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天下 >

第82部分

天下-第82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里,长六七里,东高西低,表面已经风化成土,由于大量海鸟栖息,使海岛上土地十分肥沃,环岛林木茂盛,中间地势平坦,长满了大量的牧草。东北一角被开辟成了良田,麦浪金黄,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
  岛上的环境使李庆安十分满意,尤其有大片牧场,足以够他的战马放牧,士兵们一声欢呼,骑马向牧场奔去,不多时,牧场上便布满了军马。
  “将军,你看,那就是应龙寺。”
  张平伯指着远方的高岗道,李庆安顺他手指方向望去,只见黑色的山崖上有一座金黄色的寺庙,庙宇不大,最多十几间屋子,正有两名僧人向这边奔来。
  片刻士兵领来了两名老僧,老僧对李庆安合掌施礼道:“阿弥陀佛,欢迎将军来龙驹岛。”
  李庆安见他俩愁眉苦脸,显然是言不由衷,便微微一笑道:“请问两位大师法号,岛上有多少人?”
  “贫僧法明,这位是我师弟法海,本来小庙里有十四名僧人,因唐蕃大战来临,弟子们都离开寺院到河西去,庙里只有我师兄弟二人,粮食很少,只够我们自己吃。”
  “我们有足够的粮食,不过岛上可有淡水?”
  “有!我们寺庙后面有一眼热泉水,终年泉水不绝,热气腾腾,完全够军队饮用。”
  “那岛上其他居民呢?不是听说还有几户羌人吗?”
  “本来岛上有七户渔民,唐蕃战争爆发,基本都离开了,只剩下一户,是祖孙二人。”
  “好吧!我明白了,应龙寺我们暂时征用了。我会给你们补偿,足够你们重建寺院。”
  说完,李庆安也不管两名老和尚愿不愿意,回头挥手令道:“把受伤的弟兄们都抬进寺院去,好好调养。”
  众人答应,一起动手,将两百多名伤兵向山上寺院抬去,二十几名女护兵拿着药品纱布,跟着一起上山了。
  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将船里的粮食,盐以及各种物质都搬上了岛,并在山脚下搭建了一百多顶帐篷,开始埋锅造饭,岛上变得异常热闹。
  一顶帐篷里,李庆安正和几名大将商量以后的安排,李庆安迅速画了一张青海四周的草图,对众人道:“青海的东岸便是赤岭,那里驻扎着吐蕃重军,唐军驻扎的鄯州距离青海至少还有一百五十里,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从东北角的谷地离开,那里原来是汉朝的西海郡,是大通山和赤岭的交汇处,有一条宽约百里的峡谷,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不能肯定西海郡那边是否有吐蕃军驻扎,如果有大军驻扎,事情恐怕就有点麻烦了。”
  荔非守瑜沉思片刻便道:“七郎,伤兵们复原需要时间,如果西海郡那边有吐蕃重兵把守,一场恶战后谁都活不了,所以我建议把伤兵暂时留在龙驹岛养伤。”
  “元光,你的想法呢?”李庆安又问白元光道。
  白元光笑道:“我赞成守瑜的想法,刚才我问过老和尚,吐蕃军的船只在年初时才路过一次海岛,而且并没有上岛,眼看冬季要来临,他们更不会过来,暂时把伤兵留在岛上,等我们探查完海西郡的情况后再作决定。”
  李庆安的目光又投向了荔非元礼,荔非元礼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别问我老荔,我只管听命打仗。”
  “好了,现在说说我的想法。”
  李庆安指着青海周围道:“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赤岭的背后,大非川的北面,如果这座岛成为唐军进军的跳板,那我们等于是在赤岭后背插了一把刀,又像用刀顶住了大非川的腹部,这将成为一支极其重要的奇兵。”
  “七郎的意思是说,要永久占领龙驹岛吗?”
  “对!”
  李庆安肯定地点了点头道:“至少是我们安西弓骑兵的基地,我想在这里修建一座城堡,等风暴一停,我就去鄯州,向哥舒大帅提出这个建议。”
  ……
  中午时分,青海的第二次风暴来临了,海面上狂风大作,天空乌云如墨,顿时电闪雷鸣,天地昏暗,俨如进入了黑夜,巨浪澎湃,狂风呼啸,暴风骤雨席卷而来。
  唐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将所有马匹赶到山崖下,帐篷又重新紧靠山崖搭建,这里有山体阻拦,受狂风暴雨的影响很小,士兵们挤坐在帐篷里,听着外面青海龙王的咆哮,每个人的心中都十分紧张,仿佛是末日即将来临……
  可第二天一早,青海便彻底恢复了宁静,风和日丽,湛蓝色的海水俨如一块巨大的宝石,一眼望不见边际。
  李庆安漫步来到海边,欣赏这湛蓝的海水,一群群海鸥在他头顶盘旋,在后世,他曾经来过青海湖,那时的青海湖,远比现在小得多,水也没有这样清澈透亮。
  李庆安伸了一个懒腰,深深地呼吸这清新而带着海腥的凉风,他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向四周看了看,没有一个人,他飞快地把衣服脱得精光,放在礁石上,又用一块石头将衣服压好,防止海鸥叼走。
  “美人鱼们,我来了!”
  他在空中跃出一个优美的身姿,赤条条地投入了清澈如蓝的大海中,海水冰凉刺骨,将李庆安刺激得险些抽筋,他手脚奋力在水中划动,眼前忽然一亮,他冲出了水面。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这才发现他竟潜出了二十丈远,他猛地又钻进水中,用漂亮的自由泳在海中尽情地游泳,畅快地大笑着。
  ……
  不知游了多久,他有些累了,便仰面朝天浮在水面上,任海波慢慢地将他推回,阳光照在他黑亮的皮肤上,暖烘烘地格外温暖。
  忽然,他听见了两个女人的说话声,“三娘,这边,这边有礁石,很方便!”
  李庆安一激灵,一股咸水呛进了他的鼻腔,他一下子潜进水中,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他隐隐看见两个女人端着盆向这边走来。
  “翠儿,就在这里吧!”
  李庆安听出了她们的声音,一个叫施三娘,一个叫苗翠儿,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小妇人,她们蹲下来,将盆中之物倒进了水中。
  李庆安有些憋不住了,他连忙在水下一转身,躲在一块礁石后面,慢慢浮出了水面,他不由暗暗叫苦,这两个女人就蹲在他放衣服的礁石旁边浣洗纱布。
  ‘怎么办?从旁边潜过去?’
  ‘不行!’李庆安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水太清了,会被她们看见,堂堂的中郎将将军光着屁股在海里游泳,传出去太丢面子了,李庆安转了无数个念头都觉得不妥,他泡在海水一筹莫展。
  “你看,这里的水多清澈啊!”
  “是啊!这水让我想起以前在村口小河里洗衣服。”
  “三娘,你真不打算回去吗?”
  “不想回去了,家也没有了,孩子也死了,说不定哪天吐蕃人又打来把我抓走,还不如跟他们去安西,将来在军中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嫁掉。”
  “要嫁就嫁给老荔吧!”
  荔非元礼负责巡视海岛,刚才他无意中发现了两个女人,忍不住旧疾复发,他笑眯眯走了过来,两个女子连忙站起身,笑着给他施礼道:“荔非将军!”
  “呵呵!你们在洗纱布啊!”
  荔非元礼忽然一捂肚子,“哎哟!痛死我了。”
  “荔非将军,你哪里痛了?”
  荔非元礼指指小腹,痛苦万状道:“我其实中了一箭,因为没射进去,所以没放在心上,可刚才,我发现伤口化脓了。”
  “啊!这可不得了,已经好几天了。”
  施三娘急道:“快让我看看,伤口在哪里?”
  “在这里。”
  荔非元礼解开裤带,他忽然抓住施三娘的手,一把塞进了裤裆,哈哈大笑道:“摸到伤口没有?”
  施三娘羞得满脸通红,把手抽出来啐了他一口,又抓起木盆,将盆里的水向他泼去,荔非元礼大笑着,抱头逃远了。
  “三娘,这个荔非将军,好不正经!” 苗翠儿有些愤愤道。
  “算了,他就喜欢这样,人倒不坏。”
  施三娘叹了口气,一回头却看见礁石上的衣服,她不由惊讶道:“咦!这是谁的衣服。”
  她拾起来四处张望一下,却没看见任何人,苗翠儿笑道:“可能是刚才那个家伙想拿给你洗,忘在这里了。”
  “嗯!这衣服确实有点不干净了,我就给他洗洗吧!”
  说着她把衣服放进盆里便要舀水,李庆安大急,他再也顾不得丢面子,低声喊道:“别洗!那是我的衣服。”
  两个女人呆住,她们顺着声音找去,这才发现躲在礁石背后的李庆安,两人不由失声喊道:“李将军!”
  “嘘!别喊,把衣服给我。”
  “是!”施三娘慌忙把衣服递给李庆安,李庆安伸手接过,有点不好意思道:“你们两个,能不能先避一避,让我穿衣服。”
  两个女人明白过来了,顿时脸变得通红,“李将军,你居然……”
  她们连忙放下盆子,远远走开了。
  李庆安从水里出来,也顾不得擦干身子,湿漉漉地便将衣服往身上套,弄了半天才整理好。
  他重重咳嗽一声,对远处笑道:“我好了,你们过来吧!”
  两个女人从礁石背后慢慢探出头,见他已经穿好衣服了,这才走出来,施三娘难为情道:“将军,刚才我们不知道你在水里,对不起了。”
  李庆安干笑一声,“没什么,我一个多月没洗澡了,身上的老泥至少有三十斤,便躲在这里洗个澡,对了,那个荔非元礼,我一定会好好教训他。”
  “李将军,不用了,他其实也没做什么坏事,只是和我们开个玩笑。”
  “嗯!那小子就是这个德性,喜欢调戏女人,邪念倒是没有,以后谁敢欺负你们,你们尽管告诉我。”
  “多谢李将军,大伙儿对我们都很好,没人欺负我们。”
  “那就好,你们忙吧!我先走了。”
  李庆安笑着点点头,转身走了,转了一个弯,来到一片海滩前,忽然,他听见一声欢呼,只见一大群赤条条的士兵向海里冲来,士兵们猛地看了李庆安,都吓得一下子定住脚。
  “将军,我们……”
  李庆安摆摆手笑道:“去吧!好好洗个澡。”
  士兵们欢呼着向海里冲去,俨如一群光屁股鸭子在水里扑腾,李庆安不由摇摇头,自言自语笑骂道:“他娘的,他们可以自由自在,为什么老子就不行?”
  ……
  注1:青海湖唐朝叫青海,是海的概念。
  注2:海心山驻兵虽然荒谬,却是史实,天宝八年初,哥舒翰在龙驹岛(即海心山)修建应龙堡,驻军二千人,本书就由李庆安在龙驹岛上建应龙城堡。
  第一百二十八章 短兵相接
  当天夜里,三艘船借着西风出海了。李庆安留下荔非兄弟守岛,他和白元光率领两百名士兵前往西海郡。
  次日中午,大船渐渐驶近了青海的东北岸,这一带便是汉时的西海郡所在,西北是大通山余脉,东南是赤岭的起端,两座大山岭在这里呈八字形汇合,中间有一片宽约百里的高原草场,湟水从中流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三艘大船开进一条小支流,留下十几名唐军看守船只,其余唐军们纷纷牵马上岸了。
  这一带是高原草甸地形,远方是白雪皑皑的大通山脉,大片的森林从低缓的山麓延绵而下,在森林之间则是厚厚草甸,一条条小溪从山间流下,汇成大河,最终形成了湟水,这里便是湟水的发源地。
  李庆安举目四望,秋意浓厚,到处是一片金黄之色。这一带人迹罕至,森林、草甸基本上都是原始状态。
  “大家原地休息,等候斥候的消息。”
  他刚下命令,便听见马蹄声向这边疾奔而来,马蹄声显得异常紧张,李庆安立刻令道:“等一下!不准懈怠。”
  所有人都向马蹄声处望去,只见他们派出的两名斥候挥鞭猛抽战马,神情异常焦急,李庆安将弓摘了下来,他们的斥候刚刚才派出去,说明附近有情况发生了。
  “将军!”
  斥候远远高声喊道:“有吐蕃军……”
  唐军们大惊,纷纷张弓拔刀,如临大敌。
  “不要急!”
  李庆安大吼一声,他回头吩咐贺严明道:“你速去通知船不要开远,随时接应。”
  贺严明调头向河口奔去,李庆安催马迎了上前,厉声问斥候道:“有多少吐蕃军?”
  不等斥候兵开口,远方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一支骑兵队正向这边疾奔而来。
  “将军,这是唐军巡哨,约三百吐蕃人在后面追赶。”
  李庆安反应极快,他一指数十步外的树林,令道:“所有人进树林,准备伏击敌人。”
  唐军霎时间冲进树林,李庆安向远方奔来的唐军招手,示意他们继续向前跑,这是一支二十人的唐军游哨。为首是一名级别较高的将军,三十余岁,他看见一支唐军张弓搭箭躲进了树林,立刻明白了他们用意,回头喊道:“加快速度,不要停留。”
  二十名骑兵风驰电掣般从唐军的埋伏地飞驰而过,随即急促的马蹄声又从后面传来,只见一群黑压压的吐蕃骑兵在后面奋力追赶,渐渐驶近了,已经可以听见他们大呼小叫,看见他们狰狞的面容,他们戴着铁盔,身上披挂着灰色的锁子甲。
  李庆安抽出一支透甲毒箭,那细长尖锐的箭头在一缕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青绿光芒,这就是根据张平伯的建议而改造的新箭,也不知它的效果如何,正好今天可以用它试验一下,李庆安眼中充满了期待,他将箭搭在黑弓之上,左眼微眯,黑弓渐渐拉成了满月。细尖的箭头瞄准了为首的吐蕃军官。
  在他两边,所有的唐军都张弓搭箭,各自瞄准了目标,树林离吐蕃军必经之地约五十步,吐蕃骑兵越来越近了,个个面目漆黑,眼睛兴奋得冒光,就仿佛一群黑色的野狼。
  ‘一百步……八十步……六十步’
  当吐蕃军刚刚进入六十步的范围,李庆安的弦松了,一支透甲箭闪电般向为首的吐蕃千夫长扑去,箭只在空中一闪,便射进了千夫长的头颅,这一箭的力道是如此强劲,从眉心射入,后脑透出,刺穿了头盔,千夫长从马上仰面栽下,李庆安这才猛然醒悟,自己应该是射他的锁子甲才对,他摇摇头,又抽出一支箭。
  李庆安的一箭便是命令,树林中顿时箭如雨发,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