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晏?”
李庆安忽然想起此人好像也是中唐著名人物,以善于理财而留名于史,不过诸多的中唐名人对李庆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他甚至连杜甫、王维等人都懒得去找,念头只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便笑道:“我听李将军说,先生竟然能提前知道河西之事,这是为何?”
刘晏也已听说了河西之变,他还是晚了一步,眼中不由有些黯然,便叹了口气道:“其实朝廷危机四伏,外患重重,北有安禄山狼子野心,又有吴王、荆王、蜀王内窥社稷、枕戈以旦,朝中人都认为所有外患中以安禄山为最,圣上当先除安禄山,但我却认为,圣上必然是先对大将军动手,必然会先打河西。”
这正是李庆安百思不解之谜,他顿时精神大振,连忙吩咐左右道:“快给先生上茶!”
左右亲兵上了一杯茶,刘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这才不紧不慢道:“大将军一定很奇怪,圣上为什么急于打河西,实际上是安西银元惹出的祸事。”
‘安西银元?’李庆安有些不解,自己大量银元输入中原,这应该是好事,就像明清大量白银涌入一样,可以大大增加财富,怎么反而会惹出祸端?但他没有多问,道:“先生请继续说!”
“关键是现在左藏存铜钱不足三十万贯,现在朝廷财政窘迫异常,连我这个从七品的小官也已欠俸两年,而江淮、荆襄、巴蜀、河北河东这些富裕之地的税赋又运不进京,圣上为了筹钱已经快急疯了……”
“等等!”李庆安打断了他的话,奇怪地道:“朝廷不是有工部、将作监吗?里面有官匠数万,他们可以烧制瓷器、制作纸张,可以卖给安西,我给他货真价实的银元,这样不就有钱了吗?怎么会一筹莫展?”
“大将军说的是旧事了。”
刘晏苦笑一声道:“现在除了军器监还有一点官匠外,哪里还有其他匠人,都各自谋生了,就算有官匠,没有钱买原料也是枉然,本来地方官府还有一点库存的绢绸等轻货,可早已被杨国忠卖光,换来的钱帛也已被先帝挥霍一空,我常去左藏和关中各个官仓,都已是空空荡荡,现在大唐的情况民富官穷,这些民可不是普通草民,而是各大宗室权贵、豪门巨贾,传言虢国夫人就拥有财富不下千万贯,朝廷穷得叮当响,权贵们却富得流油,圣上要钱招兵买马,手中却无钱,怎么办?”
“那个太上皇不是和杨家有仇吗?宰了杨家,钱不就滚滚而来吗?”李庆安有些不屑道。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圣上的崔贵妃便是韩国夫人之女,还有杨国忠这个右相在,圣上不敢轻易动这些权贵,真的闹起来,便给藩王们授以口实,他们便会联合发兵,外有大兵压境,内有权贵串通,甚至还会组织庄丁内乱,而朝廷兵力不足,何以应对?”
“所以他就拿我开刀,可这和我安西银元有什么关系?”
“大将军有所不知,度支郎中第五琦是我的好友,他私下给我透露过,圣上从先帝内库中得了一批银锭,约三十万斤,圣上便准备用来发行银钱,含银量为每钱银二铜八,以一钱抵五十钱,在各地强制兑换铜钱,并严禁私人铸银钱,这其实就是变相发行大钱,这样便可以迅速得钱二百四十万贯,用以募兵,这是最快捷见效的办法,可正是安西银元大量存在,使圣上的新钱法无法推行。”
李庆安大致有些明白了,便笑道:“他那些银锭还是我送给先帝的,不过我还是有点怀疑,我的安西银元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影响相当大!”
刘晏叹了口气道:“我是常平署署令,怎会不知安西银元的重要,刚开始时,安西银元主要是被收藏,流通倒不大,但后来越来越多,各地都出现了,开始大量流通,现在已经成为大唐的第一钱币,正是它的存在,从前先帝铸造的银钱,本来是一文当一百文,可现在市面上只值五文,绝大多数商铺还不肯收,至于其他人家铸造的劣银钱,更是无人问津,长安人买米也不收,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圣上一文当五十文的银钱怎么发行得起来?强制兑铜钱只会造成天下大乱,所以圣上必须要堵住安西银元的流入,一旦安西银元的来源被堵住,新银钱就会迅速将安西银元驱逐出市,大将军明白了吗?这就叫劣币驱逐良币,只有把河西控制住,才能堵住安西银元。”
“真是井底之蛙!”
李庆安冷笑一声道:“天下之大,他以为拿下河西就能堵住我的银元吗?我可以借道吐蕃,可以借道回纥,甚至我可以从旁遮普出海,走海路到广州,他能堵得住吗?从他在东宫的言行,我还以为他会是个以民为本的皇帝,看来登了基,还是一丘之貉,不敢动权贵一根毫毛,只敢拿弱小的民众开刀。”
刘晏低低叹息一声,道:“我原也是这样以为,我对他寄予厚望,但他登基不到半年,便要变相发行大钱,掠夺弱民的财富,令我失望之极,所以我弃了卑官,来安西愿为大将军效力。”
说完,刘晏站起身一躬到地,“臣刘晏愿为赵王殿下效力,恳求殿下收录。”
“好!好!”李庆安欣然应允,“先生可暂做我的幕僚,替我筹划安西钱粮。”
……
(历史上李亨登基一年,便采用第五琦的办法,推行重轮乾元钱,一钱当五十钱,剥削民财,筹集军费,这里借用史实略作变更。)
第三百八十九章 回到安西
刘晏的话像一把钥匙,解开了李庆安的疑惑,尽管他也知道刘晏说得并不全面,比如自己赵王的身份,远远比安禄山的威胁更大,把自己堵在安西,李豫便可将精力集中在东方,对付安禄山和其他三王,但无论如何,货币之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至少是个导火线,它让李庆安看到了李豫软弱和焦躁的一面,他急于敛财募兵,却始终不敢得罪权贵,那么会有更多人对他失望。
刘晏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在阿缓城休整了两天,李庆安又继续北上了,半个月后,李庆安一行终于返回了碎叶。
“我现在才知道,圣上与大将军决裂,是他犯下了最大错误,他完全可以得到大将军的支援,白花花的银子啊!”
刘晏忍不住又一次长叹,这句话他已经说了三次了,自从他在波悉山银矿看到了巨大的矿山和堆积如山的银锭,这位理财能手便仿佛受到刺激,一路上长吁短叹,感慨万分,使李庆安的亲兵们也暗暗感到好笑。
“其实先生看到的只是安西财富一角。”
李庆安放慢了马速,和他并行笑道:“我们和拜占庭的贸易有丰厚的利益,还有土地,一望无际肥沃的土地,这才是我们安西最大的财富,还有廉洁高效的官员和勇猛忠诚的士兵,这更是我们安西的财富。”
“可是我只对白银黄金感兴趣。”
刘晏眨巴眨巴小眼睛又补充道:“没办法,天生的兴趣!”
李庆安听他坦承得可爱,便忍不住大笑道:“好!我们就说黄金白银,先生看到的波悉山银矿其实只是安西银矿中很小的一部分,千泉山的储银量更大于波悉山,还有葱岭的银矿,品相高、易开采,储量更是天下第一,我们已经发现了,只是缺乏人力开采,还有碎叶河的沙金,会让你觉得,获得财富竟是如此容易,我们已经准备组织人力采金了,先生若有兴趣,不妨跟着第一支采金船队去看看。”
刘晏听得眼睛都冒光了,喃喃道:“我要去,一定要去。”
他忽然惊觉,连忙道:“可是如果中原断绝和安西的贸易,拿这么多金银换不来货物怎么办?”
李庆安微微一笑:“先生多虑了,没有中原的货物我们可以自己生产,事实上我们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安西有很多工坊,丝绸、白叠布、瓷器、生铁、铜器、兵器、纸、笔等等各种各样的物资,甚至包括必须的茶叶,我们可以从旁遮普的苏刺侘城出海,用海船去大唐沿海买茶,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我一点也不担心。”
刘晏不禁悠然神往,笑道:“看来,我来安西有很多事情可做。”
“先生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快马速,否则,我们就得半夜回家了。”
李庆安狠狠抽了一鞭战马,队伍加快速度,向数十里外的碎叶城疾奔而去。
尽管李庆安加快赶路,但他还是在二更时分抵达了碎叶城,他的军队便直接进了城外的军营休息,刘晏也疲惫不堪,在军营中找了一顶营帐也睡了,而李庆安却惦记家中的情况,带了一百多亲兵连夜进城。
碎叶城的主干道也叫朱雀大街,两旁种满了茂盛的苹果树,一到秋天,大街上果实累累,通红饱满,满城都飘溢着诱人的甜香。
但此时已是十月,初冬的寒意笼罩着碎叶城,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口中呵出的浓浓的白气足以证明秋天已经过去了。
夜空晴朗,星光满天,李庆安尽量放轻马蹄,小步地行走,唯恐激烈的马蹄声惊破了宁静的夜晚。
很快,他便来到了政事堂的背后,这里是他的家,可是眼前的情形却让他有些愣住了,他的家已经成了空宅,碎叶官府在大门挂了一块白色的大牌子,上面写着:‘空宅,闲人勿进’六个字。
李庆安怔怔望着大门,搬家了么?自己怎么一点也不知道,这时,远处传来了‘梆!梆!梆!’的敲更声,已经三更了。
“去,把更夫找来。”
李庆安低声吩咐,立刻有两名亲兵奔了上去,片刻便将更夫抓了过来,是一名六十余岁的老者,李庆安见过,一直就是他在自己住宅附近打更。
“老丈,还认识我吗?”
老更夫的头脑不是很灵敏,瞅了李庆安半天,他才忽然反应过来,连忙跪下磕头,“大将军,小民不知,恕罪!”
李庆安给亲兵使了个眼色,让他们扶起老更夫。
“老丈,我是回家,可是我家没有了,想问问你,搬到哪里去了?”
老更夫这才明白过来,他挠挠头笑道:“原来大将军找不到自己家了,几个月前已经搬了,就是罗夫人的宅子,那座碎叶最大的宅子,有座很高白塔的。”
“我知道了,多谢老丈!”
李庆安从马袋里摸出锭银子,塞给了他,回头对亲兵们笑道:“那宅子很大,有足够大家住的地方,走吧!”
他翻身上马,带领亲卫们向街角奔去,老更夫拿着那锭足有二十两重的银子,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痴了一样。
走过两条街,李庆安终于来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会有错,大门上方的牌匾上写着‘赵王府’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李庆安的记忆中,这上面原来也有一块牌匾,写着‘李府’,现在物归原主,成了自己的府邸。
府邸前十分安静,挂着两盏沉重的大灯笼,透出微弱地灯光,这时,一名亲兵跑上台阶拍了拍门环,片刻,侧门上的探视口开了,一名睡眼惺忪的门房伸出头打量他们一眼,不由有些怔住了。
“发什么癔症,快点开门,大将军回来了。”
“啊!”门房大吃一惊,慌慌忙忙开了大门。
“快起来啊!老爷回来了。”
他大喊一声,正要跑进府内去通报,亲兵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他,李庆安上前道:“现在夜深了,别吵着大家,只把管家叫来便可。”
“是!是!”门房飞奔进去禀报。
众人牵马陆陆续续进了大门,这时,张管家已闻讯赶来,上前施礼道:“不知老爷归来,没有准备,望老爷恕罪!”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我没有怪你,你先去把士兵们安排一下,我自己去内宅,对了,家里人都好吗?”
“好!好!大家都好,夫人身体也好,老爷先请进内宅休息吧!”
张管家连忙让两名丫鬟领李庆安进府,他则去安排士兵们食宿,两名丫鬟打着灯笼带着李庆安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回廊,向内府走去,一边走,李庆安一边打量这座巨大的府宅。
他这座府邸是碎叶城最大的一座家宅,占地三十余亩,房屋层层叠叠,足有数百间,还一片占地广阔的后花园,种满了茂盛的花木,各种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其中有一座十几丈高的石塔,通体白色,在碎叶很有名,碎叶人都叫它白塔,在政事堂的钟楼没有修建前,它一直是碎叶的第一高建筑,是建成太子的第一代后人修建,站在塔顶向东望去,仿佛可以望见遥远的家乡,所以又叫思乡塔。
穿过一处庭院,前面是一条小河,有一座小木桥,过了桥就是内宅了,这时,前方忽然出现了几盏灯笼,正向这边逶迤而来。
灯笼上了小桥,李庆安一眼便看见了,来人正是他的妻子独孤明月,“是夫郎吗?”明月也看见了他。
李庆安心中一热,大步迎了上去,“是我,明月!”
明月刚刚得到丈夫回来的消息,她惊喜交加,连头发都来不及梳理,稍微拢了一下,披一件衣服便迎了出来,此时,她听见了丈夫的声音,心中异常激动,急着要奔下小桥,不料身子沉重,险些摔倒,旁边的丫鬟连忙搀扶住她。
这时李庆安才发现妻子凸出的肚子,不由愣住了,这半年他一直在外征战,而且远离家乡,通讯极为不便,没有家中的一点消息,他一直牵记如诗,算着她快要生了,竟不知道明月也已经怀了孕。
明月原以为丈夫会冲上来把自己搂在怀中,心中充满了期待,不料他却是盯着自己的肚子发怔,不由娇嗔道:“发什么呆,还不快点扶住我。”
李庆安这才醒来,慌忙上前扶住妻子,“这……是怎么回事?”
明月听他问得混帐,心中恨得发痒,又碍着旁边丫鬟,只得悄悄地在他胳膊上狠掐了一把,“你说呢!”
李庆安心中一阵狂喜,自己又有了一个孩子,这时,一阵河风吹来,明月顿时打了一个寒颤,李庆安连忙解下披风给妻子裹上,扶住她向内宅走去,“外面冷,赶紧进屋!”
明月在怀孕之初反应很大,吃了不少苦头,现在终于听见丈夫关心自己,她心中又是委屈又是感动,便撒娇似的抱着丈夫的胳膊,头靠在他肩头,小声道:“原想给你写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