大臣唐晓,最后甚至动员了科技部开始加速国内机械制造研发进度,配合国内企业自行研发的脚步,并且主动要求他控制下的大型重工业集团,和国有大型企业向当地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援助。
  已经建立了巨大个人功勋和魅力的皇帝的这番言论和行动,无疑为抵制浪潮泼了盆汽油,与此同时李恩富也趁热打铁推出了新的经济刺激政策,一边组织向欧洲各国加大采购力度,一边开始向国内民营制造商提供大量贷款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迅速的壮大起来。
  和欧洲也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一样,太平洋两岸的经济对抗也是硝烟弥漫,短时间内双方都遭受了重创,整个世界都被有意无意的卷入了一场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大竞赛中。
  同时,世界也再一次看到了李默和新华政府处理危机的果断能力,而此时美国政府也没有意识到,因为连续支付了近两亿美元后,加上限制了制造商出口敏感设备等等行动,使得美国国内资金开始紧缩,一场措手不及的危机已经悄然而至。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456章 技术突破
  东蒙省。
  通辽以北七十公里的荒漠中,一排高高的铁丝网墙将这块面积近三百平方公里的荒漠圈了起来,铁丝网墙上赫然醒目的军事重地和时不时沿着铁丝网巡逻的士兵,让这片与世隔绝的荒漠更显得神秘。
  坐在车内,列宁望着这片被铁丝网包裹的荒漠,心头也不禁升起一丝骇然,知道自己即将进入一个新华的秘密基地。
  事实上,他虽然没有想错,但也有些言过其实了,这里只是新华军最大的武器和装备实验中心,几乎所有的三军武器都要在这里进行试验,还远谈不上机密,至于圈起的铁丝网只要是怕人随意进入被误伤罢了。
  当车队在卫兵们冰冷的目光下驶入荒漠,通过一扇没有任何标示的大门时,列宁立刻被远处哒哒的枪声吸引,只见到一排士兵正在操作机枪,而机枪的脚下却早已堆满了如小山般的弹壳。
  而在更远处,一个个巨大的弹坑让他触目心惊,他无法想象这到底是多么大的爆炸才能留下那么深的陷坑,不过和这些相比,他更关心的是今天要见的那个人。
  汽车向着十公里外的舰炮实验靶场驶去,此时李默正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靶标处忙碌的工程人员,当一个日本人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时,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
  松野并不知道李默亲自来到了这里,而且正在看着他,此时的他正指挥着工人们小心翼翼的将一块块不同厚度的钢板摆放到靶心位置,由于实在是太重,所以需要用铁轨来运送,而且运送它的平板列车也必须停在这里。
  松野是一位日本冶金技术专家,早年曾经留学美国,回国后受聘于日本海军高级技术部门,曾想着要为天皇陛下研制出世界上最好的钢铁和装甲,但随着日本战败,国内乱成一团,他的梦想终于完全破灭。
  当新华海军的舰炮在日本上空轰鸣时,他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带着家眷被押上了前来新华的轮船。
  一开始,他还以为会遭受漫长的监禁生活,但没想到他却被新华科技部材料研制组特聘为高级技术员,不仅可以享受和其他工程师同样的待遇,也可以享受比较自由的生活空间。
  当然,这种享受不是没有代价的,除了他的学识外,他和他的家人都受到了禁锢,他们被禁止离开居住区二十公里范围,除了同来的日本人之间可以通信外,他们无法联络外界,只能通过每天准时送达的报纸了解祖国和外面的世界,连同来的日本专家间互相通信也必须交给专门的人审查后才能发出,而且投递信件的也都是特殊人员,甚至是他要去新华国内其它地方提供技术指导,也随时会有几位情报人员贴身跟随。
  这样的限制开始时很让他们这些日本来的技术人员反感,但当一些人悄悄出逃,却无一例外被枪毙,尸体被拖进专门的居住区,连家人都消失无踪后,所有人都认清楚了现实,那就是他们依然是特殊的囚犯。
  中国人给出的信号很简单,要么死心塌地,要么就是死亡。
  在这样的严厉手段下,随他一起来的日本技术人员都接受了现实,开始加入到了新华的科研部门,用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去武装国家的仇人。
  他被分配到的新华科技部合金与钢铁材料部门,开始时他还颇为不屑中国人的技术能力,但等到深入进去后才发现,原来真正落后的是日本。
  一些连科研人员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合金名词和资料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研究所内,虽然空乏,虽然只是个名字或者一段话,但这些名词却给了大家一个基本的方向。
  随着他的才华逐渐展露,尤其是在钢铁冶炼上的技术能力,使得家人的待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孩子甚至进入了专门的学校,只不过那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都是中国式的。
  他没办法改变。
  对他来说,生活就像是被一层厚厚的铁幕遮蔽了,生活中除了研究还是研究,再也寻找不到任何其它快乐,所以他认命了,他知道自己只是寄人篱下的失败者,索性拼命地钻研技术,用余生多给家人一些幸福。
  通过不时送来的日文报纸,他能感觉到日本国内的混乱和动荡,除了新华外,德美英等国的讹诈不断增加,大量的日本人取代了华人成为了劳工,甚至还有很多日本女人为了生计,想尽了办法来到新华,在酒馆和舞厅里用身体换取金钱和实物。
  和混乱不堪的国内相比,能生活在这里已经算极为幸运了,至少不用在为了吃饱肚子担忧,也不用为某天横死街头,或者被抓取冲做苦力,更不用担心妻子某天会躺在别人的身体下婉转呻吟。
  可原本在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却在两年前突然出现了重大转折,因为他接到了一个任务,与一些中国和国外技术专家参加一个叫VH的研究课题组,而且还成为了组长。
  最让他不可思议的是,根据管理他们的人说,只要他能带领大家搞成了这个项目,那么他的孩子就将自动获得新华国民待遇。
  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个奇迹,对自己的人生他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他一直想让孩子脱离这个环境,所以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就签下了保密协定,并接过了课题。
  VH计划,是一项重大的创举,他不知道科技部那些七零八落,记载完混乱毫无次序的资料是哪里来的,但这依然是一个重大项目。
  那就是改变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加工复杂的表面渗碳技术对钢材进行硬化,而是采用直接锻造和热处理方式加工装甲钢,并且添加一些特殊的材料,大幅增加目前装甲钢的防御能力。
  他不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革新,如果能够研制出来,将使得目前战舰的装甲防御力大幅增加,而且制作时间大为缩短,成本也将下降很多很多。
  为了那个让孩子自由的梦想,两年来他几乎是日以继夜的在寻找办法,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很多时候甚至吃住在研究所里。
  而这一切都将在今天验证。
  望着面前用全新的锻造技术加工出来的六块不同厚度的钢板,他既兴奋却又无比紧张,兴奋的是自己终于完成了任务,紧张的是如果实验室中的数据在真实环境测试下得不到体现,那么毫无疑问他将失去价值。
  当六块不同厚度VH装甲被安放好后,他看了眼远处早已待命的几门不同口径的舰炮,心猛地一下子悬到了半空。
  “日本还是有人才的。”望着镜片中面色紧张的松野,李默微微一笑,放下了望远镜。
  “是啊,日本人的确有股狠劲,听说那个松野为了解决二次淬火中的表面氧化问题,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后拿出了解决方案。”随同李默一起来观看测试的陈平也佩服了两声,不过对于开放待遇却有些担忧,说道:“皇上,让他们的孩子加入我国,会不会……?”
  “担心泄密?”李默扭头一笑,走向了边上那门身管巨大的舰炮。
  “有点。”
  “呵呵。”对陈平的担忧李默倒是不以为然,笑道:“任何技术都是不能长期保密的,科学技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扼杀,因为那是人类梦想的体现,就像是无线电,俄国人不也弄出来了吗?我们所做的,不过是让我们提早掌握,并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罢了。”
  “而且一个大国,必须具备更加开放的心态,给予他们国民待遇,不代表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