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换成长安政法,又加油添醋般的当新闻一样转述了一遍,当然省去自己参与的那段,陆康等人立时传出惊呼和欢声笑语,有些人更是直接拍手称快。
接连的好消息是陆康大感国家有了希望,难得的笑容一再爬上陆康那张常年冷冰冰的脸庞。可能好消息太多了,喜悦之情冲昏了陆康的脑袋,竟让曹智蒙混过关,以精明见长的陆康甚至忘记了问曹智要回通关文蝶。
曹智接着也就老实不客气的照实相告,他这是正好时逢其会,赶上了这场叛乱,不是陈温派他来的。他从长安回来还未去历阳报过到,本来想转送完皇上赏赐之物就回转历阳的。
陆康说无妨,他现在正缺人手,让曹智也不要急着回历阳了,先帮他对付完这次蛮人叛乱再说,陈温那边他会书信一份,禀明情况。
在曹智赶到之前江夏蛮的蛮军已攻陷了庐江四个县,在皖城的陆康再也坐不住了,亲率五千大军,前来驰援。这安丰的地理位置其实也很重要,再让蛮军攻下此县,一来可以解决蛮军的粮草问题,而来蛮军也可打开了通往九江郡的大门。
陆康倒是不愧为一位有军事天赋的太守,也是位极负责任的太守,对于自己郡内发生的叛乱,坚决杜绝在自己郡内,不让它波及到相邻的郡县。当然,九江郡太守乔玄是陆康一生中少数的几个朋友之一。
经此一战,蛮军受到了沉重打击,此后陆康又组织了几次奇袭,连战皆捷。蛮军不得不放弃了对此座县城的包围,退回到江夏与庐江的交界处。
蛮人此次叛乱的主要目的是粮食,今年从三月起,直至七月,蛮人居住的五条河一带接连发生水灾,往年河水上涨之际,都会淹没一些粮田,今年更甚,淹没了大批良田,有的部落甚至颗粒不收。因此闹了饥荒,一些蛮民因此背景离乡,流浪乞讨。
谚语有云:“麦熟一响”。到了金秋,小麦昨天看上去还是青的,但一阵燥风吹过,唰的一下全部都黄了,割也来不及割。
此时其他各地秋收已在进行中,但随着蛮人人口的不断增长,他们被挤压在江夏边界上的土地实在太小了,根本不够他们吃的。再加上今年的水灾,蛮民更是没活路了。
而江夏的黄祖,这个家伙可不是什么懂得负责任的家伙,他只知道对这些蛮人施压,进逼,恨不得把他们全赶出他的江夏郡。黄祖甚至一直把重兵安置于这些蛮人居住的麻城、罗田、浠水等五条河一带,防止这些蛮人在他境内作乱。不是因为朝廷历来有定制把这些蛮人安置在江夏,他早就杀光这些蛮人都有可能。
这些蛮人其实也挺可怜的,被人歧视,生计又得不到着落。人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就会动脑经了,既然江夏呆不住,这些蛮人只能越境到庐江来寻求活路,但庐江怎么肯让这些蛮人在他们的领地上拥有土地呢?
一方为了生存,一方为了捍卫土地的完整,战争随之爆发了。
蛮民这时闯入庐江就是来抢粮食的,庐江今年并没有什么大的灾害,收成不错。怪不得曹智在进入战场的时候,看见那些蛮兵有些身后还背着箩筐和镰刀,有些甚至于直接用镰刀当作武器。在莽原作战的时候,一部分蛮人妇女还在不顾一切的抢收、抢割。蛮人的军队中为了避饥荒,将士的妻妾也都跟着军队越境而来。
陆康当然不允许“江夏蛮”从他的碗里抢食,所以陆康也命令和江夏蛮抢,在冰霜第一次袭来之前,收割光田里的所有粮食作物,不给江夏蛮有可趁之机。
第一百六十七章 时事造人
庐江境内各县府只要战事一完,马上组织人手收割粮食,部队人员也不例外。安丰战事一完,陆康就命令兵士帮助老百姓收割地里的庄稼,同时,也把将农夫应缴的田赋收缴上来。
曹智和他的部属也义不容辞的加入了进来,这对曹智来说不光是一次有意义的劳作,更可从陆康这里学会了很多宝贵的治军和治世经验及手段。
大概是在月亮出来的功夫,安丰城外的这片被收割过的麦田终于又安静下来。庐江军士拉走最后一个麦捆儿,再把一个个蛮军的尸体丢弃在麦茬地里。战争就是这么无情!
安丰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后,陆康派探马随时注意着“江夏蛮”的动静,自己就先率部返回了皖城。
曹智现在等于是被陆康征用了,自然也就跟着陆康去了皖城。一路上陆康大致给曹智讲述了叛乱的情况,是曹智了解到这其实是一场为生存、为粮食而发生的战争。
“江夏蛮”每次入侵庐江其实都是有庐江境内的人与之联合的,这次庐江的巢湖地界上有个郑宝的,据陆康介绍说是他联合了“江夏蛮”入侵庐江的。郑宝在庐江巢湖团聚了一万多人在此当水寇。他这只沼虾想一弹身子变腾起一团泥污,搅乱庐江,他好浑水摸鱼。
庐江境内有巢湖,形似鸟巢而得名,烟波浩淼、一碧万顷,肥沃着皖中平原。郑宝啸聚巢湖很是嚣张,陆康也曾派兵围剿,但巢湖湖广,地势宽阔,捉拿这么只小沼虾还真不容易。几次围剿都无功而返,陆康看此等水寇似势头大得很,却不过是个小人物。巢湖地域辽阔,水乡居多,对于大军清剿着实不利。后来陆康请旨,招安郑宝,封了他个巢湖太守,把他圈在巢湖,以后也就不再理他。但巢湖再大也是个水乡之地,那能和庐江地广物丰相提并论,郑宝坐稳巢湖后一直惦记着庐江太守的正位。没想到这次这只小沼虾竟闹出这么大动静,恨得陆康牙根直痒痒,曾扬言要活吞了这只小沼虾。
曹智随陆康一路而回,路经夹石、潜山,陆康都是不忘督促各县收割粮食,同时收缴一年的田赋,以作军粮,同时还向各地筹粮。一场战争打到什么时候,谁也无法预料,筹备足够的粮草对旷日持久的战争尤为重要。
这一路来曹智又从陆康那里学到了不少,从陆康那里了解到,庐江现在的总兵力在二万左右,一万精兵屯驻在郡治所皖城,其他分散在各县,这个数字是吓人的,那么陆康靠什么养活这些人马呢?
陆康其实因为性格关系,在官场上的名声和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但他却能在这乱世当中得到皇帝的赏识,及其卓有成效治理一方,其实有他独到的一面的。陆康能有今天的成就,也是当今的时事造就了他。
单说那陆康,本是区区一个太守,就因为组建地方军平判有功,才被朝廷破例升为郎中,他其实不能说深通为官之道,但是满腹韬略兵机,其家又出身于当地根基深厚的名门望族,实有呼风唤雨的能为,但他在朝中却没有什么依靠,要放在太平岁月守文的时节里,可并非是有真本事就能够平步青云担当重任,像陆康这种在朝中没什么人缘的官吏,顶而头也就能混上个太守,至于郎中、将军之类的大吏,可就连想都不敢想了。
恰好有江夏蛮作乱,陆康施展才干的机会也就随之而来了,他亲自找来许多富商巨贾,晓以利害,让他们出钱出粮出丁,组建地方军协助官军守城。
那些毫商巨富都是世辈经营,唯恐江夏蛮一到毁了自家基业,所以拚着倾家荡产,不惜血本地支援官府,当兵吃粮的人从来不少,更何况打着官家的旗号,只要是有粮饷,就可以迅速募集到大批兵勇。
凭藉着庐江钱粮充足,而且城防坚固,地势险要,与江夏蛮恶战经年,大小数十仗,非但没有丢失城池,反而牵制了几股江夏蛮主力,庐江军也逐渐成为了一支善战的劲旅。
皇上对此大为赏识,破格升了陆康的官,拜康孙尚为郎中,让他总领治地内的军政事务,为防备蛮乱,朝廷特许陆康的庐江可发展自己的军备。
其实自打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大禹治水以来,世上经过了“夏、商、周”上古三代,随后是诸侯国割据,五霸七雄闹春秋,才引出了秦王挥剑扫6合,又使得楚汉相争夺天下…。这其间也说不尽有多少改朝换代的兴衰变迁,直至刘邦入主中原,一举踏平南北,定鼎了中原,大汉天子在长安,在洛阳坐了龙庭,免不了一番励精图治,好让老百姓们休养生息,其间也曾有过“文景之治”,一度海内无事,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被后人推崇为“盛世”。
可是到了东汉朝末年,东汉zf的封建统治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内患接踵而至,东汉末年的对内是横征暴敛,残酷镇压,是出了名的,逼得各地义军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其中以黄巾军运动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彻底撼动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东汉王朝可说是历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期。
黄巾起义起义从爆发,迅速席卷了大半个天下,当时世上无事日久,兵甲懈怠,大汉帝国的军事力量,早已不能和当初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之时相提并论,由zf组成的正规军久疏战阵,根本难以应对大规模战争,皇帝不得不下旨-由各地官吏主持招募兵丁,筹建新军,以此御敌平乱。
其实早在当年镇压“黄巾军”的时候,朝廷就早已感觉到力不从心,经此开始大举兴办地方武装,用官府控制下的地方武装取代官兵作战,像汉末比较有名的几支新军,,皆是藉着团练出身,营中兵勇或是父子兄弟,或为同乡同者将半。朝廷愍其守节,拜子俊为郎中。
可陆康心里跟明镜似的,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朝廷上许给的“空名”只不过是个空头大愿。要想图个封侯拜相,关键还是得靠自已的实力,在尽力巴结皇上的同时,还要趁着眼下平乱之机,大举扩充军队,手底下的军队愈多,将来升官的资本就愈多。没有实力说话腰都挺不直,所以陆康积极发长地方武装,他到了庐江就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个上面,甚至把所有财力花费在发展军力上,怪不得这次朝贡陆康只喊穷。
第一百六十八章 皖城
古老的大堤护卫着长江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古代城垣——皖城,陆康携着大军通过六天行程,终于抵达了庐江治所皖城。
皖城规模浩大,兵多粮广,地处水陆要冲,士农工商五行八作极众,城内颇多繁华所在,乃是鱼龙变化之乡,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城防坚固无比,内外两道城墙,四门各设城楼,筑有坚固的敌楼箭塔,此时城头上时时箭拔孥张,戒备格外森严。
自江夏蛮叛乱开始,陆康就知道蛮军最终是要起心打这座城池的,所以早在皖城还未被蛮军形成合围之势前,水路交通都已隔绝,有许多行商和难民都避在城内,远遁不得,前两天庐江军击溃了攻打安丰城的江夏蛮,料定蛮兵新败,其主力又缺少粮草接济,短时之内必然不会再来,便趁着白昼开了半道城门,使百姓往来通行。
皖城守军这时已是知道太守率部回城,正有数百名兵士在一名将官的带领下开启另半道城门,以方便大军入城。
陆康行至城下却不急着入城,他看着颇具规模的皖城由衷的感到一种欣慰,他在这里倾注了许多的汗水,他更把皖城高大厚实的城墙看作是一种成就,这是他来到庐江后扩建加固的,看着自己为之骄傲的杰作,陆康有些志得意满。
一行人马还未进城,陆康先唤过曹智,指着蛮军履攻不破城墙,问曹智:〃都尉你看这城墙能挡住江夏蛮多久进攻?〃
陆康自从曹智给他带回了皇上的赏赐后,对他的态度大为缓和,说话也比以前客气多了。
人家客气,曹智不能当富气,只见他略一拱手,回道:〃卑职愚钝,不能估算出皖城能坚持蛮军之几轮进攻,但观皖城墙厚沟深,兵马粮草齐备,应该说蛮军耗费多少时日才能拖垮皖城,而不是攻下。〃
〃哈哈恩!好见地,那你说我急着征收今年的粮响又是为何?〃陆康又转身指着身后满载着粮草的车马骡队问曹智。
曹智不动生色,继续一脸谦卑的回答道:〃引江夏蛮来此决一死战!〃
〃好!难怪陈温如此赏识于你,年纪青青能有这份见识,不容易!没错我如此积极的征收粮响,就是为了引蛮人和那郑宝孤注一掷,现在散落在其他各县的粮草,只够当地百姓今年过冬一用,就算蛮军和那郑宝费尽心机全部抢得,也不够蛮人和郑宝几十万人今年过冬一用,他们势必需要取得更多粮草。我已放出消息,皖城齐集了本郡所有的粮草,不怕他们不来抢,初时我还没有完胜他们的把握,现在有了你和你的人马加入,我已有了完胜之计!哼哼!现在就怕他们不来了。〃
〃太守运筹为握,决胜千里,定能全歼来犯之敌,平息判乱。〃曹智再次抱拳,马屁拍上。
陆康哈哈一笑,脸庞依然没什么神情的朝曹智点了点头,打马先行入城而去。这已经算很赏识曹智了,以前陆康差不多不拿正眼瞧曹智。要不是此次曹智为他跑了趟长安,带回了令陆康倍感荣耀的赏赐,刚才的对答又展现了曹智一定的才华,他陆康心里才不会把曹智摆上位置。
最惊讶的还是陆康手下的一众官员,听得陆康打算把主战场放在皖城,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垂头丧气。谁愿意甘冒奇险把战火引烧至家门前,但陆康领导的庐江集团基本上属现代家长制领导模式,又有何人敢提反对意见。好在这帮人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判乱战事,多少见过一些阵仗。
曹智知道这次将要参与的战事都不同以往,如真像陆康的计划,把十几万江夏蛮引至皖城,这将是真正的数十万人的大汇战,不光曹智是第一次参与,他手下的兵士也将面临一次考验。
其实从陆康急着强征各地秋粮开始,曹智已猜到几分陆康的用途。否则也不会出现了好几回庐江兵勇“持强凌弱”的事儿,可见陆康对收拢粮草引叛军来战之事已是早有腹案。
由于本地是诸多商客集散之地,这商赋税钱收得倒还及时,可是其他各县居民以山中住户为多,平时本就住处分散、不易管理,再加上山田贫脊、江夏蛮又时不时来骚扰劫掠一番,往年这田赋交纳颇不理想。江夏蛮能在其他地方抢到粮,也就不会急着攻夺皖城,其实那样损失更大,老百姓死伤的更多,所以今年陆康打算一次解决他们,