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汉生指南 >

第21部分

汉生指南-第21部分

小说: 汉生指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若只觉得一团火焰在他心里燃烧,转眼便烧遍她的全身,情不自禁,她喘了起来,并发出了奇怪的声音,那是她发出的嘛?好暧昧……若若羞愧欲死,可她全然没有抵抗能力,那声音根本无法抑制。
  随着张涵细致体贴无微不至的抚摸,若若呻吟起来……
  迷茫中,不知过了多久,若若感觉到,一根火热的铁棍刺穿了她,奇怪的是,她只感受到一阵轻微的疼痛,随即便淹没在无边的欢娱之中……
  张涵仰面朝天躺在那儿。若若伏在他身上,满面红晕,丝毫动弹不得。张涵恣意在她的身体上,温柔地抚慰着……
  他可真不是一个有定力的人,还以为十年内用不上的,结果,连八年都没结束,他就用上了(^x^),不过……爽啊!男人就是要这样!
  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得爱惜,他年纪还小,要节制,嗯,要节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年轻的身体就是有活力,但身体要紧,要节制,张涵决定,忍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哈,他还是很有定力的。
  休息了一会儿,若若恢复了一点儿力气,真是羞死人了!可……也挺好的(^x^|||)。
  什么东西硬硬的,顶的她好不舒服,她动了动身体,令自己趴的更舒适些儿……
  吼!张涵忍不了了,他要真能忍住,他就不是男人!
  张涵又‘空’了两回。
  第二天一早,张涵差点儿没能起来。捶着酸痛的腰,张涵发现,自己的伏地挺身做的还是少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身体重要,得补补,一会儿多喝两碗药汤吧!
  以后不能这样了……开什么玩笑?
  开始是张涵舍不得,他都忍了十多年了,自然舍不得,心想,三两天,五六天,七八天……也许,可能,应该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的。
  然后,两人分开睡。他俩一直睡在同一个房间里,分开只是恢复原样,不睡一个被窝。但是,男女之间一旦发生了关系,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两人睡着睡着,就睡到了一个被窝里了,唯一的区别,就是睡前两人是分开的。至于谁主动,这个,就不好说了,男女双方有着不同的说法。
  没办法,只好分房间。
  这回,便是若若舍不得了。她和张涵生活在一个房间里,都已经七八年了,换了房间,她总担心这儿,担心那儿,她睡不着。张涵看着可怜——正是情热的时候,情人的一蹙眉都是大事——折腾了两天,若若又搬回来了。
  结果,张涵连续‘空’了一个多月,黑眼圈都出来了。
  “我是不是很……”若若伏在张涵的怀里,用手指在他的胸膛上划着圈,痒痒的。她停顿了一下,想找个合适的词,但是,没哪个词是合适的,她没有继续说下去,换了句话,“有时候,我很想很想和你……”
  “没有的事,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是很色的。这是正常需要,委屈你了……”张涵轻轻地亲了她一下。母亲张王氏找她说话,想必是受了责备。
  别误会,两人只是睡在一起,什么也没做。不是张涵定力好,而是若若忍住了。在牵涉到张涵身体健康上,若若立场十分坚定。她每天都会在屋里预备一大桶新打的井水,张涵在兽血沸腾的时候,只好去洗冷水澡。
  张涵郁闷地大喊,“谁再说一人单挑十个八个的,我砍死他,我这一个都吃不消!”
  当然,他是在心里喊的。
  PS:半夜还有。
  第二十章 冶炼作坊'上'
  张昭端起酒杯,轻轻噙了一口,不愧是新法酿酒——天书多了,张昭把上面记载的技术一律称之为“新法XX”——果然醇厚无比。
  槐树上冒出的绿芽已舒展成片片绿叶,疏疏散散的,却也遮去大半阳光,早春时节的风还是凉爽的,张昭躺在藤椅上,品着美酒,说不出的写意。
  张涵说饮酒要适量,过尤不及,会伤害身,总不肯给他多喝,真是,难道张家还供不起这么点儿酒,张昭腹诽了两句,便不再多想——这个孙子还是很得他欢心的。虽然他现在(建宁三年,170年)有了五个孙子,五个孙女,但要说成器的,还得是这个长孙。孙子的心意,他也明白,自己嘀咕两句也就算了。
  张昭也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一半,连眉毛也稀疏的分布着些少白眉毛。不过,从他舒展的眉头和写意的姿态,能够看的出来,张昭近来日子过的很舒心。
  搭上宦官一系,张昭是为了拉大旗作虎皮,减少些麻烦。毕竟乱世还远,日子总要过不是。因此,在忧虑了几日名声之后,张昭便安心享受平安的日子了。连岑公孝的嘲笑,他都当作了耳旁风。
  嫉妒,肯定是嫉妒!这家伙有家归不得,看不得人家过好日子,张昭决定,大人大量,不与他一般见识。
  岑晊打击了几回,见效果不显著,也就算了。人生在世,谁不想有个好名声,张昭为了家族所做的牺牲,他能理解,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应该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后主都把家放在国前,‘家’与‘国’哪个更重要,一目了然。
  清澈如水,入口和缓,醇厚甘香,回味无穷……张昭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地一下子多了,奴隶就有些不够用,两年下来只开垦了一部分,其余只好用作牧场,泛泛地播种了紫花苜宿以后,养些牛马猪羊也好。可惜了,却也无可奈何,奴隶很贵的,延熹九年的事是赶巧了,哪里有那么些好事。而且,张家富可敌国,土地无数,现在要低调,低调……
  由奴隶不够用,张昭又想到了畜力和农具,卖了粮食,卖了酒,然后再去买牛马,买铜铁,这一进一出是多大的利呀!张家是不是应该……
  “咱家搞个商队吧!”项让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很自然地给自己倒了杯酒。
  “你疯啦!”这话,张昭没说出来。头两年公礼没少吃苦头,人老多了,没想到头脑也不行了,张昭怜悯地看了他一眼。
  搞商队,那得是商人,是要入市籍的,是下等人,子孙后代都不能作官,再挣钱,张氏也丢不起那人!
  “我没疯!”老朋友也有不好的时候,张昭什么都没说,项让却全看懂了。
  “嗯,嗯,我知道,公礼身体很好,年纪大了,多注意休息……”张昭随口敷衍道,这就象醉了的人总说自己没醉一样,他是不会与他争辩的,公礼是有功之人,再怎么样,张家也要好好待他……
  项让都快气死了,闭上眼睛,他深吸了口气,来平静自己。
  “主公……”张涵说的办法,效果也不怎么样,项让的口气还有点儿凶恶。
  “嗯,公礼……”张昭见他那么正式,也只好起身,以示郑重其事。
  “项让的意思是说……”
  张家的奴隶那么些,找几个可靠的人放免,解除了他们的奴婢身份,然后给他们入了市籍。张家再以这些人的名义来办商队。这样一来,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却也没人能说出什么不是来。
  “嗯”,张昭的声音立刻拔高了一度,“公礼言之有理,正合我意,果然不愧是张家的智囊……”
  项让“哼哼”两声,欣然接受了张昭的夸讲。
  事情这么办就简单了,张家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组成商队的主要人员都要出自张家,也不怕有人从中做手脚,可以选择的人就多了。像梁管家的二儿子精明强干,就是个不错的人选,还有……
  项让说的头头是道,张昭连连点头。项让说完,他又补充了两句。
  “不错,不光可以在边市,直接与胡人换牛马;还可以在都会开几家酒楼,以张家的美酒佳肴,……”
  “东海朐县麋家与我家来往多年,也不能冷落了他,粮食买卖一如既往,另外,也可以分他们一份……”
  这两年,粮食是丰收了,但价格有时还会下跌,怎么也不如酿酒挣钱。况且,这新法酿造的烈酒,非同寻常,挣大钱是一定的。
  两人越说越兴奋,很快就理出了一个大概眉目。
  再多的钱也不够用,牲畜、铜铁、税赋……没有一个地方不要钱的。张家再想抵抗刘氏帝国的剥削,大面上也得过的去,那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项让挣了一大笔钱,当初是觉得不少,但眼瞅着就没了踪影。接下来,还要继续开垦,投入不是个小数字,每年杂七杂八的上下打点也要相当一笔……家中的日常事务,张王氏打理的不错,不用张昭费心。但这样的大事,由不得张昭不考虑。
  “点火!”
  在张昭正品着美酒,享受清凉的时候,张涵就没有那样的好命。他正站在一座高炉前,指挥着众人进行炼铁实验。随着他一声令下,高炉便被点燃了,不久便猛烈地燃烧起来。
  张家的冶铁作坊规模不小,但是,自从延熹八年家中普遍实行新法后,对铁制农具的需求增长迅速,作坊很快便不敷使用了。待这两年开垦荒地,张家的农具需求更增加了几倍,不得不对外购买了大批农具。
  因此,张涵年初主动请缨,要求接管张家的冶铁作坊,张昭考虑了一下,便爽快同意了。张涵快十三岁了,平时办事有板有眼,可以尝试一下。张昭全当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即便真的失败了也会学到不少东西。
  张廷方也是驺县张氏族人,他要比张涵长一辈,管理冶铁作坊已经十几年了,一直干的不赖,直到最近。
  到了卞县农庄,张涵并没有做什么变动,日常工作还是由张廷方安排,只是从他那里要了几个人手。张涵清楚,祖父会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他现在要做的,是干净利落把问题处理好,而不是抢班夺权。
  PS:上三江了,兄弟们支持下,有票捧个票场,明天还是四更。
  第二十章 冶炼作坊'下'
  对于一个晚辈来这里指手画脚,张廷方当然不愿意。如今,张涵知情识趣,他也愉快地给予了配合,把后来的汝南铁匠李胜忠给了张涵。李胜忠的手艺相当不错,在整个作坊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给张涵,张廷方觉得有点浪费,但张涵表现的很尊重他,他也就投桃抱李了。
  炼铁的高炉,在汉代便被使用了。张涵仔细看了一下结构,详细询问了整个过程,并旁观李胜忠炼了几炉铁。最终发现,似乎与现代高炉没多大区别——其实,有区别的话,张涵也看不出来的。他对冶炼的了解,还没有这几天学习的多。
  不过,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根据张涵了解的情况,他还是可以进行一些尝试的。
  张涵的尝试是集中在燃料这里,他把炼铁使用的木碳换成了煤,结果失败了。李胜忠曾经告诉过他,张廷方已经用煤试验过了,但效果不好,如此冶炼出来的铁发脆易碎,质量很差。由于李胜忠说的不清楚,张涵便试验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
  张涵这时才想起来,中国的煤炭多磷硫,冶炼多半用的是焦炭。他也不在意,失败乃成功之母,试验总是要先失败的。
  然后,张涵又要了些儿焦炭过来。炼焦的碳窑虽然距离是冶铁作坊不远,却不归张廷方管,而是由琉璃窑管事李九负责。
  在项让冒充大秦使节之后,琉璃的需求一落千丈,张家根本没有渠道向外卖,所以要求琉璃窑降低产量,哪怕每人每天只造一件琉璃也可以,但一定要求是精品——张昭一直希望能再造出来一个五色玉瓶来。当然,如果能造出明月珠来,那就更好了。
  如此一来,对焦炭的需要便少了许多。后来,家中人手缺乏,便大幅减少了挖煤炼焦和打杂的,这些没有直接接触过琉璃的,都拉去垦荒了。
  说起这些事情,李九唏嘘不已,一副情以何堪的样子。张涵看着好笑,倒想起件事情来,棱镜、凹镜、凸镜、望远镜、显微镜……前途广阔,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他研究研究这些东西。
  明年的天书里,一定要加上这些内容,张涵暗暗告诉自己。
  闲话少说,张涵直接从祖父那里,把碳窑要了过来,仅定期给琉璃窑提供焦炭。
  以焦炭作燃料,这一次取得了很大成功,铁矿石迅速熔化,令李胜忠颇惊讶,但经验丰富的他是不会操作失误的,成品的质量相当不错。
  接下来的几次实验里,李胜忠确定了焦炭与铁矿石的比例关系,把冶炼的速度提高了一倍,并把每炉铁水的产量提高了三分之一。
  张廷方大为惊奇,挑着大拇指,连声称赞:“行!不愧是张氏神童,干的好……”
  张涵笑笑,露出一口小白牙,“六伯,您就别笑话我了。若是六伯早拿到焦炭,早就完成了。”
  张廷方看哄不了张涵,“嘿嘿”直乐,却也不说那些有的没有的了。
  “回家吃饭,回家吃饭,今天,让你婶给你做点儿好吃的……”
  再后来,红砖水泥砌成的大烟囱拔地而起,张涵足足建了八丈(约19米)高。为了避免被人看到,烟囱被建在一山凹处,三面有山树的遮掩,而烟囱外面也涂成了黄绿相间不规则的掩护色,远远看去,似与山树融为一体。
  烟囱的效果很好,水排橐(牛皮囊)稍微鼓风,煤炭便在高炉里猛烈燃烧起来。张涵再接再厉,开始建设更大的高炉。张家的高炉是当时规模较小的一种,高与直径都在六七尺间,张涵新建设了一座高两丈半,直径一丈八尺的高炉,以提高效率。
  张涵好不容易想起了蓄热室,试验过后,效果显著。新高炉就在两侧各增加了蓄热室,炉顶则附设了燃烧室。
  高炉炉顶废气先进入燃烧室燃烧,热气上升,进入蓄热室,把热量传递给砖格,使之变热,变冷的废气通过烟囱排入空中;当一侧砖格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即用热气加热另一侧的砖格,而把冷空气鼓入已加热好的蓄热室中,使之从砖格上吸取充足的热量,出来就变成了热风,随即鼓入高炉中。
  如此轮换不止,鼓入高炉的空气始终是热的,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改善了成铁质量。
  今天是新高炉试运行,便出现了之前的一幕。说是指挥,张涵能做的早已做完,在现场所做的,也就是这一声令下了。
  在‘管理’冶铁作坊的同时,张涵还时常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