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第74部分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74部分

小说: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鲁迅先生是在一九一八年七月写下这些话的。那是上世纪刚刚出现的白话文之一,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五·四”运动还没有爆发。建议你现在找到《鲁迅全集》里的这篇文章看一下,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女字边的“她”字,他写女性时的第三人称仍然用的“人”字边。我说这个细节干什么?就是想到中国妇女的命运,从曹雪芹写《红楼梦》,到鲁迅先生写《我之节烈观》,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而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把鲁迅先生的这段话拿来诠释曹雪芹《红楼梦》最后的《情榜》,我觉得真是严丝合缝。想想金陵十二钗系列里的女子,反复诵读鲁迅先生这些文章,真不禁悲从中来,心潮难平。
  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状况当然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来,“五·四”运动时期,发明出女字边的“她”字,是为了体现对女性的尊重,但是到了上世纪后期,西方出现了“女权主义运动”,为体现性别上的平等,从语言文字上,女权主义者们反对将女性特殊处理。在中国,随着社会进步,妇女的地位和处境总体而言应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近些年,虽然没有成型的西方式的“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出现,但是新一代女性也开始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自身权益方面有了勇敢的话语与行为,这都是令人欣慰,足可告慰《红楼梦》里众多的金陵薄命女,告慰曹雪芹的。
  但是,曹雪芹透过《红楼梦》所表达出来的,不仅是社会学方面的深刻思考,他还有更高层面的哲学上的终极思考。甲戌本开篇不久就有一首诗: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干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第一句,“浮生着甚苦奔忙?”这就是终极追问,是最高层次的哲学思考,就是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一个生命,每天跑东奔西,忙忙碌碌,意义究竟是什么?就算你不用奔跑忙碌,你每天安静地继续存活,那意义又是什么?第二、三、四句,你读了可能觉得,哎呀,太悲观了,太虚无了。但是,最后四句就告诉你,在那最深沉的漫漫长夜里,有两个人,一个是红袖,另一个是“情痴”——“红袖”这个起码不可能不是在象征一位女性,而“情痴”,看了后面的文字我们就知道,应该是指宝玉的原型,其实也就是指作者,指曹雪芹本人——他们在那样一种近乎绝望的处境下,努力地去超越,去升华,他们合作著书,通过这部书来使自己的残余生命在暗夜里发出光来。他们用心血写书,已经长达十年之久,他们仍在努力,在行动,这就说明到头来他们并不彻底地悲观,并没有在虚无的思绪中沉沦。于是,尽管他们的心血在那个时候就遭到遮蔽,遭到摧残,但是,毕竟还是大体上留下了八十回文字,以及与文本水乳交融的许多批语,而他们那人生的意义,生命的尊严,就都长存在其中,获得了不朽,滋养着我们,使我们也能觉悟到,生命的尊严在于精神的独立,思想的自由,而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有益于他人。
  讲到这里,我想那些对于我的“秦学”的误会、歪曲应该得到彻底澄清了。我是只研究秦可卿一个角色吗?是仅仅对《红楼梦》文本里康、雍、乾三朝的政治内涵进行探究吗?是把对《红楼梦》的研究变成把书里角色和历史人物去对号入座吗?我的两个基本方法——个是原型研究,一个是文本细读——现在你应该可以明白,原型研究不是查户口,实际上任何人恐怕都查不到那样的户口,原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从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形象的过程。对我个人来说,这对我从事写实性小说的创作,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文本细读,我细致到这样的程度,可以说我多余,或者烦琐,但是说我是离开了《红楼梦》,那我就听不懂他的话了。
  我从第一讲就一再申明,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研究心得,就都是对的,更没有让我的听众和读者都来认同我的观点的目的,我只是很乐于把自己的这些心得,公布出来与红迷朋友们分享,并欢迎批评指正。我的目的只是藉此来引发出人们对《红楼梦》的更浓厚的兴趣,为民间红学展拓出更宽松更舒畅的挥洒空间。那么,在这一讲的最后,我把自己所排列出来的《情榜》再以明快的分列方式,公布于下。除了曹雪芹在第五回里已经写出的,其余的当然都仅是我的猜测,欢迎红迷朋友们按照自己的判断,对我排出的名单加以调整。
  前面已经讲到过多次,根据脂批可以知道,曹雪芹不但在全书结束时排出了《情榜》,而且还给上榜的角色加了考语,宝玉是“情不情”,黛玉是“情情”。那么,曹雪芹究竟是只给正册的女子加了考语,还是给副册、又副册的女子全加了带一个“情”字的考语?甚至给六十位或者一百零八位女子全加了?这是一个值得再加探讨的问题,但我就暂不在这里跟大家讨论了。我目前还只能是给正册和副册、又副册里的女子,试拟了考语。那么,下面就请看我排出的《情榜》,也算是我的一个探佚成果吧。
  绛洞花王
  贾宝玉(情不情)
  注:括号内为考语,下同。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情情) 薛宝钗(冷情) 贾元春(宫情)
  贾探春(敏情) 史湘云(憨情) 妙 玉(度情)
  贾迎春(懦情) 贾惜春(绝情) 王熙凤(英情)
  巧 姐(恩情) 李 纨(槁情) 秦可卿(情可轻)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英莲(情伤) 平 儿(情和) 薛宝琴(情壮)
  尤三姐(情豪) 尤二姐(情悔) 尤 氏(情外)
  邢岫烟(情妥) 李 纹(情美) 李 绮(情怡)
  喜 鸾(情喜) 四姐儿(情稚) 傅秋芳(情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 雯(情灵) 袭 人(情切) 鸳 鸯(情拒)
  小 红(情醒) 金 钏(情烈) 紫 鹃(情慧)
  莺 儿(情络) 麝 月(情守) 司 棋(情勇)
  玉 钏(情怨) 茜 雪(情谅) 柳五儿(情失)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
  抱 琴  待 书  入 画  彩 霞  素 云
  翠 缕  雪 雁  秋 纹  碧 痕  春 燕
  四 儿  小 螺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
  龄 官  芳 官  藕 官  葵 官  蕊 官
  荳 官  艾 官  文 官  茄 官  宝 官
  玉 官  菂 官
  金陵十二钗五副册
  二丫头  卍 儿  瑞 珠  宝 珠  智能儿
  云 儿  青 儿  佳 蕙  绣 橘  翠 墨
  彩 屏  坠 儿
  金陵十二钗六副册
  琥 珀  春 纤  碧 月  佩 凤  偕 鸳
  文 花  靛 儿  媚 人  檀 云  绮 霰
  可 儿  良 儿
  金陵十二钗七副册
  张金哥  红衣女  周瑞女  娇 杏  丰 儿
  银 蝶  莲花儿  蝉姐儿  炒豆儿  小 鹊
  臻 儿  嫣 红
  金陵十二钗八副册
  夏金桂  秋 桐  宝 蟾  善 姐  鲍二家的
  多姑娘  小 霞  小吉祥儿  小鸩儿  小舍儿
  倪二女  傻大姐
  刘心武先生创作简历
  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起轰动,走上文坛。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
  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
  长篇小说有《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
  1986…1987年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
  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出“红学”的“秦学”分支。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作品多次获奖,如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和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都曾获全国性奖项;长篇小说《四牌楼》还曾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八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
  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